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大班科学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交集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
2、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和推理能力
准备:两套不同颜色的图形,一张大的交集图,各组一套操作材料
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图形)小朋友们,今天图形王国的国王给我们小朋友带礼物了,你们来看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两个词来说,如红色的'三角形等)
二.游戏“图形分类”。
1、现在这些图形宝宝想回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家吧!
2. (出示圈)这就是它们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宝宝的特征,请个别幼儿给图形宝宝找到自己的家。
3.集体讨论:这样分对吗?有不同的分法吗?(引导幼儿发现两个圈中图形的共同点)
4.教师示范将两圈摆放出现交集,将红色三角形放在交集处。
5.教师再次出示不同颜色的图形,让幼儿集体进行图形分类,并验证。
6.小结:两个家中都有着它的共同点,而两个圆圈集合的地方交集,也就是它们共同的家。
三、送图形宝宝回家
1.幼儿分组,每组一张交集图,各成员合作完成图形回家的任务。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检验,校对。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初步了解叶脉的作用。
2.能较清楚的讲述自己观察到到现象,对植物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树叶(8、9)
2.涂色:树叶
3.每人一片梧桐叶。幼儿用水彩笔,蜡笔。
涂色
活动过程
1.欣赏树叶-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树叶漂亮吗?你认识这些树叶吗?
(枫叶,银杏叶,梧桐叶。)
提问:仔细看看,树叶上有什么?
(引发对叶脉的关注。)
2.观察梧桐树叶的叶脉,探索其结构。
(1)教师:我们仔细看看梧桐树叶的叶脉到底是怎样生长的。
请每人拿一片树叶观察
(启发幼儿观察叶子的正面,反面。)
(2)观察交流
教师:小朋友看清楚了吗?说一说叶脉是什么样的。
(3)认识主脉和侧脉
提问:你发现叶脉了吗?有几根非常明显的叶脉?
(告诉幼儿是主脉)
主脉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一直长到什么地方?
除了主脉,还有其他的叶脉吗?
(让幼儿知道是侧脉)
侧脉是怎样生长的?
(4)仔细观察细脉
教师:除了主脉和侧脉,还有其他的叶脉吗?
你看到什么啦?你发现了叶脉的什么秘密?
(引导幼儿顺着叶柄向下看,发现叶脉由粗到细、像许多的管子连接在一起、像一张大网等秘密。)
3.讨论叶脉的作用。
(1)提问:叶脉为什么会长得像一张网?
为什么会粗细连在一起,一直生长到叶片的各个部分?
叶脉有什么用?
(2)小结:植物通过根在泥土里吸收水分和养料,然后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为了传送养料,植物从根的末端开始,经过茎到叶子的位置,这些管子藏在茎里面,
平时是看不见的,但是到了叶子里面就变成了更细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们就是叶脉,
我们从外面就能看到。
支撑叶子:叶脉就像我们身体里的骨头,把叶子支撑起来。
4.知识拓展
(1)教师:除了梧桐树叶长有叶脉,其他的树叶也有叶脉吗?
幼儿自己选择不同形态的叶子进行观察、比较。
(2)讨论交流:它们有叶脉吗?它们的叶脉是怎样生长的?和梧桐树叶的叶脉一样吗?
(3)小结:树叶的形状不同,叶脉生长的形状也会不同,但是它们都会有叶脉,
叶脉可以帮助树叶输送养料和水分,还可以起到支撑树叶的作用。
5.涂色:树叶
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学习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尝试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判断天气,知道动物的表现和天气变化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3.初步了解自然界中,动物与天气的关系。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了解人们是如何知道天气变化的
教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太阳晒得我们暖暖的.。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可以看电视、天广播,看听其中的天气预报)
2.你们知道吗,有一些小动物呀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们也能为我们预报天气。
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变化的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二、展开
1.了解下雨前小动物的特殊表现。
播放课件演示
(1)蚂蚁搬家
它们是谁?在做什么呀?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蚂蚁为什么要搬家?
