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

时间:2023-12-06 07:16:3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1

  《亡羊补牢》是一篇寓言,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通过一个牧羊人两次丢失羊,修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则寓言内容较短,清洁简明有趣,寓意深刻。

  依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主,抓住重点字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等词语

  2.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寓言内容,结合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寓言故事。

  由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未突破这一重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法:

  1.直观法:运用课间播放寓言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津津有味的观看中了解寓言内容。

  2.比较法:把文中几个关键的具有特殊句式和语气的句子与几个普通的句子相比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寓意。

  3.合作学习法:为突破哦这只重难点,我将采用直观法,比较法来引导学生自学,合作讨论,交流寓意。

  4、“以读代讲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有几句寓意深刻的句子,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合作、交流寓意。

  教学过程:将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反复朗读,悟出道理---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一、自学释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从疑问开始。首先用多媒体出示课题“亡羊补牢”,看到课题你想问些什么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由于亡羊补牢是一篇古代寓言,题目是文言,学生不太理解,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明白“亡”“牢”的意思,从而初步了解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二、读课文认知生字,检查生字。

  三、直观感受,理解寓言内容。

  在这里我采用直观教学法。1.电脑课件播放“亡羊补牢”的动画,解说词既是寓言内容。由于小学生还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有趣的动画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有助于理解寓言内容。

  2.小组用自己的话讲讲这篇寓言故事,让学生整体感知这篇寓言。

  四、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寓言的道理是蕴涵在故事的字里行间的。因此要紧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用“---”划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听了街坊邻居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样想的,并说说两次的'结果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就会发现,这两次丢羊他的想法是不同的,而且直接导致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不听劝告结果继续丢羊,一是接受劝告结果不丢羊。养羊人这前后两次不同态度的对比正是理解本篇寓言寓意的关键。

  2.重点句子理解。 因此,在这里我设计了对比法,通过两个不同句式的对比说一下那一个更好,为什么?进一步理解寓意,体会两次态度的差别。

  第一组句子对比: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让学生把它变成肯定句“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试读一下这两个句子,哪一个语气更强些?(反问)为什么要用反问句?(更能突出养羊人根本没想后果执迷不悟。)指导学生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并插入小讨论,如果你是养羊人你回怎样做?

  第二组句子对比: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与“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前一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突出表明了养羊人知错改错的决心。)个别读,范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出“后悔。知错”的语气。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划出有关的词语。( “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知道读出重音。讨论:养羊人现在才后悔,现在才动手修羊圈晚了吗?

  3.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的两次不同态度。

  4.小组合作学习,归纳寓意。寓意是本课的难点,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在遇到学生单独解决问题比较困难时,小组合作比较有效。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基本可以突破重难点。

  5.朗读课文并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先小组讨论发表意见,然后老师总结。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迟,改正的越快,错误造成的恶果就越小。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生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五、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新课表要求我们“要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我要学生根据这节课的语文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六、作业:

  1.熟读本则寓言

  2.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3.搜集其他寓言,准备下节课交流。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2

  教学目标:

  1、复习并二次指导重点生字。

  2、复述课文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讲故事时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

  2、初步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字义,通过扩充题目讲述故事梗概

  1、回忆课题,听写并进行书写二次指导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一篇成语,还记得它的名字吗?(亡羊补牢)。题目中有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三个生字呢,你能正确地写好它们吗?好,拿起笔,默念写字姿势,开始写。(展示学生书写,并进行二次指导)

  反馈:他写得对不对?回想上节课学写这三个字的要求,你看他哪个字写得?

  “补”左右结构的字要些紧凑,注意哪笔呢?(竖的位置)

  那么,把你写得不满意的字在右边的田字格中再工工整整地写一遍,争取这次写好。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写,老师在黑板上也认真地写下这则成语的名字。

  2、回忆重点字义,初步讲述故事

  过渡语: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还记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亡:丢失;牢:羊圈

  3、扩充题目讲故事,激发阅读期待

  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个简单概括文意的方法—扩充题目法,你能用上这种方法概括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吗?谁来试试?

