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必备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仔细体会葛朗台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征;
(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葛朗台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什么?
分析:葛朗台为了金子(财产),葬送了妻子的生命,断送了女儿的幸福,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最后连自己也被金钱送进了坟墓。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学生对“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就有了具体完整的印象。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就比较容易了。而且,小说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也就会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明确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本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
分析: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全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接着作者在刻画他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过程中,描写他与女儿之间冲突的第一回合:为了占有金子,他不顾女儿的爱情,不顾妻子的病苦,不顾佣人的劝说,眼睛里只有金子。直到听到“太太死过去了”,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才放开了梳妆匣。葛朗台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第二回合是围绕继承权展开的。葛朗台在他太太尸骨未寒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继承权问题。为了继承权,他变得失去了常态,“在女儿面前打哆嗦”;他可以当面撒谎,把一个要他命的重大问题,说成区区小事;他可以诱以小惠。假意许诺“按月付……大利钱”;他掩盖事实真相,甚至阻止公证人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总之,在他的眼中,“人生就是一件交易”,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要完成这项交易,就要撒谎,就要欺骗,就要玩弄手段,就要不顾廉耻,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例外,直到“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他才心满意足。综上所述,葛朗台与他女儿之间的关系,就是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作者所着力刻画的葛朗台这个典型人物形象,就不是一个葛朗台了,而是他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最基本的待征,即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其社会意义就在于此。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自读题注,然后补充以下两点:
第一,《人间喜剧》是作者连续创作的九十余部小说的总称,这是一部规模庞大、描写细腻、内容丰富的文学巨著,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二,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儿媳。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他们都到了葛朗台家,在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面前献殷勤。也就在这天晚上,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家。查理与欧也妮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但葛朗台不肯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于是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查理向欧也妮告别之际,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把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金钱送给查理以后,家庭里掀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风波,在这次家庭冲突中,葛朗台大发雷霆,欧也妮吃尽了苦头,她母亲也被折磨至死,她又被父亲哄骗放弃了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这是小说的高潮,课文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但是,在印度赚了一笔钱又回到巴黎的.查理,却抛弃了欧也妮,要与名门贵族攀亲。欧也妮忍受了命运又一次的打击,幽居独处,过着清冷、孤独的生活。
(二)研习新课。
1.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余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2.指导学生阅读第1段,思考: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是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3.学生速读全文,根据小黑板或幻灯提示完成情节表。(见附录)
师生共同讨论完善。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的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花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7.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姨”、“叔”、“阿”字。
2.会写“阿”、“啊”、“哗”等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节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和咱们一起来上这节课,想见见它吗?
(课件出示:瞧,它叫“快乐使者”,跟它打个招呼吧!相信有这位“快乐”朋友的参与,咱们的这节课一定会学得很快乐。)
(课件出示:“快乐使者”说话:“小朋友们,你能说说你什么时候是快乐的吗?”)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言,初步感受快乐。]
(课件出示:“快乐使者”:“大家说得真好,我想送一首歌,让大家更快乐。”知道这首歌写的是哪一个节日吗?)
[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借助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有助于对课文情感的领悟。]
二、初读课文:
1.想再听一遍吗?其实,这首歌就藏在咱们书本的第81页,大家可以打开书,边看书边听音乐。(音乐声中初读全文)
2.刘老师不需要音乐,就能把课文读得很好,能给我个机会吗?(范读课文)
3.能不能给老师评一评,哪儿读得好了,哪儿还需要再努力?(生评)
[学生评老师,创设平等的教学氛围。]
4.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5.(生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全班进行。)
6.(出示字卡:“叔”、“阿”、“姨”“艳”、“哗”、“裳”,巩固认字。)
7.(同桌一起读文,要求读流利、读通顺。)
8.(“最佳搭档”擂台:请同桌读,全班评选出读得最好的一桌为“最佳搭档”。)
[将比赛引入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9.男女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男生读,第三小节齐读。
[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同桌一起读――男女生读,多种形式的读充分的机会;同时,在读中又不乏层次:整体感知――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顺每一个句子――读出整个段落――男女生分工读完全文,循序渐进,节奏明确。]
三、写生字:
1.(课件出示:“快乐使者”:“小朋友读得真棒,可不知你们写字是不是也一样棒?”)