(2)蜻蜓为什么飞的这么低呢?
什么时候蜻蜓要低飞呢?
(3)燕子低飞
看!在天空中飞翔的小燕子,飞到什么地方了?
(4)小鱼水上游
小鱼争抢着往上游,都快游出水面了?
(5)乌龟“冒汗”
这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来为我们预报天气的吗?
2.观看课件,幼儿回答讨论结果。
小鱼水上游要下雨,
燕子低飞要下雨,
蜻蜓低飞要下雨,
乌龟“冒汗”要下雨。
3.小结:
刚才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哪些变化呢?
(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
一些动物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4.听一听
(1)刚才我们是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变化预知天气的,
农民伯伯不仅能通过看小动物的表现来判断天气,
他们还能通过小动物的叫声来判断天气的变化呢?
(2)课件演示:青蛙和知了
青蛙和知了一般在什么时候叫呀?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天晴青蛙捉虫静悄悄,树上知了声声叫,下雨知了无声响,青蛙呱呱叫。
三、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平时仔细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动物在天气变化以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了解盐溶于水中会增加水的浮力,初步知道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初步知道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初步知道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经验:知道有些物品在水中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的浅显知识
2、水、鸡蛋若干、一次性碗、糖、盐、味精、抹布、勺子、小物品若干(核桃、泡沫块、树叶等)
3、死海PPT,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水》
一种东西清又清,没有味道很透明。
大家每天都要喝,一天少它都不行。
2、简单说说水的特点: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特点吗?
(小结:水不仅没有颜色、没有味道而且还有浮力呢,所以我们可以在水里游泳,东西还可以浮在水面上。)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
二、基本部分:
(一)让幼儿感受物品在水中的“沉”与“浮”。
1、教师做实验,幼儿观察物体沉浮现象。
2、教师提问:为什么泡沫、核桃、树叶会浮在水面上,而鸡蛋会沉在水底呢?
(小结:因为泡沫、核桃、树叶这几样东西很轻,它们的重量比这杯水的浮力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而葡萄的重量大过了这杯水的浮力,所以它会沉在水底。)
(二)小魔术“鸡蛋浮起来了”
1、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鸡蛋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幼儿讨论)
2、教师演示(变魔术)我也有办法让鸡蛋浮起来
(出示一杯放了盐的水,鸡蛋放进去立刻就浮了起来。)
(原来我在水里加了一种神秘的东西,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教师出示盐、糖、味精(用不同颜色的碗装着)。
问:我刚才就是往水里加了这三个“好朋友”中其中的一个,你们猜猜我放的会是谁呢?我现在先不告诉你们,我请小朋友们都来做一个小科学家,自己动手,去试试,发现我的秘密,你们有兴趣吗?
