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班语言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班语言教案范文最新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范文最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教案范文最新1
目的:
1、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咪咪笑"、"哈哈大笑"、"哇哇大哭"、"不哭也不笑"、"愤怒"等词语,并能看表情迅速说出相应的词语。
2、培养幼儿仔细听的习惯及快速对答的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准备:
1、事先请一名大班幼儿学会表演,要求脸部表情生动,且与词语相配。
2、各种表情脸谱。
规则:
1、游戏是必须用"变变变,变什么?""你来说,我来变。"的对话形式,听口令做相应的动作。如能听指令做出相应表情,就可进行角色对换,否则不能交换角色。
2、教师参与游戏。幼儿听老师口令,做相应的表情。幼儿双手蒙住脸说:"变变变,变什么?"老师说:"我来说,你来变,大家一起咪咪笑。"幼儿立刻放下手,做出相应的表情。反复交换角色练习不同的表情词语。
3、幼儿自主游戏。请个别幼儿上来发出口令,其余幼儿做相应的.表情。让幼儿两两结伴进行"变脸"表演游戏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刚开始,我出示了川剧变脸的视频,幼儿观察到了视频中人物面部的不同变化,为活动打下了基础。在与同伴玩变脸游戏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并描述同伴的面部变化特点。尝试用夸张、变心的手法,创造面部的五官及轮廓。能根据要求与同伴玩变脸游戏,感受脸型、五官变化的乐趣。绘画效果较好。
中班语言教案范文最新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祖国”的含义,知道祖国很大、很美,产生自豪感。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尝试仿编诗歌。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小鸭子、小牛、小鸟、小猴子等。
2、《美丽的祖国》语言CD(盒带)、教师教学资源。
3、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2~33页。
活动过程
1、借助图片,帮助幼儿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分别出示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等图片,请幼儿说说动物的名称及其生活的地方。
(2)分别出示河流、山坡、泥窝、花朵图片,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地方,分别是谁的家。
2、结合教师教学资源完整感知诗歌内容,尝试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2)教师尝试接龙朗诵诗歌,如教师朗诵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3)完整朗诵诗歌,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表现诗歌的美感。
3、理解诗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1)尝试仿编诗歌。
为什么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河流?(因为河流是小白鹅生活的家。)
用同样的方法仿编出其他诗句。
(2)尝试创编诗歌。
出示小鸟、小猴等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会告诉我们祖国有什么?
(3)师幼结合图片,共同朗诵所仿编、创编的诗歌。
活动延伸:
1、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2~33页,根据画面提示,引导幼儿继续仿编《美丽的祖国》。
2、可在阅读区里投放更多图片,供幼儿进行仿编诗歌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本文扩展阅读:祖国: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简单来说,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
中班语言教案范文最新3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初步学会朗诵。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3、激发孩子对妈妈的爱。
4、能简单复述诗歌。
5、理解诗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梳子一把;诗歌图谱一张;优美的背景音乐;录音机。
挂图一张,上面画有四幅小图①妈妈给我梳头我给妈妈梳头②一棵枝叶在飘动的树③轮船在海中航行。
活动过程:
一、教师直接出示梳子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梳子)
2、师:梳子有什么作用?
3、师:谁帮你梳过头发?什么感觉?
4、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梳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听,诗歌里面都说了些什么?
二、完整欣赏诗歌,初步了解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画面和意境。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诗歌中,说了些什么?
三、结合大图书,分两部分欣赏诗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朗诵第一部分:妈妈用梳子—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
(1)诗歌中妈妈为什么要帮我梳头发?
(2)我为什么也帮妈妈梳头发呢?(启发幼儿说出: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2、教师朗诵第二部分: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
(1)风是谁的梳子?梳着谁的头发?诗歌中是怎么表达的?风真的是梳子吗?为什么说风是树的梳子?
(2)船是谁的梳子?梳着谁的头发?诗歌里面是怎么描述的?为什么诗歌中会这么说?
四、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结合图谱,初步学习完整朗诵诗歌。
2、结合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3、幼儿分小组接念儿歌。
五、拓展想象:让幼儿自由想象,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仿编。
1、师提问:风除了像树的梳子之外,还像什么东西的梳子?
除了风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像什么东西的梳子?
