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10 13:44:0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案合集【9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材第105页例4、第106页例5及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生谈话导入。

  2、课件出示

  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成绩124108136132

  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下面让咱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行的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

  设疑:老师知道这组学生中有一名同学叫刘云,他的成绩是25.8米,你们猜猜他在这组中可能排在第几?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朋张炎赵丽

  成绩/m36.834.725.824.724.624.123.2

  从他们的成绩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刘云同学排在第几?为什么刘云的成绩比平均数低,还能排在第三呢?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

  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不合适)想想办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较,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适,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介绍中位数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影响,为弥补平均数在描述某数据组的不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最中间的数据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师:那么,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动手尝试,按大小排列找出中位数24.7 。

  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a 、按大小顺序排列 b、最中间的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3、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

  出示例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绩表

  姓名李志强陈文王文贤赵军张鹏刘卫华于国庆

  成绩/m3.062.902.743.522.832.892.78

  师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

  (1)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同桌之间议一议,说一说。

  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应选中位数。

  (3)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5、知识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并动实践求平均数,中位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生读题,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汇报交流。

  3、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讨论自由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中位数

  例4 例5

  中位数 24.7 2.89 (2.89+2.90)/2=2.895

  按大小顺序排列

  数据个数奇数:最中间的数据 数据个数偶数: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

  教后反思:

  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较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有时能—— 发现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数则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知道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的,并能知道数位的顺序,知道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3、通过读数和写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

  计数器、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

  2、6个十和3个一组成( )。

  3、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二、讲授新课

  ㈠教学例4

  1、师出示24根小棒,问: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生答有24根),那么2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指名回答)

  2、在计数器上表示24。

  师出示计数器,问:那么要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来表示24,应该怎样拨珠子呢?(指名说,并指名拨珠子,师适时引导)

  师:24里面有2个十,所以就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有4个一,所以就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

  3、24的写法。

  师:那么24这个数又该怎么写呢?(指名回答)

  师引导说出:十位上有2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有4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4。

  4、24的读法。

  师:好了,这个数同学们会读吗?

  老师板书:读作:二十四

  学生齐读。

  5、师:2在什么数位上?那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呢?4又在什么数位上?它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

  ㈡教学例5

  1、学习例5第1行3道题。

  ⑴师:好了,现在同学们把数学书翻到34页,你们看到中间的例5,例5有6幅图,每幅图画的都是计数器。

  ⑵师:现在你们先看到第1横排的3幅图,你们先自己试着写出这3幅图所表示的数,你们试着写一下,写好了后再把你写的数读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

  指名板演,订正。

  ⑶指名读前2个数,齐读第3个数,同时板书。

  2、学习例5第2行3道题。

  ⑴好了,现在同学们又看到书上,你们看到例5的第2横排的3幅图。

  ⑵你们先看第2横排的第1幅图,第1幅图的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那么这个数又该怎么写呢?(指名回答)

  师强调:这幅图十位上有4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写0,要用0去占位。所以就写作: 40。

  师:那么这个数怎么读呢?(指名读,老师板书)

  ⑶师:好了,剩下的两幅图同学们自己在书上写一写,然后再把你写的数读一读。

  指名板演,订正。

  ⑷指名读第2个数,齐读第3个数,同时板书

  ⑸师强调:写数的'时候,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没有珠子就要写0,要用0去占位,不能不写0。

  ㈢教学例6

  1、老师出示10捆小棒。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捆小棒,来我们数一数有多少捆。那么老师这里有多少个十呢?(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呢?(10个十就是100)那么要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来表示100,该怎么表示呢?(指名拨)

  2、师:好了,同学们你们会写100吗?(指名板演)

  老师强调:十位和个位上的0不能丢了。

  3、学生齐读100,师板书:读作:一百。

  4、师:好了,现在同学们观察老师的计数器,你们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是什么位?(老师板书)

  5、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在读这些数和写这些数的时候,我们是从哪边开始的呢?(学生自由讨论,指名汇报)对了,我们读数和写数都是从左边开始的,我们读数是先读的十位,再读的个位,是从高位读起的;我们写数也是先写的十位,再写的个位,也是从高位写起的。总之我们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2、读出下面各数。

  28 40 63 80 98 72

  四、小结

  好了,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汇报)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 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

  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谈话:我们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画”来“画数学”,让“数学画”来帮助我们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

  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

  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 ———— ,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 ————

  上衣 ————————————

  1、“一件上衣多少钱?”

