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二年级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
六、布置作业:
(1)抄古诗试背
(2)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2
《父亲和鸟》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和热爱及“我”的护鸟心愿。
★了解课文通过对鸟的了解间接表现对鸟的热爱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和热爱及“我”的.护鸟心愿。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通过对鸟的了解间接表现对鸟的热爱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分角色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汇报,教师重点强调“喃、浓、腾”的读音和“味、猎”的字形。
5、指导写字。
6、学生练习写“并、喜、重”,体会写字规律。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体会教师朗读时的情感。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质疑。
3、教师重点引导: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从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对鸟很了解?
(2)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读课文,再讨论思考题。
5、汇报。
三、实践活动。
查阅有关鸟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3
教学设计示例
1.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欲捕鸣闭口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振——晨蝉——弹忽——物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4
《“红领巾”真好》
教学目标:
1、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课件美丽的森林图片小鸟图片鸟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听,是什么声音?你们喜欢小鸟吗?(出示课件鸟鸣声)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和小鸟有关的课文。
3、请同学们自己打开书,读读课文,看看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鼓励自学字、词:
1、你们真了不起,自己通过读课文就知道了这么多的内容,你们既然已经知道了课文写得是什么了,我们还用不用再学呀?为什么?
对呀,学一篇课文,我们不光要了解它的内容,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学会朗读背诵,学会新知识呢。
2、大家能不能够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看谁读得好?
3、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重点纠正:
a、扑棱棱,“棱”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它读二声,在连成词,就读一声
b、叽叽喳喳:方案一:小鸟叫得多好听呀!叽叽喳喳再来一遍
方案二:想想小鸟是怎么叫得?欢快一点,再来一遍
c、学生读词语。(你读得真好,小鸟很愿意和你成为好朋友)送小鸟卡片。
三、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小节
a同学们已经读会了词语,现在你再读读课文,你肯定比刚才读得好,不信你试一试?
b刚才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我真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小鸟呀?
(出示课件美丽的正在飞行的小鸟)
c你们那么喜欢小鸟,就请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吧。
(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自己评论)
d是呀,这只小鸟如果再活泼一点就好了,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加上动作就好了。我们一起和她加上动作试一试?
e找同学上台表演
2、学习第二小节:
a可爱的小鸟们,你们告诉我,你们整天在忙什么呀?
b你们是怎么捉害虫的.,把你们的本领告诉大家怎么样呀?(让学生说自己查找的资料)
c你们懂得真多,老师这里有一个鸟儿捉害虫的录像,想看吗?
d自己有感情的朗读第二小节
e刚才我看到有只鸟儿既能干,又机灵,上台表演一下吧(奖励小鸟)
3、学习第三小节
a你们看,就在这片翠绿的树林中,鸟儿一边唱歌,一边捕捉害虫,他们那优美的歌声在称赞谁呢?
b现在你们就是那群爱鸟、护鸟的“红领巾”了,你们要去那里放鸟巢呀?(贴在黑板上美丽的森林图片,找同学到台上贴鸟巢图)
c说说你为什么来放鸟巢呀?我提议,手中有鸟儿的同学,让我们一起将他们放回大自然中吧。(学生上台贴鸟儿)
d看课件,木牌上写的是什么?你想些什么?找你个小伙伴合作,把你刚才说的写下来好吗?(学生制作木牌)
小结:听到你们这样说,小鸟叫的更欢了,你们听,小鸟在感谢你们,夸奖你们呢,他们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板书题目)
e有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a拿好书,我们在小鸟的欢叫声中,再来合作读读整篇课文。(鸟的音乐一直持续)
b有感情上台表演背诵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5
《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的:
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在理解每一节意思的基础上,了解全篇课文内容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1.小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伙伴互相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4.指名按每一节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
5.全班齐读课文:要读得正确,不多字,不丢字。
6.自学: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汉字的字形。
7.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8.全班汇报。
二、“我会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先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指导书写“歌”、“甜”、“除”。
四、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二、读中悟情、抒情。
1.自由读: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3.学生自读: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质疑。
4.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节朗读,说说这一节都写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小组进行展示,表现出师生情,全班评读。
6.品味词语。
“绿叶沙沙”像什么?
