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中班教案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知道他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目测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摆放实物。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7只猫,7条鱼。
2、学具:幼儿用书19页,彩色笔若干。
3、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数字6。
教师出示6只猫、6条鱼,提问:图上有什么?他们各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个表示?
了解数字6的外形特征,知道其含义。教师出示数卡6,提问:6像什么?6除了可以表示6只帽、6条鱼,6还可以表示什么呢?6条狗、6条鱼、6只鸟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认识数字7。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在图上添上一只猫,一条鱼,让幼儿说说:现在图上有几只猫,几条鱼?6只猫、6条鱼,是怎么变成7只猫、7条鱼的呢?启发幼儿说出6个添上1个就是7。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数字7。教师可以这样说:7只猫、7条鱼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7,引导幼儿观察:数字7像什么。(像一根小拐杖。)数字7除了可以表示7只猫、7条鱼,还可以表示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数量是7的事物。7支笔、7个小朋友、7张小椅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二、操作活动。
1、认识数字6和7。
演示课件,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认一认数字6和7。引导幼儿比较6和7 的大小,以及它们的相邻数。
2、引导幼儿观察作业画面。
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请你给数量是6的物体涂色。
3、看数字涂格子。
启发幼儿根据方框中的`数字,给相应数量的方格涂上颜色。
三、活动评价。
教师根据操作情况提出问题,幼儿集体回答,鼓励和表扬操作材料整洁的幼儿。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十二生肖并知道其排列顺序和自己的属相。
2、通过学习知道故事中比赛的意义及小老鼠获胜的原因。
3、喜欢小动物,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的图片 ppt 大镜子 《十二生肖的`故事》和儿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十二生肖图案。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出示图片)。可以一个一个的出示,也可以一起出示提问:都看见了哪些动物,让幼儿说出动物名称。
2、图上一共有多少种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小结:这十二种动物我们叫做十二生肖也叫做十二属相,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在我们中国流传了几千年,每年就以一种动物做标志,一共有十二个动物,一种动物表示一个生肖,也就是一个属相。
3、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你们都知道自己是属什么的吗?
-------老鼠,牛要是请你来给小动物来排排队,你们会让谁站第一个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或听听吧
4、小结:放录音或图小动物为了抢到第一名,慌慌张张的都赶往南天门,小猪从篱笆堆里爬出来,小狗没有刷牙,公鸡吃完东西满嘴都是油,猴子脏脏的,羊的衣服没有扣好扣子,马的头发忘记了梳,龙的指甲忘了剪,牛忘记了穿鞋,蛇脱皮脱了一半,小兔子脸黑黑的,老虎还没有洗澡,苍蝇都还在身边飞呢。
哈哈,原来是这样的呀,小动物可真有趣。
还有哪只小动物没有说呢?(老鼠)那你认为是哪只小动物排第一呢?为什么?
让爱整洁的话题转到自己的身上,并请幼儿拿出镜子照下自己的样子,和别人比起来,自己整洁干净吗?
二、看动画〈十二生肖〉的故事
1、帮助幼儿了解生肖排列的由来并让幼儿知道排列顺序。
2、请幼儿分组给十二个小动物排队欣赏儿歌《十二生肖儿歌》
你们听到十二生肖的动物是怎样排队的?
3、再次欣赏儿歌,看看是不是这样排队的?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再次示范儿歌)十二个动物是怎样的顺序排队的?
它们在干什么?——理解:按着次序排好队
4、老师念儿歌,幼儿跟念,并做相应的动作。
5、结束
今年是什么生肖来过年?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现代生活环保教育很重要,生活中无时无刻都有乐音和噪音的出现。《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各个活动当中,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难免会无意识的产生一些噪声,教育幼儿减少噪音迫在眉睫,为了让他们逐渐养成轻轻讲话,轻轻做事的习惯,能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所以我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认识乐音和噪音。
2.培养幼儿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激发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培养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
活动难点:如何减少噪音。
活动准备:活动课件PPT.铃鼓若干.贴纸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音和噪音,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对乐音和噪音的不同感受
1.欣赏乐音、噪音能大胆地用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来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区分乐音和噪音
(三)了解噪音的危害,培养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激发环保意识。
1、讨论生活中的噪音.
