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10篇【合集】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引入
齐读课题。秋天是我们看菊花的时候,在这时候作者想到了谁?(母亲)。这是史铁生为了怀念母亲,写下的文章,谁能介绍一下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吗?(学生介绍老师补充)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本课的生字(投影打出,读准即可)。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从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可简单说)教师板书:“关心我”
2、默读课文,标出母亲关心我的`四件事,并且画出课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并把简单的体会批注在书旁。
3、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抓信“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尽量说得详细,让学生透过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亲的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板书:坚强、无私、伟大
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这种情感
同学们刚才体会得不错,你能把你感受到的这种爱读一读吗?学生自由读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指名读,互评后再读。
四、讨论交流
然而当时“我”未能体会母亲的这一片苦心,这无私而伟大的爱,就在母亲与“我”诀别的时候,“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了母亲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们想想这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读书,联系上下文后说出:母亲希望“我”和妹妹好好活着,“我”和妹妹都知道母亲对我们的希望,一定不让母亲失望。
五、进行口语训练
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伟说些什么呢?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概括出词语板书:愧疚、热爱、怀念。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设计思想】:
传统的演示性课件从根本上讲并没有打破以教师为主的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从教育的发展性上来讲,限制和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能力的培养。要打破这种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引入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和技术,真正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和日趋完善的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一技术,并把它和我们的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摆在我们所有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现今提倡的信息化教育、模糊学科界限等教育新思路,都需要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获得教育,得到提高,培养能力。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资料库,我们所有人(包括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得各方面的提高,而且网络具有任何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交互优势,它可以让学生在获取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能力,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本节《识字2》一课的'教学,本着以上原则和思想,利用网络浏览器和教师一部分演示性课件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在教学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结果。
【基础目标】:
1.学会生字“峡、宫、运”的音、形,并正确书写。“漓”只识不写。
2.知道我国的一些重要旅游景点。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无限崇敬。
【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2.让低年级学生了解精彩的网络世界,培养他们网上浏览、搜集信息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将随着识字2的课文(揭示课题)进行一次愉快的假想旅行,你们高兴吗?瞧,它正等待着我们呢!(点击:柔和的音乐声中,一架银白色的飞机正停在飞机场上。)让我们一起乘上这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出发吧!(飞机徐徐上升)
二、学文
(一)学习:西湖
1.(飞机缓缓下降)我们的第一站目的地到了。咦,这是到了哪儿啦?(点击:显示西湖风景画面)
2.根据学生回答,贴词语卡片“西湖”。
3.指名读、齐读。
4.从哪儿看出这就是西湖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词语:三潭印月。
5.“三潭印月”是西湖的一个景点,西湖美丽的地方可多啦!快让我们去亲眼看一看吧!请同学们点击主页中“西湖美景”一项,自己浏览。
6.指名简要说说浏览后的感受。
过渡:让我们继续乘上飞机奔向第二站。(点击:飞机起飞、下落)
(二)学习:漓江
1.出示词语卡片:漓江。
指名读、齐读。
2.(点击:显示漓江美景,并画外配音)美丽的漓江位于广西省桂林市,有一句话说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屏幕显示这句话)这里的水说的就是漓江的水。
3.谁读懂了这句话?
4.是呀,有一段文字是这么介绍她的。请你们边听边看。
(点击:画外配音。)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快无暇的翡翠。
5.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这个词:漓江。
6.在主页上还有介绍漓江各个景点的网页,课后同学们可以细细浏览。
(三)学习:三峡
1.(点击:三峡美景图)看,我们现在又来到了哪儿?
2.出示词语卡片:三峡。
3.指名读、齐读词语。
4.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三峡”是什么样的?“三峡”又是指的哪三峡呢?让我们好好去看一看。请同学们点击主页中“三峡”一项,自主浏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5.提问:“三峡”指的是哪三峡?
