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经典(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幼儿分析]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而且,对于身边发生的问题有一定的主见,能够善于观察、创新。因此,注重他们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很重要的。让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充分表现自己。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组合、尝试,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2、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
3、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玩具,感受到废旧物品组合创新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和玩具。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废旧物品若干、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若干、课件、制作玩具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个玩具是用什么做成的?还能做成什么?
(二)欣赏故事《由废纸到吸水纸》
1、结合挂图讲故事:
第一幅: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写在纸上的字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幅:这么多的纸成了一堆什么?人们会怎样?
第三幅:人们发现了纸吸收水的原因?人们用这种纸做了什么?
第四幅:技术人员进行了什么实验?发明了什么?
2、引导幼儿简单总结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吸水纸是怎样发明的?并启发幼儿讲出生活中变废为宝的故事。
(三)废旧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说出幼儿园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谁说得多。
教师小结:
小朋友,这些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废物变宝。
(四)组合创新和分组操作:
小小设计师《我来变》
你们喜欢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吗?(喜欢)那我们一起动动小手选择不同的废旧材料,设计有趣的作品,比比谁设计的作品新颖独特。(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废旧物品,通过画、剪、粘贴、包装等组合创新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活动结束:
办变废为宝作品展,对孩子的创新设计加以肯定和鼓励。
[活动延伸]
让幼儿继续在玩玩乐乐中进行创新。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2.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3.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爱惜树木。
活动准备:
1.请学生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2.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1、教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
2、讨论: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了?小鸟为什么喜欢树?
3.教师: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
二、分享和讨论植树节的资料
1、教师请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
2、教师请学生讨论树的作用、好处。
3、教师介绍植树节的来历,意义,分享林木资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4、教师请学生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三、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教师请一组学生把讨论的保护树木的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请一组学生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踏青观察春天的树木。
附:儿歌<<留住小鸟>>
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小鸟飞进小猫的院子里,小猫想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又飞走了。小鸟飞进小兔的院子里。小兔想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小鸟扑扇着翅膀说:"谢谢!谢谢!"小狗和小猫明白了:树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瞧,他们拿起铁锹去种树啦!
《留住小鸟》
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
小狗想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
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小鸟飞进小猫的院子里,
小猫想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
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又飞走了。
小鸟飞进小兔的院子里。
小兔想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
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
小鸟扑扇着翅膀说:"谢谢!谢谢!"
小狗和小猫明白了:树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
瞧,他们拿起铁锹去种树啦!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健全。因为这节是讲述活动,特别针对幼儿讲述时语言拖沓、抓不住重点这一问题,我觉得让幼儿学会按一定的语序结构来讲述看到的内容的确很有必要,同时也可培养幼儿说的能力。因此,我选择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欣赏动画,理解动画内容,尝试按一定的语序结构讲述动画内容。
2、通过观察,想象动画中角色的心理,并愿意用语言加以描述。
3、能积极参与讲述活动,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动画片、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师: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看动画片?想看吗?
幼儿:想看
2、师:请小朋友安静地看动画片,找一找:里面有谁,有谁,还有谁?(鸭妈妈、小鸭、猫)
3、师点击播放动画,幼儿欣赏。
4、师提问,找一找:动画里有谁?(幼儿回答出一个,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幼儿:动画里有小鸭子、猫和母鸭
师:哦,承博源看得真仔细,把动画里的三个小动物都说出来了。她刚才说到母鸭,小朋友有没有更好听的话啊?
陈滢:我觉得是鸭妈妈
师:好听吗?那我们就说鸭妈妈好吗?
5、师:谁来连起来说一说,动画里有谁?有谁?还有谁?(幼儿说,师指图片)
幼儿:动画里有鸭妈妈、鸭宝宝和猫
师:真好!说得真完整。
6、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7、幼儿齐说:动画里有鸭妈妈、小鸭、猫
二、分段欣赏,引导讲述。
(一)师:刚才动画片里鸭妈妈、小鸭和猫之间发生了有趣的故事,想不想再看一遍?那我们来看第一段。看看,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里有谁?在干什么?后来怎么样了?
