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作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习作课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
一、小小报告会
1、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看到了)
2、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看到了蛇。
生2:我看到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表情,尤其闵森同学夹蛇时手还在颤抖。
生3:我看到张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
3、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板书:听到了)
4、学生稍加思考,举起了一双双小手。
生甲:我听到同学说,这蛇真可怕。
生乙:我听到同学说,这事十分稀奇,蛇居然跑进了教室。
生丙:我听到了同学急促的呼吸、女生的尖叫。
生丁:我听到老师您说,总不能让这位“客人”一直呆在教室里。
5、同学们,从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想到了)
6、学生准备了好一会儿,才举手发言。
生a:从老师表情中,我想老师可能在想:哪个同学能解老师的围,不然老师就难看死了。
生b:从女生的叫声中,我想她们也许会想:男同胞,怎么一下子都成了胆小鬼?还是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生c:从蛇的表现看,它或许在想:谁敢侵犯老夫,我决不客气!
7、(教师追问)蛇怎么会进教室呢?
8、学生思维活跃,发言一个接一个。
生A:也许蛇晚上外出迷路了。
生B:也许我们的歌声吸引了它。
生C:也许它饿了,想讨点饭吃。
反思:习作指导的第一步是拓展学生的思路,也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为“有米之炊”而非“无米之炊”。因此作文指导的精力、时间的安排应放在打开学生思路上。上述教学环节无论是让学生报告“看到了”“听到了”,还是“想到了”,都紧紧围绕这一点,从而打开了学生思路,为作文提供了素材和契机。
二、小小比赛会
师:同学们刚才“报告”得很精彩,那么我们能否用上好词佳句、各种修辞把这些说具体呢?比一比,谁说得好!
师:先来说说蛇。
生:长长的、细细的,黑白相间,蜷缩着身子,不时地张开血红大口,样子挺吓人。
生:蛇在教室里“旅游”……
师:再说说同学。
生:大气不敢喘,屏息凝视,胆小如鼠。
生:女生溜回了座位。
生:我是一名堂堂男子汉,难道能打退堂鼓?
师:谁来说说老师。
生: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很沉着。
反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事实上一定数量的学生作文内容不够具体,不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述教学环节,既是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怎么写”,也可以说是如何写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避免习作内容空洞。
三、小小演说会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十分钟左右准备一下,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具体地说一说。
2、同学们经过自己构思,编拟提纲,然后小组中练说。
3、学生推荐发言。(学生评价并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反思:学生的习作语言往往会杂乱无章,让人理不清头绪,把握不住其内容。上述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构思,编拟提纲,小组练说,这样有利于学生有条理有重点地口述。而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帮助理清层次,无疑也为其写好作文架设了成功的桥梁。
四、小小命题会
1、师:下面就请同学用笔记下刚才发生的一切。写前,老师想提个问题:你能给这篇作文起个好题目吗?想好了写在黑板上。
2、学生小组交流。
3、学生上台板演题目:《不速之“客”》《一堂精彩的习作课》《原来老师也是那么胆小》《闵森,好样的.》
反思:学生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对生活中的某个现象均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上述教学环节围绕蛇引发的这件事,把习作的命题权交给学生,习作题目丰富多彩,富有创新。这样一方面尊重了学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另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五、小小练笔会
1、师:同学们,今天发生在教室的那件事真是惊心动魄,我们能否用笔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呢?写得特别好的文章老师推荐到《宜兴日报》发表。
2、接着学生习作,教室里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
反思:学生有了亲身的经历体验,有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早已有了写作的冲动,个个都有强烈的倾吐欲望,写时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在这样的氛围中还有哪个学生不会写作文?
