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光的折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1
一、活动背景: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的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也就是知恩、报恩。然而现在很多“独生子”“小皇帝”都冷眼横对他们的父母、漠视教师的劳动的付出,认为所有人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因此“感恩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我在班里搞一次感恩教育的活动,我想通过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别人的艰辛,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班队会课,体会父母的爱与付出。
2、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理,学会尊重他人,承担责任,从身边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恩他人,善待他人。
三、设计思路:
由学生主持引入主题,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接着通过学生熟悉的诗歌《游子吟》激发学生爱父母的热情,再通过地震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伟大的爱,接着联系自己生活,讲述自己与父母的故事,让生感受亲恩,体会亲情,并现场亲子互动,体会亲恩,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总结出孝敬父母的正确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自己父母的爱,使情感升华。接着,使活动进行扩展,让生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一切,并通过《感恩的心》手语操表达出来,最后在班主任老师的总结中结束这次班会活动。
四、活动准备:
1、两位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准备主持稿。
2、多媒体课件:
(1)诗歌《游子吟》。
(2)地震中的图片。
(3)背影音乐“再见警察”。
(3)“感恩的心”手语操等。
五、活动方法:
情景体验,讲故事,讨论、发言、交流等。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甲:敬爱的老师,乙:亲爱的同学,合:大家下午好!现在我们宣布一(1)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老师: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给了我生命全部的爱,又在我耳边轻轻说了声,你不用回报,是谁……又是谁……把一切的爱都化为甘露,无声孕育了一方新绿,——是我慈爱的父亲、母亲。
甲:当我呱呱落地。
乙:就迎来了爸爸、妈妈灿烂的笑脸!
甲:爸爸的微笑,就像暖流涌进了我们的心田!
乙:妈妈的微笑,就像人生的第一首歌谣!
合:从此,你们日日夜夜陪伴着我们。
合:你们就是我启蒙的严师。爸爸、妈妈,今天就让我们来赞美你们—师生齐:爸爸、妈妈我爱您!
(二)激发学生爱父母的热情:
1、老师:咱们以前学过一首关于母爱的古诗,还记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吗?谁能背背这首古诗呢?
学生:举手背诵《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老师小结:
一位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手里缝制着衣服给将要出发的孩子。在孩子出发前夕,母亲还在细心地一针一线缝着,心里却担心孩子很长时间不回来。这就母亲对孩子关心爱护啊!每个孩子的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无优无虑、心情舒畅,快快乐乐的环境下长大。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
3、丙:在生活中,父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
乙:母亲永远牵着我们的手。
甲: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
乙:父母的爱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合:父母的爱是危急时刻撑起我们生命的一片晴空!
甲: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地震中的母亲》(多媒体画面辅助)。
4、教师讲述: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罕见的8.0级大地震。当时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哄着孩子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楼房开始摇晃起来,母亲摔倒了,还没等她爬起来,房顶便朝孩子垮塌下来,母亲不假思索地扑过去,双膝跪地,身体向前匍匐着,双手支撑着地面,为孩子搭起一座人身帐篷。倒下的瓦块重重的砸在母亲身上,母亲忍着疼痛一动不动,因为她知道,她要是移动,瓦块就会砸到孩子身上,望着熟睡的孩子母亲嘴角露出了微笑。
就这样的姿势,就这样坚持着,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救援人员赶到时,她还是这样的姿势。当救援人员把她身边的废墟清理开时,发现孩子毫发未伤,还是安详地睡着。人们在孩子的被里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上有一条未发出的短信,写道: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妈妈永远爱你!在场所有看到短信的人都哭了。
5、听后随感:
(1)学生:主持人甲: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哪些感受呢?
(2)学生: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最圣洁的、最勇敢的母爱,我们面对这样伟大而又无私的爱,内心当中充满了对这位母亲的尊敬,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用队礼表达我们对这位母亲的敬意吧!
(三)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1、教师:同学们,每一位父母都是那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过许多事,为我们付出很多。那谁能谈谈你的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吗?
2、学生:
(1)同桌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
(四)亲子互动,体会亲恩。
教师:现在我们想请一位同学和他的家长一起来回答下面这些问题(找一对父子或者母子)xxx同学,请你回答关于父母的问题,叔叔(阿姨),请您回答关于孩子的问题,好吗?(屏幕显示问题)
1、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样给父母(孩子)过生日的?