2、幼儿自由讨论及尝试仿编,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适当的引导。
3、师幼共同梳理仿编内容。
六、延伸活动:
提供背景图及小图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仿编。
附诗歌:梳子
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
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
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
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
诗歌《梳子》活动反思
情况分析:
《梳子》是一首短小精悍、想象新颖奇特的诗歌。诗歌从妈妈和孩子互相梳头谈起,用比拟的手法,将风比作树的梳子,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在幼儿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在活动中,我直接出示梳子导入活动,并让幼儿谈一谈“谁帮你梳过头发?什么感觉?”在亲切的谈话中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紧接着直接引出诗歌的名称《梳子》,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理解环节,教师通过出示与诗歌相对应的图片,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想象,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教师通过对幼儿讲述语言的加工、整合,组织成诗歌中的语言。此环节,幼儿通过观察具体的画面情景讲述,思维特别活跃。在重点理解“风真的是树的梳子及船真的是海的梳子吗?”这两句时,佳炜小朋友说:“树的枝条特别长,像女小朋友的头发,风就来给它梳头了,梳得整整齐齐的。”泽鑫小朋友说:“海很大,船在上面开来开去的,后面有很多浪花,就像梳头一样。”幼儿通过自己对画面的观察与理解,讲述起来语言流畅、想象丰富,满足了孩子自我表现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本节亮点:
1、教师在活动中,给幼儿充分发言的机会及想象的空间,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环节。
2、教师的讲评富有针对性,能具体指出幼儿某一方面的特点,如:你朗诵得很连贯,声音很优美等等。
3、教师在活动中设置了幼儿讨论的环节,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能蹲下来与幼儿说话,体现了师幼平等的关系。
4、在启发幼儿仿编的环节,教师能结合句型卡,让幼儿一目了然,做到有的放矢。
5、目标的制定切实可行,涵盖了知识、技能及情感三个方面。并且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一一得到了落实。
存在不足:
1、在提问时教师更多地关注到主动举手的幼儿,对于那些不主动、不积极的幼儿缺乏鼓励。
2、本次活动为家长开放日活动,个别幼儿对于家长的到来表现出依赖的情绪,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爸爸妈妈的身上,活动中注意力多次分散。
调整策略:
1、针对第一点不足,我有以下几点调整方向:首先,教师在提问问题时,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幼儿,如:对于能力较为一般的幼儿提问简单的问题;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提问稍微有点难度的问题。这样会增强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其次,当一个问题抛出时,不要一直关注举手的那一部分幼儿,应适当地将机会匀给会回答但因为胆小不敢举手的幼儿。再次,教师多多注意自己的眼神及表情,尽量以亲切的微笑,赞许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幼儿,给他们足够的自信心。
2、对于家长的到来而导致个别幼儿注意力分散,上课不集中的现象,我觉得这是老师课前的考虑不周到。教师可以在活动开放前与幼儿先交流爸爸妈妈要到来的情况,先安抚幼儿的情绪,与幼儿讨论:爸爸妈妈要来看小朋友上课,我们要怎么做呢?给幼儿事先打打“预防针”。在组织活动时就能减少这样的烦恼。
中班语言教案范文最新4
活动意图:
人们生活的日益改善,这些生活在优越条件下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很少用到礼貌用语,结合孩子的经验,设计了此次活动《问路》。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活动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用礼貌的话问路等过程中不断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神秘感,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里。通过生活中会遇到的经念去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训练。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听、说,理解鼠先生通过问路找到鼠小姐的故事情节。
2、体验问路找到目的的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体验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出示鼠先生图片,让我们和鼠先生打个招呼!(鼠先生,你好!)他还带来一位朋友(出示鼠小姐的图片)和她问个好!(鼠小姐,你好!)鼠先生和鼠小姐之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一起看看吧。
二、理解“问路”和“指路”的过程
(一)分段理解故事
1、第一段:鼠先生与鼠小姐见面
提问:鼠先生是怎么和鼠小姐打招呼的?
小结:鼠先生主动打招呼,非常有礼貌。
提问:鼠小姐邀请鼠先生去她家玩,留下了什么信息?
小结:鼠小姐告诉了鼠先生她家的地址。
提问:迷路是什么意思?
小结:迷路就是找不到路,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2、第二段:鼠先生向青蛙问路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鼠先生有什么办法。鼠先生开着小汽车,来到了一片大森林。
提问:鼠先生看到了什么颜色的房子?会是谁来开门呢?
小结:原来是穿绿衣服的青蛙来开了门。
提问:鼠先生是怎么问青蛙的?
