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9-08 08:51:4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合集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及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录有《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磁带、录音机;手的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二、认识自己的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2、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3、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四、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活动的设计反思:

  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的趣味性,尽力让幼儿能积极地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先让幼儿猜谜语,猜到是手后,认识自己的小手及每个小手指的名称,接着做表演动作读儿歌。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原来这么灵巧。活动中设计了多种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孩子的参与兴趣,为有效达成目标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不错,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我是个转岗教师,还没有真正接触幼儿,是刚接触幼儿教育,所以对这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没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可能没有促进幼儿很好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用谜语导入新课,之后教师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读儿歌、做手指游戏、想象手指的用处等,使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多种思维。但对个别胆小的幼儿还没够关注。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要多照顾胆小的幼儿,让他们多说,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动物主题开展了一周后,幼儿对身边常见的小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游戏、歌曲、美术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它们的动作、叫声、喜欢吃的食物,在此基础上,我进行此活动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引发幼儿能运用语言描述动物的叫声等特征,丰富幼儿口语表达,为幼儿的活动区活动提供幼儿自主的游戏,进一步延伸幼儿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观察、了解及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述,体验语言表达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难点: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初步认识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几种动物;

  2、材料准备: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等头饰人手1个,动物玩具、图片(牛、马、兔子等);小鼓一面;不透明的口袋一个;森林的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1、游戏:什么动物走来了

  “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是谁来了?”

  老师带小鸡的头饰,模仿小鸡的动作走出来“谁来了?”

  “小鸡怎样叫?”“小鸡喜欢吃什么?”

  幼儿和老师(鸡妈妈)一起走,捉虫子吃;老师敲小鼓,有节奏的说:“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将小虫子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

  (以此类推,老师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走出来,和幼儿一起模仿动物的动作、叫声;并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述)

  2、游戏:小动物出来玩

  (1)摸口袋:老师把小动物的头饰、玩具、图片装在口袋里,请幼儿来摸动物,拿出后,老师根据图上的动物问话,幼儿集体回答。

  (2)小动物出来玩:请幼儿自己选一种动物的头饰,听动物的叫声,模仿的动作,出来找喜欢的食物吃,并运用儿歌的有节奏的语言描述。(如:出示小鱼的图片或听到嘎嘎嘎的声音,带小鸭子、小猫的头饰的幼儿就学小鸭子、小猫的样子,走出来,“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3、将幼儿的话编成儿歌:

  今天,你们都会说什么动物吃什么了,老师把你们说的话变成了一首儿歌,你们听: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延伸活动:

  1、在信息角中,提供小鼓、口袋,利用各种动物的玩具、图片、指偶等进行摸口袋,说儿歌的游戏;

  2、引导幼儿将动物的动作加进儿歌中去,例如:“小白兔,蹦蹦跳,吃什么,吃白菜”。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享受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2、敢于表达,遇到问题时愿意向教师说。

  3、学会遇到问题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遇到问题时愿意向教师说。

  难点: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布置木偶剧场;各种小动物若干;儿歌《遇到问题我会说》录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木偶表演的形式引出课题。

  1、幼儿观看木偶剧:长颈鹿教师带着小动物们开心地玩耍着。突然,小兔子“哇哇”地大哭起来。

  提问:“请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原因呢?”

  2、教师引导幼儿和小兔子对话,知道小兔子哭的'原因是什么。

  二、展开

  1、想一想,说一说。

  提问:“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如果小兔不告诉老师,继续捂着湿裤子玩儿会怎么样?”

  2、小结,帮助幼儿理解掌握。

  指导语:“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要害怕、不要害羞,要大胆地告诉老师。”

  3、引导幼儿思考:裤子尿湿了怎样向教师说。

  (1)鼓励幼儿自由交流。

  (2)教师示范,幼儿学说。

  4、帮助小兔子解决其他问题。

  (1)“想上厕所时,怎样对老师说?”

  (2)“口渴时,怎样对老师说?”

  (3)“没吃饱时,怎样对老师说?”