2、知道父母(孩子)最爱吃什么呢?
3、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儿童节是哪一天?
4、周末你为父母(孩子)做哪些事情?
(1)教师:看来,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总是多过孩子对父母的了解,父母给孩子的爱总是多过孩子给父母的爱,同学们,看来我们对父母的关心真是太少了,请记住这两个日子吧!
(2)学生:主持人以手指示屏幕的显示:(父亲节是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
(五)讨论:我怎样对待父母?
1、教师:
刚才几个同学都谈了自己的看法。的确,父母之爱伟大而又平凡。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呢?
2、学生:
(1)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爱的一种无声的感激。孝敬父母的方面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1)听父母的话,不顶撞父母,接受劝告。
(2)对父母有礼貌。
(3)体贴关心父母。
(4)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随便向父母要钱买零食吃。
(5)不为难父母。
(六)学会感恩,及时回报。
1、教师:相信此时此刻,大家都有很多心里话要对父母说。同学们,让我们从座位上走出来,到爸爸、妈妈面前,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吧!
2、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反射定律,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
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知道什么是虚像,掌握平面镜成虚象的作图法和和利用几何知识进行光路控制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1、知道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
2、知道平面镜是怎样成像的,会画成像的光路图。
3、知道像的特点,能够证明物和像是镜面对称的。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认识自然界,从而热爱生活,用正确的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建议
关于光的反射、平面镜的教学建议
(-)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其他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是其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光速,当光照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发生反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我们在初中也已经做过初步的学习,现在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二)教学过程()
光的反射部分在内容上与初中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自学,而后教师进行讲解和分析。教师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平面镜的成像上。
学生思考:
何为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什么?
列举光的反射现象。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平面镜成像做图。
教师讲解:
光的反射
1、人是怎样看见周围物体的?
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被照明而反射出来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并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人根据这像来识别物体。
2、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A、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B、在理解反射定律时,不能片面认为就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符合与入射角相等的直线有无数条,只有加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才能确定。
C、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光线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产生镜面反射;照射到粗糙物体表面,产生漫反射、平行光线在粗糙面上发生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显得杂乱无章,但对每一条光线而言,都遵循反射定律。
光路的可逆性:当光线沿反射光线方向入射时,反射光线一定沿入射光线光方向反射。
3、平面镜成像:
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等大、且为虚像。
关于像的问题: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会聚在一起而成的像。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在一起而成像的,而光沿直线传播的观念。认为逆着射来的光就可以找到物体,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中,平面镜中的是虚像。虚像是虚的,但人视网膜上像是实在的。
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1)利用对称性作图。
(2)利用反射定律作图。
关于平面镜成像的教学建议
在初中阶段学习时只要求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作图,现在要求学生了解根据光的反射原理作图。
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等大,并且相对于镜面对称、这个结论在初中阶段由实验得出,现在可以利用几何方法证明。
②加深对虚像的理解,要让学生知道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镜面反射后的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到,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③平面镜成像特点:
与物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与像是关于镜面对称的
注意:虚像人眼能够看到,照相机也能拍摄
④平面镜不改变光线性质:具体是指:平行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平行光线、会聚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会聚光线、发散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发散光线
⑤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1)反射定律法:从物点作任意两光线射向平面镜,由反射定律作其反射光线,此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即为虚像点。
2)对称法:先标出反射面,再找物点关于镇面的对称点即像的位置、由物点任意作两条入射光线,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通过像点,实际“存在”的光线或实像用实线表示,并不真实“存在”的.光线即反向延长线或虚像用虚线表示,实光线方向冠以箭头。通常为了保证准确、方便,常用第二种方法。
——示例
光的反射、平面镜
(-)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其他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是其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光速,当光照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发生反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我们在初中也已经做过初步的学习,现在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二)教学过程()
光的反射部分在内容上与初中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自学,而后教师进行讲解和分析。教师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平面镜的成像上。
学生思考:
何为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什么?
列举光的反射现象。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平面镜成像做图。
教师讲解:
光的反射
1、人是怎样看见周围物体的?