(三)第一次探索: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幼儿分成三组,每组6人,幼儿人手一个碗、一个鸡蛋、一把勺子、三碗清水、每桌放置三种调料,幼儿开始试验,把这三种调料各倒进不同的.碗中搅拌,到它们完全溶解后再放入鸡蛋,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小结:从刚才的探索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原来老师放的那个神秘的东西是盐,盐水能增加水的浮力。
盐能增加水的浮力,那么盐的多少和浮力有关系吗?(递进的提问引出下次试验)
(四)第二次探索:盐越多浮力就越大
幼儿给水中加盐,逐步越加越多,并搅拌完全溶解,看鸡蛋沉浮情况,教师逐一指导。
师幼共同总结:只有当盐达到一定浓度后鸡蛋才会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五)扩展经验:观看死海PPT。
小结: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盐,它的盐含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并知道,盐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材料,如玻璃球、橡皮泥、玩具等等,我们都可以去试一试,加几勺盐能让它们浮起来,同时也可以想一想,我们能让鸡蛋浮起来,那有什么办法让鸡蛋沉下去呢?小朋友们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试一试吧,找到办法了带来给我们大家分享吧。
活动反思:
对于科学实验活动,孩子的兴趣永远是那么高涨。在教师演示环节,孩子们都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对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也是因为他们这些问题,使得他们在接下来的探索实验环节中,表现得很认真。但由于教师在交代注意事项时,有些幼儿已经被实验材料吸引,听不清楚注意事项,使得在操作实验时出现了把三种调料倒在一个碗中的情况。今后如果再出现类似情况,教师应该把全部幼儿的注意力先吸引到自己身上,再明确交代,让孩子在正确的方法中去实验探索。但换一个方向思考,那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他们前面的出错,后面会更加认证努力。总之,不论什么情况,重在教师的正确引导。
小百科:
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内容:科学活动——雨
活动目的:
通过实验让幼儿初步了解云、雨的形成,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自然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次组织幼儿观看不同的云和雨。
2、准备两瓶开水,一个较大的烧杯和一块玻璃片;为每组幼儿准备一个杯子和一块玻璃片。
活动过程:
1、猜谜引题:
云: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象棉絮,有时象鱼鳞。
雨: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在水里就不见。
提问:你见过的云、雨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实验:教师为每组幼儿的`杯子里倒入开水,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上升现象及盖上玻璃片后,水蒸气产生的变化。
3、教师在大烧杯里演示边提问幼儿操作结果,帮助幼儿小结云、雨的形成
4、讨论:雨给人们带来哪些益处和害处。
5、教师讲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6、延伸活动:让幼儿结合日常生活进一步观察云和雨。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并发现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按一定的规律 物体排序。
2、懂得根据需要拿取材料,用一个拿一个。
3、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春天的花环》是一节根据春天季节特征:春天来了,春姐姐从南方飞回来了,美丽的花都开了,而设计的数学活动。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材的设计,较多地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等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创设情境(春姐姐),给幼儿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完成任务(做花环)。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很自然地掌握了排序规律。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准备:
1、背景画面:春姐姐
2、材料准备:1、贴有红、黄两种颜色(两朵黄花,两朵红花,两朵黄花,两朵红花)的长条形纸一张(上面粘有一层双面胶)。
2、用黄花、红花排列成一一规律的花环一个。
3、长条型纸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每张纸上贴有一一、一二、二二的规律,至少两个循环。
重点:发现花环排序的规律。
难点:粘贴花环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春姑娘从南方飞回来了
1、激题,引趣。
师:(出示画有春姐姐的背景图)宝宝们,美丽的春姐姐飞进来了我们小(1)班教室,看这是春姐姐送给我们的礼物——花环。 师:好看吗? 幼儿观察
师: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红、黄)
2、引导幼儿发现花的排序。
师:这些漂亮的小花是怎么排队的呢?
二、春姐姐送花环
1、学习一、一排序的规律。
师:春姐姐要送我们漂亮的花环,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花环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第一个一、一排序的规律花环,花环上有些什么?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师幼一起读读花的排序(一朵黄花、一朵红花、一朵黄花、一朵红花……)。
师:谁来帮帮春姐姐按照一朵黄花、一朵红花、一朵黄花、一朵红花的规律,接着贴下去呢?
教师示范粘贴花环的方法(撕下双面胶,拿一朵要贴的花轻轻地粘在双面胶上,不能离前面的花太远,也不能挤在一起,然后再粘贴下面的一朵),一边粘贴一边读(一朵黄花、一朵红花……)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分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花环的排序规律,然后和幼儿一起把花环的规律读出来,让幼儿加深理解,为下面的一二、二二规律做好铺垫。再让幼儿操作时自己说出来)。
2、学习一、二排序的规律。
师:(出示粘有两组规律的花环长条,让幼儿观察理明)春姐姐的这个花环又有什么不一样呢?①让幼儿自己读,然后自己发现规律,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黄花②教师和幼儿一起读③请个别幼儿示范帖,鼓励幼儿边贴边说,贴完它后帮其做成一个花环,戴在他胸前 。
(分析:幼儿虽然会自己读出花环的规律,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黄花,而且会直接按照规律往下粘贴,但出示的`规律不完整。如: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小朋友不接着前面的看,仍然从红花开始粘贴,要重点提示。)
3、学习二、二排序的规律。
师:春姐姐还想送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一个漂亮的花环,可她没来得及做完,我们一起来把花环做完好吗?
