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10篇(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读10个词语,能展开合理想像,学会模仿编诗,学会自编动作。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听读识记方法,采用以图导义的手段,培养孩子们倾听习惯,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促发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孩子从“小家”到“大家”的感悟、体认,联系生活经历,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义和作用,渗透爱动物,爱自然,爱祖国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几个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师简要说明。
师:你们觉得这些房子怎么样?
生:这些房子很漂亮。生:这些房子都不一样。生:这些房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进去瞧一瞧。
(学生很少看到这么美的房子,忍不住发出赞叹,教师有意创造一个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艺术美的雏形)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领略了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那你们知道吗?不仅我们人有不同的家,白云、小鸟、鱼儿也分别有不同的家,你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
生:白云的家在蓝天上。生:小鱼的家在河里。生:小鱼的家在大海里。生:小鸟的家在森林里。生:小鸟的家在树上。生:燕子的家在屋檐底下。
(二)多种形式,读通课文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让我们一起看看书本是怎么写的?首先,我们来听听录音。
1、配乐听朗读
师:请同学们闭眼边听边想像: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鸟儿在林间唱歌。生:我好像看到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生:我好像看到种子在发芽……
(通过配乐听朗读,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放飞思绪的自由空间,在轻柔、愉悦的曲调感染下,学生们真切地“听到了”、“好像看到了”,有了强烈倾诉的欲望。)
2、游戏
师:这是什么?(一个个出示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生(集体回答)
师(出示这四个词语)引读,强调轻声读法“鱼儿”。
师:这些小家伙很贪玩,太阳下山了,它们却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你们能帮帮它们吗?(出示背景图,让学生贴画)
师:谁能看着这张图画说说这(师分别指着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谁的家?
生:蓝天是白云的家。生:树林是小鸟的家。生:小河是鱼儿的家。
生:泥土是种子的家。
师:说得真好,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叫“祖国”(出示“祖国”一词卡片)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而你们是祖国的花朵。
师:把你们说的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诗。你们看(贴出课文内容)
(通过运用直观、形象、趣味的贴图游戏,既激发了孩子的思维情绪,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达到“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
3、朗读学文
①听师范读;②跟师习读;③小老师带读;④同桌互读;⑤齐读;⑥找自己喜爱的诗句读。
(朗读的形式,层次化,多样化,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差异,既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搭建展示的平台,又促发孩子在活泼、自由的'空间里尽情舒展,在引导、激励、唤醒中展示自我。在学生的正音校句中体验“语感”,在教师的再创重读机会中体验成功的自信与快乐。)
(三)拓展延伸
师: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乌云、太阳、月亮、星星、小鸟、卫星、飞机……)
(2)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老虎、狮子、杜鹃、老鹰、树、草、花……)
(3)小河除了是鱼儿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小虾、鲤鱼、小蝌蚪、青蛙、荷花、水……)
(4)泥土除了是种子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花生、地瓜、白菜、蚯蚓、小草、萝卜、小树……)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说说别的。
生:书包是书本的家。生:文具盒是铅笔的家。生:学校是学生的家。生:衣柜是衣服的家。生:大海是轮船的家……
(立足于“用教材”的课改理念上,大胆地拓展教材进行构思创新。充分体现从教师的创意中激发孩子的思维创新,让知识从学习、积累到创新、运用。整个应答过程活跃而思绪万千。)
四、放飞思绪
1、表演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小小的舞蹈家,请你们为这首诗编一段舞蹈好吗?(学生自编舞蹈动作,教师适时指导,然后请编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并鼓励他们)
(既让学生当舞蹈家,又让学生当小诗人,完全把学生看成一个有思想有才能的主体。既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当小诗人
师:同学们想像力真丰富。你们有没有兴趣当一回小诗人?(有)那好,把你们所说的句子编成一首小诗。(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教师进行整理)
蓝天是太阳的家。 书包是书本的家。
树林是老虎的家。 文具盒是铅笔的家。
小河是青蛙的家。 教室是桌椅的家。
泥土是小草的家。 校园是师生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我们是祖国的绿苗,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五、布置作业
1、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许多小动物和植物的家,你们回去把它画出来,然后我们一起评出几个小画家,好吗?