六、小小展览会
教师将学生上交的作文贴在后面的黑板上,并在中央写上“习作展览”。细看作文真是五彩缤纷,叫人拍案叫绝,人物形象充满个性,遣词造句贴切传神,习作题目令人耳目一新,主题思想百花齐放。
反思:学习活动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非常重要的是,要让儿童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得到认可和赞赏。上述教学环节,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让学生享受到了习作成功的乐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的灵动性至关重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就地取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想象,去体验,让他们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习作这一泓清活的水便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而此次即兴作文,正是抓住了契机,让学生真实再现了当时的那一情形,是学生自我感受的最本真的自由倾吐,是学生心灵的放飞,是生活的写真。愿生活中多一些五彩缤纷的真实,愿习作中多一些学生的真实独白、心灵的倾情对话。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怕作文,会写作文,爱写作文。
习作课教学反思2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在写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九册第八单元的习作中提出的“场面描写”,尤其是学生很难写好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每读到这两句诗,我经常在思索: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到底在哪里?花了心思和精力去进行作文教学,作文批改,作文指导,为什么有的学生写一篇作文咬上几个小时的笔头,挖空了自己的脑袋,点着字数,却还是那么几行字。经过分析,我归结出的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经历过或看到过的场面缺乏仔细的观察,或是这个场面已经过去很久,学生存于大脑中的已是过去时的材料,不能清晰的“摄取”,所以写出的场面就无法“精彩”。那么对于场面描写的作文如何教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学会方法,乐于写作文呢?有位教育家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在课堂上先“演示”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场景”吸引学生激情参与,诱导他们观察“场景”的细节,并用简略的文字加以“摄取”,然后再请学生记叙成文,那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平时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做游戏,所以我就选择了游戏这一场面,尝试设计了本节参与式的作文课《参与其中快乐作文》,对学生进行场面描写的作文指导。以下是我教学完本节课的几点感悟和反思:
一、营造快乐氛围,让学生乐于作文
一直以来学生都畏惧写作文,所以要让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爱上写作文。在本节课上,我自始至终都在极力的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整节课从师生互动小游戏“三星智力快车”导入,在上课伊始就为学生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接下来的几个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有趣的游戏“我说你做”和“画方圆”中,游戏结束后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游戏的过程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轻松的完成了习作片段的描写,从而达到了让学生乐于写作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源头活水,让学生有话可写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怕”的心理呢?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学生感到作文太难的原因是学生生活经验少,积累的素材缺乏。如果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注重一些作文方法、作文技巧等程式化、理念化的理论传授和指导,以为让学生懂了这些就能够教好作文的话,那无异于是“纸上谈兵”,教出的学生也只能像个“赵括”,理念条条熟,道理样样懂,真要是写上几笔,写出真情实感来就难了。作为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拓宽学生写作素材的渠道,多创设一些情境,多组织一些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多积累一些作文的生动素材,增加学生的现实体验,引来作文的的源头活水。比如,本节课上我通过两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游戏“我说你做”和“画方圆”,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获得真实的感受,所以学生写起作文片段来就会思如泉涌,写出来的习作片段也显得生动,充满了真情实感。
三、层层递进,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活动的开展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怎么写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这节课,围绕如何进行场面描写,我提出了场面描写的两个写作要点:仔细观察,点面结合。这两个写作要点我是分阶段
指导学生的。在做完第一个游戏“我说你做”后,让学生分析被蒙上眼睛的同学依照其他同学写出的作文片段所做的“打蚊子”的表演,为什么和老师的表演有不同之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要想使场面准确的再现,就要注意仔细观察,然后就学生刚才的习作片段中存在的不足引出场面描写的另外一个写作要点“点面结合”,在对第二个游戏场面的描写中,学生就能够注意仔细观察,点面结合的方法,使习作片段写的更加完整,更加精彩。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写作方法,写出的作文片段也个性鲜明。
四、师生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习作指导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乐于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节课自始至终,师生都共同参与其中,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参与游戏以外,学生还积极参与评价——请他们评价一下其他同学的习作片段,指出写得精彩的地方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当然,在这节作文课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
一、自身的能力还需通过日常的读书、练笔再提升。
二、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开发结合本地实际的作文训练素材,为学生的习作引来“源头活泉”。
三、对于学生的情感的调动还需更有激情。
今后,有益的启示我要发扬,不足之处要努力改进。作文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因为道路难走而避重就轻,敷衍了事,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让学生选择抄袭的捷径。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平时积累,通过脚踏实地的训练,为学生的习作创设有源之水。
习作课教学反思3
今天,上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课。在上课前,我经历了很多思考:教材给了一个话题“收获”,然后出示了三个不同的标题“——熟了”、“我收获了——”、或把自己置身于图画中,想象自己就是画中人物,写一篇习作。针对文本,我思索:是总体指导,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题目?还是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来指导?如果是总体指导的话该如何着手,该如何落实“一课一得”?因为万一有学生选择了第三项,那么我该如何指导学生,是不是在课堂中又要指导学生看图写话的方面,那一节课的内容会不会显得庞杂?还有写法该如何指导?