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被照明而反射出来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并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人根据这像来识别物体。
2、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A、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B、在理解反射定律时,不能片面认为就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符合与入射角相等的直线有无数条,只有加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才能确定。
C、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光线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产生镜面反射;照射到粗糙物体表面,产生漫反射、平行光线在粗糙面上发生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显得杂乱无章,但对每一条光线而言,都遵循反射定律。
光路的可逆性:当光线沿反射光线方向入射时,反射光线一定沿入射光线光方向反射。
3、平面镜成像:
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等大、且为虚像。
关于像的问题: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会聚在一起而成的像。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在一起而成像的,而光沿直线传播的观念。认为逆着射来的光就可以找到物体,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中,平面镜中的是虚像。虚像是虚的,但人视网膜上像是实在的。
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1)利用对称性作图。
(2)利用反射定律作图。
探究活动
1、制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制作一只潜望镜。
2、调查生活中有关光的反射的应用情况。
3、利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3
一、目标要求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了解光的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2、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通过讨论“光传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3、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的片面性。
二、重点与难点
设计与组织关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实验探究过程设计
实验前展示一些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节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等优美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绚丽景象的同时认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经知道,“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引导学生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光在遇到其他物体,在界面处发生反射;
(2)光遇到其他透明物体,在界面处发生折射:
(3)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光线可能发生弯曲。
在探究活动中要求给每组学生配备激光笔,教师要强调激光束一定不能直射入眼睛。可以把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到光滑的桌面以及小平面镜上,观察反射现象。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到水中或玻璃中,观察激光束在玻璃或水中的传播路径。为了能看到水中的光路,可以在水槽的里面铺一张白纸作衬,也可以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墨水。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实验难度较大,建议课上放一段实验的视频,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下探究。
通过以上探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作出总结,并得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一结论。
2.光的传播速度
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c=3×108m/s。光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在此,可以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使光在特殊介质里1s只传播几米,增强民族自信心。
为了使学生理解光速有多快,教材中用一幅漫画加以注解,形象生动地说明光速非常快。教学时应使学生了解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并记住c=3×108m/s这个重要的物理常数。
四、作业
(一)“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可以。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规律,将两条光线作反向延长,交点即是室内电灯的位置。
2、7、46
3、瞄准器等。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棱镜的概念;
(2)掌握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
(3)了解光的色散及物体的颜色等常识;
(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棱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
(2)领悟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究欲望;
(2)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3)学会合作与分享。
【教学用具】
1.实验器材:分光镜片、三棱镜若干个、透射式投影仪、光屏。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1.介绍摄影技术中的一种多重影像效果
多媒体投影常运用此种特殊效果的摄影作品,如图1所示。拍摄时,在镜头前加装分光镜片,即可产生这种效果。
2.展示分光镜镜片
分光镜片如图2所示。投影展示分光镜的结构模拟图,如图3所示。
【问题】分光镜片是如何产生多重影像效果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去繁化简,抽象模型
分析分光镜片的结构特点,以面为单位分解镜片,抽象出棱镜概念。
棱镜定义:透明材料做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镜。常用的是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叫三棱镜,简称棱镜。
2.联想类比,设计方案
【诱导】从分光镜片的结构可知:分光镜片可看作由多个棱镜组合而成。透彻地分析单个棱镜的成像规律,即能揭示分光镜片产生摄影特效的秘密。
【要求】研究三棱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方案。
【自主探究、汇报结果】学生自主思考,然后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评估】受初中学习透镜成像规律的影响,学生设计的方案中最常见的是光源(如蜡烛)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成像。此方案并不可行,因为三棱镜成的是虚像,在光屏上无法成像。
【诱导】联想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一侧看到另一侧的大头针的像是位置发生平移的虚像。通过方法类比、思维迁移,得出实验方案:通过人眼直接观察,研究棱镜的成像规律。
3.分组实验,操作观察
学生分组,每组一只教学用的三棱镜。
【学生活动】①观察三棱镜的结构,深化棱镜的概念;②透过三棱镜观察书本上的字或其他物体;③透过三棱镜观察光源,如日光灯。
在实验中为了避免反射成像的干扰,可引导学生把三棱镜的一个面用黑布包住或用黑墨水涂黑。
4.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①正立;②虚像;③位置向棱镜顶角方向偏移;④像的边缘略带彩色,如观察的是光源,彩色非常明显。
5.逐步引导,深入论证
【诱导】作光路图是几何光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两条光线即能确定物体的像。
(1)一条光线通过棱镜的光路图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作好光路图,如图4所示。
【总结】棱镜对光线的控制作用:①通过棱镜的光线要向棱镜底面偏折;②棱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改变光束的性质;③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偏折角。偏折角度跟折射率、入射角有关。
(2)成像光路图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作点光源通过棱镜的成像光路图,如图5所示。
【总结】棱镜的成像规律:向棱镜顶角方向偏移的正立虚像。
6.回归问题,学以致用
