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1 18:44: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锦集[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锦集[15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流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确定“以人为本”的观念,把课堂教学看作自己也是学生人生中的一段激荡的生命经历,鼓励、激发学生去不断探索,把学生的“发现”与“创造”视为最有价值的劳动成果,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与他们共同感悟思潮的跌宕涌动。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时的一些认识:

  一、联系生活、感知数学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在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数学、感知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主体(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既符合自身的认知规律,又有直觉洞察、直观猜想、合理归纳与活动思维过程,有利于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

  二、身临其境,探索规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观察、思考、探索。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按下列步骤来创设情境。

  1.求三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一般来说学生都是先把方程的根求出来,然后计算,学生可能体会不到什么,此时课堂气氛比较平稳。

  2.求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这时很多学生会感到很繁,怕动手计算,课堂出现沉闷现象。此时教师立即口答出答案,学生就会感觉到很惊奇,为之一振,进而产生疑问:“老师怎么会看出答案?这里会不会有规律?”课堂出现窃窃私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3.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你开始的计算和老师的结论观察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吗?学生们跃跃欲试,开始投入到观察、思考、探索中去。

  4.提出问题:你敢肯定你所猜测到的结论是正确的吗?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斗志,使他们敢于说理、敢于证明,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三、由点到面,触类旁通

  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复习中的最大矛盾是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复习既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典型,又能在高度概括中深刻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掌握规律中理解、记忆、熟练、提高。比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以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相联系,根的判别式可以作为判别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个数的依据:当△>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当△<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当△=0时,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即顶点。如果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求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判别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位置(交点是在坐标原点的左边还是在坐标原点的右边)等等。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把知识拓一拓、伸一伸,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有个性、有思维的学生,课堂教学设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应随“学情”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只有教师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服务于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2

  摘 要:本着对课堂练习分层教学设计的要求与目的,本节课设计了三个层次。针对学困生的特殊情况,课堂练习通过诵读定理和抄写例题来使其加深印象;在巩固练习中中等生要求书面写出步骤并进行展示;对于优等生在快结束本节课时抛出变式让他们进行思考,并交流思路。这三个层次都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使每位学生上课都有事可做,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能力范围内的问题。

  关键词:相切;环节说明;分层体现;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教学环境

  在我们着手进行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的研究开始后,大家齐心协力探索、研究方法,组内各种分层招数可谓是百花齐放,为此我代表课题组上了一节分层教学的展示课,以供同仁观摩点评,为促进数学教学的分层设计向更好的方向前行作贡献。

  (二)学生情况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韩庄镇不同的自然村,由于小学地域的不同,所以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很多学生的基础还相当薄弱。因此这种情况特别适合分层教学。

  (三)教材情况

  本课是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第24章圆第2节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一个课时:直线和圆相切的情况。学生已经有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以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的认识,本节课研究直线与圆的特殊位置关系相切,将相切从位置到数量的逻辑自然过渡,进而引出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重点是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难点是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性质定理证明中反证法的理解。

  二、案例内容设计及说明

  环节一:复习引入

  通过回顾旧知再次加深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全班集体朗读中体会d与r的关系,并顺势将位置关系量化这一问题显化,同时自然引出特殊情况――相切

  环节说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数学概念在朗读中更能逐渐理解其本质,因此不光语文需要朗读,数学也要朗读。而且针对我班学困生上课听不懂,不会做的现象,这样来设计复习方式更能调动我班学生学习的动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也是这个环节分层的体现。

  环节二:新知探究

  活动

  1、引导学生从直线与圆相切的位置及数量关系上来深入探究,通过动态演示来理解一条直线何时变成圆的切线。

  环节说明:上节课得到的圆与直线相切是数量上的关系,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明确位置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切线的判定。但是引导很重要,从两个方面去观察:直线经过哪里?与圆的半径有什么位置关系?需要老师点拨。并要等待学生来总结,不能操之过急。分层体现1对观察的结果分别让两位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再让中等程度的学生来总结;体现2对定理的数学表达让全体学生写在练习本上,老师选择展示,并修改;体现3对总结出的判定进行朗读。

