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30 13:40:3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优]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优]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1课《称象》,p88~p91。

  教学目标:

  1、学会“再、象、像、做、点、照”这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 “称、象、官、腿、柱、议、杆、秤、倒、艘、沉、止、微” 这1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

  2、知道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指导学生向曹冲学习,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象吗?象是怎样的呢?

  生:象有大耳朵、长鼻子,体形很大,也非常重。(展示大象的图片)

  2、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怎么办呢?

  生:可以称一称。

  3、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称象》。(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谁称的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并划出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语句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2、检查学生字和读课文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本课易读错的字较多。在检查学生读书时,要注意让学生读准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如①曹:平舌音,读cáo;

  ②称、秤:这两个字的偏旁相同,读音相近,声母都是翘舌音ch,韵母都是后鼻音eng,只是声调不同,意思也不同,容易用错,要注意区别;

  ③量:多音字,本课读“liàng”。

  (2)出示生字及声调卡片,请学生认读,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3、分析各字字形,同时扩词、造句,巩固字义。

  (1)组织学生说出自己认为难写的、易错的地方,进行汇报。出示田字格,演示两个生字的笔顺,其它的'让学生演示,教师指正。

  (2)重点指导:

  “点、照”二字的四点底。“象、像”二字,指导下面的弯钩,要写正。“再”字要下横长,后三笔是:竖、横、横。并注意“在”与“再”二字的不同。

  (3)学生自己练写。师检查,并单个指导。

  (4)交流记忆方法:

  “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注意区分右半部分。

  “曹”和要注意笔画笔顺:曹:共11画,下半部分是“曰”字。

  “柱、秤、杆、倒”可利用熟字识记字形。

  (5)组词语

  再(再见) 象(大象) 像(好像)

  做(做事) 点(点头) 照(按照)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说一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简介曹冲、曹操。

  2、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的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1700多年。

  (3)人家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讲读第2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指名读、齐读写象的句子,再看图回答:从哪些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结合学生回答官员们议论的句子,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指名朗读写官员议论的句子,读出问话的语气。

  3、说一说通过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以及大象很重。

  四、随堂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2、选词填空。

  头 条 根 杆 棵 块 艘 把

  一( )秤 一( )肉 一( )船 一( )象

  一( )树 一( )针 一( )钱 一( )刀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21 称象

  时间:古时候

  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事情:看大象

  身子:像一堵墙

  象:又高又大 有多重?

  腿:像四根柱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我的好友武建设》

  教学要求:通过习作将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想象中的人的特点表现出来。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21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话题。激发兴趣

  开课,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同学肖像。(找个有鲜明特点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画的是谁?

  师:你们看,老师画的像吗?哪些地方画的最像?

  师及时小结:老师画的像是因为抓住了这个同学的主要特征。

  二、 范文引路,掌握要领

  1、小朋友,你们看这副图,图上的小朋友可爱吗?

  2、谁来说说这个小朋友长什么样?

  3、赵建设小朋友不仅把自己的好朋友画的很生动,而且抓住了好友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得很生动,小朋友来读一读。

  4、我们来看看,赵建设是抓住是什么来写的?

  外貌 兴趣 爱好

  5、图文对照,你看看武建设的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呀?

  6、现在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我们为别人画像,用习作介绍别人,要注意什么?

  7、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出示。

  A、介绍人物要写人物的外貌、兴趣、爱好

  B、介绍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点――与别不同的特点

  C、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D、图文尽量保持一致

  三、 各自画像,尝试表达

  1、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人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长什么样。

  2、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及时提供一些描写人物外貌和兴趣爱好的语句。

  3、画出好友的样子,可以给他穿上各种衣服,手上拿着他最喜欢的东西。

  4、小组交流,说说这个人的兴趣爱好。

  5、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

  四、评价交流、尝试写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对课文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填空:这是一只()的小公鸡。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两个意思:①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②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

  (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

  (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

  (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③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

  填空:小公鸡_______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小鸭子________说:'__________。'

  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第一学段的.学生能通过阅读,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词句比较,体会情感;角色体会,感受内涵。从而让学生获得教益。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②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四、布置作业

  1.演一演。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讲一讲,使学生再一次巩固知识,并且得到内化。

  教学反思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写生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我设计了转转盘的游戏,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儿歌,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记忆深刻。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让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会读写。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地球的概况。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读、探究、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珍爱地球、懂得保护生态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看大家是否比平常更聪明:我们现在在哪里?(思路开阔一点)是呀,我们在教室,在何坝完小,在,更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生活居住的地方,那么,你们想更亲切的称呼她为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让我们大家深情地呼唤:“地球妈妈,你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关于地球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那些知识。

  2、检查生字词: (出示小黑板)

  (1)请一位同学读,读对的话,大家跟他读两遍。

  (2)说说有哪些字音、字形是必须注意的。(学生自由说)

  三、选读探究

  1、看插图,让学生用一句话来称赞。(很美、很可爱等)

  2、同学们看了地球图之后都觉得“地球很美,很可爱”。可是,真正见过地球的.宇航员是怎么说的呢?