摄影中多重影像效果的分析:
【诱导】分光镜片是由多个棱镜组成的,每个面都构成一个独立的三棱镜或部分三棱镜,每个棱镜都会单独成像。
【问题】分光镜片分别是图3中(a)、(b)所示的类型,试分析它们的成像效果。
【回答】(a)将产生三重影像效果;(b)将产生五重影像效果。
7.现象再分析,转换主题
【问题】像边缘的彩色光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由于光带模糊,现象不明显,给探究带来困难,我们用另一个能产生同样现象的实验来代替研究。
8.类似实验,强化现象
【验示】白光色散实验。此实验一般用太阳光做实验用光,但受天气影响,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可用下面的替代实验,效果也很理想。用透射式投影仪作光源,拆下投影仪中的反光镜,把三棱镜用支架固定,使三棱镜与投影仪相距适当距离,平行地放在投影仪上,转动三棱镜至合适位置,在墙上能成一条清晰的彩色光带。
9.分析论证,规律总结
【学生活动】①对实验现象经过观察、交流、总结:在彩色光带中从顶角到底面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②引导学生作出各色光通过棱镜的光路图,如图6所示。
【总结】①单色光:不能分解为其他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复色光:由若干种单色光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光的色散: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②如表1所示。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加工创新,构成一个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本案例以摄影中的多重影像效果如何实现作为探究问题,并以此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是提出问题,一个源于生活的问题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然后是分割问题,依次分析解决单条光线通过棱镜的光路、单个棱镜的成像、分光镜片(多个棱镜的组合)的成像,由易至难、逐步深入、逼近主题直至问题的解决。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深入本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棱镜的概念、棱镜对光线的.控制作用、棱镜的成像特点,这样处理教材是完全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的。
“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重要”。本案例中通过三棱镜成像实验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验观察中学生往往只能提出三棱镜成一位置偏向顶角的正立像,而忽视一个重要的问题:像的边缘有彩色光带。光的色散即以此问题为线索展开。
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将教材内容以问题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把学习过程看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教材内容的问题化处理。
2.教材内容的操作化
本案例积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探究活动,通过主体的体验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提出三棱镜成像规律的问题后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观察书本上的字透过三棱镜后所成像的特点,获得亲身经历和感性认识,然后是小组交流、讨论分析。使学生不仅用脑思考,而且用眼去看,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自己去亲身经历。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的需要。
科学探究绝不会一帆风顺,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必须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艰辛。学生在设计三棱镜成像实验时常会想到光源、棱镜和光屏的实验装置。多一步曲折,就多一点教训,通过这个挫折能使学生深记虚像的观察方法。
操作化地处理教材,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增进学生掌握正确分析事物的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信念和主张。
3.教材内容的最优化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知识差异、能力差异、兴趣差异,可以对内容进行选择、重组。教材中色散部分的内容是通过观察白光经教学用分光镜所形成的光谱来引入的,考虑到:分光镜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仪器,仪器结构的复杂性降低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的信任度;大部分学校不可能让学生每人一台分光镜来观察操作;分光镜操作复杂。所以案例中对这个实验经行选择性地删减,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器材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实验:一是通过三棱镜观察物体边缘的色带,可以更明显地观察光源如日光灯的边缘;二是投影仪作光源,把三棱镜置于其上,墙壁上会出现一条明显的彩色光带。
教材内容的最优化处理还体现在教学用具的选择上。如用多媒体投影多重影像的摄影作品、分光镜片的实物投影等。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和认识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难点)
3、认识光线,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重点)
二、课前导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2、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可分为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
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4、光线指的是一条带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和。
5、在练习射击时,要“三点一线”才能射的准,即枪上标尺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目标要重合,这是依据。
6、“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证明了。
7、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
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
9、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亮着的电灯B、晴天时的月亮
C、小镜子D、表面光滑的金属板
三、研讨解惑
10、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
A、变长B、变短C、先短后长D、先长后短
11、太阳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径迹是(填“直线”或“弯曲”)的,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大气层的空气是(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12、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的光点形状是()
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条形的
四、巩固应用
13、下列现象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
C、操场上战士们列队看齐C、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机
14、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到枪声
B、听到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C、看烟计时比较方便
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
15、产生月食现象的成因是()
A、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B、月球运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C、地球运转到月球与太阳之间,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D、其他星球转到月球与太阳之间,恰好挡住射向月球的太阳光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
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6
一、人眼看不见的光
【学习目标】
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重点难点】
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新课引入:
引入:除了七色光外,有无其它光存在呢?学生自学知道: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
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的光.包括红外线、紫外线等.