  5、情感延伸。

  指导语:“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除了对别人说,还有哪些解决的方法?”(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三、结束

  幼儿欣赏儿歌《遇到问题我会说》。(附儿歌:幼儿园里朋友多,有事要对老师说。口渴时我会说,没吃饱我会说。老师夸我真聪明,样样事情都会说。)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根据图示念儿歌。

  2、知道动物与大树的关系,感受爱护树木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舒缓的背景音乐。

  2、小松鼠、小鸟、小熊木偶各一只,两棵树,木偶台。

  3、儿歌相关的图示。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沈老师带小朋友们去森林里游玩,好不好?(好)(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

  2、教师边做动作边说:我们来用小鼻子闻一闻,森林里的空气多新鲜呀,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呀?(开心。同时跟着模仿教师动作。)(音乐结束)

  二、情景表演(请配班老师进行木偶表演)

  1、师:咦,你们看前面是谁在大树上呢?请小朋友们集体回答。(小松鼠和小鸟)

  2、师:哦,原来是小松鼠和小鸟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松鼠说:“小鸟小鸟,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在树上玩吧,好吗?”小鸟说:“好呀!”)

  3、师:哦,原来小松鼠和小鸟在玩呢。小朋友们快听,什么声音?(小熊扛着斧子入场,边走边唱:我是一只小狗熊,造房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

  4、教师分别提问:你们看谁来了?(幼:小熊来了),谁能告诉老师,小熊他想干什么?(幼:造房子)你们猜猜看,小熊会用什么材料来盖房子(幼:树木、石头、砖斧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幼:看出来的,他扛着斧子,斧子能砍树。)请幼儿自由举手发言。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小熊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5、通过情景对话(如下),熟悉儿歌内容。

  小熊(自言自语):小熊要盖屋,上山来砍树!好,就砍这一棵。

  小鸟:不要砍,不要砍!树是我的屋。

  小熊:(指另一棵树)那我就砍那一棵。

  小松鼠:不要砍,不要砍!我要树上住。

  小熊: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让,为什么呀?

  6、师:有没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小熊为什么不能砍树呢?(幼:树是小动物的家)请幼儿自由举手发言。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怎么说?(幼:不要砍,不要砍!树是我的家、不要砍不要砍,树是我的游乐园、不要砍不要砍,树是我的工作间……)如果你是这只松鼠,你又会怎么样对小熊说?(幼:不要砍不要砍,树是我的.食物来源、不要砍不要砍,树是我乘凉的地方……)

  小结:原来树是小鸟和松鼠的家,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小熊可真棒,为了朋友都在树上住,小熊不盖屋,小熊不砍树。

  7、师:可是小熊不砍树了,那他睡哪里呢?有没有哪一个小朋友能帮小熊想一个好办法?(请小熊住我们的家、给他买张床、给他造间房子……)请幼儿回答。

  8、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小熊到底是睡在哪里的。

  小结:原来啊,小熊夜晚睡在树洞里,正在甜甜美美地打呼噜呢。

  三、根据图示,学习儿歌。

  1、师:刚才呀我们一起听了一个《小熊砍树》的故事,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小朋友想不想听一听?(想)

  2、教师示范念,边念边翻出图示。

  3、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学一学这首儿歌?那老师的声音放轻一些,小朋友们跟着我念,好不好?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

  4、师:小朋友们声音再响一点,我们再一起念一遍,好吗?师幼一起再来念一遍儿歌。

  5、师:小朋友们念得可真棒,下面请小朋友们扮演小鸟和小松鼠念儿歌,好吗?

  四、分角色儿歌表演。

  带领幼儿分角色学念儿歌(其中幼儿念小鸟,松鼠的诗句,教师念小熊的诗句。)(引导幼儿适当做一些动作)

  1、师:今天小熊找到了自己的家,我们和他做了好朋友,让我们来庆祝一下吧!