  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

  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1)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指名板演,组织学生交流,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线段图,问号为什么标在这儿,以及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2……上衣比裤子多2个28元

  28×2=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1)

  4、比较: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在解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三、组织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

  分别出示带子图,要求:先说说带子图所表示的意思以及问题各表示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解答,最后在小组里交流。汇报时要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还有哪些信息我们不知道?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填表,全班共同校对)

  提问:看着这张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四人小组合作,互相提问并解答)

  3、独立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6题。

  四、质疑问难,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获得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本人进行《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后,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有两个。其一,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二,以画“数学画”为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同伴之间的交流、启发下,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知方法,解决问题,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教学实践,这节课的设计意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出色表现令我欣喜不已,本人认为“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样设计和处理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问题意识是创新素质的基础,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会问,善于问”的能力,切实改变教学中只教“学答”,不教“学问”的现象。

  2、有利于学生学习线段图。这是线段图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的过渡,而这又是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在对“问号该标在哪儿”的讨论中,明确了问题不同,问号所在的位置就会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会不同。

  3、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技巧。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和在对线段图画法的讨论中,得不断的联系已知信息,去体会、分析信息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获得的,所以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很轻松,讲起解法头头是道。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在解决问题时他们会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4、有利于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个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就不多叙了。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活动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并且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 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哪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 发展空间观念、合作意识和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几何模型各一个;各种几何形体的实物。

  学具准备:

  小长方体、正方体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三单元(板书:引导学生读一读)

  同学们可能会猜想:老师叫我们看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激起兴趣。)

  老师坐在小板凳上,分别请三位学生站在老师的正面、侧面和高处拍照。

  在电脑上展示刚才拍的照片。

  生:这些都是老师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师:同学们天天都在学校学习,肯定都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也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来观察这张讲台,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观察这张讲台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状。

  小结:刚才我们用相机当成自己的眼睛让同学们发现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所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一看。

  二、观察、交流(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

  (1)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

  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活动。

  注意: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如,可以先引导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观察,再帮助他们调换位置,使其他小组的成员知道观察的方法。

  (3)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

  么样子的?

  生:我站在左侧面,看到了桌子的上面和这里(指了指侧面)

  师:哦。看到了两个面,这是左面。

  生:我站在讲台的前面,也看到了两个面,是上面和前面。(让学生指一指)

  生:我观察到的讲台的形状和某某同学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是站在这边(指了指右侧面)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还有哪位同学是怎样观察的?

  (学生可以从一个角看到三个面,或者趴在上面看到一个面,又或者在每个面前蹲下来,看到一个面。)

  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课本的观察讲台图。

  2. 说一说图上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个面?

  3. 想一想,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图中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面?

  生:我先说图上的老师。我认为老师可能看到讲台的上面和前面。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老师很高,他只能看到上面。

  生:笑笑看到桌子的上面和她前面的一面。(左面)

  生:淘气是站在右角边,他可能看到上面、前面和右面三个面。

  师:为什么?

  生:我刚才在观察物体时体会到的。如果不是站在桌子的一个面的正前方看,而是站在桌子斜的方向,就能看到三个面。

  小结:通过上述验证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4. 连一连

  (1)按照刚才讨论的结果,让学生连书上的图。

  (2)交流。(让学生说说哪幅图是谁看到的。)

  四、认一认

  1. 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侧、正面。

  2. 交流、体会长方体的上、侧、正面。

  (1)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分别指着上、侧、正面,让学生说说是哪个面?同时板书。

  (2)再将一个长方体不停地变换着摆,每次都让学生指出上、侧、正面,从而加深理

  解:一般朝上的那个面叫上面,对着观察者的那面是正面,两侧的面称侧面,最后让学

  生自己说说,只要意思说对即可。

  (3)拿出不同的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上、侧、正面。

  (4)拿出一些长方体形状的实物,让学生指着说说它们上、侧、正面在哪里?

  小结:通常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朝上的一面称为上面;面对自己的那一面称为正面;两侧的面称为侧面。

  五、完成练一练

  1. 第一题。

  (1)引导学生审题,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反馈:说一说你的同桌对了没有,如果错了帮他纠正过来。

  2. 口算

  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反馈。

  3. 连一连,说一说。

  4. 观察一个物体,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正面各是什么样的?

  六、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回家观察一个物体向家长说出你看到的面。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 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75÷3=25(元) 75÷3=25(元)

  5个书架多少钱? 200元能买几个书架?

  25×5=125(元) 200÷25=8(个)

  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 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归总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2页的例5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地解答这种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学习例5(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将例题进行了改编)。

  (1)教师说:“小华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学生各抒已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知道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3)小组展开讨论,并独立列式试做。(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4)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点拨,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

  (5)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边小结边进行必要的板书:

  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 72÷9=8(天)

  (6)让学生根据分步算式,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2、改编例题,引出题目:(如果小华8天读完,他每天读几页?)