1.红外线
学生按照图3—16实验,先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紫外上读出示数,再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红光、紫光外侧分别读出示数(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
总结: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探测器2).红外线测温仪3).红外线照相机4).响尾蛇导弹
5).红外夜视仪等6).遥控器等
2.紫外线
学生阅读知道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1801年发现的.里特有一次把含有氯化银的照相底片放在可见光谱的紫光外侧,发现底片被感光了.里特没有忽略这个问题,反复探究,终于发现了这里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紫外线的性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紫外线的应用:验钞机,紫外线灭菌灯.
紫外线的危害: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发生癌变.
3.生活.物理.社会
学生阅读课本.通过课本知道臭氧层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对地球起到了保护作用.人类应控制氟氯炭化物的'排放,如早期冰箱中的氟利昂,发胶、摩丝.
4.典型例题
(1)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A.验钞机B.夜视仪C.灭菌灯D.三棱镜
(2)太阳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大部分是被空气中的()
A.二氧化碳所吸收B.氧气所吸收C.臭氧所吸收D.水蒸气所吸收
二、课内作业
1.下列选项中,并非红外线应用的是()
A.烘烤食物B.鉴别古画C.监视森林火灾D.电视遥控器
2.能够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的是()
A.只有太阳向外辐射B.只有发红光的物体才辐射
C.只要是发光体都向外辐射D.所有物体都向外辐射
3.目前,在地球的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其元凶是()
A.地球的温室效应B.人类使用的空调,冰箱中逸出的氟利昂等物质
C.阳光中的大量紫外线作用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标
4.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
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
5.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以下的物体不发出红外线
B.红外线人眼可以直接观察到
C.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D.医院中经常用照射红外线的方法来进行消毒
6.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时,曾有消息传,叙利亚向伊拉克运送红外夜视仪,夜视仪是一种可以在夜晚达到侦察目的的设备,其依据的原理是()
A.不同的物质结构不同B.不同的物质发出的色光不同
C.它能在夜间发出红外线并到达不同的物体上
D.不同的物体温度不同,所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也不同
7.下列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因此人们要多照射紫外线
B.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但人体只能适量地接受照射
C.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人们要尽量避免紫外线的照射
D.虽然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但与人类的生活、健康关系不大
8.下列设备没有应用红外线的是()
A.红外夜视仪B.数码照相机C.验钞机D.“响尾蛇”导弹
9.紫外线能使__________发光,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____.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______,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______可吸收紫外线,使得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但目前__________正在受到空调、冰箱里逸出的_________等物质的破坏,出现了“空洞”.
10.把一支温度计放在色光中的红光之外,可以发现温度计示数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说明了红光之外有一种不可见光,它叫红外线.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7
课前透视
《识字2》共有十二个词语,展示了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描绘了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教材配有六幅插图,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读词语,想画面,识生字,一定会感到非常熟悉、亲切、有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加深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已经深有体会。教材中的这些词语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相同或相近,读起来感到熟悉和亲切,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运用教材,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不仅要识好字,还要将词读出韵律美。在积累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信息资料
1、实物投影仪、生字、词语卡片。
2、展示校园生活的课件、轻音乐磁带。
课时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学校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多彩。你喜欢哪一项,说给同学们听听今天这一课里向我们介绍了好多学校活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采用联系实际方式,从学生的喜好出发,带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为识字教学打下情感铺垫。)
2、看图:多媒体课件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哪一项活动是自己喜欢的?