2、请大家回家以后,把这篇诗歌读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课文以爱贯穿始终,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一、把握课文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本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课文中有多种爱:金吉娅给予母亲的爱,给予哥哥姐姐的爱,给予陌生女孩的爱。而课文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因此我以此爱作为重点深入文本。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提出“这棵树除了可以叫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名字?”,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为,感受文字中所体会的情感。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说话时声音低,为什么会难过?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联系课文想象”,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
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
2、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环节设计:
一、导入: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空旷的山林,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的说话声,让我们体会到静中有动的山林景色。
《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两岸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望庐山瀑布》一道白练飞流直下,让我们怀疑是九天银河从天而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里面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景色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二、检查预习,呈现目标。
1、出示整首诗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
(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2、师:请大家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
些方面的内容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并板书在旁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默写。
3、提出合作时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
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合作交流前面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请一组派代表介绍作者情况。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王之涣字季凌,绛州人。唐朝著名诗人。但作品在《全唐诗》中只流传六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如《凉州词》。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常有鹳雀栖息,因此得名。
2、请一组派代表谈谈对诗意的理解。只要求整体感知诗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的解释。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的深刻内涵及意境。
3、指导诵读。
(1)师: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学生自由谈想象的画面及感受。
(2)师: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再指名读前两句,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宏大气势。借助课件里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体会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的雄伟和壮丽。再请学生配乐朗诵。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
(3)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
这里我请几名学生展示配乐朗诵,根据每人朗读时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最后齐读一遍全诗。
4、指导背诵。
请两名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说一说怎样可以很快的背下来?向学生渗透:理解记忆的方法和熟读成诵的道理。
学生自由背诵。
在班内展示背诵。
五、课外拓展练习。
1、默写《登鹳雀楼》。
2、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正确诵读古诗,学会认读古诗中的五个生字。
2 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能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3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而在他的诗中,咱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有名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 听老师读这首诗,注意听清字音。
2 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准。
3 和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五个生字。
4 集体认读生字,给大家说说你的识记好方法。
5 各自练读古诗,练好了就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 熟读诗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提出问题。
2 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纶:钓鱼用的丝线。
垂纶:钓鱼。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映:遮住
借问:向人打听。应:理睬。
3 探究与争论:
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4 朗读背诵古诗
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这个垂钓的孩子,带上动作来朗诵这首诗吧!
四、拓展积累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纵横交错"、"开天辟地"等词语。
2、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3、 认识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 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 认识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教具准备
录音带、小黑板(关于这个故事的光碟)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收集神化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质疑揭题
1、齐读课题
2、生质疑谁开天劈地?为什么要开天辟地?怎样开天辟地?结果怎样?)
4、 用词素分析开天辟地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
1、 生汇报生字、词语的自学情况。
2、 汇报词语的理解情况。
3、 汇报预习中的困难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师指导学生解决困难)
4、 汇报读课文的情况。
5、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了解故事
1、生自由读文。
2、在小组讲述这个故事,看谁讲得最具体。
3、 指名讲述。
四、指导识记并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语言积累
1、课文中讲到的天地以及世间万物的形成,你认为对吗?你能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吗?
2、"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对美的向往。这课文主要是对哪些自然现象的天真的'解释呢?(天地的形成和世间万物的形成)
4、 这个神话是怎么解释天地的形成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头顶着天,脚踏着地)
"轻而清的东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吗?
5、 师相机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导朗读背诵。
6、 背诵六、八自然段。
二、理解"开天辟地"的意思
"开天辟地"是一个带有神话故事的成语,学习了这个神话故事,你知道"开天辟地"意思了吗?(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过,有史以来)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把你知道的神话故事讲听一听。
四、作业
继续收集神话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
1、 一年有四季,我们学过《落叶》,那是发生在什么季节的事?(秋天)
2、 秋天有什么特点呢?