  2、播放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师与幼儿一起跳起舞,活动结束。

  附儿歌:小熊砍树

  小熊要盖屋,上山来砍树

  小鸟说:不要砍,不要砍

  树是我的屋

  松鼠说:不要砍,不要砍

  我要树上住

  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

  小熊不盖屋,小熊不砍树

  夜晚睡在树洞里

  甜甜美美打呼噜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兴趣。

  2.培养按数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2”的形成。

  活动准备

  1.课件:大树、小鸟;

  2.在教室里摆放许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小兔来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种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它是谁?在哪呢?请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开

  1.体验2的形成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师: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个小朋友找一只小兔来。

  --你找到了几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请幼儿再找一只小兔

  教师:这一只小兔有些孤单,请小朋友再给它找一个伙伴好吗?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儿找到另一只小兔。

  (3)现在你有几只小兔?

  (现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师:先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来又在草丛中找到1只小兔,变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几?

  (1添1是2)

  (4)请幼儿复述:1添1是2。

  2.课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应该为小兔准备爱吃的萝卜和青菜

  (1)课件播放:

  先请1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再请另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

  1个萝卜添上1个萝卜是几个萝卜?1添1是几?(1添1是2)

  ()

  (2)教师用贴绒教具演示2的形成过程:

  先请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请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几棵青菜?1添1是几?(1添1是2)

  3.认读数字2

  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菜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

  幼儿认读数字2,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

  4.理解2的实际意义。

  (1)问2能表示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草,还能表示2个什么?

  小结:2能表示所有数量是2的物体。

  (2)课件播放若干数量是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2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播放音乐,请幼儿在教室里寻找能够用2来表示的物体.

  教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体能够用2来表示,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去找找吧,

  音乐停止,到老师身边来说给小伙伴听,自然结束!

  好玩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初步探索三种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尝试根据声音的不同进行分类。

  2. 能在教师的提示下与同伴合作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 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初步探索三种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活动难点:

  尝试根据声音的不同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装有核桃、红豆、沙子的罐子若干、红绿灯指示牌、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测装有物体的铁罐,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师: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罐子宝宝,听一听(教师摇罐子)有声音吗?

  2.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调动已有经验,用感官感知物体。表扬幼儿的耳朵灵)

  二、自由听辨不同物体在罐内发出的撞击声,会根据声音的不同将罐子进行分类。

  1.师:你的小耳朵真灵,我这还有很多罐子,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2.教师摇晃不同的罐子,要求幼儿用嘴巴学一学罐子里的声音。(哐哐哐、沙沙沙、咚咚咚)

  3.师:罐子宝宝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

  4.师:不一样,我们来找找朋友。请你找一个罐子宝宝摇一摇,学一学里面的声音,记住你的罐子宝宝发出的声音,但是等到我说,罐子宝宝保护好,你就要抱好你的罐子,不能发出声音了,听明白了吗?(幼儿拿罐子学声音)

  5.师:请你把罐子宝宝保护好,听一听我这个罐子里发出的是什么声音?请你用嘴巴学一学,谁的罐子宝宝也是发出这样的声音,请你站上来。(帮助幼儿找到发出一样声音的罐子,找好后将罐子放在一起,并请幼儿坐在一起)

  6.师:请一名幼儿上来摇一摇手中的罐子,请幼儿学一学声音(帮助幼儿分类)还有谁的罐子也是发出这样的声音,我们站到一起,我们一起摇一摇,请下面的宝宝帮忙听一听,是不是一样的声音。下面还有我们的好朋友吗?请下面的宝宝摇一摇,我们一起听一听,把好朋友找出来。(找好后请幼儿将罐子放到一起,并请幼儿坐在一起)。

  同理将三种放不同物品的罐子分类放好,并且在分罐子的同时将幼儿分成三组。

  三、再次听辨声音,猜测罐中放的物品。

  1.师:老师今天在罐子中放了三样东西,哪三样东西呢?(依次出示标记图:米宝宝、红豆宝宝、核桃宝宝)

  2.师:你来猜一猜罐子中谁是核桃宝宝?谁是红豆宝宝?谁是米宝宝?