6.根据学生回答,屏幕定格三个画面,分别是标有词语的巫峡、瞿塘峡、西陵峡。
7.学生跟读三个词语。
8.齐读词语:西湖、漓江、三峡。
过渡:游览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让我们再次登上飞机飞向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在那儿更有许多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不朽工程。让我们乘上飞机继续出发。
(四)学习:故宫、运河、长城
1.今天我们要去的有这几个地方。 (点击:显示故宫、运河、长城的定格画面)
2.贴词语卡片:故宫、运河、长城
3.同桌一起读词语,记住字音。
4.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5.游览开始,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最想去的地方,点击主页上的地方名,尽情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待会儿请你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
6.学生自主选择,网上游览。
7.指名学生当小导游,边点击网页上的画面,边口头介绍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教师相机补充:
故宫:清、明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造运河。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全长6700公里。宇航员登上月球只能看到地球上的两大建筑,其中一个就是长城。
(五)小结
1.今天的这次假想旅行,不仅让我们大大地饱了一次眼福,更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我们游览了三处自然景观,三个伟大的工程,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齐读六个词语。
3.在它们当中,你最喜欢那里呢?说说你的理由。(小组交流)
三、写字
1.我们还要学会书写三个生字。(多媒体显示:宫 峡 运)
2.小组学习,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3.指名说,教师相机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2、认识“筑、烈、滩、换、慈、介、绍、况”8个要求会认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4、培养学生运用汉字的构成规律进行认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2、认识“筑、烈、滩、换、慈、介、绍、况”8个要求会认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4、培养学生运用汉字的构成规律进行认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和12个词语。
2、培养学生运用汉字的构成规律进行认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2、认识“筑、烈、滩、换、慈、介、绍、况”8个要求会认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4、培养学生认字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2、培养学生认字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区分字形、字音相近的字。
2、正确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同音字,这些同音字是音同字不同,但多数字形相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组既同音又近形的字,借助汉字构成规律学习生字。
二、学习新课。
3 学习生字
老师板书生字,指名由学生读。
看哪个同学读得准,如果读错了,其他同学纠正,达成共识后,教师写上音节。
3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记住字形。
3 学生自己观察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②小组讨论。
③指名回答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形。
翅膀:翅,可用部分记忆加形象记忆结合的方法来记忆,“支”右边加上羽毛的.“羽”;膀,偏旁加熟字记忆,“月”字旁右边是旁边的“旁”。
蜜蜂:蜜,宝盖头下边“心”加一撇,“虫”字底。蜂也有“虫”,因为蜜蜂是昆虫的一种,所以有“虫”字。蜂左部是反文头下边为“丰”。
峰:与蜂都是形声字。将蜂的虫字旁换成“山”。
铺:“金”字旁。
蒲公英:蒲与铺为形声字。
沙:利用偏旁加熟字记忆,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少字
纱窗:纱与沙是形声字,窗,穴宝盖头,大口框上加一撇,里面是“夕”。
祥:偏旁加熟字记忆。
详:偏旁加熟字记忆。
2)巩固字形。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读。
蜜蜂 纱窗 翅膀 蒲公英 慈祥
详细 傍晚 山峰 铺路 沙滩
2、写。
3 仔细观察生字在书中田字格的位置。
②看老师怎样写,记住笔顺。
③在书上描一描,不能看一笔写一笔,要一气呵成。
翅:“支”的最后一笔捺要写的长些,“羽”字要全部放在捺上。
膀:左边窄,右边宽。
傍:左右要紧凑。左右一样高。
蜜:三部分一样宽,要紧凑些,必和虫写得扁一些。
蜂:“虫”字旁细长,右边比左边宽高。
峰:“山”的第二笔是竖提。右边宽,丰的竖压田字格虚线。
铺:左右一样高,右边宽,左边窄。
蒲:“草”字头横要长,与下边的字同宽。
英:上下部分要紧凑,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一撇要冒出头。
沙:右边宽,一竖紧靠田字格竖虚线。
纱:左右两部分要紧凑些。
窗:宝盖头要宽,盖住下边的部分。
祥:左边窄右边宽,“羊”的竖紧靠田字格竖虚线。
详:左边窄,右边宽。
3、指导书写。
(1)自己观察每个生字的特点。
(2)在书中练习描写。
(3)照范字写词。
三、巩固复习。
学生小声读句子,理解字在词、句中的意思。
四、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二)
翅膀 蜜蜂 铺路 沙滩 慈祥
傍晚 山峰 蒲公英 纱窗 详细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1)、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三)、齐读三段。
1、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2、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iacute;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
(2)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1)、学生说一说。
(2)、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2)、确定活动目标。
(3)、拟定活动计划:
A、确定内容
B、确定活动方式
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D、设计出活动计划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展示台
一、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二、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
(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3.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面或照片。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并从中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方法。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赤壁之战》词语。
二、导入新课,布置自学。
(一)布置自学题目。
1、,给带点字注上拼音。
扫兴()约定()
转败为胜()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得意洋洋()
2、比一比,组词。
赛()级()慌()输()
塞()极()谎()愉()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挖苦:
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4、从课文中找出反义词。
胜利()结束()
镇定()得意洋洋()
5、读通全文。
(二)学生自学。
三、交流讨论。
四、齐读全文。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书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两次赛马为什么结果不同。
2、谈谈学了本文的启发。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自读课文,思考。
1、填空:
田忌齐威王结果
第一次上等马对()()
中等马对()()
下等马对()()
田忌齐威王结果
第二次()对()()
()对()()
()对()()
2、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
3、孙膑的计策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三、讨论交流。
1、略。
2、因为孙膑让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3、关键是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四、讲读指导。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扫兴”?