综合多方面的考虑,我在实际操作中开始抓住“收获”为题引导学生考虑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收获,可以得到怎样的收获,然后让孩子们思考交流,我随机点拨。还好课堂中学生集中选择了第一和第二个题目,因此课堂中没有涉及到对看图写话的`指导。
上完后,我感觉课堂中,我没有把具体的写法落实,虽然我不断地在要求学生写清楚、写具体、加入情感,但是我却没有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方法,教学生如何把内容写具体。
课堂中,我要求学生交流前都给了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但自己却没有静下心来,总是打断学生的思路,其实,老师既然要给学生时间,那就应该给足、给够,并且在过程中不打断学生,真正地让学生去思考、体会,哪怕学生只有一点小小的思考体会,只要是学生自己的,都比老师灌输的强。
对于教材,我还是应该坚持尊重,毕竟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但是我还要摸索更加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法,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我需要不断努力的探索。
课堂就应该实实在在的教学生东西,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毕竟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精力和时间是在课堂上。但是,我还要注意不一定课堂上教给学生的东西越多就越好,关键是实在,哪怕一堂课只教会了学生一点知识,但落实了,那都叫成功。
作为习作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落实到写上,否则无论讲得如何天花乱坠都无济于事。在学生写得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关注学困生,及时给予指导。但学生写的时候,老师不要去打断学生写作思路,大部分的问题应该留到学生都完成习作以后,再集体评讲。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习作课教学反思4
描绘秋天的美景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传达给读者,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描写才是成功的。要想生动形象地把所描写的对象勾勒出来,必须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
三年级的孩子懂得如何欣赏句子。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五彩池》我就让孩子们好好的赏读文中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景物描写的对象如果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接着让学生观察秋天,让孩子真切的融入到大自然中。法国诗人阿拉贡诗云:“什么事物最妙?善良的人,睁大眼睛瞧。”就是告诉我们要细心观察,全面观察,留心各种景物。学生只有观察才能感悟。才能将具体的景物进行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真正体会到----秋天真美、我爱秋天!这种真实的情感。也才能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习作。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不会让人感到虚假做作、无病呻吟。学生正是在我的这种指导思想下,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习作。这次习作指导,孩子们的确写出了高水平的习作,对于刚起步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次成功。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将秋天的景物按照我的指导从树林、果园、田野等方面写的有条理、对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居然还写出了一种意境。读学生的习作虽说没有厌倦之感。但是总觉得孩子的习作在描写上缺乏新异。虽说语句表述不一样,可是总是在你设计的框框内在填写。如何让孩子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能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独特体验,感悟的习作,我想这将是我在以后的习作指导中为之追求的目标。
习作课教学反思5
在中年段选择内容,基于在快乐课堂建设中,自己一直从事高年级的教学,对高年段的习作教学稍微熟悉,且有已经备好的导学案,只要简单修改,适合本班学情就可以了,故以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学作为展示课内容。课前有两次试教,课后调整后又在六年级的一个班上了一节,综合所上课的情况,对这节课总结反思如下:
一、教学目标把握到位
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为两个:一是回顾口语交际主要内容,选择适合自己习作需要的素材。这是我教学的重点;二是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这是教学的难点。
人教课标版教材在习作训练方面的设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习作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口语交际内容,并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展习作教学,口语交际为习作教学提供了很多可用的素材。我的目标设计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开课从回顾口语交际主要内容入手,让学生从口语交际中选择了很多可能在习作中用到的素材,指导学生加以筛选,将如何选材作为课堂教学指导的重点,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选材水平。另外,本单元的课文给学生提供了几篇写人的文章,其共同特点就是都写出了独特的人物个性特点,学习作家们的写作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
二、教学环节是高效的
一是严格按“361”快乐课堂建设寻学案的编写要求编写了这次习作的导学案,探索了习作课导学案的编写方式方法,形成了一个可以直接用于本班学生习作教学的导学案。
二是严格按导学案设计开展教学行为,课堂上做到了习作教学大胆放手,学生习作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构思、表达、写作、修改的过程。
三是有效地指导了学生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写出精彩的片断习作。
三、值得思考的地方