  活动

  2、将判定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后的探究。

  环节说明:反证法在过三点做圆时已有所涉及,所以在这里用反证法证明切线的性质时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进行汇报就行,不要进行过多的引申,否则淡化了主题。分层体现1讨论交流时采取师傅和徒弟在同一组,师傅负责解释证明的方法;体现2数学语言的书写让学生自己写并派代表写在黑板上。

  环节三:巩固和应用

  通过判断题加深对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解决几何解答证明题,并由学生书写证明步骤。

  环节说明:判断题中设置了3道小题,并给出了反例,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定理的意义。这里教学的分层体现在针对反例来问学困生为什么不对,让学生说出违背了所需条件的哪一条,强化切线判定条件在这部分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例题的分析采取了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与环节二中的分组一样,分层体现在“师带徒”弄清解题思路,师傅增强了解题的逻辑性,更严密,徒弟学会了解题的分析,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在有思路的前提下,全班安静书写步骤。还可以展示在投影下,由学生来评判书写的'是否清楚。

  环节四:课堂小结

  在小结中,除了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判定和性质外,将相关的判定和性质做一归纳很有必要,“在不断的总结中收获、进步”不是吗?同时提出下节课要学习的相关性质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说明:在小结的分层中判定由程度稍差点的学生总结,哪怕照着书上找都行,并进行诵读,使其再次熟知所学知识。在性质的总结中,老师抛出两条本节未涉及的性质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思考证明,在下节课时可由学生简要发表见解并证明。

  环节五:拓展练习

  通过引导学生添加辅助线,点拨学生圆中常用辅助线的做法,分情况添加恰当的辅助线。这两个练习旨在拓展尖子生的思维。

  环节六:作业布置

  通过分层布置,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巩固练习。

  环节说明:作业

  1、重点面向学困生考察其掌握基础的程度。作业

  2、针对待优生夯实基础的基础上,提高其运用能力。作业

  3、是设计的培优计划,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实际上本节课中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是为了便于应用而对直线和圆相切的定义改写得到的一种形式,而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仅仅要求学生再次感受反证法,并不要求会应用,所以本节的设计在分层中很注重理解和感知,通过互帮互助和朗读感知达到难点的突破,另外圆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曲线形,由直线形到曲线形,在知识上是一个飞跃,本节利用图形运动变化过程发现其中图形的性质,做好了知识前后的衔接,同时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发挥出了知识的迁移作用。类比也是本节课所用到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而且在教授过程中难度的控制非常适当,分层的影子处处可见。纵观整节课的分层之处进入都很自然,也落到了实处,但分层效果的检测没有体现出来,这也是遗憾之处。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课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 、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通过上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

  三、目标任务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四. 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 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4

  1、实验主题:平面图形的密铺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典型最常见的就是铺地板。其特点是使用的基本图形简单,构造的图案美观,随处可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吸引初中生的兴趣,具有说服力。所以本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铺地板”入手,研究其中蕴含的平面图形的密铺知识。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图形的密铺作出明确的要求: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图形的密铺,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图形的密铺设计。而平面图形的密铺知识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典型最常见的就是铺地板。其特点是使用的基本图形简单,构造的图案美观,随处可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吸引初中生的兴趣,具有说服力。

  所以本节课,从生活中的“铺地板”入手,研究其中蕴含的平面图形的密铺知识。试图通过研究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铺地板的条件,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密铺的含义,能够综合应用多边形内角和知识解决平面图形的密铺问题,力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

  此外,由用一种正多边形铺地板可以延伸到对用两种正多边形进行铺地板,用三种正多边形进行铺地板的思考和研究,也可以拓展到对用任意三角形和任意四边形进行铺地板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

  2、实验目的“课题学习”作为初中数学四大领域之一,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开展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在初中阶段,通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获得初步的研究经验,发展一定的研究能力。

  七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好奇心、表现欲和认知能力都处在上升的阶段。这一时期,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至关重要,也是预防厌学情绪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如《平面图形的密铺》这样的课题学习来保护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3、实验准备

  3.1教师集体备课,确定课题学习方案。

  课题学习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次对新的教学方式的挑战。怎样开展初中数学课题学习课程,怎样根据生活实际和教材确定合适的课题,怎样把握课堂探究的重点,怎样把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怎样挖掘平面图形的密铺的内涵。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开展课题学习之前,备课组的老师们通过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理论,上网查找资料,研讨,对课题学习及平面图形的密铺有了更深的认识,共同制定出本节课题学习的方案。