  有一个人丢了一只羊,后来他听了别人的劝把羊圈补好了,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评:你帮助大家简单回忆了这则成语故事,扩充题目这种方法多有用啊,希望今后的学习中你能用上。

  读完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讲讲吗?讲给别人听也是书后的一个要求,打开书,先读一读,再试着讲一讲。

  预设一:他把整个故事怎么发生的、后来怎么样了和结果怎么样讲得清清楚楚,他还有哪儿吸引你吗?到底怎样讲才能让别人特别特别喜欢听呢?把人物说的话讲特别有必要。那么,故事中都有谁说了什么话,打开书找到画下来,再读读。

  评:讲得很流畅,说明课下你预习得很充分。

  预设二:他把邻居对养羊人的劝告讲出来了,你们觉得还应该讲出什么?这可对情节的发展很重要。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上节课重点生词,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作好铺垫。

  二、通过感悟语言、心理和动作,讲故事

  (一)反馈人物对话

  谁来说说你画了哪些对话?

  1、“赶快把羊圈修好吧!”

  “着什么急呀,过两天再说吧!”

  2、“他后悔极了,说:“都怪我呀,我不该不听邻居的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读———找————标,使学生深入故事,锁定人物对话,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二)引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

  过渡:下面我们就研究研究怎么把这些对话讲好。

  1、读好第一次丢羊的对话

  (1)读好邻居说的话

  咱们先来看看第一次邻居说的话,他说了什么?

  出示:赶快把羊圈修好吧!

  ①邻居会怎样对他说呢?(很着急)

  追问:从这句话的哪里看出邻居很着急的?(赶快)

  ②有语气朗读

  加入你自己的想象赶快来劝劝他(生读)。你再劝劝?(生读)评读。

  (2)过渡:邻居这么着急,可养羊人呢?

  出示:着什么急呀,过两天再说吧!

  你觉得他当时怎么想的呀?(生想象)所以他才“满不在乎”地说:?(生齐读)

  板书:满不在乎

  人物说话的语气可以从文中的提示语看出来,要是能把养羊人说话时候的态度讲出来故事会更吸引人。你能给大家讲讲他是怎么说的吗?

  你觉得他讲得怎样?你能再讲讲吗?

  (3)完整讲好第一次丢羊后的对话

  你看,这个人第一次丢羊了之后,邻居这样劝他……(齐读)养羊人这样说……(齐读)

  和你的同桌俩个人演一演这两个人第一次丢羊后的对话,再互换角色演一演。

  你觉得他们演的怎么样?给他们提些建议吧?

  评:老师从你的表情中就看出了养羊人的不屑一顾,如果讲给别人听,你也可以边模仿边讲。

  【设计意图】:学生只有真正的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表演读是学生“喜闻乐动”的好形式,又是潜移默化理解词句意思的好途径。通过演读,情境再现,学生对各种对象的表现有了真切的感受;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朗读的技巧,不但可以保持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促进感悟,达到积累内化的目的。

  2、讲好第二次丢羊的话

  过渡:第二次他的羊又丢了,这次养羊人还是满不在乎吗?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都怪我呀,我不该不听邻居的话。

  (1)读一读,从哪儿感受到后悔极了?它连用了两个“不”字,是说养羊人不该听劝吗?该不该听邻居的劝呢?

  (2)比较句子体会态度

  过渡:既然表示应该听劝,那这句话这样说好不好?

  预设:不好,因为不如第一句语气重。

  养羊人的话中连用了两个不字,他的内心多么后悔啊,后悔到极点了,所以是后悔极了(板书:后悔极了),所以书上这样写,我们管这种形式的句子叫双重否定句。

  加入想象自己先试着讲讲,要讲出养羊人后悔莫及的样子,谁愿意给大家讲讲?

  过渡:我听出你可真后悔,看来养羊人第一次就应该把羊圈修好。

  (3)变换句式进行练习

  出示:养羊人第一次应该把羊圈修好。

  你能不能把这句话也按照课文的样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呢?自己先试试。

  评:你们也用上了双重否定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如果养羊人能够在第一次就听邻居的话,就不会这么后悔了。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语言,体会双重否定句的表达效果,同时跟进练习,强化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中迁移、运用。

  (三)对比讲述,体会成语用法

  1、创设讲故事情境:故事讲到这儿,回忆一下,当他第一次丢了羊是怎么说的?你来讲讲。第二次又是怎么说的,你来讲讲。

  过渡:养羊人这两次说的.话和他的态度,比一比,你认为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评:如果能把养羊人两次丢羊后截然不同的语气和态度讲出来就更好了。

  2、体会用法:养羊人在第二次丢羊后改正了他的错误,犯了错误及时改正,这就叫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四)讲清亡羊后的做法

  过渡:他到底是怎么改正自己的错误的呢?在文中找一找。

  出示:他立刻找来许多木条,把羊圈修好了。

  板书:修好羊圈

  你能不能把立刻换一个词,放在句子里读一读?(马上、立即,赶快)

