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时间:2025-08-03 09:48:0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汇总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歌唱活动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汇总六篇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兔跳跳跳》是一首情境性、游戏性较强的歌曲,旋律轻松明快,歌词简单易懂。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记住歌词、学会演唱并不是难事。因此,活动设计中我的定位是既要让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演唱这首歌曲,还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唱好,让幼儿既体验到歌唱的快乐又掌握一些简单的歌唱技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歌唱表现力,激发幼儿喜爱音乐的情感。

  活动以带“小兔”去树林玩这一情境为主线,在游戏化的轻松氛围中从熟悉旋律到理解歌词,从学会演唱到多形式表现。前后呼应的游戏环节和情境设置,意在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活动的趣味;多形式的演唱和情趣化的引导,意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歌唱的快乐。

  活动目标

  1 感受乐曲的活泼欢快,学会演唱歌曲。

  2 学习用衬词的方法为歌曲的部分乐句伴奏,在多形式的演唱中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伴奏音乐,大灰狼头饰一个,表现歌词大意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韵律表演,感受旋律

  1 谈话引出活动主角,学习用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的方法。

  2 在《小兔跳跳跳》的音乐旋律中,幼儿随教师做简单的韵律动作,熟悉歌曲的旋律。

  (在趣味的情境中通过肢体动作和跟旋律说衬词这两种形式的结合,既达到熟悉旋律、感受乐曲结构的目的,又让幼儿的声音得到了很好的预热,为接下来的演唱做好铺垫。同时,学习有弹性地说衬词还为接下来的演唱埋下伏笔。)

  二、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1 教师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小兔跳到了什么地方?它听到了什么?又会碰到谁?

  2 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图谱,并引导幼儿一一学唱相应的乐句。

  3 幼儿集体完整跟唱歌曲若干遍。

  (从完整欣赏到逐句学唱再到完整表现,分步走的`教学方法便于幼儿的理解和记忆,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让学习更有序和有效。)

  三、练习衬词,演绎歌曲

  1 出示小兔脚印图谱,引导幼儿学习第一句配衬词演唱的方法。

  2 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衬词用以上方法表现第二乐句。

  3 将幼儿分成两组,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整表现歌曲若干遍。提醒幼儿看教师的指挥,合理处理好自己的声音,注意两种声音的和谐与美感。

  (通过图谱这一有效支架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两个乐句不同的表现形式,为幼儿会唱、唱好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倾听、发现、提问等,引导幼儿去发现和解决演唱的困难,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让幼儿不仅学会演唱这首歌曲,而且能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能,为今后的歌唱打下基础。)

  四、游戏表现,寓歌于乐

  告诉幼儿游戏名称,交待游戏玩法,师生共同玩游戏若干遍。

  (在有趣的游戏中检测和巩固幼儿对歌曲演唱的成效,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歌唱的美好和快乐,寓学于境,寓歌于乐,寓乐于情。)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现实生活中老鼠在人们心目中是人人喊打的坏家伙,而卡通图片或动画片里小老鼠都扮演着机智勇敢.聪明幽默的反串角色,幼儿不但很乐意接受,还经常模仿小老鼠走路,吃东西的样子,加上今年是鼠年,唱一唱老鼠自己的歌,挺有意义。因此,我选择这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

  活动目标:

  1. 通过参与老鼠找食、老鼠搬家等游戏情节,体验和理解歌词内容,并能用简单绘画帮助记忆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 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并尝试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电脑一台、野猫头饰、碟片、垫子、勾线笔、纸、小老鼠臂饰

  活动过程:

  一、游戏《老鼠搬家》,体验和理解歌词内容。

  1、谈话引入,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属相吗?知道12生肖中哪种动物排在第一位吗?我们来做回小老鼠,玩《老鼠搬家》的`游戏,好吗?

  2、教师介绍游戏方法,走,我们出去找点东西吃吃,可是万一被野猫发现了,你们可要赶紧跑回家里(幼儿坐回自己的垫子上)播放音乐<老鼠偷油>

  2、(另一教师饰)遇到一只凶狠的大野猫,小老鼠赶紧跑回家里,猫趾高气扬地走了.

  3、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看,这是猫爪子抓的,要是猫爪子再少一点,就抓不疼我们,要是腿在短点就跑不过我们,牙齿一个都没有,我们就再也不用怕他了.