2.写“阿”、“啊”字:
(1)这两个字有什么联系?(“啊”比“阿”多了个口字旁)先把“阿”字写好了,写“啊”字就简单了。
(2)(课件示范笔画笔顺,教师范写,学生;学生自己试写,取一人的书写为例讲评。)
(3)(学生自己写“啊”字。讲评。)
四、作业:
1.美美地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2.把“哗”“啦”写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姨、叔、艳”等字。
2.快乐地读课文,体会生活的快乐。
3.背诵课文。
4.仿照课文,学会拟人句式创作:小树______太阳______(或其他)______
〖教学过程
一、承接引入:
昨天,刘老师和大家已经悄悄地走近了“六一”儿童节。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快乐的节日》这课文,让今天也成为咱们的一个快乐的节日,愿意吗?
二、复习词语,学写生字:
1.瞧,我把谁请来了――(课件出示:课文第82页人物插图。)
他们有几个词语想问问大家该怎样读,谁能帮他们? 鲜艳 衣裳 哗啦啦 叔叔
(利用课件逐屏显示,请学生读词语)
还有一个小朋友想问个问题:(利用课件:你能写好“姨”和“叔”字吗?)
(1)学写“姨”字。(4人小组一起观察,说说应该注意哪些笔画;学生唱笔画,教师范写;学生动笔写字。)
(2)学写“叔”字。你能不能用刚才写“姨”字的方法,把“叔”字写好?(生试写)
[先扶后放,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书写生字。]
(3)范例讲评
2.大家帮他们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他们想用歌声向大家表示感谢,快听!
(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生边看课文边听音乐)
[借助歌曲的旋律,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将快乐贯穿整堂课始终。]
三、品读课文:
1.听了这动听的音乐,你们感受到快乐了吗?(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听完音乐的感受)
2.如果不听音乐,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也同样能感受到快乐?
3.(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后再发言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适时请学生想像,那是什么样的情景,试着描述一下。)
4.那你能把那种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四、句子创作:
1.我发现了个小秘密,小鸟来为我们祝贺节日了,瞧――它在前面为我们带路呢!(屏幕显示:小鸟为我们带路)
2.你呢,发现还有谁了吗?――花儿,向我们点头呢!(屏幕显示:花儿向我们点头)
你能不能再想像一下,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谁也会来祝贺节日?能不能也学着说个句子?(适时引导:太阳;小树;星星)
五、尝试背诵:
1.这么好的诗歌,想不想把它背下来?(注意提醒带感情背诵)(可单独背,可邀请好伙伴背,可小组分工表演背;可坐着、站着,配上动作。同时注意营造快乐地背诵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觉得连背诵也是快乐的。)
2.看大家这么认真,我想把这首歌再送,大家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可由同学当场配上舞蹈,带动快乐气氛……让课堂在快乐的歌声、舞蹈中结束。)
六、作业:
1.写“艳”、“裳”字。
2.把课文快乐地读给你的家人听。
点评:
这是一首唱了近五十年的歌,它传达了时代的,切合儿童乐观向上的风貌。刘老师始终将“快乐”作为贯穿整课文教学的线索,引导孩子快乐地学习,深切地领会“快乐”这个主题。在教学中,刘老师遵循着课改理念,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始终以一名引导者、学习者的角色和学生一起学习课文,一起说、读、写、唱、评,加上形象生动的课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始终高涨。刘老师为学生了充足的读的机会,每一次的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读准字音到读通句子直到有感情朗读全文,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扎实有效。在写字的教学中,刘老师由示范到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字形、在田字格的位置、关键笔画,最后自己动笔书写,先扶后放,慢慢过渡,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书写生字。同时,老师也不忘反馈,给予鼓励和。这是很“快乐”的设计,可以看到每个教学环节都渗透着“快乐”,学生也一定学得挺快乐。但是否真正领会到了快乐的内涵,还值得期待。如果教师能再对文中重点句子,如“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进行适当阐析,让学生体会出其中的含义,这将使学生深层次地认识到“快乐”。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二、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内容。
三、培养热爱科学热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一、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二、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调动联想想象,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发现了亿万年前像奇纪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在《化石吟》这首诗中,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二、新授:
1.预习
⑴.找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奇幻: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进化: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乌有:虚幻,不存在。
潜行:在水面以下行动。
裹藏:缠绕着藏起来。
太古:远古时代
引颈长吼: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葱笼:(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静而雅致。叹服:称赞而佩服。海枯石烂: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⑵朗读这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题。
⑶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
3.研习新课。
⑴朗读课文。要求读好诗的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⑵探究质疑:题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化石吟”就是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⑶探究质疑: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连续不断地问句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⑷探究质疑: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讨论并归纳:
①生命的起源。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天空中赤日炎火,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②生物进化的历程。原始的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植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③人类的出现。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人类。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有的灭绝了,有的就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
⑸探究质疑:沉睡了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讨论并归纳: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
小结: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
⑹探究质疑: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反复朗读,体会这一特点。并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这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⑺探究质疑: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四、小结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全诗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五、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
1.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做一个猜谜游戏。请你猜猜和我们人类的生存什么有关?
