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pkg/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习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六、采取的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提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学习内容的理解。
(1)加强直观演示,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3、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备好每节课的教案,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优化教学方法,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5、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和敢于创新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7、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分层设置作业,尽最大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8、加强书写训练,定期进行优秀作业展览,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1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具和学具
1.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卷尺和测绳、七巧板、钟面、转盘
2。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把教科书第92页的月饼插图画在硬纸板上,剪下,制成较大的“月饼”,作为课上的教具。又如将教科书第123页思考题图复印多份,发给学生,让学生试着剪一剪。
五.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二、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
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
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
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
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
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
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课程简介: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背景分析:
本册的部分知识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如万以内的加减法,方法与二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同,因此对于这样的内容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培养他们的迁移类推能力。对于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等,对于这些操作性较强的知识,他们的好奇心会非常强,求知欲望很浓厚,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目标:
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
2、在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会进行相应的验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秒,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综合与实践:
1、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到呢个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有效性评价: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多样化
(一)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
学习态度评定等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表现优秀的在班级评比栏内加分;
(二)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A、B、C、D
具体评价措施: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及时记录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充分发挥表扬栏的激励作用。
(2)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及家长对孩子作业的关注度,给予适当的定量评价;
(3)注重学生错题成因的分析;
(4)引导学生以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的形式巩固知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坚持课前五分钟口算练习,课后五分钟小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把好单元测试关。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平均错误率4%以内,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8道题;动手操作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关注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间月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学期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单元序号
单元专题
主要内容
单元训练重点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时、分、秒
1、秒的认识;
2、时间的计算:
(1)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认识秒、感知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丰富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3~5课时
第二单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班级情况分析:
初三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习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一万以内加减(1)、测量、一万以内加减(2)、对次数的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矩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理解、数学广角集和总评等。它具有内容丰富、注重学生体验、反映知识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体现开放式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要求的主要目标:
(a)知识和技能
1、会写。能写三位加减,并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会用一个数字乘以两个或三个数字来估算
3、初步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分数的大小,简单加减相同分母的分数。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计和测量的。
5、了解长度单位公里,初步建立1公里的长度概念,知道1公里=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kg;知道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概念,知道分=60
秒,会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6、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绪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3、体验观察、运算、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计量、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次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时分、长方形、正方形的理解。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知道时间的单位:小时、分钟、秒,知道1分钟=60秒,可以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2、树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2和单元4
1、学生将计算三位数加或减三位数。
2、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计,进一步了解加减估计的基本方法,增强估计意识。
3、学生将理解检查计算、检查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关系,会做简单的单位换算,适当选择单位。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它们。
4、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与时代沟通几种关系,让学生树立时代观念,理解“时代”的含义,运用时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并使用除法。
3、用乘法理解和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第六单元
1、学生能熟练计算出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个位数的乘积小于十)。
2、学生体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乘法估计,并说明估计的思路。
4、学生可以用他们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了解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会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学生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矩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公式。会计算矩形、正方形等的周长。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测量它们。
4、通过各种活动,学生逐渐形成空间感和估计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8单元
1、学生初步知道几个点,几个点。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乐谱各部分的名称。对分数大小的初步了解。
2、能计算出分母相同的分数的简单加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x县xxxx小学三年级(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36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进行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单元: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三单元: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
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第四单元: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初
步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第五单元: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回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4、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
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六单元: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第七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时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第八单元: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第九单元: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图,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见带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第十单元: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十一单元:
1、通过整理与复习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与评价别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习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混合运算;(2)观察物体;(3)加与减;(4)乘与除;(5)、周长;(6)乘法;(6)年、月、日;(7)数学好玩;(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
具体特点是:
1.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空间和图形学习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科学习计划进度表
周次 课题 课时 日期
第1周 混合运算 4课时 9、1~9、5
第2周 混合运算 3课时 9、9~9、12
第3周 观察物体及单元测验 4课时 9、15~9、19
第4周 加与减 4课时 9、22~9、26
第5周 加与减 3课时 9、28~9、30
第6周 加与减及单元测验 3课时 10、8~10、11
第7周 乘与除 4课时 10、13~10、17
第8周 乘与除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0、20~10、24
第9周 整理与复习 4课时 10、27~10、31
第10周 周长 4课时 11、3~11、7
第11周 周长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1、10~11、14
第12周 乘法 4课时 11、17~11、21
第13周 乘法 4课时 11、24~11、28
第14周 乘法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2、1~12、5
第15周 年月日 4课时 12、8~12、12
第16周 数学好玩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2、15~12、19
第17周 认识小数 4课时 12、22~12、26
第18周 认识小数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2、29~1、2
第19周 综合复习 迎接考试。 4课时 1、5~1、9
第20周 综合复习 迎接考试。 4课时 1、12~1、16
第21周 综合复习 迎接考试。 4课时 1、19~1、23
第22周 综合复习 迎接考试。 4课时 1、26~1、30