1、师点击播放放动画,边提问:在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后来怎么样了?
2、师:谁来说一说,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其他小朋友做小评委,听听他有没有把动画片里放的讲出来?(幼儿说出其中的情节和人物,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在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后来……)
幼儿:鸭妈妈在河边生了一个蛋,准备下河游泳,后来猫来偷蛋。
3、师:这位小朋友讲得真棒!我们把掌声送给他。赵老师听到他讲到了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出示池塘图片),讲到了故事里有谁?(鸭妈妈),讲到了鸭妈妈在干什么?(鸭蛋),还讲到了后来猫把蛋怎么样了?对,偷走了。(猫)真不错。
4、师:其他小朋友看着小图片,也来试着讲一讲这一段故事,好吗?好,开始吧。(幼儿讲,师个别倾听)
5、师:谁来讲给大家听?
幼儿:(边说边指图)鸭妈妈在河边生了一个蛋,准备下河游泳,后来猫来偷蛋。
师:恩,他讲得真好,他讲到了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后来怎么样?用一两句话就把这段故事讲出来了,让人家一听就明白,真了不起。
6、师:画面上有一个动作:师示范偷蛋。你们有没有看见?猫是怎么走过去的?怎么样拨开草丛?抓了蛋转身就跑?怎么样跑的?有多快?
幼儿:猫轻轻地走到草丛后面,轻轻地拨开草,抓了蛋很快很快的跑。(幼儿边说边配动作)
7、师:我们一起再把这一段故事讲一讲,把猫偷蛋讲得精彩一点。
幼儿齐讲:鸭妈妈在河边生了一个蛋,准备下河游泳,后来猫来偷蛋,它轻轻地走到草丛后面,轻轻地拨开草,抓了蛋很快很快的跑。
师:真棒!看来我们小朋友都会讲了。
(二)师:猫偷到蛋之后,还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对吗?想不想往下看?
幼儿:想
1、师:那我们来看第二段,看看:猫逃到了哪里?它在干什么?后来怎么样了?
(师播放,幼儿观看。师在适当地方加以提示)
2、师:谁来用刚才的方法,把这一段故事讲一讲,让人一听就明白?
幼儿:猫逃到家里准备吃小鸭,后来鸭子逃到老鼠洞里去了
3、师:这位小朋友讲得真清楚,她也讲到了在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最后怎么样?(边说边出示小图片)
4、师:小朋友向她学一学一起来讲一讲。
幼儿齐讲:猫逃到家里准备吃小鸭,后来鸭子逃到老鼠洞里去了
5、师:哎!赵老师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小朋友愿不愿意来帮助赵老师啊?
幼儿:愿意
6、师:请小朋友猜一猜:猫打开蛋发现是小鸭子,你觉得猫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出示图片时师做惊讶状)
幼儿:我刚好肚子饿了,我要吃了你
7、师:当小鸭子听说猫要吃它,它又会怎么说呢?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幼儿讨论,师个别询问)
幼儿:你如果把我吃了,我妈妈会找你的,你也会死的
师:这只小鸭子真聪明,讲得真好。
8、师:老师要请小朋友上来表演猫和小鸭的对话。
幼儿表演:猫:“我刚好肚子饿了,我要吃了你”
小鸭:“你如果把我吃了,我妈妈会找你的,你也会死的”
师:表演的真不错。
三:完整欣赏动画,讲述故事
师:这个猫和小鸭的故事有趣吗?想不想再看一遍了?这次看的时候要仔细地观察一下里面猫的动作和表情,想想猫和小鸭之间会说些什么?