“盛开的花儿”像什么?
7.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并背诵下来。
三、写字练习。
四、教师小结。
五、实践活动。
以我爱老师为题,每人完成一幅诗配画,在全班展示。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6
教学要求
1、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理解内容;学习列宁做了错事主动认错的好品质。
2、理解词和句;掌握生字和相关词语,能用“互相”“注意”口头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按照提示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齐读后问:“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要求:
1、尽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3、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效果。
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强调“宁”“岁”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助正音。
四、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自然段之间的停顿;注意长句子的读法。
五、再读课文。要求:
1、努力把句子读流畅,争取把整篇课文读流利。
2、思考: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同桌可讨论解决。
(出示书后练习3的提纲,讨论与自然段对应起来)
六、分段细读课文。
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列宁小时侯做错事后来又主动认错的事。要想清楚的知道这件事,我们可以仔细读课文。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哪几个人出场了?)列宁去姑妈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可是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花瓶是怎么打碎的?(提醒:注意“不小心”)
3、讨论:花瓶是怎么打碎的?结合朗读句子回答。(板书“不小心”)
4、练读第二自然段,指导:第一句突出高兴;第二句注意在房间里;第三句读时要突出“不小心”,读的轻一点、打碎了可以读慢一些,读出惋惜的语气。
花瓶碎了有人承认吗?有人看见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读后面的课文。
七、小结。
八、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课后练习2的所有词语)指名读,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知道在姑妈家列宁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当时有人看到吗?今天我们继续读下面的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阅读第三自然段。
1、花瓶打碎了,孩子们发现了吗?他们还在你追我赶,姑妈进来了出现了怎样的.场面?练习分角色朗读。(四人小组)
2、指名分角色朗读。首先讨论:A、姑妈的话应该怎么读?B、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宁说的都是“不是我”三个字,语气一样吗?(提醒:他们的心理不一样,标点符号也不一样。)读第一句话的重音应该在哪个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体会语气是否正确。
3、评议。结合理解“注意”“互相”在句子中的意思。
4、通过刚才的阅读你感觉列宁是个爱说谎的孩子吗?注意“也低声”“都笑只有列宁没有笑”看书上的插图观察个人的表情。
5、列宁确实不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场面表演出来,(一个同学做列宁,一个演姑妈,两个男的两个女的演表兄弟表姐妹)评议。
三、阅读第四自然段。
1、自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谈想法,2、列宁给姑妈写信了吗?写了什么?读姑妈的信,理解意思。
四、总结全文。
读课题,结合课文再一次理解“诚实”的含义。列宁做错了什么事?(1、打碎花瓶;2、当时没有承认。)
五、识记生字。
出示书后的生字。
1、边读边记,特别注意:”岁表房互“这几个字形。”互“字的笔顺。
2、指导书写”表、互、岁、房“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
六、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默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练习复述课文。
1、出示作业3的提纲,每小组说一部分,先说完的可以多说。
2、各小组派代表说。评比那一组。、
3、练习说全文。重点说花瓶怎么打碎的,列宁怎样认错的。
三、完成作业2的听写和造句练习。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听写。
3、理解互相、注意在课文中的意思,练习造句
四、作业。
1、用”互相、注意“造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说说你对列宁的看法、
板书设计:
3、诚实的孩子
做客
捉迷藏打碎花瓶(不小心)
写信认错不说话
姑妈回信认错诚实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7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感觉,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妙。】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意在使学生懂得表清朗读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代作者说话,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9
一、说教材:
《小马过河》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们可以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
这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刚被淹死。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说一段话。依据大纲要求,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说出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想,从实践中去寻求答案。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理清,一段话的先后顺序,按顺序复述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的情况是本问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学法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本组课文的'训练要求,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以读促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三、说教学流程:
1、图片导入,激趣引趣。
巧妙的开场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本课我用主人公小马的图片来提问,让学生马上进入角色。揭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小马过河》。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里都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可以和同桌讨论。在这里安排讨论是因为问题较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在讨论结束后,我安排他们自由读课文,朗读时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几次来到河边?小马过去了吗?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初步知道故事情节。