(1)学生说:和水有关
(2)真不错,请大家读读这段话。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一个缺水的地方。
二、新授
1.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说对这个地方有什么了解
(1)课件学生自读
(2)师生交流
学生说:作者的出生地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
(3)请大家结合自己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好吗?
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学生:那里的水太缺少了请你读读
2.对于这个地方,你还有什么了解?
(1)那里人觉得“水”最宝贵。
(2)那段缺水的岁月又是怎样的呢?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吧
3.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难读的地方?
(1)学生说:第五小节
(2)课件出示: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
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根据生字、停顿的重要性进行朗读。自己读。
齐读
(3)还有难读的地方吗
(4)学生说:在文章的第一段,标点符号的停顿也很重要
(5)最后一小节的停顿
课件出示: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4.难读的句子大家读好了,有生字的句子会读吗?
(1)课件出示下面四个句子: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
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
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
(2)读生字词
(3)自己读读这些带有生字的句子
(4)有信心读好这些句子吗?
(5)学生齐读这些句子
这里需要储水是因为这里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一把普通的钥匙,说明这个“缺水”的地方
还是说明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5.分小节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
(2)教师随机地点拨
6.文章第一小节和这几个句子,你还能从文章的其他地方体会到这个地方缺水吗?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
(2)师生交流
学生:我从第二小节的第一句话看出来。从期盼这个词语看出来很缺水,现在这个村子的所有人都很期盼。
师:知道为什么他们期盼下雨天?
学生:在雨中洗澡;可以喝到水,可以在水窖里存水,
对雨中洗澡有兴趣的同学一起来感受这样的场景。
(3)课件出示:教师引读
那时怎样的一种痛痛快快呢?请大家自己读读划线的句子。“先是……天空中的水”
体会到了吗?再声情并茂地读读这句话。(学生读)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齐读这段文字。(连读三次)
在我们的感召下,教师引读。
7.这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可是这样美好的日子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
结合你现在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
(1)电脑出示: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2)多指名读
8.还有哪些地方看出来这是个缺水的地方、
(1)学生:母亲说“俄”坏了。
(2)你们觉得哪个词语最吸引你的眼球?
母亲之所以会这样说,完全是因为她看见了用水为我们冲凉的那一幕。
9.课件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你们又什么想法吗?
(1)学生说:一勺水像一条小溪流……教师点评。
(2)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感受一勺水的力量。教师范读课文
(3)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你想说哪个词语?
(4)学生1说:舒服。(请你用舒服的感觉来读读让你最舒服的一句话)
学生2说:爽,请您用爽的感觉读
学生3说:“高兴”
学生4说:“痛快”
此时的感觉就是……(连续几个词语的大声读,产生这些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10.这篇课文是编者改动后,原文的题目也改过了,你能猜到原文的题目吗?
(1)学生说:
(2)找到了相关的语句了吗?
