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5 09:25:2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习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词

  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爸爸的爱以及爸爸对我的爱

  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阅读教学的原则,让学正在字读的基础上交流、反馈

  3.情感、价值观

  感悟父爱的伟大与无私,教育学生懂得体谅父母的难处。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2.难点: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与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教师导:课文围绕一双鞋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2.出示生字词语与卡片

  3.教师进行强调。

  三、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1.教师指名反馈:读了全文,课文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被什么感动?:被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爱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想想父亲对儿子的子和儿子对父亲的爱是什么?

  4.指名反馈:父亲为满足儿子的.愿望,把准备买零食的钱给儿子买鞋,儿子为爸爸的脚不再爱冻放弃了自己的愿望,为爸爸买一双最需要的鞋

  5.讨论:爸爸很需要新鞋,为什么没有去买?

  6.教师小结: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故事最感人的地方是父子俩都把对方放在第一位

  四、总结全文

  人间最美的情感是爱,母爱的无私,父爱的伟大。我们应该爱护、关心、体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⒈明白随意即席采访的意义及学习随意即席采访的方法。

  ⒉明确随意即席采访的方法及技巧。

  ⒊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和礼仪水平。

  教学设计:

  一、激趣入题,明确要求:

  ⒈出题激趣:当你需要调查人们对世界足球赛的态度时,该怎么办?

  ⒉入题:就要走上街道去询问,那就要去随意采访。板题。

  ⒊提出要求:根据不同人物采用不同语气,运用不同问题进行采访。

  二、讨论明法,学会采访。

  ⒈出题讨论:⑴即席采访应怎样选择对象?⑵在采访前、中、后应采用什么不同的语气?⑶应该怎样问题?

  ⒉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⒊方法:⑴选择对象要注意全面性、正确性。⑵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称呼,不同的语气。⑶问题要小,不断变换问题角度。

  三、示例采访,巩固方法。

  ⒈出题:调查人们对青阳建设的看法。

  ⒉小组讨论,学习采访。

  ⑴⑴选择对象。为了调查某个问题,首先要选好对象。一要注意对象的全面性,对象选择中要有老、中、青、少或工农商学兵;二要注意对象的`正确性,要选择愿意接待你采访的人,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

  ⑵选择语气。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称呼,不同采访时间,选择不同的语气,开头运用征求意见的语气。如:“叔叔,我能问你个问题吗?”中间可运用协商的语气,讨论的语气。如:“你这个意见很好,还能具体说说吗?”“你认为进吧有好处吗?那你专门去吗?有同学迷上了吗?”“你看进吧,应注意什么问题吗?”而且,采访时根据情况,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目的,对别人总要表示感谢。如“谢谢你的合作!”“打扰你了,谢谢!”

  ⑶提好问题。提问题要小,让人感到容易回答,抓住采访人感兴趣的进行提问。逐步增加问题容量,在采访中,要不断提问的方法。更换提问的方式,如上面的提问。⒊

  注意点:态度要好,采访者要有准备,不怕碰钉子,不怕别人笑,始终保持微笑待人,宽容大度的心态,这样才能完成采访任务。

  四、大组交流,评选最佳。根据不同采访内容,选择不同对象在小组进行现场模拟即席采访。并相互评议,推派代表参加全班展示,并评出最佳记者。

  五、布置作业:(1)调查人们对教师节的看法。

  (2)调查人们对青阳建设的意见。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在这几个月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仅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探讨,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助。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记得我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时不时思想就跑别处去了,或困乏了。但是,如果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其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美术的兴趣好比学语文的兴趣浓厚。

  一、设情景,渲染课堂气氛.

  情景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人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搭船的鸟》一课时,导入部分播放一只鸟在一条船上欢快地歌唱的图片及鸟叫声,使学生感受到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插入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盲人摸象》这一课的最后几段的时候,让学生充分地通过表演,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可见,课堂的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三、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古诗《山行》这一课中,我在讲解前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时,先理解了词义,接着又根据词义画了枫林姿态的画面,让学生通过图,不但了解枫林是什么样子的,还从课文上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此体会的很到位。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大多数学生愁于写作。一到作文课就愁眉不展,感觉不是没有合适的素材可选,就是语言匮乏,语句平淡无味。所写内容缺乏吸引力,主题不突出,达不到作文的目的。面对这种现状,我通过自己的.一点探索,使学生及时走出这片窘迫的境地。自从开展语文主题学习以来,我感觉不论自己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仅就自己在课堂上的初步尝试谈一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组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习作知识,借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秒词佳句,提高写作技巧。阅读教学课必须目标明确,要求适当。每次上阅读课事先说明要求,先利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再用15分钟摘抄自己喜爱的字句,之后针对其中一篇阅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第二节课分组评比,各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当堂读给同学听,当堂评比。任务布置下去,短暂的翻书声后,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从学生专注的神态中,看得出同学们读得津津有味。

  第二节先是小组内评选,接着选出优秀习作在全班读。精选的三篇习作,其中一个同学读的是《十一支康乃馨》,他写到:读后我想到了自己,作为妈妈的儿子,我以前没有像文中的两兄弟一样去关心体贴父母。母亲今年四十多岁了,可她每天还辛勤的工作来养活我们一家四口。我知道母亲是家中的顶梁柱,而我却经常让妈妈给我干这干那,衣服全由妈妈洗,我为此而感到羞愧!妈妈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努力学习,我要让您幸福的过好每一天。真是肺腑之言,一切教育尽在不言中。

  另一个同学阅读的是《鲨鱼与鲤鱼》的故事,得出了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第三个同学阅读的是《我是皇帝,我怕谁》。她是这样陈述的:这篇文章讲了作者想去春游但遭到了家人坚决反对的故事。这让作者感到伤心,只好偷偷溜走。这个同学联想了自己在家中处处受约束的情况,结尾大发感慨:我要大声呼吁我的家人,给我们这些可怜的小鸟一点自由吧,给我们做学生的一点自主权,行吗?文章读后发人深省!