(校园活动与学生密切相关,图片的出示创设了情境,易于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话平台
自读
1、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不认识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记。
3、同座互读互听,相互正音,点评。
4、同座利用生字卡片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
(自主识字,重点突出,学生之间的检查,提高了识字效果,培养了识字能力)
指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2、小组内采用喜欢的方式练读。
2、赛读:(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下面的字你会认了吗?看谁反应快。
3、读字交流。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和注意的地方:如“棋”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戏”字用熟字“鸡”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特别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多种方式的读词便于引起学生兴趣,乐于参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由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朗读
1、读图画中能找到的词语。先找一找,再读一读。(注意“观天气”一词是学生不易明白的,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白图意)
2、开火车读图画中找不到的词语。
3、表演读。喜欢哪一个词读后做了相应的动作。
4、汇报展示:喜欢哪一行词语就读哪一行。
5、挑战读:看谁读得最好。引导学生敢于挑战任何人,包括老师。
(读中体会,加深了理解,读出了情感,训练了语感,积累了词汇。)
写字
1、出示“胡、戏、棋、钢”四个字,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书写难点字。如“棋”左边的木字旁捺变点,右边的“其”,中间是两横。“钢”金字旁的竖钩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4、同座展示临写的字,评议。
(由读到写,循序渐进,突破难点,加上合理的评价,学生间互相促进,培养了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复习读词语,引入新课)
诵读
1、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感情。
2、师配乐范读,学生评说。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引导学生要边读边想像,读出韵律来。
,12
3、指名读,全班点评。
4、自主练读。
5、汇报读。喜欢读哪行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哪行。
6、整体诵读。
(有感情朗读是理解的基础,个性的朗读能促进学生感悟与积累)
练习
出示课后的'“读读说说”
1、指名读课后的“读读说说”的第一行。
2、说说题目的意思。
3、小组内比一比谁说得多,说得好。
4、汇报。共同理解字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生字的复现,在读中进行巩固,组词扩展,注重了积累,训练了思维。)
写字
1、出示“观、弹、琴、养”生字,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范字,了解字的写法。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临写。提示难点处如: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写扁一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4、同座互相欣赏写字成果,进行点评提出建议。
(夯实写字训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写字技能。)
拓展
1、想想我们学校课内外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小组内先说说。
2、全班交流。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按字体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二胡:弦乐器。又名胡琴。音色刚柔多变,既能演奏柔美、委婉的曲调,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旋律。
京戏:我国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是我国的国粹。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以轻快、活泼、跳跃的声音学唱歌曲《小渔篓》,体验劳动的快乐。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用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意图:《小渔篓》是人音版第四册的一首歌曲。在本课的设计中,以《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开展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课题展开教学活动,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里保持时间短的心理年龄特征,以及音乐认知、感受的特点,通过创设音乐情景,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气氛,引导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表现音乐、自主探究,让学生学得兴趣、学得愉快。在教学中我突显以学生为主体,主动体验探索这一主线。让学生通过寻找、体验、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循序渐进地学习,扎实地掌握歌曲,并初步懂得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和表现歌曲,体会劳动快乐的.主题。
教学难点:
顿音、一字多音的演唱,乐句5 3 3 1︱25.︱和1 3 3 1︱26.︱的音准。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练声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5 3 3 1︱23︱1 – ‖
mn
二、节奏训练
1、师:同学们喜欢劳动吗?今天我们一起去海边体验一下渔家孩子的生活吧!
2、师:嘘,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模仿下吗?生:海风:呼—,呼—
海浪:哗哗哗,哗哗哗
3、师:海风海浪奏出了美妙的节奏,你能拍一拍吗?
请你们按上面的节奏也来拍一拍。(生徒手做)
三、熟悉旋律
1、师:风静了,浪平了,沙滩上留下了许多小鱼虾、小田螺呢!瞧,还有一些小音符也跑来啦!(56123)你认识它们吗?能唱一唱吗?
2、师:看老师把这些音符编成了优美动听的旋律。(出示卡片5331︱25.‖)仔细听一听,再唱一唱。还可以这样编(出示1331︱26 .‖生唱。)
3、师:渔家的孩子也喜欢老师编的旋律,他们还把它编到了渔歌里去了呢!我们也来听一听,找一找。(播音乐)
4、师:我们一起用lu来跟着音乐轻轻地哼一哼!
