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31 07:22:2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汇总【7篇】

语文教案 篇1

  Ⅰ、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字,还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Ⅱ、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Ⅲ、教具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学生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Ⅳ、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猜谜语。出示谜语:活动地盘在墙壁,专门收拾飞蚊虫,尾断无碍会再生,医学名称是守宫。

  2、复习导入。你还记得《比尾巴》这篇课文吗?指名拍手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的童话故事。

  二、对话平台

  自学(学生自己想办法扫除字音障碍,利于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1、课文没有注音,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重点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三、识字(有创意的.识字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准的词语,并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蛇是翘舌音。虎的声母是“h”,不是“f”.

  (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成功体验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读文(举一反三,让学生感悟对话的不同语气,提高朗读水平)

  1、图文对照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2、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好小壁虎和小鱼对话的语气。

  (1)出示句子: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把尾巴借给我。

  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体会出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语气略带请求。

  (2)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学生做动作理解“拨水”,体会小鱼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方法迁移,学生练习分角色读好小壁虎和黄牛、燕子的对话。

  评价(自评和互评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生带头饰分角色表演对话,先自评然后请大家评价。

  五、写字(有针对性的指导,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1、重点指导“有、在、什、么”四个字。

  2、学生书写,教师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导入(读说结合,再次感知读文)

  回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为什么没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说说,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二、读文(感悟读文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6、7自然段,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2、指导朗读:小壁虎这时的心情可高兴了,它的话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评读、齐读)

  三、表演(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动作练习排练。)

  3、分组表演,全班评议改进。

  (评议标准:表演的连贯性;角色的表情语气是否恰当。)

  四、拓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1、书后练习“读读说说”。

  2、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说法结合查找的资料,再续说一两个自然段。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写字(延时评价写字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写“变、条”两个字,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重新申请。

语文教案 篇2

  一、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1927~1983),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等等。

  二、故事背景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8000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并不难做到,只要努力。

  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三、理解词义

  1、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2、滑稽:形容语言、动作等幽默诙谐,引人发笑。

  3、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4、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5、变化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6、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一17段):写“我”与小伙伴们一起爬悬崖,而“我”却因体力不支被困在悬崖中途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18一20段):详细叙述爸爸教“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脱离危险的经过和“我”的心理感受。

  第三部分(第21—29段):写“我”由小时候的爬悬崖经历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人生经历。

  五、问题归纳

  1、文章开头介绍天气的炎热,有什么作用?

  写天气酷热,实际上是写爬悬崖的原因,为下文写爬悬崖作铺垫。

  2、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杰里是“我最好的朋友”?

  交代“我”和杰里的特殊关系,为后文埋下伏笔,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杰里叫来了“我”的父亲,使“我”摆脱了危险。

  3、既然悬崖“只有60英尺左右”,作者为什么又说对自己而言却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这矛盾吗?

  不矛盾。这样写,照应前文所说,自己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同时也为下文写“我”在悬崖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和恐惧的心理作铺垫。

  4、⑦⑧⑨三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我”当时的处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文中用“满头大汗、浑身发抖”这样的情态描写,“犹豫不决”“悬崖底下的地面摔个粉碎”这样的心理描写,“我缓慢地爬着,扒住岩石的表面”“我偷偷地抓住背后的岩石”这样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现“我”当时痛苦的处境,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孱弱、胆小的孩子形象,预示了“我”即将面临欲上不敢、欲下不能的艰难处境。

  5、“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把“我”胆小、害怕、紧张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句子生动传神,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巧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6、“抽噎”与前面的.“哭泣”“呻吟”“大哭”有什么不同?