3、 秋天过去了,便是冬天,这一季节有什么特点?(树叶落了,种子也都睡着了。万物都没有了生机。)
4、 慢慢的,春天来了,季节变化了,万物复苏,是什么唤醒了他们?(阳光,雨水。)――从植物需要入手。
二、 实景体验
1、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雨。
2、 在春天下的雨,我们就称他为“春雨”
3、 春雨总是淅淅沥沥的,不会很大。现在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小雨落在你的脸上, 凉凉的,润润的,淋一会儿也不会湿透,此时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舒服)
4、 让我们一看,其他植物是怎样看待春雨的。
三、 讲解第一部分
1、 突然,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多媒体)雨落在地上,渗入地下,种子感觉到了,他们会做什么?(……)对,种子会睁开眼睛(多媒体)种子是这样高兴,如此兴奋,跳起舞来。你想想,他们会在说什么?(提示:种子的作用,种子被深埋地下,准备做什么。)
2、 (听歌《小雨沙沙》)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种子的声音。
3、 让我们用我们的`语言说出种子的话,“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4、 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小种子在土里等了很久,想不想出来?出来后高兴吗?(根据感情反复朗读)
四、 讲解第二部分
1、(多媒体)这是一棵梨树,梨树与苹果树一样,能结出许多果实供我们吃,想一想,要结果先要做什么?(开花)可这棵干枯的梨树没有花朵,没有叶子,当它感觉到春雨的时候,他会变成怎样?(多媒体)它又会说些什么呢?(下吧,下吧,我要开花。)(多媒体)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
五、 讲解第三部分
1、 这时地上无精打采的麦苗也感受到了春雨,(多媒体)雨水落在它干干的叶子上,会变得怎样?(提示:干渴了一冬的植物布满了灰尘,见到雨水会变得干净,并长大。)那么它又会怎样说呢?(多媒体)
2、 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 讲解第四部分
1、 这里还有一位小朋友,(多媒体)他也感觉到了春雨,大家猜一猜,他在干什么?(种瓜)
2、 他想种下瓜种,经过自己辛勤地劳动,在将来收获果实呢。此时他又会怎么说?
3、 那么你在这几天也感受到了春雨,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多媒体)
七、 配乐复读课文
1、 就这样,滴答,滴答,下小雨了。
2、 (多媒体)出示诗歌,练习朗读。齐读,多组读。
3、 出示图片,配乐朗诵。
八、
1、 让我们一起想一想,在你印象中,还有与雨相关的作品吗?(背《春夜喜雨》)
2、 春雨就这样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使万物复苏,到处充满生机,我们也应抓住这大好时光,认认真真地完成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地完成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① 观察身边事物,看看春天有哪些变化。
② 运用所学知识,给诗歌注音,看看有什么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布衣元帅
教材说明
〔解题〕
《布衣元帅》是写徐向前元帅生前事迹的记叙文。文章通过3个小故事赞扬徐向前元帅不居功自傲,廉洁自律、朴实无华的革命者本色。
徐向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党、国家、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我国著名的“十大元帅”之一。1901年11月8日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他处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始终保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党、国家和人民无私地奉献毕生的精力。1990年9月24日病逝。
本文用一个偏正词组作标题,中心词是“元帅”。“布衣”,指用布做的衣服,在古代,平民穿布衣,所以,又用布衣代指平民,即普通百姓。“布衣元帅”,像普通百姓一样的元帅。这个标题概括了文章内容,赞扬了主人公的美德。
〔结构分析〕
本文结构比较特殊。先用一个自然段作导语,由3个故事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每个故事各立标题。从大的结构看,应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徐向前元帅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这是本文的“导语”。
第二部分(3个小故事),写徐向前元帅保持朴实无华的.3个小故事。这是本文的“主体”。