  (1)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列式解答出来。

  (2)请一名学生汇报。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要求每天读几页?首先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遇到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3、比较例题和改编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相同点:都是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同点:例题是求几天读完,改编后的问题是求每天读几页。

  4、教科书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例5,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完成,并找出两个小题的异同点。

  2、教师:小林从家往学校走,每分走100米,需要用8分走到学校。如果每分走80米,你知道需要用几分走到吗?

  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3、4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2)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 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 再求每天读几页?

  72÷9=8(天) 72÷8=9(页)

  答:8天可以读完。 答:每天读9页。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3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4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

  激活兴趣,切入课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

  提供素材,引导探究。

  1。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

  Q用课件出示图片1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

  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

  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

  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

  Q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

  生:(劲头十足)愿意。

  l提出观察要求。

  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给他看,好吗?

  l同桌合作学习。

  Q课件配音乐播放:桂林山水,雪山天池,镜子家居生活照片。

  【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我在网上搜集了具有明显镜面对称现象的景物照片,学生在游历祖国东西南北,欣赏自然美的神韵时,同时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大量的感知和生活的交融,激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积极探究。】

  ?学生认真的观察,互相交流在景物照片中找到的对称现象。

  【教学过程说明:在同桌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加信息的捕捉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体会快乐。】

  3.汇报探究结果。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的两边是对称的,另一半都是在水面和镜子里看到的。

  师:说得好,像这样,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镜子外和镜子中的景物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称现象。

  l联系实际。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对称现象你还能找一找吗?

  1生:电脑开机等待时,从显示屏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

  2生:早起洗脸时,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

  3生:过走廊时,玻璃窗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像。

  4生:太阳下,我和影子是这样的对称现象。

  师质疑:谁来判断这是不是对称现象?

  生:这不是对称现象,地面不像镜子,影子黑黑的,鼻子眼睛都看不到,和你不是一模一样的。

  【教学过程说明:在感知镜面对称特点后,回到生活再发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找一找让学生明确镜面对称的特点。在应用中培养用数学的能力,创设情景,满足学生的自尊。】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l用一用,动手做

  师:你们太棒了!我非常佩服大家的观察能力。你们愿意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明明解决难题吗?

  Q课件显示:半只蝴蝶。

  画外音:这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恢复完整呢?

  ?学生利用小镜子独立操作完成71页第4题,同座交流,汇报明确。

  师:用照镜子的办法就解决了明明的问题,镜子里的世界可真奇妙呀。

  l照一照,再发现

  师:课前我们照镜子,做观察,下面把你的活动和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吧。

  课前活动

  自己设计一些活动,在家里照照镜子,和爸爸妈妈说一说,镜子里的你是怎样活动的。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抽出有特点的发言全班交流。

  师:丽丽在照镜子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什么问题?

  生:咦,镜子里的我怎么是右手拿本左手拿笔?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中明确面对面的左右对称关系。

  师:哦,原来师这样,我们也来照一照,看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拿物品照大镜子观察验证。加深感知镜对称的特点。

  l玩一玩,镜对称

  师:韵律操马上要比赛了,怎样才能让你做得更准确,漂亮?

  ?学生提建议。方法一请领操员做示范,方法二照镜子练习。指名学生面对镜子和领操员做韵律操,其余小朋友边唱节奏边观察它们上下前后左右的对称关系。

  师:通过这些照镜子的活动你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小结镜对称的特点明确:不仅一模一样。而且面对镜子做上下前后的动作一致,左右相反。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动脑筋发现了新知识,愿意用我们收获的知识做游戏吗?

  ?宣布活动要求,同伴间互为镜子里外的人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的角度体验镜对称。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说明:活动再探究。我设计了两步:1、课前活动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由于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不必重复再现,小组交流可以检验和补充学生照镜子活动的观察结果。鼓励质疑问难,实践操作验证结论或解决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2、学生对学生,学生对镜子,韵律操活动再次提高观察兴趣,在游戏活动中为下面的练习铺平道路。玩中学。】

  l想一想,多探究

  1。认真观察,独立完成71页第5题,汇报说明它的对称关系,判断结果。

  2。每组四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桌合作,进行看镜子写数字的游戏。在小组内交流结果。

  ?小组内活动交流并小结。

  小结

  师:时间过的可真快,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收获,分享知识,体验探究学习后的成功喜悦。