  3.2操作材料准备,探究活动报告、多媒体课件制作。

  操作活动中需要用到边长为5cm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若干个。如果让学生制作会遇到工作量大、耗时长、误差大、不可重复使用等问题,增加学生负担,影响拼接效果。经集体备课决定由学校统一制作,作为校本教具使用。既为学生减轻了负担,又保证了操作活动中拼接图形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和探究活动报告由教师制作。

  3.3成立课题学习小组,明确课题学习任务。

  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8人。其中数学思维好中差搭配,男女搭配,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搭配。选定组长,由组长组织本小组开展实验操作、自主探究活动。

  3.4搜集用地板砖铺成的地板图片。

  由小组长组织本小组的同学尽可能多地收集生活中的地板图案。

  4、实验的内容与步骤

  4.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2分钟)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地板图案,并提出问题:你见过的地板砖都有哪些形状?看到这些形状你有没有产生过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观察图形,思考作答。

  引出今天研究的课题:铺地板中的数学。

  4.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5分钟)

  4.2.1让学生观察教师所给材料的特点:

  ①都是正多边形

  ②边长相同

  ③边数相同或不同

  ④边数不同的正多边形每一个内角的度数不同

  ⑤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原始材料的数学特征,为下面探究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铺地板的条件做准备。

  4.2.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拼接,思考讨论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铺地板需要满足的条件。

  4.2.3填写探究报告。制度大全,为您编辑,与引用请。

  注:对于探究能力较强探究速度较快的小组,可以建议他们利用剩余的时间继续探究用多种正多边形铺地板的条件。

  4.3交流互动,探讨课题。(10分钟)

  每组选一个代表,说明本组的探究过程,展示探究成果。其组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自己的疑问。最终得出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铺地板的条件。

  4.4提出问题,深化课题。(10分钟)

  将“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铺地板”的问题研究清楚后,鼓励学生继续思考,提出对继续探究有价值的问题:如通过改变正多边形的种数可继续研究用两种、三种、甚者用n种正多边形进行铺地板的情形,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挖掘研究的深度。通过改变多边形的形状可继续研究用任意的三角形、任意的四边形进行铺地板的情形,拓宽研究的广度。

  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快速分类。有的可以当堂解决,有的可以放到课后继续探究。

  4.5归纳提炼,小结课题(3分钟)

  充分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体会,教师做简练的评价,顺势给出平面图形的密铺的概念,并为课后撰写数学小论文提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题目。

  如:

  ①对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图形的密铺的研究。

  ②对用两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图形的密铺的研究。

  ③对用多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图形的密铺的研究。

  ④对用任意多边形进行平面图形的密铺的研究。

  5、课后结题阶段

  5.1将课堂探究的成果进一步整理,对自己有兴趣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5.2上网查找撰写论文的一般形式和方法。

  5.3根据探究结果撰写数学小论文。

  6、课题学习成果:

  关于图形的密铺知识的数学小论文

  7、设计说明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希望能够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5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初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的学习,要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对于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七认真工作。把教学七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要照顾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6

  关注课堂教学设计,注重课堂的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是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必要手段。教师必须把课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要“活”起来,让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充分尊重、理解、信任他们,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师要优化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造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学习数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一、问题设计要有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问题的设置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如学习“菱形的性质”一节时,教师带了一个可伸缩的衣帽架展现给同学们,将它伸缩成各种形状的菱形,并说固定在墙上既美观又实用,为学生提供了和谐的气氛。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二、问题设计要有挑战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是教师有较高智能和较高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对课堂提问的原则、功能、技巧的认识程度决定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动性的差异,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思维的成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问题情境。

  三、问题设计要有发现性

  问题情境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奋发”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如几何题“三线合一定理”,它叙述了高线、中线、角平分线在等腰三角形内三者之间的关系规律,这一节课开始可在复习高线、中线、角平分线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问题:

  (1)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有什么性质?

  (2)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有什么性质?