1、有趣的情境导入在用导学案上习作课中如何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落入完全回归传统情境教学导入模式。如我在课中出现的用学生的照片做成的灯片,若放在课前播放给学生观看再引起思考效果是否更好?另外我觉得,灯片的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传统作文教学中强调老师的素质,老师的“秀一秀”其实起到了给学生范文示范的作用,我觉得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时候需要老师给学生语言魅力的影响、熏陶,习作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学生习作语言的运用除了学习课文时习得外,还要老师在“秀一秀”的表达中表现作文时的'语言的美妙:有时要幽默、诙谐,有时要含蓄、隽永,有时要平铺直叙,有时要铺陈词语。这些都要老师在课堂上以“身”施教,大显身手,传统习作课堂上老师的“口惹悬河”“妙语连珠”“信手拈来”在快乐课堂建设中视为老师包办,老师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习作水平的快速提高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这节课后学生的当堂片断习作的批阅,发现习作水平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3、好的习作老师当堂美读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好方法,快乐课堂如果一味限制老师的作用,会影响习作课教学的效果。本节课中学生所读习作只是照本宣科,没有及时修改,没有情感地念读,都没对听者产生影响作用,若换作自己读一定会用声情并茂的感情朗读将学生引入习作教学之美中,可惜,因为时间紧促,本想临时改变导学环节,终没实现,是一遗憾。
习作课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
1.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着哪些心愿,明确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写一写心中藏着的这个心愿,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作用。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大家的心愿都是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
(板书:心愿)
2.那心愿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心愿,就是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是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也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欲望、向往或强烈倾向。)
二、启发思路。
1.现代作家巴金曾在《随想录》中写道:“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写的作品全写出来,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这是我最后的愿望。”这是巴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
2.首先要学生想好自己的心愿。
3.收集可用的素材: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心愿。
(1)对社会的题材:科学家发明新药,治愈癌症;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人和人之间多一些理解……
(2)对别人的题材:奶奶的病赶快好起来;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好朋友永不分离……
(3)对自己的题材: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4.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对别人的),那是什么呢?
(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将来长大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5.同学们,想好了自己最想表达的心愿后,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选择表达的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或者创作诗歌……)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要写的心愿。
2.搭建好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心中有数,在素材排列上要有逻辑性。
3.细化:拓展好层次和细节,要有亮点;要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
4.注意首尾呼应,前后连贯。
5.以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写自己的心愿。
(1)开头:开篇点题,我有一个心愿,它是……
(2)中间分三段叙述(注意详略):第一段,为什么我有这个心愿?(略写)第二段,如何去实现这个心愿?(详写)第三段,实现后的好处。(略写)(板书:详略得当)
(3)结尾呼应开头:表决心,表示一定要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
6.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7.写好以后,要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四、习作点评。
1.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以及如何实现这个心愿。重点从这方面进行点评,另外,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语言是否通顺、恰当等。
2.同桌之间相互点评习作。
五、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这次习作的练习,能将自己的心愿具体地描述和清晰地表达出来,进而让学生下定为这个美好心愿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确保行文的流畅。
习作:心愿
对社会 对别人 对自己
逻辑性 亮点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大家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文时要善于运用表达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对修辞运用、词语积累不够重视,学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语言不够丰富多彩。
习作课教学反思7