师:(出示二、二排序规律的花环)这个花环和前面的两个花环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儿找出规律
出示二、二排序规律不完整的花环,红花、红花、黄花、黄花,红花、红花、黄花、黄花
师:小朋友可要看仔细了,把前面的粘完整了,再接着贴下面的一个规律。(重点引导)
三、、我做的花环
1、幼儿每人取一条做花环的纸条,先读一读上面已贴的花的规律,然后取相应的花进行粘贴。
2、教师观察幼儿读花环的情况,帮助每位幼儿正确地了解自己要用什么颜色的花贴什么样的规律,用一个拿一个。
四、我们真美丽。
1、幼儿粘贴好之后,教师帮助幼儿将纸条做成环型,让幼儿戴在胸前,鼓励幼儿与同伴相互欣赏、交流花环的规律。2、和春姐姐合影。师:春姐姐看到我们小朋友带上花环,真漂亮,它想和我们一起照个像呢!(组织幼儿拍照)
2、教师播放轻快地音乐,师幼一起戴着花环随音乐跳舞。
反思:
第一、创设情境: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如何用一种他们习惯的方式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很重要,活动中我通过创设春姐姐要送一个美丽的花环给我们小朋友,和春姐姐合个影等做游戏情节,既形象又生动,不仅能使小朋友主动参与动手操作而且又能够帮助幼儿很快明理掌握排序的规律。
第二、层层递进:新授过程中循序渐进,先是一、一排序,教师引导幼儿发展并理解掌握,然后是加深难度一二、二二的排序,让幼儿自己发现,找出规律,最后引出“春姐姐要送小朋友每人一个花环”,不断添加难得,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第三、在难点的处理上不是很到位。只是老师在操作的时候说了一遍,没有让小朋友上来尝试一下,所以小朋友在黏贴的时候出现了很开或重叠的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了解人的舌头、动物舌头的特征及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分辨熟悉的几种动物舌头。
3、激发幼儿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两杯水、青蛙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体舌头的功能。
1、品一品,尝一尝。
桌上放两杯水,分别是盐水和糖水,让幼儿观察。
(1)桌子上有两杯水,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2)你能看出哪杯是盐水哪杯是糖水吗?
(3)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我们的舌头还能分辨什么味道?
(4)我们的舌头长什么样?请小朋友相互观察一下。(扁扁的、宽宽的、淡红色、均匀小颗粒)
2、想一想、说一说。
(1)我们的舌头除了能分辨出各种味道,还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人体的舌头作用真大,不仅能尝出各种味道,还能帮助我们说话、唱歌,舌头还是搅拌机呢,能帮助牙齿把食物嚼碎。
(2)如果舌头生病或受伤了,我们一定觉得很难受的,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自己的舌头呢?
教师小结:我们吃东西不要吃太辣、太烫或太冷的,也不要吃得太快,以免咬着舌头,保持口腔卫生。
二、探讨青蛙舌头的特点及作用。
小动物们有舌头吗?人的舌头有很多作用,小动物们的舌头也有很多作用。
1、议一议。今天我们教室还来了一位小动物(青蛙),你们知道它的舌头有什么作用吗?(捉虫子)小朋友们,它是怎么用舌头捉害虫的呢?
2、看一看。演示青蛙捉虫的情景。
问:青蛙的舌头有什么特点?