1、师点击完整播放动画。
2、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把这个故事完整的来讲一讲。(教师个别询问)
3、师:谁来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安静倾听)
幼儿:,鸭妈妈在河边生了一个蛋,准备下河游泳,后来猫来偷蛋,它轻轻地走到草丛后面,轻轻地拨开草,抓了蛋很快很快的跑。猫逃到家里准备吃小鸭,它打开蛋发现是小鸭,它对小鸭说:“我刚好肚子饿了,我要吃了你”小鸭听说猫要吃它,于是它说:“你如果把我吃了,我妈妈会找你的,你也会死的”后来鸭子逃到老鼠洞里去了。
师:讲得真精彩,真详细。
4、师:看来我们小朋友都会讲这个故事了,请你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班里的其他的小朋友听吧。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听听说说中了解噪音的危害。
2、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对减少噪音的想法。
3、激发幼儿对城市美好环境的向往。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噪音的危害。
教学难点:
用完整语言表达对减少噪音的想法。
教学准备:
PPT、相关内容录音、幼儿记录纸。
教学课时:30分钟教育理论依据:
1、背景分析本次活动是大主题《我们的城市》中的小主题"路边新事"其中一个活动,主题的内容与要求是有了解自己身边各种新事物的兴趣,乐于主动搜集新的信息;关心周围生活的变化,为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美好而感到高兴。
2、教材分析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各种噪音就在幼儿周围,如何了解噪音的危害并找出减少噪音的方法,使我们的城市环境变得美好,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活动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容易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更好理解教材。另外,班级幼儿的常规不是很好,教室里经常是吵闹的声音,本次活动的开展对此方面也具有实际意义。
3、本班幼儿分析在本次主题中,本班幼儿对自己身边的各种新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外出实践中,已经感受了生活周围的一些噪音,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噪音记录了下来。因此前期经验已具备一些。另外,班级幼儿的语言发展还不是很好,一些幼儿思路清晰,但表达不完整。所以,针对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用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对减少噪音的想法作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
马上要过年了,百货商店里的商品也非常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去逛逛百货商店好吗?你想到百货商店买些什么?(幼儿自由表达)动物城里的动物们也开起了百货商店,让我们去逛逛吧。
二、听听说说。
1、小熊在动物城里开了一家百货商店,我们进去看看吧。(播放PPT及录音)这是什么声音啊?你听了以后觉得怎么样?
原来,来百货商店的顾客很少,小熊为了吸引顾客,就在店门口装了两个大喇叭,真吵。你们还想去他的百货商店吗?为什么?
2、那我们再去逛逛别的店吧。这是小松鼠开的店,我们进去看看吧。(播放PPT及录音)这又是什么声音啊?比刚才的声音还要大。
原来松鼠见了小熊装了两个大喇叭,怕顾客都不到它的'店来,所以它装了四个大音箱,比小熊店门口的声音还要大。你们要去它的店吗?为什么?
整条街上到处都是这两家百货商店的吵闹声,太响了,简直像地震,小动物们都捂着耳朵绕开走,没有人愿意到他们的店里买东西。
4、我们再往前走走吧。(播放PPT)这里有一条铺满鹅卵石的小路,路两旁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朵,真漂亮,这条路通向哪里呢?我们走过去看看吧。(播放PPT)哇,这里有四个气球,上面写着"欢迎光临",还有好听的乐曲(播放音乐),红蘑菇房子,原来这是小兔开了百货商店。你想去它的店吗?为什么?
小兔对小朋友说:谢谢大2班的小朋友光临,今天是开张第一天,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小动物们听着优美的乐曲,慢慢地挑选着自己在过年时需要的东西,心情特别愉快。它的店生意特别好。后来,小熊和松鼠的店不但没人去,而且还因为制造噪音,破坏动物城里的环境而被罚了款呢!
三、问题讨论
1、你们知道什么是噪音吗?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噪音吗?
2、请幼儿拿着自己的记录自由发言。
3、你听了这些噪音感觉怎么样?
