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8 08:41:17 教案 我要投稿

【优】语文教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语文教案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 合从(zng)翟景(zhái)将数百之众(jiàng)镞(zú)笞(chī) 膏腴(yú) 万乘势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问题:

  ⑴ 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⑵ 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⑴ 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⑵ 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⑴ 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⑵ 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1、秦的地理优势;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

  3、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1、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2、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

  1、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

  2、“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2、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3、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⑴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⑵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⑶ 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⑷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

  1、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

  2、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⑵ 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1、补充注释:

  ⑴ “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

  ⑵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

  ⑶ 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

  ⑷ 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

  ⑸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

  ⑹ 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2、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3、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⑴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⑵ 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⑶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⑷ “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⑸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⑹ “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⑺ “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⑻ “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提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

  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⑴ 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

  问: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

  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问:“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仁义不施。

  ⑵ 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

  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

  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

  “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

  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开展“手拉手”活动,培养我们筹划活动和与同龄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2、了解书信的写作要求,能在信中有条理地、具体地陈述自己的想法,提出正确建议,加强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3、能按书信的格式和内容的要求,对自己的书信进行认真修改。

  教学重点:

  营造氛围激发活动热情,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了解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营造氛围,激发活动兴趣。

  1.播放歌曲《大中华》渲染氛围。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深感无比的自豪!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出谋划策,寻找联系对象。

  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土人情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

  4.学生分组交流探讨。

  5.学生集体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交流方式: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电话、网络……

  (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展现热闹的策划场面。)

  三、集思广益,开展交往活动。

  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确定交际方法,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全班交流各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多姿多彩,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 情况介绍 联谊活动 网上交流……

  (2)你们设计的活动方案都不错,都蕴涵着你们的想法和思想。但要开展好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一个可行性的计划,现在就请你谈一谈你自己设计的活动的可行性。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学生自由交流,其他同学帮助完善设计的可行性。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

  4.学生分组交流,最后形成共识,做到“六个一”:

  A.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

  B.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信中主要介绍自己的生活、学习及家庭、学校的情况,并表达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写信寄信全要由小伙伴自己独立完成,表达真情实感。当孩子们接到远方朋友的回信时,要提醒他们保持联系,持之以恒,使友谊不断加深,成为真正的好朋友。要提倡互相学习,教给孩子们怎样交友收获大。让孩子们从一封封信件这个小窗口中去找大世界,去了解对方小伙伴们的生活,珍惜今天,更加奋发努力。使孩子们通过信件从对比中找到自身的责任,找到助人的快乐);

  C.给小伙伴送一本好书(将优秀图书送给小伙伴,使少年儿童通过读书、读报更新观念,获取真知,更茁壮成长);

  D.给小伙伴赠送一件当地的土特产品;

  E.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或新本领);

  F.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

  四、深入探讨,课外实践交往。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出示联系地址与对象: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5年级2班 朱珩尧

  陕西省合阳县城关小学5年级2班 王笃行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20xx级1班 余楚萌

  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小学5年级 汤洋

  江苏省南通市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6年级 潘晟威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4年级12班 陈奕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5年级4班 文雯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5年级 张文博

  广东省佛冈县第一小学4年级1班 邓先飞

  ……

  3.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异地的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共筑美好未来。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孩子的口吻写成。诗歌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科学、富于想象的特点。本诗通过对“我”奇思妙想的描写表达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大胆畅想未来,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从小学科学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作贡献。

  1、运用过去与现在对比的写法,说明时代不同。

  2、词语优美,想象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此写作方法在段落中的体现 诗歌的第3、4节针对第2节中父母儿时所爱,说“我”的所爱,进行对比,感到时代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

  易考点

  1、朝多音字、乘与潜字的正音。

  2、默写课文。

  3、进行词语搭配。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对科学产生兴趣。

  2.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并且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奇思妙想。

  教学难点: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学的种子”,且种子已萌发。

  重点环节的步骤

  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1、比较爸爸妈妈与我的做法体会时代的变化

  2、想象,以读代讲。

  3、抓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本课学生掌握的阅读或写作方法 比较阅读体会重点语句。

  仿写点 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在练笔本上。(分层要求)

  A写一、二句话,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B写一、二小节,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快速读课文,回答,能够把课文度正确、流利(整体感知课文,按要求回答)

  (我是一个爱奇思妙想的孩子,胆子大的孩子)

  板书:奇思妙想

  二、精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爸爸为什么说我爱奇思妙想,妈妈为什么说我胆子大?