(3)课件出示:最后一小节,齐读
(4)下节课我们将把这个词语带到文中去,读文章,谈感受。
三、下课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质”等重0个生字,会写“册”等重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教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教学类型:精读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二、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
三、分组议读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除了书晒纳感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四、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师随即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浪
二、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
三、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
3、书写字的笔顺,边指导边书写。
4、学生写字,师随即指导组织评议。
五、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
“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语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六、课堂作业
重、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证。
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
3、读“我知道”中的小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七、本课小结: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同学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战略和方法。
3.
使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考虑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同学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同学可以自身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同学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同学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同学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同学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协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同学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同学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同学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同学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课堂上,教师从小朋友们那儿了解到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自身小朋友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而知道家长生日的都没有几个,老师抓住了这一契机,引导小朋友们懂得了要关心家长、回报家长。本文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同学分析】
本班的小朋友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养尊处优惯了,不懂关心他人,关心家长,处处以俺为中心,缺乏爱心,因此,本文是一个很好的教本。
【设计理念】
在本课中,“爱”至始至终贯穿于其中,抓住“感受家长之爱──回报家长之爱”是本文的主线、关键,而“故事导入、激起爱潮;朗读、感悟、唤发爱意;拓展延伸、掀起爱浪”这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拔动同学爱的心弦,使真爱渗透在教学中,体现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俺采用了资源整合的方法,使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
要有意识地感受家长对自身的保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保护他人。
2、知识要点:认识本课生字。
3、能力训练:
⑴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领会为什么说缄默是可贵的?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起爱潮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所以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课件出示资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附近阅读资料:
妈妈的礼物
有个小朋友,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生。
从此,每当看到他人从妈妈那么得到了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俺真命苦。俺的妈妈,竟来不及给俺一件礼物!”
一天,这小朋友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儿个儿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小朋友,你哭什么?”
小朋友向老人倾吐了自身的忧伤。
老爷爷听罢,严肃地说:“小朋友,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
“那……俺怎么不知道呢?”小朋友惊讶地问。老人抚摸着小朋友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小朋友听着,眼睛忽地一亮。老人接着说:“不只如此,妈妈还给了你的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聪明的耳杂,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走遍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这难道还不够吗?”
师:读了这个故事,谈谈你心中的感受。
(生自由谈)
师小结:一篇文章你们都读出了不同的体会,确实,这个故事很感人,让俺们感受到了家长对儿女那深沉、无私的爱,下面就让你们在这种爱的渲染下继续学习第17课。
(板书:可贵的缄默)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在课前利用课外阅读引入课堂,配与觉悟的轻音乐,渲染课堂气氛,调拨同学的情感之弦。
二、朗读感悟,唤发爱意
1、全班齐读课文。
2、师:读了课文,老师先问问你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们是怎么向你祝贺的?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3、小结:
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幸福、自豪,图中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课件出示句子),就读你们带着这种幸福的感受读一读课文的开头。
(师读问话局部,生读答话局部)
4、让同学上黑板自由写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体会。重点体会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
(同学比动作)
5、师:连老师也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了,请接着读8~9自然段。
(指名读)
师:此时此刻,教室里的局面是怎样呢?
(相机板书:热闹)
师:从这一段中,“俺”知道小朋友们是──快乐幸福的。
师:对,因为他们感受到爱。
(板书:感受爱)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他们感受到了爱?
(用线条划出)
(同学自由找、说)
通过指名读、精读让同学更深地体会家长之爱。
师小结:家长之爱有如浩瀚的大海,如此深沉而不张扬;如此平实而真挚,世界上没有比这父爱母爱更伟大、更无私的了,在此,俺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最熟悉的歌,俺们听听。
(课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你从歌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感悟)
教师生动而深情的赞颂,再加上一首感人的歌曲,相信同学们已沉溺在爱的海洋里。
量:(过渡)对!小朋友们会感受爱了,但“俺”觉得还不够。
(课件出示重点句:俺想去寻找在他们心灵深处的这极为“珍贵的东西”。)
师: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下面的文章会告诉你们答案。
(齐读11~14自然段)
利用小朋友好奇好胜的心理,先设疑,再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感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在解决答案之前,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有几个人知道自身家长的生日?