  提出课后建议,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

  师:留心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看一看,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把它们写在数学日记上,告诉大家。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过程说明:一节课,并不能完全解决孩子心中的所有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培养问题意识,将探索学习潜移默化的进行到底。】

  【教学收获】

  镜面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现象,但是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内容出现,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抽象、空洞,最关键的是教学要求的把握。我为了能较好的直观教学,让学生能全面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设计了做韵律操的环节,效果很好,学生马上发现面对面时的对称关系,在玩中探究了新知。在学生联系实际找对称时,一个学生提出了影子问题,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我没有给予评价,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在比较中,争论中,找到了不同。我心里真为他们感到高兴。通过这节课,我又一次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题。

  3.引导学生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创设小熊购物这个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帮助小熊计算买食品花了多少钱,引出混合运算的教学,其中包括乘加与乘减的运算。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出来。另外,在计算过程中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不同算法的交流,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辽源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学条件、师资条件比较先进,学生的素质相对来说也比较高。特别是,我们班的学生经历了近两年的课改实验,由于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现在数学课上已形成了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提问、敢于创新的局面。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缺少生活经验,所以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实录

  为了吸引学生学习,我将教材中虚拟的小熊购物情境设计为真实的买水果情境,课前布置学生去水果超市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结合学生的调查,我在课上出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价格,然后,师生间进行真实的购买。通过买水果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而且还增长了实践经验。

  教学中,我设计了猜一猜活动。先出示购买水果所列的混合算式,让学生根据该算式猜出是怎么买的水果。让学生经历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知识的理解。

  最后,我还设计了一道让学生设计春游购物预算方案的综合实践的课外延伸题,以加强学生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整节课,我都竭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参与、可探究,贴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数学活动空间。

  (一)为水果贴价格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带来了一些水果,大家看,都是什么?

  生:香蕉、苹果、金橘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到超市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了一次调查,现在我就要根据同学们的调查为水果贴价格。

  (师在一个货架上为水果贴价格,单位按每千克计算。)

  苹果2元 香蕉3元 金橘4元 橙子5元 香瓜7元 草莓8元

  (二)买水果

  1. 教学乘加混合题

  师:价格标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要玩一个买水果的游戏。

  (生很高兴。)

  师:现在你就是一名顾客,我就是水果店的老板。我的小顾客们,你们想买点什么?

  生:3千克苹果;4千克金橘

  师:如果你要买两种水果的话,你想怎么买?

  生:我想买3千克苹果,1千克香瓜。

  师:他应付给我多少钱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生动笔计算。)

  师:现在我们进行小组交流,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算出来的。

  (小组交流。)

  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学进行汇报。

  生1:我是这么算的:23=6(元),6+7=13(元)。我先算出了3千克苹果的价钱是6元,再用6元加上7元,就是苹果和香瓜一共的价钱。

  生2:我列的算式是23+7。我把生1的.两个算式合起来成为一个算式来计算,这样简单些,结果也是13元。

  师:大家观察23+7这个算式,这是把刚才那个同学的两个算式合起来的,叫综合算式。这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应该先算谁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观察思考。)

  生3:应该先算乘法,因为这样是先算出了3千克苹果的价钱,然后再加1千克香瓜的价钱,就是它们一共的价钱了。要先算加法就讲不出道理了。

  生4:老师,我知道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所以这道题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师:他们俩说得都对,这道题我们只有先算3千克苹果的价钱才能知道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所以像这样有乘又有加的题,我们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要求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5:我的计算方法是7+23,我把香瓜的价钱放前面,也可以算出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

  生6:老师,我是口算的,两种水果一共是13元。

  师:大家用的方法真多,都可以算出两种水果的价钱。

  2.教学乘减混合式题

  师:我们继续来玩买水果的游戏,假如你有20元钱,买了4千克香蕉,我应该找给你多少钱呢?这个问题请同桌合作解决,并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

  (同桌间讨论并解决此问题。)

  师:哪一桌想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先计算出4千克香蕉的价钱,列式是34=12元,然后用20减12等于8元,你应该找回8元钱。

  生2:我们列的是综合算式20-34,你要找给我们8元。

  师:我们在计算20-34这个算式时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你能说明原因吗?

  生3:我们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减法,因为,先算出4千克香蕉要用多少钱,才能算出找回多少钱。

  生4: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减法,算出香蕉的价钱,再用一共的20元钱减去香蕉的价钱,剩下的就是找回的价钱了。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混合运算。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没有发现混合运算时,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生:(齐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4.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提出混合运算的问题吗?

  生1:我买2千克草莓、1千克香瓜,需要多少钱?

  (生在练习本上做,并作答:28+7=23(元)。)

  生2:妈妈买了4千克橙子、1千克金橘,要花多少钱?