  二、学习新歌《老鼠画猫》

  1、初步感受旋律.鼠妈妈:看来这儿不安全,咱们还是搬家吧?幼儿拿起垫子跟着妈妈(歌曲旋律起)

  2、鼠妈妈:小老鼠咱们搬了一天的家,很累了,赶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觉吧!(放歌曲,幼儿记忆歌词)

  3、鼠妈妈;我刚才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刚才那只讨厌的大野猫它变了,你们猜猜看,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讨论,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鼠妈妈:孩子们,你们的心思和妈妈一样的,那就让妈妈将梦中的老鼠唱给你们听,仔细听哦!

  5老师范唱,提问幼儿,妈妈都唱了些什么,幼儿说出内容,师出示图谱。

  6、幼儿看图谱跟琴学唱。请男宝宝、女宝宝各唱一遍。多种形式唱。

  7、妈妈把梦中的猫画出来吧。巩固歌词。

  8、鼠妈妈:你们喜欢这样的猫吗?那我们一起来画这样的猫吧!根据音乐歌词画猫(音乐旋律起)

  9、边检查画面,边再次演唱歌曲

  10、和客人老师一起唱

  三、结束部分

  一声猫叫——鼠妈妈说我们理想中的猫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猫还是要来抓我们的,孩子们我们搬家吧!幼儿拿起垫子跟妈妈搬家(在老鼠偷油的音乐中结束活动,此活动为8年南京市千名教师培训教学实践课)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师幼合作、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尝试用不同的音色表现歌曲中的衬词部分。

  3、根据动作及图谱中音符的高低位置,唱准衬词节奏和旋律,并按不同角色形象用相应歌声演唱。

  活动准备:

  1、图片:牧羊人、山羊爷爷、小山羊各一张

  2、音符、旋律图谱

  活动过程:

  一、练声部分

  ——引导幼儿边看黑板上的台阶边随琴声自由想出一种好听的声音进行歌曲中衬词部分的节奏练唱。

  二、结合歌名导入,引导幼儿初步欣赏歌曲。

  1、教师根据事先出示好的图片谈话导入

  ——“有一位牧羊人喜欢在山上唱歌,他的歌声很好听很嘹亮,但是他每次都觉得很孤独,因为没有朋友和他一起唱,今天方老师请来了两个朋友和他一起演唱,我们听听是谁来和他一起唱了呢?”师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分别出示图片并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他们唱了什么?”

  3、尝试用手、脚动作表现每句衬词处节奏,引导幼儿重复欣赏歌曲,掌握衬词节奏及旋律。

  三、学唱歌曲部分。

  1、出示衬词图谱,引导幼儿自主理解图谱并学唱衬词。

  ——“你们想和他们一起唱吗?那这一句唱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试试吧!”(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学唱衬词部分。)

  2、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解决困难。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音色表现山羊爷爷和小山羊的声音。

  ——“如果你是山羊爷爷(小山羊),你会怎么唱这一句呢?”

  ——幼儿听琴声自由尝试表现

  ——个别表现

  ——分组自选角色演唱。

  ——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师幼分组分角色演唱。

  五、与所有在场老师合作演唱。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再现"世园会"的所见所闻,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歌曲,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创造力,口语表达力及表现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及磁带、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世园会"、事先准备的录象。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汽车"教师: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开车去春游吧,

  二、创编歌曲--逛逛世园会

  1、逛逛世园会教师:看看,我们到了哪里了?(世园会的图片)呀!美丽的`世园会,我们一起去逛逛吧!

  2、讲述逛世园会的所见所闻

  a、观看世园会的录像,幼儿用自由讲述。

  教师:世园会里好玩的地方可真多,你们在逛世园会时看到了什么?

  b、用拍节奏的方式来讲述所见所闻

  教师: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啊!再来看看,我们讲到的好玩的地方有没有被拍下来。

  教师:世园会里真热闹,我呀越看越高兴,(打节奏的讲述)你也配上好听的节奏再来讲讲好玩的地方好吗?

  例句:世园会里真好玩,风车风车转得快,小鱼小鱼游啊游,孔雀孔雀真美丽,轿子轿子真舒服,划船划船真快乐。

  节奏类型:x.xxx|xxx|

  3、创编歌曲:世园会里真好玩a、个别创编

  教师:风车风车转得快,小鱼小鱼游啊游,我们讲了那么多好看好玩的东西,想一想,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更好听?