  “抽噎”这里有被困悬崖导致的满腹委屈,有下了悬崖后回顾的后怕,更是成功之后的喜极而泣,前面的几个词都是在写“我”被困悬崖时的恐惧、焦急。

  7、“我”在爸爸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趴在岩石上不敢下→第一小步“我”能做到→再一次“我”做到了→一次一步成功脱险。启发:看似不可战胜的巨大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就容易战胜了。

  8、课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抒发感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遇到困难把它分成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小了,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既总结了全文,又画龙点睛,使文章的哲理凸现在读者眼前。

  六、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了“我”小时候爬悬崖遇险以及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地战胜困难、脱离险境的经历,从而得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战胜它的信念并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从当下做起,就能各个击破,最终成功战胜它。

语文教案 篇3

  走进丽江

  教学目标1、认识“朴、峻”等7个生字,会写“雄、朴、旬”等10个生字。

  2、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 (宋体,五号1.5倍行距)

  2、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目标: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11个生字。

  3、学习××××××××××。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里,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丽江古城自然景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新词,利用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自由读课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的印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意大利有一座水城——威尼斯闻名于世,在我国云南也有一座高原水城,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我们东方的威尼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丽江,去领略一下那里独特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当中的重点词语,指生读、齐读。

  3、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丽江的哪几个景点?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2、师生交流。

  四、再读课文,重点探究。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丽江的风景。

  2、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地说说读这段的感受。

  3、请带着赞赏的语气读一读本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围绕着神奇而美丽,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哪两个景点呢?

  下面我们就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

  (一)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介绍了丽江古城的什么特点。

  (2)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古城的神奇而美丽,边读边把它画下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丽江古城是高原姑苏图景?这幅图景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你的想象,还有搜集的图片,谈一谈。

  (3)配乐朗读本段,感受丽江的美丽与神奇。

  (二)学习课文5自然段

  走出古城,不远处就是玉龙雪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雪山的美景吧!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2)汇报交流,深入体会。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丽江还有哪些迷人的景观?

  (2)除了书上所说的,你还知道丽江有哪些迷人的风光?

  (四)学习最后一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月色中的古城给你什么样感觉?

  (2)指名说并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出示过渡句,体会其作用

  (1)作者为了把这么多美丽的景点详略得当地写出来,在景点与景点过渡的地方,用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句式,请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理解句子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各归纳或启示了什么?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读。

  四、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同学们,今天作者带我们游览美丽的古城——丽江,请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丽江?

  五、布置作业

  如果让你给丽江做宣传,你将怎样写广告词?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 知识目标:

  A、掌握实词虚词:原,函 , 告,抑,本。

  B、一词多义:与,归,易,告。

  c、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 夜呼,东出,

  3、 能力目标:

  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

  二、时代背景简介:

  五代 (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徘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三.讲解:

  (一)思考第一段: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

  2.问:找学生翻译此句。 (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明确:盛衰在于人事。

  (2)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例证法

  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3)重点字词:

  原 -- -- 名词用作动词,推究,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所以━ ━ …… 的原因

  (4)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容呢?

  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二)第二、三段

  (1)由时间理出过程

  庄宗李存勖(885━926)父亲晋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庄宗多少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

  908年(23岁),“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给)

  912年(27岁),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系:缚)

  923年(38岁),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后唐。 (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926年(41岁),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被动)

  庄宗得天下用了15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3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强调“兴”“亡”使动用法。)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2)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

  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告:祭告,祷告。

  盛:装。

  盛以锦囊:“以锦囊盛”的倒装。用锦绫做的袋子装着。盛,装着,动词。

  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3)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夜,东:名作状。夜:在夜间。// 东:向东。

  ②“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

  (4)由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思与字面相反,意为“不是 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

  此句用了正反对比。

  抑-- --或者。

  本—— 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近。

  (三).学生齐读第四段,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翻译。结尾一句,以问句结束有何作用?

  于:被动。

  所: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的短语。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伶人才如此吗?)