  1)读一读课文,画一画相关的语句。

  2)认真读一读自己画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的意思。

  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3)引导学生将3、4两节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加以比较。

  2.引导学生重点体会3、4小节,体会我有哪些新奇的想法,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进行比较?在体会中学习重点句子。

  1)“乘飞船探访天涯”、“潜入富饶的大海”在爸爸、妈妈的眼睛里为什么是“奇思妙想、胆子很大”?你能不能说说他们的理由?

  2)引导学生用换位思维的方式去感悟。

  读出自己的'体会。

  指名有感情朗读,评价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3)有感情齐读3、4节。提问:知道了小作者的奇思妙想,你是不是也有过奇思妙想?这是不是你心田之中科学的种子?把你的奇思妙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今天的“奇思妙想”在明天就会“梦想成真”,引导学生可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

  引读:小作者种下的科学种子已经萌发了,快去读读。

  自由读5、6小节。

  读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进一步熟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1、说一说每一小节讲了什么内容,共有几句话,指导学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练习把每一节的内容连起来进行背诵。

  2、同桌互相帮助,互相检查背诵,比一比看谁先背诵下来。

  会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

  3、选做:或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或自由发表学完课文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四总结: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本文文言实词、虚词意思,归纳文言知识点。了解作者。

  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与奇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与奇特。

  教学难点:

  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

  教学方法:

  自读法、分析法、引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课前给大家讲个故事。宋朝有一位文学家苏轼,又叫苏东坡。他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朝中重臣,皇帝非常看重他。不过有一次,有人参奏他写诗讥刺朝政,皇帝很生气,就把他从朝中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

  苏东坡在黄冈有个好友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他们两人的爱好差不多,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喜欢研究佛教的道理,还喜欢在一起饮酒。他们饮酒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请来一些美女,在一边歌舞助兴。可是陈慥的夫人柳月娥很爱吃醋,很不满意陈慥的行为,尤其不满意的就是陈慥喝酒时找美女来斟酒夹菜,跳舞唱歌。有时,美女们正唱着歌、跳着舞,柳氏就来了,把美女们全都赶走,后来,陈慥跟苏东坡两人在喝酒的时候,就不敢找美女来陪酒了。

  一天晚上,苏东坡又到陈慥家来。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佛论道。两人讲来讲去,越讲越泄气。陈慥说:"我们两个讲来讲去,把情绪搞坏了。我知道有两个美女唱得非常好,今晚干脆请她们给咱们唱两首歌。咱们边听边喝,不是挺好吗?"陈慥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两个歌女找来,和苏东坡端着酒杯,听着两位歌女给他们唱歌,又觉得人世也有美好的东西。没料到夫人的丫鬟听见了,赶紧向夫人禀报,夫人从屋里出来怒火中烧。两人只好散了。

  第二天,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意思是说,您这位居士真是挺可怜哪,又说空又说有,晚上不睡觉。说了半天,护法的狮子来了,这么一叫唤,吓得您连拄杖都掉了,心里空空荡荡的。说河东狮子,是因为柳月娥老家是河东人。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同时,又因为陈慥字季常,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这个陈慥是谁呢?他有着怎样的家世和人生经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他。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宋代诗人、散文家、词人、书法家、画家、高级厨师,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有着巨大贡献的全能型作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称之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苏轼如此全才,与他同时代的四位诗人甘心做他学生,形成“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现代女作家方方曾经说过:“我要是生活在苏轼那个年代,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嫁他”。同时,民间传说苏轼还有个妹妹叫苏小妹,是个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女人,嫁给了秦观,其实这是民间传说的,是民间杜撰的,不是事实。

  诗人: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

  散文家:与北宋古文运动领导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如《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

  词人: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词作豪放高旷,情浓意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书法家: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绘画家:善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高级厨师: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

  【文言知识点】

  1、 通假字:前十有九年:“有”通“又”。

  犹见于眉间:“见”通“现”。 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

  2、 古今异义词: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遗像,古义,流传下来的样子。今义:人死后留下的画像。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男人的配偶。

  3、 词类活用:

  余既耸然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岁得帛千匹:岁,名词作状语,每一年。

  4、 特殊句式:徒步往来山中:省略句。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判断句。 鹊起于前:状语后置。

  【内容解析】

  1、 文章所分成的五段中,每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

  明确:第一段,直接叙述,简介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第二段,细节描写,写了他乡遇故知。第三段,倒叙,细节描写,写方山子少年时的豪侠之气。第四段,补叙,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第五段,对方山子的赞颂。

  2、第一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

  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3、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俯而不答,仰而笑。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

  4、鉴赏提示说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苏轼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倾向?