  (3)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作一边高线、中线、角平分线(这边所对的顶角)是怎样的?由此层层展开论证,开辟了知识的新领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新兴趣。

  四、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唤起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情感,增强目标意识。无病呻吟的设计非但不能使学生领悟要领,相反更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触及问题的本质,要针对教材、针对学生。

  五、问题设计要有实效性

  教师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质量如何,都应该给予肯定,使学生经历一次获得结论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教师在讲述专题内容时,基本直接告诉学生已有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程序,而不是启发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经历探索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许多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的偏差仍普遍存在,使得数学问题教学的误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潜能的开发,缺乏问题情境的实效性。

  复习提问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的形式要新颖、富有情趣,为学生所喜闻乐“答”。

  从提问的内容角度看,课堂教学提问要做到四忌:

  (1)重点处发问点拨,切忌不痛不痒;

  (2)要间接问有关知识,切忌离题太远;

  (3)巩固性知识提问,要归类记忆,切忌肤浅零杂;

  (4)难点反复设疑,要深入浅出,切忌散乱无序。

  总之,提问的技巧按课堂题材的不同应丰富多样、精心设计,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会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课堂提问不应是孤立地单项使用,而应有机结合地使用各种技巧提问,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提问的过程不仅是诱导学生参与,它必须使学生给出其回答的理由,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学会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问题: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关系吗?

  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

  2、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

  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纸样与三角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3、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

  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

  要是把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就可以说明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

  概括全等形的.准确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请同学们类推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理解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的含义。仔细阅读课本中"全等"符号表示的要求。

  二、导入新课

  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DEF;将△ABC沿BC翻折180°得到△DBC;将△ABC旋转180°得△AED。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不难得出:△ABC≌△DEF,△ABC≌△DBC,△ABC≌△AED。

  (注意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

  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例1]如图,△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问题:△OCA≌△OBD,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可以重合,思考通过怎样变换可以使两三角形重合?

  将△OCA翻折可以使△OCA与△OBD重合。因为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所以C和B重合,A和D重合。

  ∠C=∠B;∠A=∠D;∠AOC=∠DOB。AC=DB;OA=OD;OC=OB。

  总结: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转、旋转的方法。

  [例2]如图,已知△ABE≌△ACD,∠ADE=∠AED,∠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ABE和△ACD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

  根据位置元素来找:有相等元素,它们就是对应元素,然后再依据已知的对应元素找出其余的对应元素。常用方法有: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也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解:对应角为∠BAE和∠CAD。

  对应边为AB与AC、AE与AD、BE与CD。

  [例3]已知如图△ABC≌△ADE,试找出对应边、对应角。(由学生讨论完成)

  借鉴例2的方法,可以发现∠A=∠A,在两个三角形中∠A的对边分别是BC和DE,所以BC和DE是一组对应边。而AB与AE显然不重合,所以AB与AD是一组对应边,剩下的AC与AE自然是一组对应边了。再根据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可得∠B与∠D是对应角,∠ACB与∠AED是对应角。所以说对应边为AB与AD、AC与AE、BC与DE。对应角为∠A与∠A、∠B与∠D、∠ACB与∠AED。

  做法二:沿A与BC、DE交点O的连线将△ABC翻折180°后,它正好和△ADE重合。这时就可找到对应边为:AB与AD、AC与AE、BC与DE。对应角为∠A与∠A、∠B与∠D、∠ACB与∠AED。

  三、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1。

  四、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利用性质可以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也是这节课大家要重点掌握的

  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一)从运动角度看

  1、翻转法:找到中心线,沿中心线翻折后能相互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2、旋转法: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3、平移法:沿某一方向推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

  (二)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五、作业

  课本习题1

  课后作业:《新课堂》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三种函数中的一种,是一类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函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因此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意义的教学是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之前学习过函数,学生对函数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另外在前一章我们学习过分式的知识,因此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 情感态度: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立.