  3.师:(教师摇米宝宝)这是什么声音?嘴巴学一学。猜猜看这是什么宝宝?(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然后打开罐的封口看看,检查所猜正确)

  4.教师把各种罐子分别发给幼儿,请拿到罐子的幼儿保持安静。

  四、游戏:"警察叔叔红绿灯"结束活动。

  1.师:都拿到罐子宝宝了吗?拿好后我们要开始玩警察叔叔红绿灯的游戏了。警察叔叔这样子(把标记图反过来)表示红灯,罐子宝宝不能发出声音,当它反过来才能发出声音哦,眼睛看好,火车要开啦,谁开呢?(教师把米标记反过来),米宝宝,请你摇一摇。(三组各试一次)

  2.完整游戏:我们开始喽:

  (1)核桃宝宝摇一摇,米宝宝摇一摇,红豆宝宝摇一摇……

  (2)核桃宝宝请你摇一摇,米宝宝请你摇一摇,红豆宝宝请你摇一摇……

  (3)我要唱一首歌,和警察叔叔一起玩游戏,听好啦,声音很好听的:核桃宝宝请你摇一摇……我们大家一起摇一摇……(教师哼唱表演,不断加速,反复3次)

  (4)现在我请来了一个乐队,它的速度很快哦,你们的眼睛要看好,耳朵要听好哦,请起立(完整配乐)

  (5)师:你们玩的开心吗?还想玩吗?我们带着自己的罐子宝宝到教室里交换着再玩一玩。

小班教案 篇7

  一、 活动背景:

  香蕉是小朋友经常接触的一种水果,平时在家里家长会给小朋友吃香蕉。在幼儿园里,下午吃点心时,每个星期都会有一到两次吃香蕉的机会。我发现小朋友在吃香蕉时会说:“老师我不会剥香蕉皮,你帮我剥一下。”遇到问题小朋友不说:“老师请你教教我怎么剥香蕉皮。”不知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依赖于老师帮他们。甚至还有的小朋友把香蕉放在桌上不吃。问他为什么不吃呢,他理直气壮的回答说:“我不会剥!”由此可见,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时,家长都把他们当做掌上明珠,不舍得他们做一点点小事。家长大多是把香蕉皮剥好了,直接给他们吃。很少有家长教孩子怎么剥香蕉皮。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很少有家长让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一味盲目的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就使幼儿养成遇到问题依赖家长的心态。几乎没有幼儿,在吃香蕉时想到去观察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这样就产生了“香蕉弯弯”的方案设计。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的运用各种感官,主动的观察香蕉。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意识、动手意识识,学习有序的观察、自主交流、自由想像的能力。

  二、 活动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过观察香蕉,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

  2、能向同伴大胆的介绍自己的发现。

  3、养成爱吃水果的习惯。

  重难点:通过观察认识香蕉的主要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

  (二)活动准备:

  1、每个桌上一盆香蕉,盆上面蒙了一块布。小朋友人手一只盆子。

  2、“香蕉弯弯”的课件。

  3、经验准备:小朋友都吃过香蕉。

  (三)活动过程:

  ①猜谜语导入,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两头弯弯像小船,好吃又好看,猜猜它是谁?

  幼:香蕉

  2、师:猜对了吗?我们把盘子上面遮着的布掀开就知道了。

  幼:自己动手把布掀开。很兴奋的说我猜对了。

  3、小朋友真聪明猜对了。今天我们要和香蕉宝宝交朋友。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猜谜导入的形式,从幼儿自己猜谜底,到发现自己的猜测结果是正确。幼儿在这过程中非常的兴奋。从而激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②观察香蕉的外部特征。

  1、师: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香蕉,用小眼睛看看、用小手摸摸、再用鼻子闻闻,说说你的香蕉是什么样的?

  2、幼:自己说说香蕉的样子并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发现。

  3、师:巡回指导。

  4、师:谁来说说香蕉是什么样的?

  幼a:指着香蕉对老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 香蕉是黄颜色的。

  幼b:香蕉的形状是弯弯的。

  幼c:香蕉摸上去滑滑的。

  5、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香蕉是黄颜色的、长得弯弯的、表皮很光滑。小朋友你觉得香蕉长得像什么?