青蛙的舌头长在口腔的前端,而舌尖位于咽部,舌上布满了粘液,能很快粘住害虫,将其直接送入咽部而吞入腹中。
3、学一学。启发幼儿用手部动作边学习青蛙捉虫。
三、观察并谈谈其它有趣的舌头。
1、猜一猜。看图片,启发幼儿讨论。
问:这些舌头有什么特征?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舌头?
2、操作游戏“找舌头”,让幼儿给动物和相应的舌头连线。
3、谈一谈。观看PPT。
(1)啄木鸟的舌头上带钩,能伸进树皮里勾出害虫。
(2)蛇的舌头是裂开的,可以用来捕捉外面的气味。
(3)老虎的舌头上有很多肉刺,能帮助老虎把骨头上的肉舔干净。
(4)炎热的夏天,小狗的舌头能流出汗水,帮助它散热,可以凉快些。
(5)食蚁兽的舌头又长又圆,能伸进蚁窝,吃掉白蚁。
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舌头也很有趣?
【活动结束】
人和动物的舌头这么能干、有趣,以后要保护自己的舌头,也要保护动物,同时要多留心,观察其它动物,发现一些更有趣的舌头。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先让幼儿了解人类舌头的味觉功能,再提问“我们的舌头除了能分辨出各种味道,还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积极讨论,使整个活动气氛都活跃起来,再引导观察动物的舌头。在幼儿猜测这是谁的舌头时,我先让幼儿小组讨论操作“给动物找舌头”提高幼儿的兴趣,然后再讲述每个动物的舌头特点和作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学会分辨熟悉的几种动物舌头。
小百科:舌,俗称“舌头”。在口腔底部。人类的舌是进食和言语的重要器官。在口腔内活动的肌性器官,对味有特别的感觉,有助于咀嚼、吞咽、发音。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光影的相关作品,体验自然界中的光影现象,感受并发现生活中光影的关系。
2、对剪影艺术和摄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
【活动准备】
1、不同形态的动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灯箱一个,即手电筒,卡通外形的硬纸箱,透光纸组成的"小精灵"。
3、自制幻灯片两张,美术书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块。
【活动过程】
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灵",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好吗?(出示灯箱)谁来说一说"小精灵"都有哪些特点?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灵"的肚子里有你们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们相信吗?不过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谁能勇敢的走上来看一看?(请一名幼儿参与)请你把小手放在"小精灵"的身上说:"我会遵守诺言,不会把所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们"(请这名幼儿观看)。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你看到了什么物体?(边提问边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请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灵"的奥秘。 4、出示儿歌
你我的好兄弟 有你就有我 你来我就来 你走我就走
提问:影子的`兄弟是谁?(会出现多种答案)我们做完下面的小实验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二:光影实验 1、拿一块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盖住,用眼睛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会发现桌子上除了小橡皮还多了什么?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2)影子的兄弟是谁?
科学家利用光影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为我们的射影家和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想像空间。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名家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 三:作品欣赏
打开书本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
要求:1、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2、作品的特点?3、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剪影是剪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形态的外轮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虽然只是一个影子的轮廓,不见五官,却能够让人意发联想(出示图片)《影子》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国中敖游吧! 四:做一做尝试把上节课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进行创作。
撕纸方法:1、先把轮廓画好。2、把大体轮廓撕下来。3、用指甲卡住把边圆线细致的撕开。注意事项:1、左右手配合2、剪或撕两种方法尝试
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图)1、填画2、组合。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很喜欢动手动脑,对于不懂的地方,总喜欢问“为什么?”为此我常带领孩子们做些小实验,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有一次,一个孩子问我:“崔老师,纸船为什么刚开始能漂在水上,过会就会沉下去呢?”通过实验,孩子们知道了纸吸了水后便重了,所以就沉下水了,因而他们对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大家和纸玩了许多小游戏。
活动目标:
1.纸引发的科学小游戏产生探究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2.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及结果。
3.学会尊重同伴的观点,养成互相学习、共同学习的学习习惯。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积木、白纸、玩具若干;报纸、空玻璃杯、一盆水;各色纸、剪刀、绳子、灯;各色纸、胶水、已剪好两两拉手的小人若干、大硬板纸、回形针、磁铁。每组都有玩过自己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师谈话引题,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这段时间,小朋友对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们还分成了小组和纸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和大家交流一下,好不好?