预设1:
有许多同学都知道家长的生日,教师便顺势褒扬,与图2中的小朋友对比,引出下文的学习。
预设2:
许多同学缄默了,则采访:你这时在想什么?
(让同学说出心里话)
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2)图中的小朋友全都缄默了。
(板书:缄默)
他们由原先的热闹变缄默了,猜一猜,他们在想什么?
(生自由说)
创设情境,使同学如临其境,更有助于感悟课文。
师小结:对!他们在缄默中思索着(析书:思索),在缄默中,小朋友们认识到了自身做得不好;在缄默中,小朋友们懂得了回报家长之爱;在缄默中,小朋友们发生了爱家长的意识,因此说这缄默是──(生回答)
(相机板书:可贵的)
师:现在俺们知道了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了吗?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回报家长、关爱家长)
由热闹──缄默两种反差的现象引导同学认识到家长对自身的付出,远比自身对家长的回报多得多,从而让他们对家长更充溢感激、关爱之情。
师:(过渡)那么,俺们该怎样来回报这深沉的爱呢?小朋友们又是怎样回报家长之爱呢?
(快速浏览15~17自然段)
(指名说读后感悟,相机板书:热闹)
师:小朋友们的回报给家长带来了什么?
(快乐、幸福)
师:你从哪看出?
(生划出)
师:对呀!哪怕一件微缺乏道的礼物,一个甜甜的笑声,一句简简单单的祝福,都是对家长最大的回报,都是对家长最大的抚慰!
(板书:回报爱)
这一环节,把爱由浅层次引入深层次。
三、课外延伸,掀起爱浪
师:学完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说说你的心里话,也可以把它写在书上或小纸片上。
(师展示个别作品)
注重课文内容与同学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说写的结合,让同学学会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感悟,把学习语言与塑造人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沛体现人文精神。
师:是啊,家长对俺们这么疼爱有加,你们打算怎么回报呢?
(生自由说)
师:在这里,俺就借用一句广告词儿:“心动不如赶快行动。”母亲节、父亲节快到了,你们就赶快筹备礼物吧,但愿你们的礼物会给家长带去幸福、快乐,给周围更多的人带去爱!
(板心形:爱)
结束语:
最后,让俺们一起满怀觉悟地诵读一首诗,让俺们在诗中结束俺们的一堂课。
(配乐)
附诗一首(资料2):
献给俺的家长
俺在春天赞美百花齐放
俺在秋天歌颂秋的收获
在感恩节里
俺要感谢俺的家长
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
儿行千里母担忧
俺的眼里满是泪水
俺要带给俺的家长深深的祝福
现代教育讲求课程资源的整合,本课尝试了利用课前阅读(资料1)和课后感悟读(资料2),适时进行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因为小同学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生动的图像、动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自然而然将同学带入情境,从而激发起同学阅读的兴趣和欲望,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板书设计】
17、可贵的缄默
热闹 缄默 热闹
↑ ↑ ↑
兴奋地感受爱 思索 缄默地回报爱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学习王宁敢于展示自己,热心为大家服务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我选我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1.读准“宁、愣、掌”等字。
2.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
对这件事,同学们有个认识过程。“大家都愣住了”,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从教室里响起的一阵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王宁此举的认同和拥护。“我选我”,体现了王宁真心诚意地为同学服务,因而受到大家的拥戴。
课文简短易懂,如何让学生体会“我选我”的真正含义,如果只是简单的讲读,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也难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因此我设计了语文班会课,利用表演再现课文情境,利用表演前的探讨交流来达到感悟课文的目的`。生字学习布置了课前预习,课堂上以检测为主。练习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把自己在课堂上真正感悟到的以“我选我当 ,我会努力做到: ”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心为大家服务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语文班会课,主题是-----我选我。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我”是谁?“我”选自己当什么?
“我”为什么要选自己?