  明确:(1)他与常人的生活道路不同: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2) 生活态度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

  (3) 待人接物的方式与常人不同: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4) 家庭情况及其大气、大方的行为作风: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表彰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藉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换句话说:对老友的知音之情,寄托自己身世之感。这也是本文主旨。)

  5、“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请问此文是如何打破平淡,塑造丰满形象的?

  明确:本文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等。开始,只是粗略地介绍了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但其人真实姓名、家世、籍贯等均未介绍,让读者产生一种悬念,急于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接着,记叙自己在黄州跟他的一次巧遇,点明人物姓氏。随后追溯此隐士曾有过的年少气盛,最后说明其拥有的显赫家世。这样,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

  作业布置:预习《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及多种修辞手法。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立体感地描写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物质文明的挑战下如何固守传统的问题。

  学生分析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相对发达的时代,对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社会竞争与生存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感受。纽约无疑集中了当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显著特点,是一座散发着无穷魅力的城市,异国的风情与文化对中学生有着足够的吸引力。但面对物质文明的挑战如何固守传统又要调整脚步是现阶段的中学生应该思考的的一个问题,也是本文内容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建议教师在注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的赏析上。

  教学理念

  1. 注意把整体感知与精读品析结合起来。

  2. 注意把诵读与品味语言结合起来。

  3.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物质文明两面性的认识等作适当引导,不作为讨论的重点。

  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通过整体感知了解其描写角度,体会动静结合的特点。通过精读品析语言,体会叠词、叠句、排比、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作用。

  准备反映纽约丰富的物质文明和高节奏生活的幻灯。或让学生欣赏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片段。

  教学实施

  导入建议

  1. 方法一:由欣赏纽约城市照片,观看影像资料导入。

  2. 方法二:由对纽约的介绍导入。

  3. 方法三:由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纽约建筑、人物导入。

  互动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纽约的了解、认识有多少呢?

  生: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

  生:纽约是世界著名金融、贸易中心,有着举世瞩目的华尔街,帝国大厦肯尼迪机场等知名建筑。

  师:不错。那么,一个生于黄土高坡,聆听着高亢粗放的信天游,走在高原纵横交错的沟沟壑壑的人,有一天置身于地球另一边,置身于美国的第一大城市——纽约的摩天大楼之中,看着这座商业帝国,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带着这种好奇,让我们“走进纽约”,走进刘成章感受到的纽约。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课前预习,指导学生掌握并积累下列字词

  烙印 伟岸 喧嚣 倏地 超尘脱凡 柳暗花明 横空出世

  浸淫 砭骨 分道扬镳

  2. 初读并感知

  1)自由交流自读感受

  师:现在文字障碍已经扫除,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小组自由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我觉得纽约是一座充满勃勃生机的现代化城市。

  生:我体会到了纽约快节奏的生活,似乎还感受到了生活与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压力。

  生:文章语言很有特色,比如大量排比和比喻的使用使文章极富表现力。

  生:我从字里行间还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土家园的眷恋与热爱。

  2)分析作者观察的角度,掌握其描写景物的不同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初读从内容、语言、情感上等各个方面整体感知了课文。接下来让我们再次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观察纽约的,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生:“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是从下往上观看,用的`是仰视。

  生:“俯首望去……”——是从高往低观看,所以是俯视。

  生:“环顾四周……”——是平行观察,是平视。

  师:作者分别从仰视、俯视、平视三个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这样安排有何作用呢?

  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展示这座现代化的城市。

  师:这样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反映描写对象。除了多角度观察描写外,对景物还可以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还可以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课文使用了哪些方法呢?

  生: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师:不错,课文娴熟地使用了静态描写以及动态描写的方法,描绘了纽约的都市风光,读来使人目不暇接。课文中哪些段落用了静态描写,哪些地方用了动态描写?试把相关的语句勾画出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生:比如第一段描写高楼大厦的句子,“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也映照出朵朵白云”就是静态的描写。第二段写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上,“俯首望去……”的一段以及课文最后一段写纽约的夜景,“不知什么时候,暮色已从纽约的每个墙角每棵树后钻出,苍茫迷蒙,并逐渐浓重起来。”都是静态描写。