小结:鼠先生用了“请问”2字,说明他非常有礼貌。
3、第三段:鼠先生向公鸡小姐问路
过渡: 但是青蛙不知道鼠小姐的家在哪,鼠先生谢了青蛙,继续开车往前走。
提问:鼠先生来到了一幢明亮的红房子前,这会是谁的家?
小结:原来是公鸡小姐的家。
提问:鼠先生会怎么问路呢?
小结:你们问得真有礼貌,听听公鸡是怎么说的。
提问:笔直走是什么意思?
小结:笔直走就是沿路一直向前走不转弯。
4、第四段:鼠先生向狗熊先生问路
过渡:鼠先生谢过公鸡,沿这条路笔直开下去,经过路口,来到一座深褐色的房子前。
提问: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鼠先生帮他问路吧。
引导:让我们来听听狗熊是怎么给鼠先生指路的。
小结:从狗熊家走向左转就到了。
5、第五段:鼠先生向大狮子问路
过渡:鼠先生谢过狗熊,向左转,看见大城堡,这会是鼠小姐的家吗?
小结:原来这是狮子大王的家。
提问:谁愿意来帮帮鼠先生,帮他问路?
提问:鼠小姐家到底在哪里呢?它的房子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鼠小姐家就在狮子家的右边,就是那幢可爱的.黄色小房子。
提问: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吗?他们怎么样?
小结:鼠先生终于找到鼠小姐的家了。高兴地拥抱在一起。
过渡:鼓掌。
(二)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鼠先生为什么问路?鼠小姐家是怎么找到的?
小结:鼠先生迷路了,但通过有礼貌地问路,获得了帮助,最终找到鼠小姐。
三、讨论交流
引导:如果你是鼠先生,迷路时怎么办?还有哪些办法?
1、幼儿讨论迷路时的好办法。
2、幼儿交流迷路时的好办法。
小结: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如果在生活中迷路了,可以用用刚才小朋友说到的方法,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中班的幼儿已经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事物,词语也有了不断的丰富,但是在礼貌用语方面还比较欠缺,即使掌握了简单的礼貌用语,似乎未能灵活的运用出来,在本节语言课就明显的展示了出来。活动主要是在特定的氛围中训练语言,运用文字的训练进一步体现童话的情趣,让生活体验和语言训练合为一体,让孩子们在认知中得到更好的深化,使情感在故事情节中得到升华。
整个语言活动下来,孩子们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等我再次问他们学到了什么,孩子们都还会说出来,说明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印象还是比较深的,这才是孩子们真正地学到了知识,以后孩子们还可以在现实生活去用到这方面的知识。真正训练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达到交际的效果,在交际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中班语言教案范文最新5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法学法:谈话法、启发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学具:课件、收集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幸福回忆2分钟。(学生主持)
生:大家好,今天的幸福回忆2分钟由我来主持。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幸福话题为“幸福的课堂”。开学以来,在语文课上你感觉什么是最幸福的?(学生回答),大家说的也是我的幸福感受,在幸福的课堂上,让我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帮助。
师:带着美好的心情,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语文学习,好吗?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学生回答:井底之蛙、掩耳盗铃、自相矛盾……)
2、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读书的孩子!这些寓言故事都非常的有趣,而且寓意深刻,你知道什么叫寓言吗?寓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蕴含一定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是人虚构的……)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再来学习一则寓言。师板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
二、质疑课题,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这个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牢)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生: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生: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这个字的,我是通过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的……
3 、请你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生:羊丢失了把羊圈修补好。)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说的真清楚,课前的预习很全面!首先,请大家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课件播放)
2、下面,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字词:(开火车读)
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
多音字:圈 近义词:街坊-邻居
4、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5、指导写字。
四、精读课文,小组学习。
字词掌握的不错,把字词带入故事中,每组选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一下,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5名学生读课文)
同学们概括的真清楚,讲的很精彩!下面,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互相读课文,依据自学提示的内容,展开小组讨论。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
1、齐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2、羊丢了之后,街坊和养羊人他们分别是如何表现的:
(1)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2)街坊真诚的劝告,可养羊人什么表现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街坊的一番好意,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指名分角色朗读。)
3、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句式变换(一、二)
4、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5、讨论交流。
6、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五、体会寓意。
1、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2、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3、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故事我们已经读懂了,那么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再把课文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先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师总结:
是的,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还不算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为时不晚)
3、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先读懂了故事,然后明白了故事中蕴涵着的道理,以后遇到寓言故事时,就可以按“理解题意—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这样的方法学习。
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
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
结果 再也没丢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中班语言教案范文最新6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故事的有趣,知道自然界动物的多样性。
2、学习词汇:又轻又快、蹦蹦跳跳。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数字卡及相关动物的脚的图。
2、配套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游戏“猜猜它是谁”,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画有小鸡脚)。
提问:猜猜它是谁?有几只脚?它是怎样走路的?(学习词汇:又轻又巧)大家来学一学。
(2)分别出示小兔、螳螂、螃蟹的.图片,步骤同(1)。
2、教师讲故事,引起幼儿数蜈蚣脚的兴趣。
提问: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脚吗?为什么小鸡、小兔、螳螂、螃蟹都数不清蜈蚣的脚?