  五、教学过程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

  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

  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函数的表达式

  14631000(2)y= tx

  k可知:形如y= (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x(1)v=

  是自变量,y是函数。

  此过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由于是分式,当x=0时,分式无意义,所以x≠0。

  当y= 中k=0时,y=0,函数y是一个常数,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函数称为常函数。此时y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

  举例:下列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1)y= (2)xy=10 (3)y=k-1x (4)y= -

  此过程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与练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问已知y与x成反比例,y与x-1成反比例,y+1与x成反比例,y+1与x-1成反比例,将如何设其解析式(函数关系式)

  已知y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k x?1

  k已知y+1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 xkxkxkxkx2x已知y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已知y+1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 k x?1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为以后在求函数解析式做好铺垫。

  例:已知y与x2反比例,并且当x=3时y=4

  (1)求出y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x=1.5时y的值

  解析:因为y与x2反比例,所以设y?k,只要将k求出即可得到yx2

  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之后引导学生书写过程。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最后学生练习并布置作业

  通过此环节,加深对本节课所内容的认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应该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多练习巩固。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9

  一、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三)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 (x+y)2 =______________;

  ② (-y-x)2 =_______________;

  ③ (2x+3)2 =_____________;

  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⑤ (2x+3y)2 =____________;

  ⑥ (4x-5y)2 =______________;

  ⑦ (0.5m+n)2 =___________;

  ⑧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公式右边共有3项。

  (2) 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

  p36 习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由于语言缺陷的原因,这一点对聋生来说比较困难,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1 . 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容量恰当,重点突出,体现内容的有效性、系统性和有序性;

  2 . 重视启发,活跃思维,方式、方法多样,选择适当;教学环节紧凑、合理;

  3 . 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4 . 教学结构组合优化,优质高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0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笔者在一乡镇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数学(上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24章第1节内容——圆,圆的概念是中心对称的继续,是后面研究扇形、弧长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探索圆的两种定义,理解并掌握弧、弦、优弧、劣弧、半圆等基本概念,能够从图形中识别.

  2、数学思考:体会圆的不同定义方法,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3、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圆的两种定义的探索,能够解释一些生活问题.

  2、难点:圆的运动式定义方法.

  五、案例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课件、圆规、细线、铅笔。

  2、学具:圆规

  六、案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1、如图1,观察下列图形,从中找出共同特点.

  图1

  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都有圆,然后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图形.

  3、教师活动:让学生观察图形,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渴望以及探究热情.

  (二)问题引申,探究圆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1、如图2,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课件展示画图过程)

  图2

  2、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通过动画演示,发现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就是圆.

  3、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圆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一界定:圆: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圆心:固定的端点叫作圆心;半径:线段OA的长度叫作这个圆的半径;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4、师生共同归纳:

  (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3)圆的第二定义: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叫作圆.

  5、讨论圆中相关元素的定义.

  (1)如图3,你能说出弦、直径、弧、半圆的定义吗?

  图3 (2)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结果.

  (3)教师活动: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上述概念的严格定义,对于学生的不准确的叙述,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 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作弦; 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作直径;

  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作圆弧,简称弧;

  AB,读作“圆弧AB”或“弧弧的表示方法: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AB”;

  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作半圆.

  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作优弧,用三个字母表示,如图3中的 ABC;

  . 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作劣弧,如图3中的BC

  (三)讨论,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如果做成正方形会有什么结果?(课件:车轮;课件:方形车轮)

  1、学生活动:学生首先根据对圆的概念的理解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进行交流.

  2、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分析:如图4,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如果做成其他图形,比如正方形,正方形的中心(对角线的交点)距离地面的距离随着正方形的滚动而改变,因此中心到地面的距离就不是保持不变,因此不稳定.

  图4

  (四)应用提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m的圆?说出你的理由

  2、师生活动设计: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方法.根据圆的定义可以知道,圆是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所以可以用一条长5m的绳子,将绳子的一端A固定,然后拉紧绳子的另一端B,并绕A在地上转一圈.B所经过的.路径就是所要的圆.cm,这棵红杉树平均每年半径增加多少?

  图5

  4、师生活动设计:首先求出半径,然后除以20即可.

  解答:树干的半径是23÷2=11.5(cm).

  平均每年半径增加11.5÷20=0.575(cm).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圆的两种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作业:请做一个正方形的车轮,体会在车轮滚动的过程中车身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

  1、教师角色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探讨者。在引导学生观察、画图、发现结论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动态的展示圆的形成过程及车轮原理,激发了兴趣。

  2、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 “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二、教学重点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合作交流

  四:教具、学具:

  课件

  五、教学媒体:

  计算机、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活动1]检查预习引出课题

  预习作业:

  1.解方程:(1)x2+x-2=0; (2) x2-6x+9=0; (3) x2-x+1=0; (4) x2-2x-2=0.

