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2-05-14 08:45:36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美术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小学美术教案4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绘画表现自编故事的形式特点,通过创作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自编故事,使学生从生活中体会真、善、美。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了解绘画故事的表现特点,感受真、善、美。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选材、构思设计。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各种材质和表现形式完成的范作数幅,相应的'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可绘画的笔,作业纸、彩色纸、胶棒、剪刀、等

  课件内容

  1.丰子恺漫画欣赏

  2.小故事片段配画,有单幅的、多幅的。

  3.欣赏漫画《父与子》。

  4.自编一个小故事。

  5.用不同绘画形式创作故事画。

  教学评价

  1.能否运用简练语言编写故事。

  2.能否展开联想,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创新。

  3.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课时1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活动一:游戏“连一连”

  教师提供数张图片和几句话(或几段文字),请学生根据文字找到相应的图画将它们连起来,并找出先后顺序将故事讲完整。

  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图文并茂》。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连一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内容——图文并茂。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你喜欢哪个手提袋》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2、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

  三、教学重点:

  在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四、教学难点:

  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特别是学习袋底的折叠方法。

  五、教学教具:

  手提袋、示范用图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阐明课题:

  出示手提袋在日常生活及商品经济中应用的广泛性。阐述“教材分析”中所归纳的三类手提袋。

  二、讲新课:

  指导学生欣赏课本本上的图片,说明手提袋的共同特征:

  袋口、袋身(包括装饰图)、提手。

  三、制作方法:

  讲授用纸折叠和粘贴袋子的.过程,引导学生看懂课本所示制作步骤的图意。教师逐步示范,特别是在袋底的折叠上,多次演示,让学生看懂。折叠好后粘贴牢固,穿上提手绳子,完成制作。

  四、学生制作:

  完成手提袋的折制成型。

  五、布置学生下一节课带备绘画材料或剪装饰所需的用具。

  第二课时

  一、教师以实物为例,讲述对手提袋的进行图案装饰的设计。

  图案装饰的方法:

  手提袋的美化装饰应以简练大方、主题突出为原则,因手提袋使用的是一件流动的艺术展览品,如内容过于繁杂细腻,便达不到宣传效果。

  课本中的学生作品都是以单个(人物或动物等)物象为题材的。具体的形式可用剪贴(如课本中的机器人)、剪纸(如课本中的民间纹样),以可是绘画的。

  在设计图案之前,应考虑为手提袋涂上一种底色,给它绘制或贴制什么图案。在装饰图案绘(剪)制好后可加上一些装饰线和与用途有关的文字,加强主题的宣传效果和装饰特点。

  二、学生继续作业:

  学生为手提袋作装饰,穿上手提绳子,完成制作。

  三、教师讲评:

  在手提袋内放上几本书,学生提着慢步走过讲台,看谁制作的手提袋实用美观,学生共同评议。

  七、板书: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蚂蚁搬家以蚂蚁搬家的故事为题材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蚂蚁搬家是一节通过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的典型课目。

  以故事蚂蚁搬家为前提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投入地学习。通过蚂蚁搬家对昆虫外形特征的描绘,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和探究兴趣。本课主要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集体绘画创作,在学习讨论中,使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

  本课蚂蚁搬家有如述说一个寓意深刻而又生动有趣的童话,天真的孩子会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6课 蚂蚁搬家

  二、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节表现性绘画课,应鼓励学表现。教学设计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生在交流活动中学习昆虫的造型表现方法节设置、作业方式都考虑到德育的暗示作知识,又陶冶性情,进一步发展完善人格。

  教学过程的`设置考虑如下:

  创设情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小结内化

  可以利用多种媒材呈现故事起因,设根据蚂蚁的表情、动态及周围环境看图说话,理解题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语言描绘或用行为模拟蚂蚁搬家的情景,师生互动,展开学习讨论;根据学情分析提供指导:可运用尝试教学法,对尝试作业进行具体点评,也可运用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提供画蚂蚁的方法。

  学习活动的开展,可考虑集体合作表现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现,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采用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后延伸,提高学生认识,内化情感。

  讨论题:你从蚂蚁搬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作业要求:相互协作进行集体绘画创作,能抓住蚂蚁基本特征刻画动态,能大胆想象描绘出蚂蚁采用什么方式搬东西及所搬的各种物品。

  四、教学建议

  教师可设计CAI辅助教学,也可自制教具“活动的蚂蚁纸模型”,启发学生了解蚂蚁的结构和动态,为学生画蚂蚁提供更多的参考。

  在集体作业时,教师可将大白纸放置在拼摆好的桌子上,也可将纸粘贴在墙上作业。注意教学组织,发现有的学生挤到一堆而有的地方留空很多时,应马上进行调整,作业时应相互鼓励、相互包容。

  可带学生到室外进行观察、实验,在地上扔些剩饭粒或饼干屑,引来一群蚂蚁,对它们进行观察,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探究兴趣。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三面画构成的原理

  ② 学会运用切割与重复排列的方法制作一幅三面画。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

  ②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及增强动手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的条理性和耐性.培养对美的追求,美的创造的行为习惯。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三幅画面进行等份切割、依次排列的方法制作—幅三面画的技能技巧。

  2、教学难点

  如何将三幅画面分别哉戊长度,宽度相同的K条,按照:顶序黏合沟成——件可以动观赏的工艺品:

  3、兴趣点: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三个不同的画画。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幅“三面画”作。

  2.较高要求:

  三幅画面的色调、内容搭配和谐统一,做工精致,或三幅画画的内容构成一个内容相关的故事,

  3.个性探究:

  选出学生代表操作、展示优秀作品。

  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分享、讨沦;

  看一看: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三画面。你见过去变幻的画画吗?课本中的画面是如何变换的?

  2.活动二:尝试、探索

  ①看一看、议一议:为什么要将课本中的三幅摄影作品切割成大小一样、份数一样的长条形?

  ②说一说:观察图中的步骤图,想一想这些长条应按怎样的`顺序黏合在一个画面上?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索三幅画的排放顺序。

  ③想一想:课本中的三幅摄影作品组合在一起后,给我们带出了哪些环保信息?

  3.活动三:创作、表现。

  做一做:尝试制作一幅有趣的三面画。

  4.活动四:展示、评价。

  ①谁的三画画色彩搭配最美,做工最精致。

  ②谁的三面画能构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12-18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01-03

小学美术教案【热】01-03

小学美术教案【推荐】01-03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01-03

【热】小学美术教案01-03

小学美术教案【热门】01-03

小学美术教案【荐】01-03

小学美术教案【精】01-03

【荐】小学美术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