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已经了解了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几次来到河边。接着我按课文顺序分段进行教学。第一自然段主要训练用用“什么地方”“住着”“谁”说一句话。第二自然段主要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小马的话。三至五自然段对话较多,我注意指导学生以不同的语气去读不同“人物”的话。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马,还有老马,老牛伯伯、松鼠。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马是“妈妈”,说话该用亲切的语气。老牛伯伯是老一辈,朗读时声音要粗,语气稳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语气要急切。小马天真、有礼貌,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指导朗读时,这些都要向学生说清楚。根据事物出现的先后,用课件展示事物,边展示边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这样训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第七段主要是小马与老马之间的对话,注意不同角色的不同感觉。第八段主要训练用”既不像……也不像”说话。在细读课文时,我主要用不同朗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齐读、指名读、自由读、默读等。
4、课堂小结,突出主题。
四、说板书:
由于没有图片,所以我用最简单字体来表现文中各“人物”大小的不同。这样既直接又简单,学生一看便非常明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10
一、设计思路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荷花》。而后请学生初读课文。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课文第三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小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
2.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4、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因此,在课文第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特别是第二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激趣,课件激情,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学生畅谈感受。
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细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2)反馈,估计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后三句: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将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②第二句:为什么喜欢?并进一步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感情朗读写荷叶的句子。
2、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
3、指导背诵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具体内容见设计思路)
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4、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五)略读第一段
(六)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11
《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一.教学效果: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观察画面来领悟文中所体现的美丽景色。但文中的四处景物都是南方的景色,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使得学生的想象具有局限性,说得不够到位,在这一点上我还缺乏指导。如能“以讲促说”可能比看画面效果要好些。课间游戏我设计了一项师生互动环节,不仅达到了休息的目的,而且也是对数量词的巩固,在巩固生字这一环节上我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宠物小精灵”卡通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我出示一些图片,让孩子们做小诗人,自行创作诗歌。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队旗”等。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了。
二.成功之处:
这一节识字课以读为主,让学生学会用量词来形容事物。在本次教学中我初步达成了原定的学习目标,但在进行反思后发现还有三点可以进行改进:一是适当简化教学过程。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花的时间有点过长,导致后面教学有些匆忙。在今后的教学时应注意把复习导入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这样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才合理。二是生字教学不能漏。在设计教学时,由于第一课时已将生字全部教学完成,所以在本课时教学中没有安排学生书写生字,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每课都应该安排10分钟左右的练字时间,这一点我必须牢记并认真执行。三是精心设计衔接语,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本课识字中有四个场景,如何合理地帮助学生合理进入情境是我在教学设计时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用“和老师去海边走一走”这样的语言来进入情境,但效果不是很好。我想如果用假日旅游的.方式来导入课文并配以合适的图片,不知结果会如何,希望下一节识字课我能做得更好。
三.不足之处: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认为我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不能收放自如。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大大加强,真正走近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改进措施:
1.上课之初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的数量词进行说话联系,学生发言欠积极,在这方面要想一些更好的策略来激发学生们说话的积极性。
2.写字教学过程需整合得更加简洁,课堂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写的时间。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
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案点评: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13
教学目的:
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板书课题
柳树可喜欢春天了,它总是轻轻摇摆那长长的柳条,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柳树赞美春天的。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2、自己试读课文。
3、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1、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2、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3、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过渡:在这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柳树垂下了姑娘长发似的柳条,一阵春风轻拂,那柳条随风摆动,碧玉似的叶子在春光中,仿佛一个个小生命在颤动,多么迷人的春天啊!