  2.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方程3x-4=0的解.

  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预习作业的内容,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2题的格式要规范。

  设计意图:这两道预习题目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课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1题中的三个方程是课本中观察栏目中的三个函数式的变式,这三个方程把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体现出来,让学生回顾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2题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问题,这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悉的知识类比探究本课新知识。

  [活动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

  1.课本p16问题.

  2.结合图形指出,为什么有两个时间球的高度是15m或0m?为什么只在一个时间球的高度是20m?

  (结合预习题1,完成课本p16观察中的题目。)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可适当引导,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进行梳理和规范;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问题3是由学生分组探究的,这个问题的探究稍有难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正确结论。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

  二次函数y=ax2+bx+c的

  图象和x轴交点

  两个交点

  一个交点

  没有交点

  教师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把实际问题准确地转化为数学问题;

  2.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否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3.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否经历独立思考、认真倾听、获得信息、梳理归纳的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准确。

  设计意图:由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入手给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体会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交流,探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积累学习经验。

  [活动3]例题学习巩固提高

  问题:例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x2-2x-2=0的实数根(精确到0.1).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题2独立完成,师生互相订正。

  教师关注:(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格式是否规范;(2)学生所画图象是否准确,估算方法是否得当。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题2的铺垫,同学们已经从旧知识中寻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很容易明确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既降低难点且突出重点。

  [活动4]练习反馈巩固新知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x2+bx+c=0的根两个相异的实数根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根的判别式δ=b2-4acb2-4ac > 0b2-4ac = 0b2-4ac < 0

  问题:(1)p97.习题1、2(1)。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写出答案,师生共同评价;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实物投影出学生解题过程,教师强调正确解题思路。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应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解题时候暴露的共性问题作针对性的点评,积累解题经验。

  设计意图:这两个题目就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应用,让新知识内化升华,培养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活动5]自主小结,深化提高: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

  2.这节课你参与了哪些数学活动?谈谈你获得知识的方法和经验。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不足的予以补充,精彩的适当表扬。

  设计意图:

  1.题促使学生反思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收获;

  2.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认知过程,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学习知识的方法,力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活动6]分层作业,发展个性:

  1.(必做题)阅读教材并完成p97习题21。2:3、4.

  2.(备选题)p97习题21。2:5、6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七、教学反思:

  1.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与思想方法的应用

  《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内容比较多,而课时安排只一节,为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发学生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归纳、总结获得新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对新的知识的获得觉得不意外,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探究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从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方程的根之间进行分析、猜想、归纳、总结,这是重要的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的是类比思想方

  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问题串、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活动空间、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操作、实践、思考、交流、合作的过程,其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相伴而行,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境界。

  3.强化行为反思

  “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融入反思的环节,用问题的设计,课堂小结,课后的数学日记等方式引发学生反思,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学习方法。说到数学日记,“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数学日记”该如何写,写什么呢?开始摸索写数学日记的时候,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给学生提出写数学日记的简单模式:日记参考格式:课题;所涉及的重要数学概念或规律;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不明白的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所学内容能否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通过这两年的摸索,我把数学日记大致分为:课堂日记、复习日记、错题日记。

  4.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的设计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巩固本课基础知识,基本要求;选做题属于拓广探索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2

  一、教学设计:

  1、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教学过程(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7、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能否尽可能少吗?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

  3、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举例说明:

  如老师上课用的三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但一个大一个小,很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略)

  4、(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1)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3)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3cm

  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

  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3

  课程名称:XXX科目(例:数学或英语)

  教学内容:XXX(例:多项式的运算、阅读理解)

  授课时间:XXX(例:8月25日)

  授课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XXX知识点(例:掌握多项式的加减法)

  2.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XXX能力(例:能够运用多项式的运算方法解决数学题目)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XXX科目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XXX(例: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XXX(例: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3. 互动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 通过课前小测验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入新知识点,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XXX知识点,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目标。