4、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这些噪音。(小组讨论)
三、延伸活动。
制作减少噪音的标志。
教学评析:
亮点:
1、本次活动中,幼儿了解到了噪音的危害并交流讨论出了减少噪音的一些方法,情感目标"让我们的城市环境变得美好"可以达到。幼儿对这个文学作品很感兴趣,这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理解教材。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知道了在教室里一定要安静,否则就会影响其他同伴,幼儿园的环境也会因此变得很乱,具有实际意义。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线是逛好这家商店,再逛另一家商店,用了"我们再去逛逛别的店吧"这样的语句,会使幼儿感到真的是在一边走一边逛,有一种真实感,幼儿很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一直跟着教师预设的思路往前走。
3、PPT制作生动形象,可以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利于幼儿的观察和思考。
建议:
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应该再积极、主动一些,教师可多运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跟幼儿互动,或使用一些表扬、鼓励的方式来增强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更加投入到活动中去。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一些动物的居住环境。
2、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5张环境图片(河水、泥土、森林、花园、草原)各种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你们都见过哪些动物?他们的家住在哪儿?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进行小结。
二、了解动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说是什么场景。
教师:刘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你知道都是哪里的情景呢?
教师小结:这里有河水、泥土、森林、花园、草原的背景。
2、引发幼儿发现动物与它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你知道小河是水的家吗?为什么小河就是这些动物的家呢?他们的家可以使森林或泥土吗?还有什么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呢?
教师小结:因为这些动物要靠水来生存,所以它们生活在水里。在水里生活的动物有鱼、虾、鲨鱼……(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进行小结)
教师:树林是谁的家? 还有什么动物也在树林里生活?泥土是谁的家?花园是谁的家?草原又是谁家呢?
教师逐一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并根据孩子们想到的动物进行小结。
三、幼儿游戏,“动物找家”,巩固幼儿对动物与生活环境的认知。
1、为动物们找家。
教师:每种动物都有它们的家,这里呀,还有一些动物找不到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的家都是在哪里?(出示一种动物,请孩子们来各自说说动物的家在哪里)
2、多选幼儿来进行回答。其他幼儿进行检查、判断。
教师:XX说的对吗?她帮动物找对了家吗?为什么?
四、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师: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家,但如果它们的家被破坏了,动物们会怎样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环境要我们大家一起讲卫生好好爱护环境,不浪费材料,浪费了材料就要从大自然中获得,像浪费了纸就要生产纸,纸的原料是树皮,所以不浪费。如果把垃圾乱丢,动物们的家就变的也别的脏,所以不乱丢垃圾。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手影外轮进行想象添画组成整体物像。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协同性及灵活性。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重点幼儿根据手影外轮进行想象添画组成整体物像。
难点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学习了解手影活动,图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用猜谜的方式引入活动:一棵树,五个杈,出饭做事都用它。
幼儿猜谜,教师总结。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手型。
幼儿讨论,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今天我们用手型,画线描画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教学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课幼儿参与性都很高,我觉得活动中有四个方面比较好。
1。活动导入较有特色,富有启发性。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2。活动过程形式新颖,允许多种答案,因此幼儿所想象的小手造型丰富多样。
3。重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说、想、画的机会,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让幼儿自主发展的机会更多。