  幼a:香蕉长得像小船。

  幼b:香蕉长得像蚯蚓。

  幼c:香蕉长得有点像桥洞。

  幼d:香蕉长得像月亮。

  幼f:香蕉长得像毛毛虫。

  6、通过我们小朋友的观察、动脑筋想像,我们发现香蕉长得像小船、像蚯蚓、像桥洞、像月亮、像毛毛虫。你们的想象力力可真丰富。

  (评析:根据小班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一环节每组我都准备了香蕉,提供给幼儿观察。提出观察要求: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香蕉,用小眼睛看看、用小手摸摸、再用鼻子闻闻,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香蕉的颜色、形状。在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香蕉是什么样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交流者。在交流时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香蕉的颜色、形状。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知道香蕉的颜色是黄的,形状是弯弯的。长得像小船、像蚯蚓、像桥洞、像月亮、像毛毛虫。给每个孩子安排自由探索的时间。自主交流的舞台。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③了解香蕉的内部结构、品尝香蕉。

  1、师:香蕉里面有什么?

  幼a:香蕉里面是香蕉。

  幼b:香蕉里面是肉。

  2、师:我们剥开来看看。先请一个会剥的小朋友剥给大家看看。

  幼:剥香蕉。

  师:从柄上开始剥,一片一片的剥。

  3、师:看看香蕉的果肉是什么颜色的?中间是什么样的?

  幼a:香蕉的中间是黄色的。

  幼b:中间有点香。

  4、师:想不想偿一偿?

  幼:想!

  5、师:请你偿一偿。

  幼儿:品尝香蕉的味道。

  6、师:谁来说说香蕉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幼a:香蕉的味道是甜甜的。

  幼b:香蕉的味道是香香的有点滑。

  幼c:真好吃。

  7、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吃香蕉有什么好处吗?

  幼:我几天不大便妈妈就会叫我吃香蕉。

  师小结:香蕉的味道是甜甜的,很香、吃在嘴里滑滑的。香蕉是一种有营养的水果,能帮助消化。小朋友可以每天吃一个香蕉。

  (评析:当幼儿把香蕉皮剥开后,幼儿恨不得马上吃一口。香蕉那米人的香味使幼儿有了想品尝的欲望,教师此时让幼儿品尝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将幼儿吃香蕉的兴致调动了起来。幼儿也很乐意交流香蕉果肉的味道。)

  ④了解香蕉的一些用途。

  1、师:聪明的叔叔阿姨还根据香蕉的形状制造了一些东西咱们来欣赏一下。播放一些仿照香蕉做东西和用香蕉做的食品。

  a:香蕉船。

  b:香蕉发夹。

  c:香蕉炒饭。

  d:香蕉露。

  e:香蕉排骨煲。

  f:香蕉片。

  2、香蕉的用处真大,我们以后可以把它做成什么?

  幼a:我长大了要造香蕉房子。

  幼b:我要用香蕉做蛋糕。

  幼c:我要用香蕉做香蕉船。

  (评析:在活动中提高电教的手段——看图片提高了幼儿的知识面,拓阔了幼儿的视野。提高让幼儿说说自己长大后想把香蕉做成什么,为幼儿长大后的创造发明打下基础。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三、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中幼儿以极大的热情在投入到活动之中。开始部分是猜谜语,激起幼儿的对香蕉的兴趣。第二部分,观察香蕉的外部特征。因为每个小朋友都接触过香蕉但他们很少注意到香蕉的颜色、形状。幼儿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从中使幼儿养成吃东西时爱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第三部分了解香蕉的内部结构、品尝香蕉。小朋友虽然都吃过香蕉,但他们没有自己动手拨香蕉的习惯。也没有仔细的去品位香蕉的味道是上什么样的,只知道是很好吃。为此我引导幼儿说说香蕉果肉的味道,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打下基础。最后引导幼儿欣赏一些关于香蕉的图片,并说说自己想把香蕉做成什么?使幼儿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体现了幼儿为主体的理念。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经典】08-07

(精选)小班教案08-04

小班教案(经典)08-21

(经典)小班教案08-24

小班教案(精选)08-24

【精选】小班教案08-20

【经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经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