恩施市实验小学 唐清碧有幸参加湖北省小学语文“多课型”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评价课题研讨会,我所上的《写给太阳的小诗》,是北师大版四年级第九单元的习作练习。诗歌训练在北师大版教材内容中出现得很多,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渗透,二年级开始尝试着学写,在我所选的四年级教材的12个单元中大部分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就是一首诗歌,紧跟其后的就是学写诗歌。北师大版教材用“主题单元”安排课文内容,其习作均在“主题单元”的基础上展开。考虑到宜昌西陵区外语实验小学使用的是人教课标版教材,我特意给学生印了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第九单元“太阳”单元的第一首诗歌《给太阳的话》(艾青)。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目标:一是紧扣《太阳的话》和《太阳》两篇文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用“你”(第二人称)称呼太阳写一首赞美太阳的小诗,注意诗的格式。二是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利用写小诗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三是围绕“太阳是光明,太阳是温暖”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四是在老师的帮助下修改同学的儿童诗。
因为所用学生使用的是人教课标版的教材,只到六年级上学期才有“轻扣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所以,四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写诗歌,相对使用北师大版本教材的学生来说,学写诗歌绝对困难。针对这一学情,我在教学生学写诗歌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来达到我预设的目标:
一是用三首歌曲“激趣”、“破难”和“奠基”。一首《种太阳》,让学生唱一唱,画一画太阳,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消除了课前他们对写诗的害怕和有两千多人听课的恐惧;一首《妈妈的太阳》,让学生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用“妈妈,您的 回来了!”的句式突破怎么用第二人称称呼并且赞美太阳的难点;一首《摇太阳》,师生一起唱一唱,摇一摇,想一想,说一说,学生把太阳“踢、打、摸、亲、顶……”任其大胆地想像,“神通万里”,打开其思维,为后面诗歌的写作奠定基础。
二是在课中回顾艾青的《太阳的话》,重建阅读与习作的联系,体会拟人、排比、比喻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总结像《太阳的话》这样的诗歌“语句精短、字数不限、长短句任意搭配、有韵无韵都可”的等等特点。给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诗歌的整体印象。
三是根据学情临时调整了课堂教学环节,以更有利于所用学生学习写作诗歌。
四是渗透诗歌 “物象”、“意象”(如从实写给太阳的话引导到写给心中的太阳的话)、“赋”、“比”、“兴”等方法,但只字不提,淡而化之,融入了听、说、想、思、悟中。于是,学生离奇的想像、跳跃的思维、活泼的语言、“天籁之音”的表达、充满灵气的智慧时时在课堂中闪现出阵阵精彩。
五是降低对学生写诗的要求,学生写诗时我要求:有题更好,无题“无题”;一节即可、多节最好;限制时间、提高效率;自悟自改,同桌互助;感情朗读,真情感动。这样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表现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对三四年级段的习作茧自缚要求。
要说课堂效果,我有五个“真没想到”:真没想到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课上完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真没想到这里的学生的基础学得如此扎实,从根本不知诗为何物,开课就冷场,最终走进了诗的王国,圆了各自的“诗人梦”;真没想到,学生写得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灵气十足;真没想到学生在朗读自己的诗歌时读得如此之美,感人至深,包括听课的老师也为之动情;真没想到学生这么快就学会了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一首《我心中太阳——妈妈》,读者满眼热泪、满怀深情,听者为之动容,泪也潸潸。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的一点遗憾就是全课用时44分钟,超时4分钟。我所找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学生使用教材版本不同,所以指导得很细;主观原因是自认为一节完整的作文展示课,如我上的这节课,给我50分钟时间更合适。
习作课教学反思8
一节习作讲评课的目的,是着眼于本次习作的优化,还是着眼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我认为:这两种思路都存在着合理性。但是,讲评课上绝不能只是将学生的作文讲一讲,评一评、改一改;更在于,批改时,发现学生作文表达的精彩之处,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由个别至全体;或发现学生表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由缺点而练成优点。这种训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有心理认同感,十分有效。这种训练,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在本次习作讲评的课上,我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佳作欣赏——赏析习作中的好句段。
佳作要欣赏,要赞美,要让学生感受到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这一步设计,诱发了学生的挑剔与羡慕心态,又让所有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了一次审视与二次构思,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讲评的主人。
二、病句诊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作文中的重复啰嗦的句子。
我在第一次批改时,一定会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琢磨学生作文中有突出语病的句子,找出一堆来,但一堂课,只解决一两种较为典型的,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就是语句不通,而且你这一次帮他修改好了,下一次他又会写出一堆的病句。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地使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们一次学会修改一两种病句,渐渐地,你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越来越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两极分化缩小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