  教师:看一看,我用了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更好听的?(教师示范表演)

  教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小朋友跟着教师唱一遍)

  教师:谁也想来试试?(请两名幼儿)

  教师:能不能把有趣的事情都编到歌里去呀?

  教师:你想唱什么?告诉小朋友们。我们和他一起来拍拍手好吗?(先整首歌用打节奏的方式念歌词,然后配上钢琴集体唱一遍,请两名幼儿)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借助情境导入、图谱演示、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趣味并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感受同伴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母鸡头饰若干,农场和歌词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乘着音乐火车去农场

  1、听音乐律动进“农场”。

  2、发生练习:母鸡怎么叫?

  二、母鸡的喜事

  1、聆听第一遍音乐,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和内容:今天大母鸡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们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她有什么喜事!

  2、引导幼儿带着问聆听第二遍音乐:

  大母鸡是在哪里下的蛋?大母鸡下蛋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下蛋以后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3、边提问边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大母鸡坐在哪儿下蛋呀?

  (2)大母鸡下蛋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教师引导幼儿表现高兴的样子)

  (3)大母鸡生完蛋之后怎么告诉人们呀?

  3、唱唱大母鸡的喜事:大母鸡想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它“下蛋啦”的喜事,让我们来做它的宣传员,唱给大家听!

  三、我们一起来“下蛋”

  1、教师当母鸡,全体幼儿当草窝,边唱边表演:

  2、请个别幼儿尝试当母鸡,其余幼儿当草窝。

  3、自由合作表演。

  (1)交代游戏规则:自由组合以5个孩子为一组的表演队,一个孩子当母鸡,四个孩子当草窝,边唱边表演。

  (2)幼儿自由组合并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合作游戏。

  四、游戏:母鸡孵小鸡

  1、大母鸡想要有自己的小宝宝了,你们知道它们躲在哪里吗?对啦,鸡宝宝躲在蛋里,要鸡妈妈坐在上面孵20多天才能出来呢!

  2、教师当母鸡,幼儿当鸡蛋,在游戏中结束本活动。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七言古诗的基础上,尝试用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演唱七言古诗《咏柳》等。

  2.借助教师动作暗示感知乐曲中的附点并理解古诗内容。

  3.体验用新诗为乐曲填词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练背诵七言诗《咏柳》等。

  2.幼儿听过黄梅戏曲调,对黄梅戏有初步认识。

  3.《女驸马》vcd选段及伴奏带。

  活动过程:

  1.演唱黄梅戏《看灯》进场。

  2.看vcd画面,欣赏《女驸马》选段,初步感知旋律。

  师:音乐是一段……它和我们听过的黄梅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再次欣赏,进一步熟悉旋律。

  师:我们一起跟着这段音乐用“拉拉拉”来哼唱。

  4.听伴奏带,在教师启发下边哼唱边做动作,感知黄梅戏曲调拐弯绕的特点。

  5.欣赏教师用七言诗演唱黄梅戏曲调。

  师:你们发现这句歌词是几个字啊?我们学过什么诗也是一句七个字。

  6.再次倾听教师演唱,并随教师做动作。

  师:你们听我唱《咏柳》的时候,在哪个字是有点拐弯的,拐弯的地方我做了什么动作?

  7.跟随教师听琴声念歌词并做动作,体验乐曲中“附点”部分。

  师:你们发现最后一句哪个字重复念了?怎么重复的'?

  8.教师带领幼儿听琴歌唱。

  9.在教师引导下替换歌词,并听音乐随节奏做动作默念歌词。

  师:你们还会什么七言诗,我们一起不发出声音跟着琴声在心里念。

  10随教师用新诗演唱。

  11.幼儿散点站立,独立用新诗演唱。

  师:你们还想唱什么七言诗?你们自己能唱吗?如果不记得,你们怎么办?

  12.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男生”动作。

  师:刚才我们做的动作都是旦角的动作,黄梅戏中男生动作和女生不一样,他的手是虎掌,脚是靠步,手指是剑指。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10-03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05-15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必备)05-15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15篇)10-17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4篇04-22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15篇07-19

歌唱活动教案10-20

《歌唱活动》教案10-12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集锦9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