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2、指名学生背诵。
3、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1、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2、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14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0、葡萄沟
2、在我们的祖国边疆有一个好地方,那就是——
3、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新疆葡萄沟的美丽风光。
二、师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
1、标小节序号,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找出本文的多音字;
2、读通课文。
四、检查自学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杏,阴
2、多音字:好客,钉着,水分
五、讲读第一节
1、用——划出本文的中心句;
2、新疆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从文章找句子回答,用()表示。
盛产水果
葡萄多、美
葡萄干有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
3、自由朗读第一节,思考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4、点出“盛产”,自由读第一句,请你谈谈你对这个词的理解。(月月有水果)
从哪些句中看出——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九十月份……
揭示总分关系。
师引读:那里盛产水果——
第2句和第3句的关系是“总起分述”的关系。画示意图。
5、齐读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六、布置作业
1、抄词并家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知道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是因为——(生答)
出示:
盛产水果;
葡萄多、美;
葡萄干有名
2、我们还背诵了第一节,指名背诵。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葡萄多、美和葡萄干有名。
二、体会葡萄多、美,葡萄干有名
小黑板出示第二节
1、引读: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就像——,到了秋季——。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老乡——。葡萄沟真是一个葡萄的世界。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里为什么是葡萄的.世界?自由朗读这节,自己体会。
交流:
①展开,一个个,绿色,凉棚(枝叶美)
一个个——数量多
展开——范围大
绿色——颜色美
凉棚——枝叶茂密,向四处展开
为什么说葡萄的枝叶像绿色的凉棚?(什么叫“凉棚”)
“绿色的凉棚”和“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有什么不同呢?
读出“枝叶美”的语气。
②一大串,红的、白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葡萄美)
把“五光十色”改成“五颜六色”好不好?为什么?
“五光十色”体现了不仅颜色多,而且有光泽。
“极了”——美到极点,加重语气。
读出“葡萄美”的语气,注意语速加快。
③热情好客,准会摘下,最甜,吃个够。(人情美)
板书:老乡热情好客
维吾尔族老乡怎样招待客人的呢?
准会——一定会。
什么叫“吃个够”——葡萄多,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用热情的语气,读出“人情美”。
3、齐读第三节。
过渡: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里去卖,有的运到山坡上的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三、用绘画的方法理解“阴房”
师:阴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呢?
1、默读第三节,用——划出阴房构造的句子,用~~划出制成葡萄干的句子。
2、男生读阴房的句子,女生读制成葡萄干的句子。
3、引读:阴房——,样子——,四壁——,上面——,里面——。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呢?——
4、请你画出阴房的样子,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体会阴房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5、交流。
6、师:设计出如此巧妙的阴房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反映。
板书:勤劳智慧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依据板书总结全文;
2、让我们面带微笑朗读全文,让我们一起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2、写段训练:
在我们祖国像葡萄沟那样甚至比它更美好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课外去寻找资料阅读,然后以“__真是一个好地方”为题写一段话。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检查预习
1、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师范读全诗。学生边听边学习老师的读法。
4、指名读,师生纠正错误。
5、全班齐读这首诗。
(二)合作探究
1、师:刚才检查了同学们的读,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好。下面,我们该做什么了?(学生回答)理解诗意。好,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合作学习。要求:四人一组,通过读注释、查字典、看插图来理解诗的意思,无法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2、学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师:通过交流,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2、指名汇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师指导朗读,要读出如仙如幻的感觉。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为了表现山非常高,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师:古诗中经常用这种方法,比如我们学过的: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师指导学生感受诗句所描写的壮观景象,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气势。
四、当堂练习
给《望庐山瀑布》诗配画,或者将诗改为一篇文章。
五、归纳总结
1、学完了这首诗,你的体会是什么?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16
《火红的枫叶》
[教材简介]: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通过“我”在树林里寻找火红的枫叶,给老师做贺卡的行为,抒发了小学生对大自然和老师的热爱。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学生对大自然和对老师的热爱,激发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美好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枫叶形状的生字卡片。
2、学生自备一套生字卡片,以及做贺卡的材料、工具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就是爱。而师生之间的爱是各种情感中最伟大、最无私的。你的身边一定发生过许多师生之间互敬互爱的事,给大家谈一谈好吗?有一位小朋友将他对老师的爱都深深寄予在一片火红的枫叶上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火红的枫叶》。
2、质疑。读了课题后,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
2、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4、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
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含义。
1、自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看一看通过阅读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注出来。
2、交流。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进行点拨、指导。
3、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如:“我”为什么要这么认真的去找一片枫叶?