第一个故事,“一块地毯”。写徐向前让秘书把自己家里配发的地毯送到三座门招待所,表现徐向前元帅不讲求待遇,处处想着国家利益的克己奉公的优秀品质。
第二个故事,“看门老人”。写一个干部带妻子来访,把徐向前元帅误作看门老人,表现徐向前元帅不居功自傲、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优秀作风。
第三个故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写徐向前元帅教育子女不要依靠父母,要自立做人,表现徐向前元帅不搞特殊化、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语意理解〕
“徐向前元帅革命一生,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办公室墙上,他亲笔书写的‘人民的公仆’5个大字的横幅,就是他一生品质的写照。”
这两句新闻导语性质开篇的话,概括了徐向前元帅一生的业绩与优秀的品质。第1句是一个转折复句,先概述“功高盖世”,再一转笔锋,赞扬他“朴实无华”的本色。“功高盖世”,盛赞功劳居世人之上。“居功自傲”,认为某件事情的成功是由于自己的力量,产生骄傲自大情绪。“朴实无华”,朴素踏实而无华丽的炫耀。“本色”,物体原来的颜色,本文指原本的品质。第2句是个单句,指出徐向前以“人民的公仆”为座右铭,并身体力行,最终成为真正的“人民的公仆”。“公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横幅”,横的字画、标语。徐向前自书横幅“人民的公仆”,表明他用“人民的公仆”来提醒自己保持革命者本色,坚持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是徐向前“一生品质的写照”,是说“人民的公仆”正描绘出徐向前的言行与品质,也就是徐向前做到了人民公仆的要求。
“买块新地毯要花好多钱呢。”“现在国家还很穷,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
这是徐向前教育、动员秘书把地毯交给三座门招待所的两句话,是徐向前见到家中铺上地毯后“不高兴”的原因。第1句说明买地毯很贵,买地毯要花许多钱,因而不该买地毯铺。第2句进一步指出国家穷,要节约开支,把有限的钱用在国家建设上。这是讲要处理好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把国家建设放在第一位。这是《一块地毯》这个故事的关键句,表现徐向前元帅不追求物质享受,时刻关心国家利益的品质。这是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本色的第一方面。
“做梦也没想到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呢!”
这是新娘子自言自语的话,也是她内心活动的揭示。前文提到新娘子心目中元帅的形象:很威风,车马盈门,卫兵不少。这是她按过去元帅的形象猜想出来的。一是盛气凌人(很威风),二是宾客及办事人员繁多(车马盈门),三是戒备森严(卫兵不少)。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两次错误判断,误以为徐向前是“看门老人”。当她确认这个布衣老人正是元帅后,才会惊诧不已。“比普通人还普通”是不正常的,这种感慨是对徐向前的颂扬,这句话是“看门老人”这个故事的关键句,表现徐向前元帅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不搞特殊化的品质。这是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本色的第二方面。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这两句话是讲徐向前元帅教育子女如何做人。这是一个科学的教育方法。徐帅反对为子女“铺路”的做法,他主张“路是自己走出来”,即靠自己的才智和辛勤努力,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两句是并列关系,先肯定,再否定,否定是为强化肯定。这两句话是“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个故事的关键句,表现徐向前严格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不仅自身“朴实无华”,也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让“朴实无华”的好品质代代相传。这是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本色的第三方面。
〔写作特点〕
文风朴实无华。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感受噪音的危害和轻言细语的美好。
2. 让孩子养成轻言细语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噪音的危害和轻言细语的美好。
2.养成轻言细语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噼里啪啦城的国家,那里是世界上最吵闹的地方。所有的居民总在大吵大嚷——
1.听一段噪音,噼里啪啦城的声音。
2.看图片,噼里啪啦城的生活方式。
二、悄悄话游戏,感受噪音带来的危害。
1.在噼里啪啦城做客玩游戏,六个小队分别在一段刺耳的音乐声中比赛传同一句话“我是可爱的小朋友,你喜欢我吗?”