2、指名读第三至十二自然段。
田忌、孙膑、齐威王说话的语气同吗?
分角色朗读第三至十二自然段。
3、指名读第十三至十八自然段。
4、学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失败了不气馁;
(观察要仔细;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筋……)
五、作业:
按四人小组,练习复述这个故事,看谁说得最有感情,最吸引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实录:
多媒体大屏幕呈现:静静的海面,高悬的明月,闪烁的星星;月亮、星星的倒影随着微波轻轻起伏……(旁白: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熟睡的鼾声。)
师:为什么说"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生1:因为海里有月亮和星星的影子。
生2、生3……(答案同生1)
师:大海的鼾声是怎样的?
生7:轻轻的。
师:小朋友,有什么感受呢?
生8:我的感受是:大海的鼾声轻轻的,有明月和星星的倒影。
(其余学生的回答与生8大同小异)
反思一:
这是《大海睡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教学片断。教者的'意图在于突破教学难点:对"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这一意境的理解与感受,并体验海上夜景的静谧与甜美。
表面看来,难点似乎突破了,但是学生的体验呢?学生的想象与个性呢?学生的回答那么单一,理解那么肤浅,情感那么苍白!原因何在呢?在于教师设计的镜头出示得不是时候--太早了?/td>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着眼全,区分详略主次
在初读课文、尝试分段并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课文共分几部分?哪部分写得最详细?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吗?通过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学生就会发现:全文共分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重点,写得最详细。因为文章题目是“卢沟桥的狮子”,以写物为主,所以介绍狮子特点的部分理应是全文重点。学生明白这层关系后,教师再追问:那么你们说,我们学习,应重点学哪一部分?(答:重点段。)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花最少的功夫,完成一、三两部分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读课文,说一说:
读了第1部分,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第3部分,我又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文章中,作者会把主要部分写得很详细,而次要部分就简略些,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现在,让我们到第二部分去看看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么把它写好的?
这样处理,使得教师在第一个整体教学(即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阶段就收获匪浅:既让学生理清了全文脉络,了解了文章大意,又向他们渗透了读书与的基本技法。寥寥数语,就将读文与训练落到了实处。
二、切入段落,摸清构句方法
当学习的车头被直拉到重点段之后,可以这样让学生理清本段的层次关系。
1.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边画,找出能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语句,并做上记号。(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难数清楚。)
2.这两个语句分别位于本段的什么位置?
3.那么中间部分又写什么呢?(具体写狮子大小不一和神态各异。)
4.由此可见,这一段作者写狮子,先( )写,后( )写,再( )写。
5.能给中间的这部分分层吗?看看在这里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并出示习题:在具体叙述时,又先写( )再写( )。
:用总———分———总的方法,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板书:条理清。
三、品读词句 学习观察表达
第二段要重点讲解的是要让学生仿写的部分,除了要字求其义、句求其旨外,更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观察狮子,并把他看到的'狮子写下来的。具体操作如下:议一议。
(1)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大小不一”的?(大的几十厘米,小的几厘米,甚至……也看不清———列举数据,作对比。)
(2)读读具体写“神态各异”的句子,看看作者用“有的”共写了几类、几种样子的狮子?