  以上就是我上过的一次阅读课实录。实践说明,只要把阅读还给学生,它将使学生受益无穷,并且受益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于老师虽然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矍铄。每次聆听于永正老师的课,那种质朴总让人感到沁入心脾的清新,让人回味无穷,真真正正深刻地感受到了于老师的“简简单单教语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瀑布》是一首活泼生动、文情兼美的自由体写景诗。这首诗分三小节。第一小节写瀑布的声音,后两节写瀑布的形态。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赞叹瀑布声势的浩大,形象的雄伟,色泽的和谐,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小诗虽短,却感情激越,适合朗读教学。

  教材安排了认字10个:瀑、叠、滩、般、喻、丈、衬、仰、伟、屏。写字7个:阵、松、般、丈、衬、仰、伟。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建议: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如果只在朗读技巧上费功夫,让学生模仿,则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还可以再扩展几句,比如:“一道白银”说的是。“如烟,如雾,如尘”形容。

  只把喻体和本体指出来也还不够,还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体会这些比喻句描写的景象,比如听一听浪涌岸滩的声音。松涛声,联想水声。可以设置情境用“好像”“如”造句,但不要讲关于比喻句的概念,如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喻体。生字“丈”的第三笔是弯捺,应该先练练这个笔画再写字。

  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一、你能照样子写出词语来吗?

  叠叠阵阵

  二、课文会背吗?试着填一填。

  瀑布脚下仰望,,一座珍珠的屏!,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相关资料:

  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

  景区位于贵州安顺市西南面,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瀑布、地下瀑布和风光绮丽的桥水上石林、天星洞等组合而成,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之一。黄果树大瀑布位于景区的中心,每当河水上涨时,如银河倒倾,桥身震颤,雨雾升腾,艳阳之下道道彩虹从潭中飞出,尤为壮观,而在河水小时,瀑布分三五条从悬崖坠落,如仙女秀发披肩,不乏妩媚娟秀。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翻江倒海。水石相激,发出震天巨响,腾起一片烟雾,迷蒙细雾在阳光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虹,幻景绰绰,奇妙无穷。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对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碎,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此乃是黄果树瀑布的生动写照。但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沬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蒙蒙细雨之中。

  瀑布后的水帘洞相当绝妙,134米长的洞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3个洞泉和1个洞内瀑布,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窗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每当日薄西山,凭窗眺望,犀牛潭云雾缭绕,云蒸霞蔚,苍山顶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这便是著名的“水帘洞内观日落”。

  黄果树大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河水从70多米高的绝壁上直泻犀牛潭中,响声震天,十里之外,即闻其声。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音乐)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猜想,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学生听完音乐,说说自己听出的是什么音乐。

  2、课件出示瀑布:对呀,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正是瀑布的声音。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到庐山瀑布脚下看看瀑布的美丽,感受瀑布的魅力。

  3、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2、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检查生、字词。

  三、细读感悟。

  1、读完诗歌,它留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能说说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点拨。

  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谈喜欢的原因:瀑布的声音一会像大浪冲上岸,一会像,风吹松树的声音,美极了。

  (3)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忍不住想再听听这壮美的声音,你们能再读

  读吗?让我欣赏一下这种大浪涌上岸滩,风吹松林的气势?配乐朗读。

  你还觉得哪儿美呢?

  第二小节:

  (1)你愿意把这一小节读出来吗?

  (2)这一小节你觉得哪儿美呢?

  生:这一小节在写瀑布的样子,有青山有白银,有绿色有白色的,很美。

  整座种满绿树的'山就像一块绿色的画布,如果整片都是绿色的就太单调了,瀑布就像一道白银点缀在上面,这样色彩就多了,画面就更美了!

  “这般比喻没法比喻!”没法比喻!说明太美了,美到简直没办法讲出来!

  (3)同学们说得真好,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它读出来吗?

  (4)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觉得瀑布的全身还像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想象。

  (5)小组内美读。

  (6)全班读。

  学习第三小节:

  (播放课件)

  (1)瀑布脚下可真美呀,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瀑布这美妙的景象,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小节中写了瀑布的哪些美景。如有不懂的地方要提出来和小组同学商量。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四、指导背诵。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瀑布如此雄伟美丽,你们学了这篇课文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瀑布(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交流搜集的瀑布的资料。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去参观瀑布。

  板书课题:瀑布学生读题。

  二、初读诗歌,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诗歌,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诗歌,其他同学听字音是不是读正确?

  3、、借助课后生字条,小组合作识字。

  4、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5、检查识字情况。

  (1)读词语。(2)读生字。

  师:我们和生字娃娃一起回到课文中去,再来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三、品读诗歌,领悟意蕴。

  1、自由读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

  3、播放瀑布的声音:你们觉得这声音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叶圣陶爷爷是怎么说的?(出示第一小节)

  指导朗读。

  4、师:刚才我们听到了瀑布的声音,想不想快点看到瀑布的样子?

  播放课件或录象。

  师:你刚才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

  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大家现在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

  四、美读全文,指导背诵。

  1、全班配乐朗读。

  2、师:这么美的诗歌谁能把它背下来?

  五、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认读要求写的字。

  2、小组内交流:哪些字比较难记?你是怎么记住的?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1、投影展示学生作业,互相评议。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反思历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

  诗歌意象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秋晚的.江上

  一、新课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 (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瞬(shùn)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

  四、赏析诗歌

  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

  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

  6.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无比欣悦。

  五、深入探究

  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

  2.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流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流露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08-1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