四、学习歌曲,感受情绪
1、师:渔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呢?想不想听老师来唱一唱呢?(师表演唱)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渔家孩子在海边捉鱼虾、田螺和小泥鳅。收获了那么多,那么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2、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高兴劲儿跟着音乐来表现吧!
五、分段学唱
A、学唱第一段
1、师:你们想学学这首歌吗?我们跟着音乐轻轻的哼一哼。
2、跟着琴试着来唱一唱。
3、难点处理,讲解顿音记号。
你认为哪句比较难唱呢?
讲到“小泥鳅”这句时,老师在唱小泥鳅这三个字的时候是怎么唱的?(轻巧跳跃的、有弹性的)看,这就是小泥鳅,它在海面上蹦来蹦去。
师:歌谱上给它加了个黑色的倒三角形,就是告诉我们在这儿要唱的短促、跳跃。(出示顿音记号,▼)这个符号就叫做顿音记号。
讲解轻重的问题。
师:轻一点会更有跳跃感,就像小泥鳅跳得更灵巧了!(跟琴唱)
4、第一段连唱
B、学唱第二段
1、师:篓里装满了鱼虾、田螺、小泥鳅,还有许多的故事和欢笑呢!听!
2、师: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听得非常认真!让我们听着钢琴声轻轻地来唱一唱这段。
3、讲解最后一句
师:渔篓里装满了那么多,该满载而归了吧!你们听老师唱最后一句“姆”(师唱最后一句哼鸣,加上背着渔篓走远的动作。)你觉得老师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吗?
生:声音是越来越轻了呢!
师:就好像孩子们背着装满鱼虾的小渔篓(走远了)这里用减弱记号表示演唱的声音要越来越轻。
4、第二段连唱(a跟琴唱b跟音乐唱c请生唱)
5、两段连唱
六、学唱乐谱
1、学唱:1 33 1︱5 33︱1 33 1︱2– ‖
2、背唱
用接龙的方式,让学生觉得降低难度,能够背唱。
七、课堂总结
1、师:真是一群快乐的渔家孩子!大家这么热爱劳动,干劲十足!
师:劳动是快乐的,让我们都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播《劳动最光荣》,生边唱边走出教室。)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齐读、赛读等形式,能够正确读出“司、假”等14个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通过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练习,能够正确书写“别、导”等6个生字。
2、通过教师范读、小组合作读、表演读等形式,能够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在课文中划出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遇到紧急情况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1、借助注音读通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
3、在小组内读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4、自学检测,我会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
司马光假山水缸别人慌忙吓人使劲砸破救出一块石头
二、快乐书写。
1、认真观察田字格内的生字,用红笔标出易出错的地方,并在小组内交流。
2、自我检测,我会书写得很漂亮。
三、合作探究
1、观察文中插图,并和课文结合,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
2、再读课文,划出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后,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现。
拓展延伸
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小朋友,你还有别的好方法能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吗?快和小伙伴说一说吧!
课堂检测
1、我会正确书写下面词语。
fēn bié dào chù nà lǐ xià rén
2、选字填空。
快块
太阳公公()要下山了。
老松树下有一()大青石。
我比小光跑的()。
扩展阅读
[课件分享]保护牙齿健康活动教学设计壹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件分享]保护牙齿健康活动教学设计壹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牙齿的了解并不深入,有坚持早晚刷牙习惯的幼儿并不多,蛀牙问题在幼儿中也严重存在,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我设想通过具体的牙齿模型、幼儿日常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在活动中整理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并寻找保护牙齿的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
3、了解换牙的常识,学会保护恒牙,养成坚持每天刷牙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牙模、牙刷;
2、蛀牙形成的图片两张;
3、事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未浸泡过的蛋壳;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牙齿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难点:蛀牙形成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
1、T: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我请小朋友们猜到的小朋友上来轻轻的告诉老师,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牙齿)
如何改掉孩子挑食的习惯
健康活动《我是快乐跳跳糖》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相关文章:
光的折射教案08-03
《光的折射》教案03-21
《光的折射》教案03-30
(推荐)光的折射教案07-12
《光的折射》说课稿01-18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03-27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12-28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02-11
《神奇的光》教案03-07
关于光的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