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我虚心听取了各位园长和同行的意见和建议。教师的启示性语言还是有些欠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有些放不开。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我要多接近幼儿多为幼儿创造自我想象的空间和动手动脑的机会,让每一个幼儿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2、增进幼儿的实际演示能力。
活动内容:
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教案准备:
1、常见交通标志的图卡。
2、马路模型
教案过程:
1、展示事先准备的交通标志图卡,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交通标志的意义。
2、老师介绍常用交通标志的`意义。
3、结合具体交通标志,利用马路模型进行汽车行驶演示活动。
4、延伸活动,可将标志图卡放入语言区,让有兴趣的幼儿句续探索。把马路模型放入益智区,提供模型汽车让幼儿开展演示活动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标志的意义。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通过操作彩色串珠,进一步了解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
2.通过实物操作,能进行10以内数的.简单加减运算。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彩色串珠;10以内的算式卡若干。
2.学具准备:图片、作业纸、铅笔若干。
3.《数学心智开发》第6册。
活动过程
1.常规活动——问候,走蒙氏线。
线上游戏;是个小朋友。
2.集体活动。
①教师演示教具操作。如演示算式26=8,教师先取彩色串珠-2-1放在操作面上,取“”放在其右边,接着再摆彩色串珠-6-1在“”的右边,其后放“=”,然后再放彩色串珠-8-1。在彩色串珠下方用对应的数字卡片表示。
②复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师请幼儿拿出格子图,让幼儿数一数,说出每排有多少格子(10格),并用数字10表示出来。让幼儿在第一排的最后一格画上斜线,引导幼儿说出10个格子,可以分成9个白格子和1个黑格子,即10可以分成9和1。让幼儿顺次每排用斜线多画一个格子,并说出10的其余几种分合式,用数字在作业单上记录下来。
③出示另4张图,要求幼儿有序地说出10的分解组成,教师引导幼儿按图片列加法算式。列加法算式:求总数,用什么方法计算?幼儿根据图片口述列出2道加法算式“18=981=9”。
④幼儿练习。引导幼儿分析,加法算式中,前两个数字交换位置,总得数不变。
⑤游戏“打麻雀”。教师出算式,幼儿心算出得数,若得数是9,便表示是9只麻雀,幼儿用手做打枪姿势,并随同发出9次“叭”的声音。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数学心智开发》第6册第27-28页的活动。
第二组:教师出加法算式,幼儿做算术题。
活动延伸
更换图形卡做算术题。
活动提示
在进行演算时,不一定全部以10位总数,也可由其他总数的图卡。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2、学习身体协调的跨跳,能运用正确跨跳动作跨过50厘米宽、30厘米高的障碍物。
3、能遵守游戏规则,感受运动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看动物跨跳的视频。
2、物质准备:小椅子、蛇皮袋、短皮筋(或跳绳)、大型塑料玩具城堡、奖章或奖牌。
3、场地准备:户外宽敞平坦的场地。如图。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学习跨跳的动作,并利用跑、跨跳等动作进行游戏活动。
幼儿能掌握跨跳时前腿腾空向前、后退用力蹬地的`动作要领。
活动过程:
1、游戏:“动动手、动动腿、动动我的小脚丫”。
教师和幼儿一起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活动身体各部位,重点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
2、游戏:“小马过河”。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跨跳的基本动作。
3、游戏:“一起学跨跳”,引导幼儿练习跨跳。
通过幼儿逐一练习跨跳动作(跨跳的宽度依次为30厘米、40厘米、50厘米),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寻找“小榜样”,并请幼儿进行示范。
为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教师边示范边说儿歌。
(1)幼儿分组练习助跑跨跳过50厘米宽的单个障碍。
(2)幼儿分组练习助跑跨跳过50厘米宽的多个障碍。
(3)幼儿分组练习助跑跨跳过30厘米高的多个障碍。
4、游戏:“森林运动会——跨跳比赛”,复习巩固跨跳动作。
5、游戏:“捶捶小腿踏踏脚”。
教师带幼儿一起进行放松整理游戏“捶捶小腿踏踏脚”,活动自然结束。
附儿歌:
小马真叫棒
小马小马向前跑,
遇到小溪不慌张,
弓起前腿像腾空,
后腿用力把地蹬,
身体轻松跨过去,
小马小马真叫棒!
活动反思:
通过今天的练习,大部分幼儿已掌握了动作要领,会跨跳并能够跨过一定宽度和高度的障碍,活动目标基本完成。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跨跳动作,并一直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进行练习,在游戏的带动中一直保持良好的情绪,活动效果好。对活动的建议是跨跳动作学会了,但是有些幼儿的动作不够规范,可以在以后的活动中通过模仿其他动物进行练习,也可以通过调整场地布置的形式,增加游戏性,再次练习。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教案【精选】08-01
(经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1
(经典)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教案08-23
大班教案(经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