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优秀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国标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8 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三个例题,分5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是其中的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教材安排两个运算定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例举类似的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想想做做”先安排了一些基本练习,以填空、判断等形式巩固对加法运算的理解,接着通过题组对比和凑整等练习,为学习简便计算作适当渗透和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设如下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通过利用学生身边的材料,组成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并经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教具学具:为了便于操作、交流和展示、及时与学生互动,本课准备多媒体一套。
二、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四部分展开教学。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这部分分成4个环节进行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课始从学校参加吴中区小学生运动会话题作为课堂信息,要求学生根据提供信息提出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进行加法交换律的研究。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而面的探究呈现素材,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例举中验证规律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两个式子的特点,然后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
(2)运用自己字写出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规律发现的过程。一方面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了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
3、在反思中概括规律
(1)自己仿写式子,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的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和概括的能力)
(2)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感知个性创造的基础上,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从用符号表示规律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4、练习
(1) 填空、(2)判断、(3)验算
(设计意图:新课刚结束就配以填空、判断、验算多种形式的联系,既有利于概念的正确建立,同时也及时地巩固了新知。)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整个探索过程与“交换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学生已有了探索前面例子的经验,在这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稍加点拨便于引导学生完成探索过程。
1、在情境中感受规律。
以上面4、练习题为内容,让学生提问题过渡到下一环节,非常自然,(1)学生一起解决“三个项目共得多少分?”
(2)交流学生各自列式,并让学生说清列式理由。
(3)选择两种不同列式,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
2、在计算中验证规律
(1)教师出示两组题目,让学生观察结果是否相等,为学生接下来题目,探究打下基础。
(2)教师写出左边算式,让学生写出右边算式(与左边相等),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感知加法结合律。
(3)学生依据自己经验,开始写出这一类型的`等式题,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与锻炼,并体会认识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逐步从观察——感知——理解,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揭示加法结合律
(1)小组讨论,观察等式,左边和右边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按照这种规律,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3)用字母表示这样的规律。
(设计意图:这里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正直组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答,有利于学生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三、实践应用
(设计意图:我准备安排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两个练习层次,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1、基础训练,分三个层次
(1)想想做做1:运用了加法的什么定律?
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方法进行练习,女生代表加法交换律,男生代表加法结合律,让学生体会在每个等式中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想想做做4,每个学生选一组题独立完成,使学生通过比较,知道应用加法运算律有时可以使两个加数的尾数凑成整十数,使计算简便。
(3)想想做做5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结合律往往要凑整,进行这题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为后头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打好基础。)
2、拓展练习,分二个层次
(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通过用图形式字母表示数来巩固加法运算定律,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
(2)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30+28+70+45+72。通过该题训练把一般的规律推广到更多的数字计算中,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四、评价鼓励
(设计意图:及时评价总结,肯定学生的学习,以促进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使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
五、教法、学法
以上是本人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新授和练习尽可能从贴近学生身边的素材撷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的、纲领式的板书反映本课主要内容,体现本课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性、系统性在整个板书中充分体现。)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的理解,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知识,灵活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回顾与整理
1、梳理知识。
小组讨论:
(1)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3)本单元学习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面的三个问题,将本单元学习的这些图形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特征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内角和等于180。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轴对称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与应用”第1题。
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再独立画高。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画高的方法,以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各有多少条。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
这道题是根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分类,再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按角的特点进行分类时,只要判断三个内角中最大的内角是什么角,这个三角形就是什么三角形。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
这道题是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第(2)小题是求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只要用90减去另一个内角就可以了;第(3)小题是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用(180-顶角)÷2来计算。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4、5题。
这两道题都要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
5、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6题。
这道题是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进行画图。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94页“探索与实践”第7题。
(1)让学生思考怎样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图形后平移成一个长方形。
(2)动手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画一画,剪一剪,移一移。
(3)交流讨论。
2、完成教材第95页“探索与实践”第8题。
(1)拼一拼。
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两个梯形纸片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想一想。
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四、反思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评价与反思”部分的评价量表。
组织学生结合各自的情况进行填写。
全班交流。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11-12
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教案04-15
加法交换律教案09-23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04-07
《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03-12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03-25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10-25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10-26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04-16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