4、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发散思维
1、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师的节日吗?如果你就是找枫叶的小朋友,在这一天里,你想跟老师说些什么?
2、做贺卡。我们一起来做一张贺卡,将你跟老师说的话写在上面,然后送给你们的`老师吧!
小结:
一片小小的叶子寄托了小朋友对老师的爱,这个教师节,老师一定会很快乐的。
五、作业:
1、继续做贺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进行检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卡片,进行开火车的游戏。
2、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自学提示:
(1)读一读生字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3)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识字的方法
(4)比一比谁的方法妙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点。
4、学生汇报。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火:注意不要写散。
(2)洁:右上方是“士”,不是“土”。
三、巩固练习
1、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一读,扩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17
《雷雨》
[教材分析]: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低年级段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本课的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有情趣地诵读、想象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读说结合,激发情感,培养学生灵性。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自主诵读、创情想象中感受课文的意境。
3、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
4、在体会文章意境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创情想象中感受课文的意境。
2、能感受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雨)你见过什么样的雨?
2、学生自由回答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雨的样子,教师相机总结学生的回答。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夏季里雷雨的壮丽景色。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播放影像,情境体验
1、播放雷雨前、中、后的影像,让孩子们认真观看。(师认真观察孩子们在观看时的表情)
2、总结孩子们刚才看影像时的感受,让学生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3、师根据孩子叙说,相机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同桌互读互评。(媒体出示评价标准:能认真读书,得;能认真读书,读得准确,得;能认真读书,读得准确流利得。)
3、获一颗星和两颗星的小朋友齐读课文,争取得三颗星。
四、创情想象,体会意境
(一)、重点体会雷雨中的景象
1、(出示课文插图1),让学生认真观察,体会雨中天气变化的特征。
2、学生自由汇报,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和说话。
3、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来写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吧。
4、学生汇报朗读。
5、雨下得可真大啊!小作者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课文中描写的句子。
(1)“哗,哗,哗,大雨下起来了。”
生分别模仿闪电声、雷声大雨的哗哗声,感受下大雨时的情景。
(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A、进行朗读指导:师先范读,告诉学生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学生比赛读,齐读。
B、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这时你在校园里、公园里、大街上,你会看到什么?
课件出示:雨越下越大。站在望去。
C、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自由汇报。
(3)体会重点词“渐渐地”
A、比较句子,体会用上“渐渐地”的好处。
B、运用换词法来体会,再让学生用“渐渐地”说话练习。
3、让我们也来瞧瞧雷雨中的'景象吧。(播放雷雨时的影像)
4、瞧!大家都看得入神了。喜欢这场雷雨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话吧!
(二)读欣赏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色
1、雷雨前的天气有什么变化和雷雨后的美丽景色小作者是怎样告诉我们的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来,划一划,读一读,再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2、检查学生读书结果:师准备描写景物特征的词语卡片,让学生上台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3、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相机出示相应的句子,创情想象,感受天气特征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要点:
A、引导学生比赛读,边读边想象,感受雷雨前紧张、沉闷的气氛。
B、知识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告诉我们要下雨了呢?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要点:
A、标出表示动作的词,利用课件演示感受动静的变化。
B、运用换词法让学生理解“垂”意思。
C、引导学生男女生、个人竞读,感受紧张的气氛。
(3)当学生说到雷雨后的美丽景色时:
A、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理由说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表演等)表达出来。(准备课外知识链接:彩虹的形成)
B、让生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感受雷雨过后大自然的美丽。
C、睁开眼睛吧,(课件出示雨过天晴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把你心中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三)文中的小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景色,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说话,创造思维
1、在大自然,除了有夏天这样迅猛的雷雨天气外,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天气呢?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请学生说各自熟悉的天气情况。
3、课件播放一组天气情况的图片或影片。
4、学生一边欣赏,教师一边引导:小朋友们,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小小天气观察员,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在下次我们班举行“小小气象播音员”的比赛中告诉大家的!
5、课件出示:“小小气象播音员”的比赛通知。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内容】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3-05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画风》11-11
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2-27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2-14
小学二年级语文《风》教案11-24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12-07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03-25
小学二年级语文《回声》教案11-03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