  评:这些词都能表示养羊人这次改正错误很迅速,他果真明白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

  (五)总结方法讲故事

  小結:通过同学们的探讨,要把故事讲得生动,吸引人,除了叙述清故事怎么发生,怎样发展,结果如何,还要讲清楚发展过程中重要情节和人物说的话,除此之外老师还有个小建议:如果适当加入一些肢体语言,听众们会更加喜欢你讲的故事。

  那么,就请你看着图,先练习给你的同桌讲讲,一会儿再给大家讲讲。(配图)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总结方法,运用方法,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理解故事主题

  过渡:成语就是通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亡羊补牢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出示: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通过学习这篇成语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主题方面和说话方面)

  【设计意图】:感悟成语主题,反馈课堂收获。

  四、看图猜成语,激发讲故事欲望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你们还愿意给大家讲更多成语故事吗?老师知道同学们也搜集了不少成语故事,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不过得需要你们猜一猜(看图猜成语)

  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打开阅读单,自己读读吧!

  小结:下节课我们召开故事会,把你读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今天的讲故事方法要用上哦!

  【设计意图】:适当课外拓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下节课故事会提前做好准备,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五、作业:

  1、把《亡羊补牢》这则成语故事讲给父母听。

  2、任选一则成语故事,准备参加成语故事会。

  【设计意图】:巩固讲故事方法,老师已经在课堂进行过一次指导,有家长的关注与帮助,相信孩子们能做得更好!

  六、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满不在乎—后悔极了—修好羊圈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 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2、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了解寓言或读寓言故事。

  教学方法:研究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9课《寓言二则》。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二则”。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2、学习之前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

  (2)说说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题,质疑

  1、“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理解“亡”“ 牢”。

  2、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3、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板书(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怎样补?结果怎样?)

  过渡:今天我们将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学习寓言。学习寓言是有方法的。

  1、读懂故事。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体会寓意。

  3、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过渡:要想读懂故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学起:(与刚才的问题相对应)

  板书: 起因 为什么丢

  经过 丢了几次 怎样补

  结果 ?

  二、 分段理解寓言。

  (一)、读寓言,读准字音,读通寓言。自读、同桌读、指名读四、默读寓言故事,找出丢羊的原因,用“——”线画出。

  生汇报 读句子 用自己的话说说丢羊的原因。

  (二)、丢了羊后,有人为他着急,是谁?(生:街坊)

  1、他们有一段对话,用“~~~”画出街坊的话,用“——”画出养羊人的话。(课件出示)

  2、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街坊是个怎样的人?练习读好 学生回答 自己练习读 指名读 分角色读

  过渡:唉,这个养羊人真是当局者迷呀,对于人家的劝告,竟然不当回事。后果怎样呢?走进第四自然段。

  3、读第四自然段,读完说说结果怎样

  (体会两个“又”字)羊人当时的心情怎样?

  想象当时养羊人会怎样说怎样做?演一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他后悔的样子)

  4、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后悔),于是他怎么做的,体会他为什么这样做。练读句子。

  5、结果怎么样了?学生齐答。

  师:亡羊补牢是成语,就是从我们所学习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来的,它还有下半句(学生试说 课件出示)

  三、提示寓意,总结扩展

  1.故事学完了,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不要光指责还看他有什么值得欣赏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过,你是怎样解决的?

  四、讲会故事

  五、总结学法。

  板书设计:

  9、寓言两则

  起因 为什么丢

  经过 丢了几次 怎样补

  结果 ?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许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质疑,结合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文,理解语言文字。又抓住重点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更喜欢擅长表演的学生加上动作后讲的故事。本课给学生教会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谈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时,学生的话题面有些窄,如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体会身边这样的事,会对理解寓意有帮助的。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看图猜寓言

  1、孩子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看图猜故事。依次出示6张故事图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刻舟求剑,井底之蛙)

  2、齐读成语。同学们课内、课外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一起来读一读吧。

  3、师小结揭题: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寓言。

  “言”就是语言、故事,“寓”就是蕴藏在故事中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

  书写题目,指导“寓”“则”(注意“寓”的笔顺)(板书课题:9寓言两则)。

  4、揭示课题:“则”是量词,《寓言两则》就是两个寓言,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贴板书:亡羊补牢)