规则:只能传给你后面的小朋友,不能让其他小朋友听见。
最先传完的`又完全正确的获胜。
2.离开噼里啪啦城,在没有噪音的情况下做游戏,传“祝贺你离开噼里啪啦城”。
3.学生结合两次游戏,围绕噪音谈感受。
三、揭示“噪音”。
1.老师总结:刚才影响到我们的声音就叫——噪音。
(1)从“噪”字入手:很多张嘴巴说话,就是“噪”。
(2)音量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
(3)不受欢迎、让人烦躁的声音。
2.看图总体感知噪音的危害。
出示:损害听力、影响睡眠、破坏心理健康……
四、感受轻言细语的美好
1.过渡:噼里啪啦城的喧闹王子过生日,想听世界上最想的声音,国王下令“等王子生日那天,全城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同样的叫声。”
可是,人们都很想听那最响的声音,所以约定只张嘴巴不出声,他们居然听到了——
2.听一段悦耳的鸟叫声:从此,噼里啪啦城不再吵闹了,居民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他们有世界上最安静的孩子、最宁静的早晨、最温柔的警察……
3.看一组美好的图片,感受安安静静的美好。
五、我们怎么做
1.小组交流,探讨:既然噪音这么可怕,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总结演示:“嘘,小声说话!”
(1)训练小声传话。
(2)训练小声放椅子。
3.升华虽然要小声说话,但是发言要大声。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写一篇香港回归的感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
媒体选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课前由学生对诗歌作品的介绍。
2、复习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先观看三段电视解说词,多媒体展示)
3、导入新课,看了几段电视解说词,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二、认识特写
谈话:如果我们把刚才这些电视解说词的.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文体就是特写。
媒体展示:特写的含义
抓含义中的关键词强化理解。“真实的再现”
三、小组的形式学习本文。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用上读书符号。
2、小组学习。
全文选取了几个场景。
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可以选择你喜欢或适合你组的方法进行学习。
建议使用方法:朗读体会、角色表演、抓住重点句或关键句体会深刻含义。
3、讨论文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4、各小组采取不同形式展示学习结果。
5、学生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比较阅读
比较消息、特写、电视解说词的异同点。多媒体给出。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特写,说说其含义。本文选取了四个场景,详细的写出了香港回归的情形。语言极富特色。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能借助拼音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课文内容。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明白只有认真、虚心、耐心学习,才能学好本领的道理。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了许多鸟,可是你们有没有观察到不同种类的鸟,它们搭的地方和窝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我们来学《群鸟学艺》这篇课文,了解鸟儿们是怎样学本领。
2、质疑课题
(1)、什么是群鸟?
(2)、"艺"的意思是什么?
(3)、群鸟学的是什么本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三、读画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按课文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找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做上记号提出来。
(2)、你从哪句话中学到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时候请提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指导朗读:
(1)、有哪些鸟向凤凰学搭窝?
(2)、它们各是怎么学的?怎么做的?
3、过渡句:我们来看看小燕子怎样向凤凰学搭窝?
4、请一位同学朗读6--7自然段。
讨论:
(1)、在这两个自然段中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他同学边听边画出凤凰教小燕子搭窝的过程,分成几个步骤,用" "标出。
(3)、能用上?"先……再……然后这个并联词说一句话。
5、认为要学好搭窝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无论学什么,只要虚心好学,认认真真,有耐心就能学到本领?
四、读演结合,感悟中心: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推荐代表朗读,分角色带动作表演课文内容。
3、你们认为谁表演最精彩,为什么?
五、总结、扩展延伸;
1、指导看图编故事:
(1)、分小组讨论
(2)、本组组长讲故事
六、联系实际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七、板书设计:
群鸟学艺
想做
猫头鹰 有什么 飞走了 仍旧不会
老鹰 挺简单 飞走了
乌鸦 我也会 得意 粗糙
麻雀 和我想的一样转身
小燕子 认认真真 漂亮 结实 暖和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8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17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08-1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24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2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