(3)作者为什么既要写到大狮子,又要写到小狮子?(这样才能让我们知道卢沟桥的狮子有大有小,大的威武,小的淘气。)
(4)“好像朝着远方长吼,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这些是比喻句吗?(不是。这是作者根据石狮的样子想象出来的。)
(5):正因为作者给不动的石狮注入了动作与情感,使它活起来了,所以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儿写得最有趣。由此可知,看图也好,写物也好,我们都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的写成动的,把无生命的写成有生命的,把黑白的写成彩色的,这样文章才生动形象。
演一演。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活泼、威武,教师可请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分别学一学这样的形态。也可以指名上台表演。一演胜千言,在表演中学文,在表演中读文,在表演中记文,印象更深,效果更好。
写一写。演完五种姿态后,教师提醒学生: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些形态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卢沟桥的狮子确实是姿态万千,各不相同,那么还会有哪些形态呢?你能想象出来吗?这样一提醒,学生兴趣盎然,立刻会展开热烈的讨论,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及同学的表演中选择最喜欢的一两种“狮子”,把它的大小及动作、神态描写下来。这一安排,把课堂的所读、所演全部融入到所写之中,完成了“读为基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任务。整堂课凭借了“课文”这一教学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与讲与练相结合,做到举一反三。学生除了读懂课文,更练习了“阅读和的熟练方法”(叶圣陶)。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学习重难点】
学生充分朗读,体会父亲对鸟的挚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学图片。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到过树林里吗?那里最美的是什么?那里的小鸟多美呀,你们了解小鸟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位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指导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随读文初步识字,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已进行小组学习。
3、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味与妹与惜借的字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用画出父亲说的话,用画出我说的话。
2、练读人物对话:
⑴学生自主练读。
⑵听老师示范朗读。
⑶同桌分角色读对话内容。
3、体会感情:
⑴从哪儿看出父亲知鸟爱鸟?
⑵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说明什么?
4、质疑问难,以学定教: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
四、画面配音,再现理解
1、竞选配音演员。通过这种形式调动学生朗读对话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进入情境,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我说的两句话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父亲说的话要表现出惊喜、认真和对鸟的疼爱之情。
2、做配音演员。出示课文插图,指名为图片人物配音。
五、做游戏,巩固识字
1、快速找字:
听同学读字,从卡片中找出并快速举起。
2、找朋友:
字和音节找朋友。
字和字之间找朋友。
六、拓展活动
课后询问他人或读书、上网找资料,了解有关鸟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真地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读,形式应多样,可以自由读、同桌合作读、找伙伴读,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激活朗读热情。
2、教师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作用,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语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
5、选读得好的小组表演读。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认一认,读一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2、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如喜,嬉去掉女字旁。妹字的女字旁换成口字旁就是味。
3、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通过课件放大,并将字的短横用蓝色显示、长横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律:
⑴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⑵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建议教师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说句子:从课后练习我会读中自选词语练习说话,鼓励学生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说话练习。
⑴找出文中带××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⑵说话竞赛:每人自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要求内容不同,看哪个小组说得好,说得快。
⑶汇报用词说话情况。老师点拨。
2、游戏小猴学样(引导积累叠词)
雾蒙蒙
热腾腾
亮( ) 绿( ) 胖( )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理解“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
2.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
3.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4.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教学重难点】
1.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2.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介绍你了解的纪哓岚。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诗文对照,想象独钓图。
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中想想:一人独占一江秋
2.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文中古诗想想,古诗的哪些诗句就是文中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
3.同桌分工,对照着读诗和文对应的句子,想象诗文描绘的画面。
4.学生背诵古诗一次,然后闭者眼睛默默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5.齐读古诗后,指名说说“一人独占一江秋”的语意。
6.评议补充,深化感悟。
五、指导读悟第5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渎自悟,自主探究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本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同桌读读议议,交流读懂了什么,讨论不懂的问题。
3.班级交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 朗读训练(先指名后齐读)
(2) 讨论
乾隆皇帝说的话,前两个“好”字怎么理解,后两个“好”字各应怎么理解?
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好”,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4.思考乾隆皇帝所说的话该怎么朗读,根据自己的设计练习朗读。
5.组织赛读、评读活动,开展感情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17
小学语文教案11-08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08-1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3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1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24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