  二、教授方法,读懂题意

  (一)读一读——读文知事

  1、读故事前,老师先来检查大家生字预习情况。

  (1)强调“圈”多音字的读音。

  (2)读好轻声词:窟窿街坊盘缠结结实实。

  会写:窟窿叼走劝告羊圈(多音字)街坊(解释意思)后悔

  (3)学生提醒大家注意生字中易错笔画:读的很准确,同学们会写这鞋子吗?标红的字都是课后生字,谁来提示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错。

  师相机指导“窟窿”的书写。

  这里面笔画最多的要数——窟窿这个词了,观察这个词我们发现他们的`部首都是“穴”。师评:窟窿就是孔,洞的意思。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的“穴”表形。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词。笔画多,要紧凑。

  2、写生词:现在咱们动笔写一写这个词,看谁写的又对又好!(硬笔描红)

  3、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1)有的同学读得很流利,看来字词都掌握的很好了。现在谁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出示——亡羊补牢,结合字典和课文内容,理解亡与牢的意思。

  知道故事的内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课题。“牢”在故事中指(羊圈),“亡”呢?(指生说,出示字典意思,选义,指导学生看注释①)。

  小结:谁来概括一下这则寓言的意思?你看,故事的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多有意思呀!

  (二)品一品——品文析人

  1、指生读。(师:谁愿意读一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情景?其他同学想,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呢?)

  2、理解“劝”的意思,指导朗读

  (1)回想: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们都劝过他,怎么劝的呢?

  (2)谁来当一当这个街坊?

  (3)这句话中有个词能体现街坊很着急担心,你们猜猜是哪一个?(赶快)对,抓住关键词语,我们能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你来当一当这个热心肠的街坊。

  (4)师启发:还可以怎么劝?要是一个急脾气的人怎么劝?要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年人怎么劝说呢?

  (着急的、中肯的、语重心长的)

  3、品“答”感知人物特点:

  (1)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语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这是什么句子?

  牧羊人打算修羊圈吗?(不打算)出示陈述句:羊已经丢了,不修羊圈了。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组对话。师读街坊的话,男生读反问句,女生读陈述句。

  哪一句更让你感觉到养羊人不想修羊圈?学生谈感受

  师:这就是反问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牧羊人不打算修羊圈。

  师:你看看,这养羊人明知羊圈破了却不修,真是不知悔改!(板贴:不知悔改)

  5、品“结尾”感知人物:

  小结:第一次丢羊他没听劝,结果会如何呢?谁来读读第4、5自然段?

  (1)指生读第4、5自然段。理解“悔”的意思,揣摩养羊人的心理。

  (师:知错不改,导致养羊人第二天羊又丢了(板贴:再亡羊)此时他的心情用文中一个词可以形容?悔字“忄”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2)那他会想到什么了?他会做些什么?

  是啊,如果再不修,(羊会一只只丢下去)。想到这儿,他就拿起工具(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6、小结:养羊人犯了错误能够改正就叫错而能改。(板贴:错而能改)

  (三)悟一悟——读文析理

  (1)你怎么评价这个养羊人?

  (2)同学们,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活中,我们难免说错话,办错事,但只要我们有错就改,还不晚!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为时未晚”。(板贴:为时未晚)

  三、联一联,举一反三

  (一)举一反三《讳疾忌医》

  师:现在我们穿越历史,来到春秋时的蔡国,看看寓言讳疾忌医中不知悔改的蔡桓公有何结局。

  播放视频《讳疾忌医》

  师:讳疾忌医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最终病死,而亡羊补牢的养羊人却再也没有丢羊。所以在生活中,同学们面对自己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

  (二)联系生活

  1、给出情境:

  (1)一位同学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导致期末成绩下滑,你就可以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来提醒他。

  (2)同桌眼睛近视了,她总不当一回事,你可以劝他:“我们一定要保护眼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学的《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选自《战国策》,这本书记录的是我国20xx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历史,书里面收录了很多寓言故事。例如:鹬蚌相争,狡兔三窟,高枕无忧,三人成虎,头悬梁锥刺股等等。

  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丰富语言、增长智慧,甚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补、牢、叼、街、坊、修、堵、丢、悔”等9个生字,会写“亡、补、叼、夜、丢”5个生字,学习新偏旁“鱼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一个人有了错,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并能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字,学写“亡、补、叼”。

  4.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的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2、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生书空,齐读课题

  3、认识生字“亡、补”

  (1)“亡”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你能给他组个词吗?