  生:静态描写,似乎是用在用画笔为读者描摩事物的外形,让我们看到客观事物真实的样子。

  师:就像这位同学所讲的,用静态描写不仅能勾勒出景物的轮廓,这样写还能够让读者比较清晰完整地了解客观景物的实况。我们再来找找动态描写的语句。

  生:第二段“万里长风如透明的长天巨龙,正以七八十里的时速掠过,龙爪和龙鳞碰着、撕扯着每个人的衣裳和头发,使每个人艘狼狈得如同龙的掌中玩物,无法站稳。”

  生:第四段“乘电梯耳膜受着强压,降落下来立即坠入喧嚣。……尽可以坐在街心岛上享受免费按摩。”

  师: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两个例句,闭上眼睛想象,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生:读到“长风万里……”的时候,我联想到了苏轼的“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段话化静为动,写出了风大楼高的特点。

  师:这位同学的联想的确非常丰富。将登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寒气砭骨的感受与古人“高处不胜寒”的感受联系起来,体会非常深刻而独到。

  生:读到“乘电梯耳膜受到强压……”一段,我仿佛此时正置身于繁忙的纽约街头,感受着这座现代化都市紧张的生活节奏。

  师:动态的描写,不但将事物写活,也充分地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与快速的生活节奏。

  (第2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课文的内容,了解了多角度描写以及静态和动态描写作用。这节课我们将通过重点文段和文句的阅读进一步学习本文语言。

  三.深入研讨

  1.短句及其作用

  师:范读课文第四段,让学生听读时标出语言节奏急促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生:“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表现出纽约喧嚣嘈杂。

  生:“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有重叠的线,甚至,缠在一起的线。……” 表现出纽约的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

  师明确:这些语句几字一顿,语言简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昂奋。

  2.叠词、叠句以及排比的运用

  师:这篇课文在语言上还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揣摩品味。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后再小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

  生:“好象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采用了排比句式,充满了气势和力量,表现了纽约高楼林立的样子。

  生:“山一繁,沟壑也便随之增多了,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沟壑”一词反复强调,不断重叠,不但加强了语气,而且使人感觉急迫,群楼耸立的情景不禁让人眼花缭乱。

  师:叠词、叠句和排比的运用加强了气势和力量。这样的语气,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的高楼大厦耸立如群的雄伟场面。气势迫促,令读者有透不过气来之感。

  3. 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师:说到排比的使用,除此之外文章还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但与横空出世的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两座并肩大厦相比……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通过对比、比喻,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峻。

  生:“登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越过雪线……无法站稳。” 这些带着夸张的比喻句,极力表现了纽约高处风速之快,风力之大。

  生:“于是只要办完事情就旋风一样钻进汽车如钻进甲虫的肚子……以汽油为液体面包为牛奶为可口可乐。”比喻纽约四通八达的交通状况和人们生活的快节奏。

  师:生动的比喻也得益于作者丰富奇崛的想象,逼真地刻画了纽约的城市形象,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请同学们就刚才交流的语句、语段自由朗读,认真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4. 体会文中所蕴蓄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北中国的一个飘荡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身在异邦,虽然处在繁华的大都市,但依然时时心向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她能早日繁荣富强的强烈情感。

  生:“啊,纽约,这就是纽约!面对它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作者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深感必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将这部分齐读一次,进一步体会作者虽人在旅途却心系祖国赤子之心。

  四.拓展延伸

  1.师:人类社会进步了,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经济发展了,人们更加富裕了,生活水平在一天天提高,可是,在城市里,人们更加忙碌了,压 力也更大了,压抑、恐慌、烦躁时常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同学们,或许你们的爸爸妈妈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和你们一起去公园或郊外放松一下了,或许你们当中的有些同学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和父母共进晚餐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导向以下主题,即“现代物质文明有利也有弊,热爱生活,关注身心健康”(由于学生处在初中水平,所以讨论点到为止,不宜深入,否则学生会陷入茫然。)

  课堂小结: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纽约充满勃勃生机。同时文中也反映了纽约的另一方面: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文中写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反衬出生活在纽约这样环境的人们,“远不象小松鼠那么自在”,褒中有贬。

  五.教学小结

  1.文章写景的顺序和方法——用不同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2.修辞方法的运用——以比喻为代表的多种修辞手法;

  3.节奏急促的语言和句式变换的作用;