  3(出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1>这句话是宇航员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指名读,齐读。

  4、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呢?(即“地球的可爱”和“易破碎”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地球的“可爱”和“易破碎”各表现在什么地方?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板书:可爱 易破碎)

  6、讨论交流。

  7、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并引导朗读)

  8、师述:面对这些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解决?(<1>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2>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9、这些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10、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唯一性。

  四、升华情感

  1、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学到这儿,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说。(如: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还大地绿色等)

  3、教师。(板书:保护地球)

  4、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再次读课题。

  五、拓展迁移

  1、写一随笔。(学了这课的感想)

  2、为环保做一件事。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解读:

  课文记叙了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考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表现了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严谨作风,同时揭示了这仪发现的重要意义。全文共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综观全文,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考察发现—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课文将二者融为一体,在有趣的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复述课文的难点所在。因此,要帮助学生了解第二自然段中“要么……要么……”句式和第三自然段中的因果关系复句并试着仿照例句说话。

  资源利用:

  相关材料

  达尔文(1809—1882)英国人,著名博学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代表著作《物种起源》。达尔文生于医生家庭,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收集贝壳和动物标本。1831年底,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每到一处,他总是认真进行地考察。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发现“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以后,达尔文还发表了几部有关进化论的重要著作,对生物学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生经验:

  动物,相信对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课前可布置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昆虫,看看有没有新发现,以激起对课文内容的共鸣。学生对达尔文了解甚少,但对“科学家”这个概念已存在一定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因此,教学是可从“科学家”这个概念出发,来引领学生了解达尔文的具体形象。

  目标预设:1、学会“容、易、研、究”四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写端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3、初步领悟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作风。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初步领悟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

  图片、卡片、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读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学生齐读。

  谁能读好“有趣”?指名读再次齐读。

  教师引读: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有一次,他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那他发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学生回答,

  随机出示句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教师划出“要么”,“要么”,“奇怪”。

  3.你能不能给“要么”换的词呢?指名回答(或者)

  4.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把奇怪的语气读出来?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三、精讲第三自然段

  过渡:那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学习了第三自然段就知道了。

  1.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课文写了几种昆虫?它们的结果怎么样?)

  名称

  原因

  结果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将图片(翅膀特别大的. 没有翅膀的 翅膀小的)与卡片(生存 消失)贴在表格相应位置

  3.那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结果的呢?再次读课文,同桌之间说一说。

  4.集体交流,教师随机贴卡片(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 顶得住大风 顶不住大风)

  5.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一种昆虫的结果以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6.现在我们来当一回这昆虫,好不好 ?女生做没有翅膀的昆虫,男生做翅膀小的昆虫,翅膀大的昆虫我们一起来读。(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读)

  7.那达尔文是不是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从哪儿知道的?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句子: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他花了很长时间?指名回答,教师划出“反复”“终于”

  8.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看来达尔文为了找到答案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我们小朋友在学习上也应这样,才有所收获。

  9.现在哪个小朋友能将这3种昆虫的结果以及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完整地说一说。

  指名回答。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读:这就是有趣的发现,为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齐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卡片:

  容 易 研 究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书写是有什么要注意的),请告诉大家。

  集体交流

  2.组词

  3.描红

  六、作业

  完成《习字册》中的容,易,研,究 四字的描红,仿影,临写

  课堂实录:

  有趣的发现

  一、引读导入: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学生齐读。

  谁能读好“有趣”?指名读再次齐读。

  引读: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有一次,他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那他发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生: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教师出示句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划出“要么……要么”,“奇怪”。

  3.师:你能不能给“要么”换的词呢?

  生:可以换“有的”,变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有的翅膀特别大,有的就没有翅膀。”

  师:还有吗?

  生:把“要么”换成“或者”,“他看到岛上的昆虫或者翅膀特别大,或者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4.师:谁能把这句话读好?读出奇怪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