“责令探索,彼必将用心而得之矣”,作文讲评要把多数学生作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概括进去,触及学生的写作得失,引发学生的`共鸣,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勃勃活力。
三、方法引路——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对话写具体。
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学生此次习作最大的问题是:一旦涉及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就一笔划过。而语言是心灵的“门户”,语言描写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具体了,人物的神态、动作才描画得出来。因此,本节课的方法引路我就落在了“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对话写具体”上。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白语言描写的重要性,通过课堂练笔掌握方法,如此训练,扎实、有效。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以,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欣赏古今中外关于助人为乐的名言的环节。
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当然,“失”总是与“得”相随。由于课前没有调动好学生的兴趣,他们发言不够积极,使得本节课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同时,由于我想展示一堂常态的课,所以语言比较随意,追问不够有层次。
作文讲评课怎么上,我也在探索。希望我的课例能起一个桥梁作用,欢迎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习作课教学反思9
上周我们的教研课是闫**老师讲的第二单元习作课,有关于环境保护的习作课。教研课采用一课两上的模式,第一次授课在三.(4)班,第二次在我们班。通过两次对比听课,我发现了很多课堂中的亮点和自己班级的问题,记录在本篇反思中,如下:
闫**老师课堂的亮点,一、巧妙地将口语交际和习作结合起来,先说后写,让习作成为学生记录自己所听、所感的方式,从而破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二、将优秀习作巧妙地转换成了老师的亲身经历,把习作的作者说成是身边的好朋友,一下子拉近了文字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们觉得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身边,故事里的人就是自己。从开篇的《家乡的小河》到《保护环境倡议书》,再到最后的《未来家乡》,每一篇都变得那么真实,那么亲切,孩子们的思路一步步紧跟着闫老师的教学设计走,自然流畅。三、在想象未来家乡变化时,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效果非常好。既形象地描绘出了未来家乡的美丽环境,又让孩子们加深了对已学词语的印象,“郁郁葱葱”、“湛蓝深远”、“清新甜润”、“姹紫嫣红”这些课文中积累的词语一下子从孩子们口中蹦了出来,学会运用才是真正地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学到的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在表达出来。四、课堂的一开始也是亮点之一,闫老师安排了学生的自我展示时间,这也是我这学期想在班级课堂中加入的一个环节,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通过这样的展示更好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每天的倾听和观察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马上我们班的“阳光故事会”也要开始了,期待着孩子们的优异表现。
接下来说说通过听课发现的我们班学生的不足。通过两次对比上课,我发现班里学生有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普遍倾听习惯不好。当有同学发言时,下面总会有学生自己小声跟着说,这种现象在平时上课也存在,究其原因不是一方面造成的,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要重点解决。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倾听,表扬认真倾听的学生。二是加快点名回答问题的节奏,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机会。三是改变回答问题的方式,逐渐让学生养成自己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习惯,这样思维快的同学可以马上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至于苦苦等着老师点名,而对于思维较慢的学生,也能在听到其他同学发言后受到启发,想好后站起表达自己的想法。四是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课堂上有时已经在讨论下一个问题了,可还有学生停留在之前问题的争论中,不能很好地跟着课堂节奏走,如果他们提前预习了课文,在讨论时就会更有针对性,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所以提前预习是非常关键的。其实观察发言踊跃的学生,不难发现他们的书上总会有自己提前勾画的痕迹,还没上课他们就把老师问什么问题想好了,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动作迅速、思维敏捷。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课下时间是学生自己说了算的,从现在起必须强化学生的预习和自学习惯的培养,更好地用课堂外的时间来提高课堂效率,让良好的习惯早养成,让学生早受益。
通过这次听课对教学、对学生管理都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相信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改变才会有所进步,要及时把听到的收获转化成自己的教学,把反思付诸于行动,期待着自己的进步,加油!
【习作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习作课教学反思(精选13篇)09-22
习作课教学反思10篇11-12
习作课教学反思9篇04-04
《习作》教学反思06-17
习作教学反思06-06
《习作四》教学反思06-05
语文《习作》教学反思03-30
习作指导的教学反思03-24
习作6教学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