第23周 综合复习 迎接考试。 4课时 2、2~2、6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时间与数学”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工作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后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数学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数学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数学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和较强计算和分析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
二、培优对象和辅差对象
培优对象:雷景强 杨凡 彭章颖 周帧智
辅差对象:赵良威 陈宇杰吴紫嫣
三、 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计算与分析的综合数学能力,成绩稳定在95分左右,并协助老师实施辅差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数学的计算这一基本的能力。
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资料,让优生扩大知识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尤其是分析问题,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以期在数学中能灵活运用,提高分析能力,同时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数学能力。
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逐步提高后进生的计算能力,可先布置他们互相出题目。然后独立完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训练后进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创造情境,坚持不懈地关爱后进生,让后进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
四、主要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
3.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练习,不断提高计算和分析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7.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潜能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时、分、秒;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三、倍的认识;
四、多位数乘一位数;
五、分数的初步认识;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七、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
八、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2.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帮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预计)教学时间
一、时、分、秒(4课时) 9月5日-- 9月11日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习一 ………………………….1课时
复习………………………….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9月12日-- 9月20日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9月21日-- 10月16日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习………………………….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0月17日-10月30日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10月31日-- 11月13日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习………………………….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1月14日-- 11月30日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12月1日-- 12月11日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习………………………….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2月12日-- 12月18日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习………………………….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12月19日-- 12月22日
十、总复习(4课时) 12月22日-- 12月30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二班现有学生72人。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建议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4课时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安排进度如下: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4课时
(二)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2课时
(三)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5课时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1课时
(四)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14课时
(五)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8课时
(六)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7课时
(七)摸名片——统计与可能3课时
实践活动——变废为宝1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5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中心,以教导处和教科室计划为指导,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热情。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1、继续认真系统学习《数学课程规范》,树立符合新课程规范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时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困惑。牢固确立以学科教研为主线的行动战略,努力构建数学学科教学特色和多元化、多形态的教学课型。
3、每个年级都要认真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推荐经验体会。
4、抓好备课组活动。
5、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了解和检查本组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情况。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加强业务水平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学习新课程的有关新理念。利用新课程培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校本培训机会加强对教师进行新课标理论的学习,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涵,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便更好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能力。全组教师在充沛抓住学生在校的有效时间外,要聚焦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科研要质量。
2、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习惯,益终生。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锲而不舍的监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在日常的'教学中反复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考虑,敢于质疑,认真细致、做事严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重基础,培优补差并举。小学数学的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必备的数学素质,是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方面的知识教师们应有所偏重。与此同时配合培优补差,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困生掌握小学数学必备的知识,让优等生在数学
上有进一步发展。老师们不只要有培优补差的意识,而且要有培优补差的时间和措施。培优补差的重点是补差。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需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局部学生要有所偏爱,和时给予补缺补漏。让这些学生也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因此,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动身,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协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别,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补差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了培优工作,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让优等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时地提高他们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使他们的综合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在教导处的布置下,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组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
四、月份具体工作布置:
九月份:
1、学科组会议,布置本学期学科组的活动内容。
2、制订学科组工作计划。
3、教师制订个案研究计划。
4、专题沙龙:如何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
十月份:
2、案例剖析。
3、教学常规检查。
十一月份:
1、课例研讨(1)。
2、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2、教学常规检查。
3、一、二、六年级数学学科竞赛周。
一月份:
1、学科组工作总结。
2、备课组工作总结。
3、教学常规检查。
4、资料收缴和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习内容:
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统计
4、年月日
5、两位数乘两位数
6、面积
7、小数的初步认识
8、解决问题
9、数学广角。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2)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3)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4)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5)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6)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7)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初步体会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对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问题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培养初步的策略意识和创新意识。
(3)进一步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会在交流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的思考,从而体会合作交流的意义,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4)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逐步增强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学习习惯是关键。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四、完成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
第二周:测量: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第三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四周: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的验算
第五周:加减法的验算
第六周:国庆假日
第七周:整理和复习、四边形
第八周: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第九周: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十周:估计、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一周: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二周: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
第十三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十四周: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十五周:多位数乘一位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整理和复习
第十六周:分数的初步认
第十七周: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第十八周:数学广角
第十九周:总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测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1-19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3-16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11-24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18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3-13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7-12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7-06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15篇03-01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03-2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