[一个新的课型——语文班会课,引起了学生深厚的兴趣。课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质疑,使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动画朗读,看看你能解决几个问题。
1. 欣赏动画朗读,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同学简单说一说。
“我”是王宁,“我”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因为王宁的好朋友李小青转学了。李小青爱集体,爱劳动,王宁想像他一样。所以他就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导语)同学们,电脑里面的朗读多好听啊?大家想不想跟它比一比?(想)那我们应该先过什么关? /article/(生字关)
[情境动画朗读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教师在欣赏前提出要求,在欣赏后又让学生简单地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用课件里生动的朗读激发了学生学好生字、读好课文的兴趣。]
2.学习生字
(导语)老师布置了同学们自己预习生字,效果怎样?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一下。请这样读——拼音,什么结构什么旁,组一个词。
(1)老师点名读,正音,读错的大家一起读
(2)看课件读没有拼音的字词。
[二年级的学生,对生字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检测的方式来纠正学生读错的字词,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又节约了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研读课文,再现情境
同学们,现在我们马上就要来模仿课文里的故事上一节班会课,也就是大家都要来当演员了,心情一定很激动吧。大家知道,演员在演戏前,都要认真地研读剧本,体会剧本中人物的感情,还要把剧中人物的话背出来。现在,请大家认真地默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老师就是课文里的林老师,你们就是林老师班的学生,我们一起在上一节班会课——选劳动委员。想一想林老师说话的时候你应该怎样演,想演王宁的同学又应该怎么演,想想表情、动作和语言。
1.生研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师生交流,提醒表演要注意的地方
师:当我问“选谁呢”时,我的眼睛会扫视全班,做出思考的样子。
生:我认为“教室时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这一句同学们应该表现得非常安静。
生:我觉得让有些同学四处张望,看看其他的同学会显得更真实一些。
师:就按同学们说的办。一个同学有感情地读,其它同学表演这个情节。
生:演王宁的同学站起来的时候动作要快一点,说话要响亮,这样会显得更自信一点。
师:能不能所有的同学都演王宁呢?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我选我,我选我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新邱区中部小学陈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放录音。(请学生回答听到的声音──雨声)
2.联系实际说一说。(引导学生由雨声想一想雨前自然界的变化,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合作学习。(小组同学检查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三、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看图学文。(出示小白兔往家跑的挂图,请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并找出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读一读,注意读出着急的语气。)
3.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想: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分别找到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段落。①分角色朗读每段的对话内容,注意体会每个人物的.心情。②找出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原因,并在文中画出来。③体会小白兔的想法:由不相信→半信半疑→完全相信,并在文中找出描写小白兔想法的句子,读一读。)
(引导学生再想一想:小白兔回到家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兔妈妈会说什么?)
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
1.让学生想想哪些现象也说明要下雨了。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口头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
(2)要下雨了,小鱼()
(3)要下雨了,蚂蚁()
(4)要下雨了,天气()
2.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正忙着()!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白兔闷
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1)读生字。(开火车接读生字)
(2)扩词。(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
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作业设计
1.看偏旁写字。
口:()、()、()彳:()、()、()
2.读句子,加标点。
(1)是要下雨了吗()
(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3)天气很闷()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吗坡割闷伸喊潮往
吧很
虫湿虫消搬阵哗得
语文教案 篇10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英国的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牛顿做成了一架小风车,因为出风国为什么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从此以后,牛顿发奋学习,逐渐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 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辩析多音字“几”的'读音。
4 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牛顿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正视自己的缺点,发奋学习,头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难点:
1 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 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做风车的故事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他为什么做风车?他怎样做风车?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最后练习朗读。
二、范读课文,听读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牛顿说不出风车会
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嘲笑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声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 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 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 投影:
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话说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4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五、学习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哪个是牛顿?哪个是卡特?说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分组讨论:你喜欢牛顿吗?为什么?
八、齐读全文。
10做风车的故事
爱手工 做风车 议风车
(仔仔细细 几乎 每天 看一阵子) (得意发愣难受)
发
学习不太好 刻苦钻研 愤
习题:
一、用“or;”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 ) mo( ) shan( )
几乎 石磨 扇子
ji ( ) mo( ) shan(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有一天,牛顿放学回家,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的风车。他停下来( )地看,(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2、做风车的故事发生后,牛顿从此( ),渐渐地养成了( )的习惯.
3、牛顿( )值得我们学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精选)08-11
语文教案【经典】08-14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3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