2、知道噪音的危害,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感受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生活中去发现并减少噪音,尝试如何把噪音变成好听的乐音。
中班教案 篇4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地是理所当然地去接受“爱”,却极少听孩子们表达“爱”,也不善于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爱是相互的,爱也是美好的,所以我们想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用语言及其它方式表达,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促进其在情感、思维、社会交往等方面发展。
作为陶行知幼儿园,我们更应该继承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让我们的孩子懂得“爱”,生活在爱的环境里。
活动目的:
1.引导孩子感受老师,亲人,伙伴的爱。
2.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能力。
3.感受爱的美好。
物质准备:1.收集父母、老师照顾孩子,同伴一起快乐游戏的照片
2.爱心图片,轻柔的音乐,投影仪
经验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照片
活动重难点: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爱的表达方式。
活动过程
一、出示爱心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
爱心代表了爱,那么我们小朋友知道爱心会藏在哪里呢?
二、利用投影仪看照片,讨论爱的表现:
这里有许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爱藏在哪里?
幼儿看照片,老师引导:
1.父母之爱:
爸爸妈妈帮我们穿衣服,是爱我们。
辛辛苦苦工作,赚钱给我们买吃的,也是爱我们。
你爱爸爸妈妈吗?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什么事情表达你的'爱呢?
2.师生之爱:
看,这些照片老师在为小朋友做什么?(做游戏、梳头发、分饭菜)
老师爱小朋友吗?你们怎么爱老师呀?
3.同伴之爱:
这张照片我们小朋友在做什么呀?(手拉手秋游,做游戏)
因为大家团结友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我们很快乐。
小结:原来爱心藏在那么多的地方,我们生活中出处都有爱,有爷爷奶奶的爱,有叔叔阿姨的爱,还有自己的爱……
播放轻柔的音乐:
三、制作爱的礼物,分享爱:
每位孩子一张彩纸,上面有爱心图片,小朋友把爱心剪下来,可以送给爸爸妈妈,也可以老师小朋友等你爱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爱心激发孩子的兴趣,与主题环环相扣。
根据孩子的特点,利用照片引发孩子的回忆,引导孩子大胆表达。
爱的三部曲步步递进传达爱的表现。
制作爱心礼物,教育孩子爱别人,感受爱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常用的洗浴用品,知道洗澡能让人变得干净舒服。
2、引导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意识,体验洗澡的快乐。
3、幼儿能跟随音乐表演洗澡的动作。
二、活动准备
1、不透明箱子一个
2、洗澡用品、搓澡巾、浴花、沐浴露、香皂、毛巾若干
3、歌曲《我爱洗澡》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哑剧洗澡,引发幼儿猜想。
(1)哑剧就是只做动作,不发出声音。请你们猜猜我正在做什么?
(2)你们能模仿我做的动作吗?
2、用游戏方式出事洗浴用品,引导幼儿了解其名称和功能。
(1)游戏:神奇的魔术和。
(2)老是有一个神奇的魔术盒,里面有许多洗澡时要用到的`宝贝,我要一点兵点将的方式,请点到名字的小朋友从魔术盒里拿出一件物品,请你看看认识它吗?
(3)请你说说它叫什么?有什么用处?
(4)搓澡巾可以搓掉身上的灰尘,玉华可以让沐浴露出现许多泡泡,沐浴露能让我们身体变的香香的,毛巾能擦干被淋湿的身体。
3、引导幼儿了解洗澡的作用。
(1)我们为什么要洗澡呢?
(2)洗澡之后有什么感觉?
(3)洗澡可以洗掉身上的灰尘和汗味,让我们的身体变得香香的,更干净,也更漂亮,洗完澡后,身体会变得又香又舒服。
4、引导幼儿分享经验,并简单了解洗澡的步骤。
(1)在家里谁帮你洗澡?是怎样洗澡的?
(2)洗澡步骤:脱衣—开水龙头—试水温—淋湿身体—搓身体各个地方—冲水—擦沐浴露—冲水—擦干身体。
(3)教师播放歌曲《我爱洗澡》,师幼共同随着音乐模仿洗澡的动作,体验其中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给自己的塑料玩偶们洗澡。
五、资料库
洗澡
夏天的太阳像火球,
烤的小朋友汗水流,
怎么办?
浴池里面洗个澡,
先学大象冲冲身,
再学小猴挠挠痒,
池中水儿乐开花,
小朋友们笑哈哈。
六、活动总结
生活中,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自己洗澡的机会,并请孩子说说洗澡的相关知识,体验洗澡的乐趣,增进亲子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