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例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虾”2个生字。2.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 重点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涛涛家乡的美。4.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家乡的美。
[课前谈话]
师: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先来欣赏欣赏吧——
(课件展示:各地风光图片) 配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师:看了这么多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说)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高山、绿水、草原、城市,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美,有几个小朋友呀还把自己的家乡画了下来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课题——《画家乡》
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2、质疑:读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谁在画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要画自己的家乡呢?……
(板书:谁画?在哪里?为什么画?)
3、师:你们都很好奇,沈老师也很想知道,那就让我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一拼。
(2)想一想,谁画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
师:小朋友们读得多认真啊,我们的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了,你能认出它们吗?
(1)自己先读一读。(生字出示在大屏幕上)
师:你读下来,在字音上有没有要提醒大家的.呢?
(2)开小火车检查生字的认读。(利用生字卡片读)
随机分析部分字的字形,如:虾、捡、原、贝等。
3、检查课文朗读
师:小朋友们的生字读得真好,现在生字宝宝躲进了句子里,你还能准确地读好它吗?
(1)出示句子:
A、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B、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C、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指名读,对于错误的句子可以齐读。)
4、课文内容梳理
师:句子也读得这么正确和流利,小朋友,你们真棒呀!那么,课文里讲了谁画家乡?
(指名说一说)
师随机板书:涛涛 山山 平平 青青 京京
师:你能用上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吗?
出示:课文里讲了 、 、 、 ,还有 在画家乡。(指名说)
那么,他们各自的家乡都在哪里呢?(指名说一说)
出示句子:涛涛的家乡在海边。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
(齐读)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师:是呀,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乡,可是他们为什么要画下来呢?
(生:因为美丽、爱)
出示: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谁来读一读?问:你为什么要这么读呢?
(让学生理解“爱”和“美丽”)
齐读
四、精读第2自然段,指导感悟:
1、师: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出示课文第一幅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图会说:蓝蓝的大海,捡贝壳的涛涛,海鸥在飞来飞去,一艘艘的轮船,五颜六色的贝壳等等)
师:小朋友们真会观察,说得多好啊,那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呢?(第2自然段)
2、出示第2自然段: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师: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并想想哪里让你感受到了美?
3、指名交流,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师:你觉得哪句话很美,美在哪?(这里的学习次序可以随着学生的回答来呈现)
句A: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那么……那么……”在这里说明了不是一般的“蓝”和“宽”,而是非常的蓝,非常的宽,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
理解“蓝”写出了海水的颜色,“宽”写出了大海的无边无际。
师:你能用“那么……那么……”说话吗?
句式训练: 那么 ,那么 。
再回到课文中的句子,齐读。
句B: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师: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理解“一艘艘”和“装满” (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 )
谁能把鱼虾的多带给大家呢?(指导朗读)
句C: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
看图让孩子们说说,如:“金黄的海滩”“美丽的贝壳(说说贝壳的样子)”“赤着脚”等来感受涛涛的快乐心情。
读读句子,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4、师:小朋友,你喜欢涛涛的家乡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5、师: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欢呢! 让我们帮助涛涛把他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吧——
(齐读第2自然段)
6、小结(师生共同回顾课文内容)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涛涛的家乡在——海边(板书)。……那么,其他几个小朋友的家乡又美在哪里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欣赏。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师:调皮的生字宝宝也喜欢上了美丽的贝壳,你还能正确地读出它们吗?
(指名读)
2、指导书写:“贝、虾”
六、回到质疑,擦去问号: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知道了“谁画家乡?”(生: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擦去第一个问号)“他们的家乡都在哪里呢?”(生齐说梳理课文内容时的五句话)(擦去第二个问号)至于“为什么要画?”我们已经知道了涛涛画家乡的原因是——生:他的家乡很美,想让大家一起来看看。不过,这个“?”沈老师还不能把它擦掉,等我们了解了所有的孩子画家乡的原因时再擦掉它吧。
七、板书设计:
画家乡
涛涛 海边 谁画?
山山 在哪里?
平平 为什么画?
青青
京京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感和思维。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爱美的情趣。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43人,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能熟练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能利用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能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写一些看图作文,但在词汇的运用、口头表达、与人交往合作、自能学习及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全册教材分析
1、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篇选读课文。
2、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4、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开始练习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5、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
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复述课文。
9、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0、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法。
四、单元分析
1、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
2、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3、本册安排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4、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
五、全册教学总目标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写3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六、教学重、难点
1、学会写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七、教学改进措施和方法
1、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兴盛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3、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5、穿插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感受立体化。
6、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
7、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八、教学进度表(20xx.9)
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咏 柳
知识目标
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五字。会读“咏、妆、绦”三个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诗歌初知诗意。
3、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观察和学习诗歌、练习用两三句话描写春天。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这五生字。
2、有感晴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诗的大意。
教学方法
课前观察,图文结合,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观察“咏柳”的插图或幻灯片
1、图上画的是什么?(长满绿叶的柳树。)
2、从图上能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3、教师介绍《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把春景描写得那么美好,是凭借自然景物——柳树,歌颂了春天。美好的新春,充满了勃勃生机,激起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4、把你看到的春天柳树的样子说—说。(激情引趣)
5、板书课躇。“咏柳”是赞美柳树的意思。
二、读诗歌
1、出示生宁卡片,指名读。
2、借助拼音自读诗歌,要求读通顺。
3、检查读的情况:指名读、小组齐读、互相推荐读。
4、教师范读。
三、初步了解诗文
1、看插图或幻灯片,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诗说的意思是什么?
2、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的词语。
3、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绿的意思。“妆”,打扮的意思。“垂”,东西的一头挂下来。
四、边读诗文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
五、识记字形、写字
引导学生识记字形。
形近字:“载”和“裁”,进行区别;“剪”和“碧”可通过熟字组合加以识记。“碧”,先写上半部的两个部件,要紧凑,下边的石字居中。“垂”可以通过教笔顺识记。“垂”字写法: 。“丝”字要注意字形结构,两个“ ”并排写,千万不要加点,下面一长横把两个“ ”托住。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
二、了解诗句
1、理解第一、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 通过看图,看柳树的整体和它的枝条。了解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像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的绿色柳条就像绿色丝带一样。
其中帮助学生弄懂:“碧玉”是绿色的玉石;“一树”是满树;“丝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1) 指导用欣赏赞美的语气读这句话。
2、了解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先理解“细叶”、“裁”的意思。
(2)再理解全句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呀!
3、朗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春日柳树的美景。
4、背诵全诗。
三、完成练习第3题,进行谈话、写话练习
1、观察春天的柳树。(可在上本课之前领学生去附近有柳树的地方进行观察或看挂图)
2、说一说春天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1) 说柳树的颜色。
(2) 说柳枝和柳叶的样子。
3、写春天的柳树。
(1)先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树。
(2)写柳树的颜色、柳枝、柳叶的样子怎么美。
4、学生写话后教师进行评议。优秀的可在全体同学面前朗读或展出。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2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25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24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柳树》教案11-19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