  生3:我是这样算的:45+4=24(元)。

  生4:老师有30元钱,买了3斤香瓜,还剩多少钱?

  生5:我列的算式是30-37还剩9元。

  (三)猜一猜

  师:现在我们换个玩法。我当顾客,我来买东西,但是我先不告诉大家我是怎么买的。我要请大家看我列的算式,猜猜我买了哪些水果。我列的算式是:23+8,25-27。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是怎么买的水果。讨论的时候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参与,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3+8这个算式。)

  生1: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买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

  生2: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和1千克草莓。

  生3:我们小组还有一个猜法,就是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

  (观察25-27。)

  生4:我们猜老师拿25元钱买了2千克香瓜,还剩11元钱或者用25元钱买了7千克苹果,我们猜的对吗?

  师:从算式上看同学们猜的答案都可以算对,现在我宣布我实际购买的答案。我买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我还用25元钱买了2千克香瓜,你们谁猜对了?

  (一部分学生因猜中而欢呼。)

  四)指导学生看书、质疑

  师:我们这节课学的买水果就是课本中小熊购物的内容,大家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水果。

  生2:我知道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六)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今天我们所学的混合运算,做一份你们小组春游时的购物预算,填好下表。

  预计 花费 剩余(或补上)

  ()元 ()元 ()元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买水果游戏。教学实践证明,由于我将教材提供的虚拟小熊购物转变为真实的买水果,学生更乐于投入到学习中来,而让学生在课前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市场调查,则更有助于买水果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

  在探究运算顺序的过程中,我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在不同算法的汇报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说明先算乘、后算加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先算乘、后算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得了知识,对此印象会更为深刻。

  爱迪生说过: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学中,我转变以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只要学生能够答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课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场面令我欣慰。因为,他们活跃的思维及表现源于我平时课上的训练。我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展开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种算法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学生机敏的反应、多种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即23+8的猜法: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都令我感到吃惊,也令我感到了教学的成功之处。

  课后的延伸作业是为学生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这要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学生既可运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帮助解决问题,又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因为,这其中包括购买哪些食品、轻重如何、携带是否方便、价钱是否合理等问题。

  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设计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原教材的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变以往让学生死记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律为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出混合运算的规律,特别是课前让学生亲自去市场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更为课上的计算买水果的价钱做了铺垫。这是这篇教学设计的特色之处,因为它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

  教师所设计的猜一猜活动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一个算式,学生可以猜出买的不同数量的水果。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学生在探索性学习方式上得到培养,并且发展了创新意识。同时,这一活动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

  最后,教师还在课外延伸教学方面下了功夫,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三角板 圆规 搜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这些图案很漂亮,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什么叫作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梳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轴对称)

  ⊙回顾与整理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1)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学生分组讨论,回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指名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教师说明: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这个图形的对称轴。通常用虚线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5)让学生试着画出课件中图案的.对称轴。

  (6)请学生说说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①学生借助不同形状的纸板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在纸板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②教师听取学生的汇报,并进行总结。

已学过的图形


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的条数


长方形



2


正方形



4


等腰直角三角形



1


等腰三角形



1


等边三角形



3


等腰梯形



1




无数


  2.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课件出示:

  (2)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中间的一条虚线表示什么?点A与点A′在这幅图中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知道的?点B与点B′呢?点C与点C′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学生根据从图中获得的信息自由交流并汇报。

  (4)教师小结。

  这幅图画的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一条虚线表示对称轴。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共同回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我们根据这个特征,画出下面小房子的另一半。

  课件出示:

  (1)讨论:要画出这个小房子的另一半,你想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小结:要画出这个小房子的另一半,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对应点,如屋檐上的点、墙与屋檐的连接点、墙角的点等。然后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让学生自己动手试画。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的。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出示了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他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他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通过计算,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

  二、课标要求

  1、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并掌握高级体积单位与低级体积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体积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三、知识体系

  1、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体积单位、容积单位间的进率与长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区别。

  3、高级体积单位语低级体积单位间的化和聚。

  四、核心内容与价值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的。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内容是不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于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后,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不同单位的题作,能更好的运用不同的体积单位去表示不同大小的物品的.体积,能很好的区别于以前的面积和长度单位,能很好的运用进率计算不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学情分析

  1、从学生平时接触过得单位间的进率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脑中形成网络。在一个教学环节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2、在学生能很好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学习这一内容,能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的方法独立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进行验证,,学生最终自己发现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3、本节内容学生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认知的障碍点是:不能区分开以前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在互化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互化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转化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3、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