二、幼儿交流,可一人也可小组进行各种形式的介绍。
1.某某小朋友,你玩的是哪一组?(桔子组)你来介绍一下。来,我们欢迎某某小朋友介绍。
幼:我们玩的是“有力的纸”。幼儿演示:拿一张白纸放在两个积木的中间架空,上面放一些玩具,纸塌下去了;再拿一张白纸。来回折,放在两个积木的中间架空,上面放一些玩具,纸没有塌下去。幼提问:“你们看哪张纸最有力?(幼回答)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师说:“某某小朋友欢迎你们去桔子组玩,你们要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变得最有力。”
2.谁玩的苹果组呀?好,请某某来介绍。
幼:你们看,我的纸娃娃会跳舞。幼儿演示。你们想不想做个和我一样会跳舞的娃娃?先把剪好的拉手小人用回形针连接成圆,放在大硬板纸上,用一个磁铁在硬板纸下面来回移动,纸娃娃就跳起舞来。师说:苹果组里有跳舞的娃娃,你们想找出里面的小秘密吗?
3.还有什么好玩的游戏,谁来介绍一下?
幼上来:我介绍的是“不湿的报纸”。幼儿演示:把一张报纸揉成团,放在玻璃杯里杯口朝下,垂直放进水里,稍后拿出杯子,拿出报纸,报纸是干的。师说:哎呀!真奇怪,报纸放在水里怎么会不湿呢?等会我们一起去试试。
4.师拿蛇。这是一条纸蛇,但它不会动,上次有个小朋友让它动起来了。好,请他上来。幼儿演示:把刚才老师拿的纸蛇(在纸上画螺旋蛇剪下在蛇的`尾巴处系一条细绳),吊在热源处的上方,纸蛇旋转起来了。
5.(师拍手)真不错,原来有这么多好玩的纸游戏,你们想玩吗?(想)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刚才交流中游戏所需要的材料,让大家都来尝试一下吧!玩的时候要多动脑筋,玩出各种好方法,玩好后可以把我们的纸游戏介绍给别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分组活动
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活动,师巡视幼儿活动,给予必要的帮助。
四、评价活动
你们玩的开心吗?你们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原来“有力的纸”是由于改变了纸的形状,增加了纸的承受力;“会跳舞的娃娃”是由于磁铁的缘故;“不湿的报纸”是因为朝下的空玻璃杯里有空气,水进不去的原因;“旋转的纸蛇”是因为上升的热空气使纸蛇旋转。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拆笔、装笔、换笔的过程中探究材料之间的关系,获得有关空间关系的经验。
2.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拆装难易程度不同,配件不同的笔及与之相匹配的笔芯若干。
2.教师演示用的水笔和圆珠笔。
活动过程:
一、给水笔换笔芯
1.师:这些水笔的笔芯已经用完了,请你们给水笔换上新笔芯。
2.幼儿操作
3.引导幼儿演示并讲述自己的.装拆过程,说出理由。
师:你是怎样打开的?
二、给圆珠笔换笔芯
l.出示一支圆珠笔,引导观察圆珠笔的笔头会伸缩的特点。
2.幼儿换笔芯,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选择笔芯,在装笔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等等。
3.师生共同探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师:你拆开了圆珠笔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认识弹簧、笔芯套等)
师:你遇到什么困难,谁有办法解决?
4.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层操作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给更复杂的笔换笔芯,没有成功的幼儿继续努力完成任务。
2.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说说自己的困难,并请同伴帮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