  二、讲授环节

  1. 讲解XXX知识点的定义、特点和运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通过实例演示多项式的加减法和乘法运算,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三、练习环节

  1.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多项式的运算练习。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并解决学生的疑惑。

  四、反思环节

  1.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点和运算方法。

  2.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作业布置

  1. 在课堂结束前,布置作业并解释作业要求。

  2.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完成作业并提交。

  教学资源:

  1. PPT课件;

  2. 多项式的实例;

  3. 练习题和作业。

  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主动性、合作精神等,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3. 小测验评估:通过小测验评估学生对上一堂课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教学后思考:

  1. 思考本次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2. 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3. 做好教学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4

  我在这次国培中学习了“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虽只有短短的时间,却让我受益匪浅。

  数学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基础,数学学习的真正开始是从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开始的,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也常常在思考,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45分钟,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通过这次国培,给我们今后的数学概念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共同特征——建立数学模型,抽象出概念——在交流中深化概念,辨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巩固、应用与拓展。”概念教学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老师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了许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现实背景与材料,极大的鼓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概念的'得出注重了探究过程、分析过程,体现了活动主题。

  通过一组实例,分析共性,找共同特征。

  3、铺垫导入恰当,让预设与生成合情合理。

  课堂教学的优秀与否,既要看预设,又要看生成。做到了新知不新,新概念是在旧概念的基础上滋生和发展出来的,她们这样的引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教师适时搭建了一个新旧知识的桥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学生就会印象深刻。

  4、注重了数学陷阱的设置。

  把学生对概念理解中的易错点、易混淆点列出来,让学生判断、研究可以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更深刻。

  5、注重了学科间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之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要注重联系生活原型,对概念作通俗解释,体验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二要注重揭示概念的本质,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要注重概念的实际应用,实现知识的升华。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5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利用它解决具体问题.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一、知识回顾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①②③④⑤⑥

  二、自学教材、合作探究

  1、自学教材45页,学习分析“探究一”中的数量关系

  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开始有一人患了流感,第一轮的传染源就是这个人,他传染了x个人,那么,用代数式表示,第一轮后共有( )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中,这些人中的每个人又传染了x个人,用代数式表示,第二轮后共有( )人患了流感。则可列方程为:

  2、解这个方程,得

  3、想一想: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四轮呢?

  三、检查自学效果

  1.(xxxx年毕节地区)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00人患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 )

  A.8人B.9人C.10人D.11人

  2.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如果全组有x名学生,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B. C. D.

  四、指导学生应用

  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xxxx广东中考9分)

  解:设每轮感染中平均每一台电脑会感染台电脑,1分

  4分

  解之得6分

  8分

  答:每轮平均每一台电脑会感染台电脑,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超过700台。

  五、巩固训练:

  1.一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9条,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6 B.7 C.8 D.9

  2.元旦期间,一个小组有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一张,已知全组共送贺卡132张,则这个小组共有( )人

  A.11 B.12 C.13 D.14

  3.九年级(3)班文学小组在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全组共互赠了240本图书,如果设全组共有x名同学,依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

  A.x(x+1)=240 B.x(x-1)=240

  C.2x(x+1)=240 D.x(x+1)=240

  4.参加中秋晚会的每两个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则有( )人参加聚会。

  5.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6.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某地因1人患了甲型H1N1流感没有及时隔离治疗,经过两天传染后共有9人患了甲型H1N1流感,每天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如果按照这个传染速度,再经过5天的传染后,这个地区一共将会有多少人患甲型H1N1流感?

  反思:2题和4题列方程时为何不一样呢?

  六、归纳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要注意解题步骤,特别地,要检验解的结果是否正确与符合题意,并注意题型的积累。

  2.(方法归纳)解应用题地步骤是:审、设、列、解、检、答,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可以采用列式法,线段图示法,列表法等来帮助寻找,并注重检验。

  七、效果测评:

  1.解下列方程。(1)+10x+21=0(2)-x=1

  2.两个相邻的偶数的积是240,求这两个偶数。

  3.参加一次足球联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进行两场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有多少个队参加比赛?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5-22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精选]07-09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经典)07-10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5-08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2-20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3-26

数学教学设计02-07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7-2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