  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的治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伶官传序

  欧阳修

  时间 事件 结论 教训

  908年 (23岁) 受命继志 祸智

  盛 912年(27岁) 系燕父子以组 患勇

  (得) 忧劳可以兴国 常多

  923年 (38岁) 函梁君臣之首 积困

  盛衰之理 于于

语文教案 篇5

  1、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说明文的语言:

  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

  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

  “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

  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语文教案 篇6

  一、课文悟读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

  全诗共4节,可分两层:1—3节为第一层,在树林里,“我”面临着两条路,而经过思考决定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在这一层中,诗人描述了选择人迹罕至的路并不是草率决定的,而是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历程。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为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而遗憾,“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写出“我”的犹豫和久久思索:一条路平坦通畅,极目可望见它的尽头;而另一条路幽寂荒凉,充满着引人探索的诱惑,但“无限美景在险峰”,

  “我”终于选择了那条人迹更少的路,就让另一条路留待后日去走,这显然是作者做出抉择后的一种自我安慰,因为“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虽然如此,但依然义无返顾。

  第4节为第二层,是作者多年以后的感慨,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会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度过,就看他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选择不同,命运就会不同。

  弗罗斯特在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把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寓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本诗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但在构思上却非常巧妙。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所描写的岔路就是人生岔路的象征。它说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必须要在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或两种行动中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方向。面对选择时,我们往往会变得犹豫不决,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最后,我们终究会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其中的哲理。因为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从而受到触动,引发深深的思索。这种每个人都有过的复杂的心理体验,被弗罗斯特敏感地捕捉到了,并谱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我想这首诗之所以广受欢迎,也正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共同的感受。

  二、亮点探究

  1.思考诗歌中“路”的含义。

  探究学习:

  诗歌表面上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借自然之路来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文学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2.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探究学习:

  正因为人迹稀少,才会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也正因为无人涉足,才给人新鲜感,才有可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丽。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诱人探索的魅力。

  3.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探究学习: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

  4.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

  探究学习:

  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共有4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三、选题设计

  古今中外有许多对“路”的感叹,如战国时代屈原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这样说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以上材料可以与《未选择的路》进行比较阅读,探讨人的一生如何度过,应怎样去面对人生的选择。

  研究方法:

  首先,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一定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其次,要使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意义、有价值。

  参读书目:

  《离骚》;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备教卡片

  ●卡片①

  弗罗斯特是一个旨在通过自己的诗歌说明某一哲理的诗人,他利用意象或比喻讲述他的心得体会,阐明他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正是由于他重视自己诗歌的思想性,所以他的诗歌不但富有智慧和哲理,而且常读常新他的诗歌永远是耐人寻味的,使人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摘自吴富恒、王誉公主编《美国作家论》)

  ●卡片②

  弗罗斯特以写抒情短诗著称,它的抒情短诗的质量很高,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劳伦斯指出他的主要艺术成就就在于他能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征的意象糅合起来,用抒情诗的形式表达。

  ……

  对弗罗斯特来说,生活是神秘的,诗歌也许能发现其中部分的奥妙,但永远不可能弄清全部真相,因此他的诗在某种意义上是他个人生活经验所提供的启示和注释。但是尽管他的诗带有浓重的个人化色彩,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却不是一个自传体诗人,他是为了增加诗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而使用单数第一人称,并把似乎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东西写入诗中。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以自读为主,因为文章语言浅显。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步骤

  一、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桐城人)。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

  二、全篇理路解说

  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亦称岱山、岱宗,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关,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日观峰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济水为参照物,指出泰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再以古长城(齐长城)为参照物指出日观峰的位置,这就预示了作者将有登山之举。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按游踪写,分两大层:前一层记登山及观日出;后一层记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质状况及动杆物等,皆游中所见。在记游踪时也标明了时间,如登山是12月丁未日(28日),望晚到达山顶;观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参观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登泰山记》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作手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点明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地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的壮阔。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三、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文段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WEI)水向西流;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泰山北面的水都流入济水,在南北面山谷的分界处,是古长城。最高处是日观峰,在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作业设计: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登泰山记姚鼐

  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精选】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精选)08-27

(精选)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精选)08-11

语文教案07-20

语文《跳水》教案12-10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