  (2)“补”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它的部首是“衤”,是由“衣”变形而来的。

  (3)师演示变形过程

  4.师:亡羊补牢也是一个成语,每个字都有它的意思,文中已由了答案。只要你认真读,就能在文中找到每个字的意思。只有弄懂了每个字的意思,才能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

  二.初读寓言,理解题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赶紧打开课本81页,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

  (1)指名读

  (2)理解“街坊”:你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

  (3)齐读

  3、指名读自然段

  师:生字词读好了,那课文呢?课文由5个自然段,我请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4、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已经扫除了生字的障碍,那么现在请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亡羊补牢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用“————”划下来。生:亡是丢了的意思,我在第3自然段找到的.;

  生:补是修一修的意思,我在第2自然段找到的;

  生:牢是羊圈的意思,我在第1自然段找到的

  5、 小结:小朋友们真会读书,通过朗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了,让我们一起走人课文去学习吧!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学习第1、4自然段(明确丢羊的原因是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羊是怎么丢的呢?赶快浏览课文,找出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读一读生:第1和第4自然段

  (1)男生读第1自然段,边听边思考,羊是怎么丢的?

  生汇报,师画窟窿

  (2)出示课件:填一填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把羊丢失的原因说一说嘛?

  (3)小结:原来狼从这个窟窿钻进羊圈,把羊叼走了,羊少了一只

  板书:少了一只

  (4)女生读第4自然段,边听边思考,羊是怎么丢的?

  师:谁能用“因为……所以……”把羊丢失的原因说一说。

  板书:又少了一只

  小结:是啊,接连两天,养羊人丢了两只羊,狼都是从这个破了的窟窿钻进羊圈叼走了羊。故事读到这,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丢了两次羊才修羊圈?第一次丢羊时不修呢?

  师:是啊,你们和他的街坊想法一样,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对养羊人说的吧。

  3、学习第2、3自然段

  (1)出示街坊的话

  ①谁来读一读?

  ②理解“劝”:我觉得你没读好,看看街坊是怎么跟他说的,有个“劝”字。你知道什么是“劝”?你什么时候“劝”过别人?

  生汇报

  小结:对。像这样,犯了错,别人用道理说服他,使他改正错误,这就是“劝”。那么就带着这样的心情把街坊的话读一读。

  ③指导朗读

  你读书时强调了“赶快”,能告诉我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你特别加重了“修一修”,能说说是为什么嘛?

  小结:是啊,街坊可着急了,因为到了晚上羊还会被狼叼走。街坊好心相劝,可他却说————————

  (2)出示养羊人的话

  ①谁来读一读?

  ②师范读,这句话什么意思?(理解养羊人的想法,就算补好了羊圈,丢失的样也找不回来了)

  (3)同桌练读,指名读

  师:同桌两个人练习读一读吧!

  小结:就是这样,正是他不听别人劝告,不愿意修补羊圈,难怪他丢了一只羊,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

  3、学习第5自然段

  (1)师:在事实面前,他后悔了,心想———————

  (2)理解“现在修还不晚”

  为什么说“现在修还不晚”?

  生:因为修好了羊圈,羊就不会再丢了

  生:如果现在还不修补羊圈,他养的那几只羊还有可能再丢

  ……

  小结:是啊,课文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他养了几只羊”,现在他只丢了两只,如果还不修补羊圈,他还会丢第3只、第4只羊

  (4)师:于是他——————把羊圈——————,从此,他的羊———————

  四、回归课题,理解寓意

  1、当他修补好羊圈,又和当日劝他修补羊圈的街坊相遇,他会对街坊说什么呢?街坊又会怎么回答他呢?同桌两人想一想,说一说

  2、指名说

  3、是啊,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板书:及时改正

  就不算晚

  4、联系生活,理解寓意

  5、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和养羊人一样的经历呢?

  五、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1、指名读

  2、指名说如何正确规范地写好这个字

  3、指名书写笔顺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

  3、德育目标: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

  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

  3、导入:

  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大家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学习课文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

  (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

  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词语(亡羊补牢暂时不考虑解释)

  ⑵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问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_____________。)

  ⑶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__________)(板书:不听劝)

  (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演示)(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

  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

  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

  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__开始。

  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给课文配音。

  2、齐读全文。

  3、(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四、拓展练习

  技能训练:

  小辩论:《我喜欢养羊人》或《我不喜欢养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不喜欢),并说清楚理由。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案】相关文章:

《亡羊补牢》教案07-15

《亡羊补牢》教案(15篇)12-02

《亡羊补牢》教案15篇07-18

《亡羊补牢》教案(集合15篇)05-26

《亡羊补牢》教案合集15篇03-04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03-19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09-10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11-30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10-21

二年级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精选3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