3、再次欣赏故事。
出示如下图示,鼓励幼儿与教师共同讲述,并学做夸张动作。
(动物图片)(数字)
小鸡小兔螳螂螃蟹蜈蚣
4、讨论:蛇、老鼠、乌龟、蝴蝶、大象各有几只脚。
中班语言教案范文最新7
活动目标:
1、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
2、通过学习萌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蜗牛、近处是小河、远处是山岗。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后提问:
1、蜗牛住在哪里?它住的舒服吗?
2、它听到蜻蜓和蚂蚁説小土岗是个好地方,它是怎么想的?(引导幼儿进行讲述,并让幼儿猜猜,蜗牛搬家成功了吗?)
3、蜜蜂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样?蜗牛怎么説的?(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阳光会晒着我的)
4、蝴蝶、青蛙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样?蜗牛是怎么对它们説的?引导幼儿分别説説它们之间的对话。
二、讨论:
1、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因为太阳晒、割风、下雨就放弃搬家吗?你会怎么做呢?
2、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有没有遇到过太阳晒、割风、下雨?你们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小朋友遇到这些困难还是能按时上幼儿园,而蜗牛遇到这些困难就不肯搬家呢?
三、引导幼儿学做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蜗牛搬家是中班《勇敢的我》主题活动中的一个语言活动,故事中小蜗牛因为怕这怕那犹豫不决最后搬家没有成功。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知道小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萌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只不开心的蜗牛进行导入,蜗牛开心吗?引导幼儿关注蜗牛的表情,知道蜗牛很不开心,带着蜗牛为什么会不开心这样的问题进入故事倾听。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三个环节进行的。第一个环节是幼儿通过倾听故事第一段,了解蜗牛为什么搬家。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幼儿认为蜗牛住在石缝里是很舒服的。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幼儿没有理解“日晒之苦”这个词的意思。幼儿结合天气情况、亲身感受,能够理解“风吹”,冷,不舒服。但他们认为“日晒”,暖和,是舒服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先让幼儿想一想,我们观察过蜗牛,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生活。然后再让幼儿回忆,夏天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喜欢凉快的地方玩,不愿在太阳底下游戏,知道太阳晒,热,不舒服。第二个环节重点是让幼儿学说蜗牛与蜜蜂、蝴蝶、青蛙之间的对话,感知三个小动物帮助蜗牛搬家,但蜗牛都找出种种原因(害怕困难)没有搬。问题出在蜗牛与青蛙的对话上,“天潮地滑,小土岗的斜坡爬起来很吃力。”这句话幼儿说起来很绕口,我忽视了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为此我降低难度,把这句话改为“下雨了,小土岗的斜坡太滑,会摔着我。”幼儿结合亲身经历,知道路滑,容易栽跟头,易理解,说起来也简单多了。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蜗牛并结合生活实际,用抛出问题进行讨论来学习,当我提问“你是小蜗牛你会因为天气不好放弃搬家吗”,发现幼儿一下没反应过来,我立即意识到是我的问题幼儿不理解,“放弃”一词对这些孩子来说很陌生,于是我立即调整为“如果你是小蜗牛,朋友们来帮你搬家,你搬不搬?”马上就有幼儿说:我会搬!我一定搬!不管刮风下雨我一定搬!当我问及幼儿:你平时上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天气不太好的时候,你有没有因为天气不好不上幼儿园呢?幼儿回答都说会上幼儿园,让幼儿明白蜗牛没搬成家是因为害怕困难,从而教育幼儿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难的好孩子,并萌发战胜困难的勇气。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独特,里面的对话工整、有序,阐述的道理明显、易懂,整个环节把握的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