  4.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参考

  走 ↙ 观察角度:街道仰视→大厦俯视→-街道平视 ↘ 繁

  进 所观事物:高楼大厦→整个纽约→车、路、桥、灯 荣

  纽 事物特点:重峦叠嶂→纸上地球→虫、线、琴、花 喧

  约 ↖ 表现手法:比喻-比喻-比喻 ↗ 嚣

  《周庄水韵》和《走进纽约》反思

  《周庄水韵》和《走进纽约》都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中的两篇游记,我都各花了两课时讲完。但从自己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思路、手法、方法、知识的渗透,训练项目的设计等,以及学生学后反馈的信息:包括课堂发问、答问、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作业的质量和考试的成绩来看,明显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前者我的教学思路滞塞,手段传统,方法单一,不能发散思维,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后感到迷惑,知识是一知半解,作业质量差,考试中收效甚微。而后者,在教学中我感到得心应手,思路拓宽,方法形式多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带动和引导下得到激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后有一种获得的满足感,作业质量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反思之后,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周庄是一座千年古镇,她的古朴、雅致、清幽、如梦幻的神韵,离我们现代生活相去较远,不去实地看看,不去细细品味,要一下子读懂、领悟其奥妙,体会其神韵,当然难。只能是浮光掠影,感受肤浅。纽约,具有现代高度文明的大都市,其建筑风格,环境景观,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贴近学生生活,较之周庄容易理解。

  另一个原因,我认为是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研读与处理,教法的探究与选择,训练项目的设计与安排,教学参考资料的参考与利用不同。……

语文教案 篇6

  课题一:比和比例

  【重点】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 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提问】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比和比例”(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1、 掌握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

  2、 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9页下面的3个问题,思考:

  1、什么叫做比?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什么叫做

  2。略

  3、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举例说明。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思考、填空。

  (二)检测(课本第89页的例4)

  1、找3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

  (一)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

  (二)讨论

  1、看第(1)个题的式子,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

  72:96=3:46:8=3:4

  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3、什么叫做比例?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看第(3)题的算式,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生说,师小结:

  5、看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若对,问:认为对的请举手。 若错,追问:为什么?错在了哪里?

  6、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过渡:老师发现,从上课到现在每个同学都很认真,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几道题,你们敢不敢来挑战啊?(生:想)

  六、补充练习

  1、一条绿化带长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厘米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师:同学们,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好。

  七、当堂训练(课本练习十七)

  第2、3、4、5题

  八、整体感知:

  本课主要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例尺的知识。本节课知识的呈现是这样的:

  教材先把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归纳整理成表,通过对比使学生弄清比和比例的概念,再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等形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其中,求比值和化简比是学生容易混淆发生错误的地方,复习时应从“一般方法”和“结果”两方面加以比较,以便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掌握“比较”的学习方法。在复习比例尺时,要使学生理解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着重训练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语文教案 篇7

  《我的舞台》是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单元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练就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也感受到我国戏剧艺术的魅力,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再来看习作八的第一个建议正是让学生以本文为范例,写一写自己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为突出本课重点,并为习作八做好铺垫,学习思路设计如下:

  这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怎样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经过研读课文,我决定和习作八结合起来,采用“抓中心句,长文短教”的方法组织教学。

  1、在导入新课,了解完作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后,让学生带着“作者对‘舞台’有着怎样的感情?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回答”这一问题,速度课文。经过读文,孩子们很快就找出了中心句:“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然后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即文章的结尾句“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无比的勇气和毅力。”这样既引导学生感受了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又让学生悟出文中的情感。

  2、再让学生第二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文中哪些事例可以表明这一点?这样一来,原来长长的课文,就浓缩在几件事情上,学生通过读书归纳,把握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明白了:除了课文首尾,其他的八个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作者的五次舞台经历,学生们找出了四次,我让他们继续去文中找。孩子们很聪明,在我的提示下,一下子就找到了。在学生回答作者每一次的舞台经历时,我又特别注意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提醒他们,表述一件事情时,要完整地说出时间、地点、主人公,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做了什么事。

  通过上述两个环节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清晰地把握了课文的结构和脉络。我及时总结:这种记事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大家不妨在习作八中运用。

  3、三读课文时,让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具体的描写体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通过圈点勾画,抓关键词、重点句,谈体会,写感受,深入感悟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此环节我重点引领学生结合作者六岁时拜师学艺的刻苦练习,把目光聚焦在了第七自然段,特别是动作的细致描写,奶奶的侧面描写,从中感悟了作者学艺的艰辛及作者对艺术的坚定信念和她踏实做人的品格。这样就突出了重点,达成了目标,学生也能模仿着本文来写自己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事和感受了,习作指导也水到渠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教案【经典】08-14

语文教案(精选)08-27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精选)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精选)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