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2 10:25:1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8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8篇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1

  今天改完学生的作业,感觉特累。学生的作业怎么这么不理想呀?原因在哪呢?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正负数在四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现在是进一步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负可以互相抵消。在课堂当中,我认为学生对于这些知识都掌握得挺好的了,但是作业为什么会这样?如题:海拉尔某日的气温是-12℃——-3℃,求温差。我班学生好多错的呀!有拿12+3的,有拿-12-3的,有拿-3+12的……错误答案让人咋舌!现在仔细想象,在上课的'时候,“温差”这一概念似乎过得太快,学生没有明确温差是“最高温度减最低温度”,而-12和-3谁大谁小?可能学生也有所忘却。对于用“最高温度减最低温度”更是无从下手了。而教材中也提到,在这里让学生掌握的是“正负抵消”,而不是让学生会正负数运算,学生只要能运用抵消的思想处理简单整数加法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我想我能做的只有让学生借助自身经验,以及借助线段图和温度计去得出结论了。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2

  “正数和负数一”,主要目标是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中,我让学生举例说出已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引入今天学习的新的内容:正数和负数。但在导入这个环节中,举例说数的过程太长、长多了,应稍微回忆举例就行了,而真正的负数的起源和在生活中的举例和练习比较少。一句话就是:概念说得不够清楚。需要在下节课补充完整的:

  1、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

  2、在以前学过的.数(除0外)前加上“-”号,就是负数。

  3、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3点是需要重点补充,要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3

  上课开始我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正负号”的有关知识,世界上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季米特洛夫在评价一天的工作时说:“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这样一下孩子们的兴趣来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了解决生活问题而需要掌握的一种数学知识,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这样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使学生的不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我带孩子们走进了我国美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到了我国地势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又到了我们比较喜欢吃的`葡萄干的生产地“葡萄沟”,最后带孩子们去了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欣赏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听着我给他们带来的新鲜的知识,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上当了,我已经把自己要讲的知识灌输到他们的脑子中了,孩子们的记忆里真的很超人,当我问到吐鲁番的地势怎样时?孩子们马上回答比海平面低155米。我夸奖他们真棒,顺便说出低于海平面我们数学上用“-155米”来表示,那么高于海平呢,我们怎样表示?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用+155米”来表示。孩子们的想象力真的是超出寻常的。我又让孩子们想你还能想到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正数与负数来表示的事情吗?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结果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详细,比我在备课时事先准备好的要讲解的只是全部都说出来了,就连我准备的练习题都被他们一扫而空了,真的省了我很大功夫。本以为他们有可能不懂,还要大费口舌的,结果孩子们从电视到网上,从生活中到家用电器上,从夏天到冬天温度情况啊,还有我们杨琦龙突然灵感一发想到了楼层与地下车库(要不是及时制止,估计他们会说的没完没了,)······

  总之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他们的发挥是超人想象的。在这节课上我也有不足之处,只是沉浸在了孩子们的回答发挥的喜悦之中了,我没有及时给予孩子们鼓励与评价,我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的改正。教学真的是一门永远留有遗憾的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追求更求真务实的课堂。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4

  《正数与负数》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2—4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对负数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⑵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⑶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2、情感与态度目标:

  ⑴让学生了解有关负数的历史、体会负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⑵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二、实现教学中的两大变化。

  1、教师的变化。

  教师由原来的教科书被动执行者转变成新课程的塑造者。由于以往教材编排的既定性、凝固性和封闭性,教师只能是被动的忠实执行者。而今,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随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拓展新课程的内涵。在课堂上,我努力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拥有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

  2、学生的变化。

  国际教育界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听了,你可能会忘记;看了,你可以把它记住;做了,你才能真正理解。”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数学最深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和教学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纯粹的负数对学生来说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设计《正数与负数》时,我以学生的已有的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用课程理念来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本节课从“负数的产生——感知生活中的正、负数——认识正、负数——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三个环节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1.从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呈现学生的原认知,由此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下面三组数据。要求记录时做到准确、简捷、快速”这样开放性的活动,以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为研究素材,呈现出了几种不同的记录结果,透视出学生的原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新问题的研究,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又能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运用多种教学活动方式,突出活动的实效性。

  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活动方式。从天气预报中听一听;在存折上认一认;根据各地的气温读一读;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5℃、-20℃;在温度计上拨出指定温度;把温度计横放后抽象出数轴,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设计活动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突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多次在关键处设问“上海(零上4摄氏度)和北京(零下4摄氏度)的温度相同吗”“-5℃、-20℃比较谁低,谁高”“+5℃、-5℃之间相差多少度“??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做,而且动脑思考问题,再通过交流就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的思想和具体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数学活动实效性就明显。

  3.深挖知识背后折射出的数学思想、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

  《正数与负数》这个内容如果把握不好极易片面理解,单单强调负数而忽略另一方面。客观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正”也就谈不上“负”,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这是辨证法的基本观点。通过这个教学内容要传递给学生的也是这样一种思想,要提到这样一个高度上来认识。所以,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两个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接触、认识、研究,让学生感悟到:“前进后退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增加减少可以用正负数”“意义相反的量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人们在认识周围事物时大都是先按标准将其分类,然后再辨析,最后获得对其完整的清晰的认识。在认识正负数时教师也采用了分类的方法,同时重点研究0的问题。分类时学生就把0放在了“说不清”这样一个位置上,通过辨析与解释,得出了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后启示:

  1、在概念课的教学上,如果还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些就更好了。

  在让学生体会负数的产生及温度计中的负数时,还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负数的产生是为了更方便于表示,人为产生的一种数。在观察温度计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负数、0、正数的关系,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大小,体会当温度越来越往下时,温度就越来越冷,离0越远,负数就越来越小;反之,温度越来越高,正数就越来越大,为认识数轴提前渗透。

  2、可以多多体会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像表示收入和支出金额、什么正数和负数是同桌,0是“三八线”;正数和负数是朋友等等,学生们的想象一下子得到了升华。

  3、另外,还要让同学们知道的是,0在很多地方都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在正负数里不例外:

  (1)“0”并非简单的数字,其实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2)“0”有时表示“没有”,但有时并不表示“没有”,“0”

  和“没有”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例如,温度表上的“0”度,不能说没有温度,而“0”度是区别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一个标志性温度。

  (3)在记数中,不能没有“0”.当一个数的某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时,就要用“0”来占这个空位。如20xx这个数,就要用“0”来占“十位”和“百位”这两个空位。

  (4)“0”最公正无私,它既是正数和负数的“分水岭”,又是冰和水的“界碑”。“0”是整数,但它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而是唯一的中性数。因此,我们称它是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公证人”。

  学生对于正负数以及0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了理性,我想他们会终身难忘。

  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可以多举一些和学生现实生活有关又经常接触到的生活实例,加深他们的印象,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5

  《负数》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新增加的学习内容。它是小学阶段数的教学从自然数、小数、分数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在教学新课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从例1中的主题图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温度引入负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然后通过例2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明白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让学生体验负数产生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如:飞机上升500米用+500米来表示,下降500米则用-500米来表示;小红向东走了20米用+20米来表示,向西走20米则用-20米来表示。再次让学生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这种生活化、经验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因此在课的开始,我为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从身边熟知的生活现象出发,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如何记录、区分两种具有相反意义量的现实问题。学生在记录及交流记录方式的过程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正、负数解释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突破教与学的难点。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数学问题,如:先提出如何能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引发学生思考,寻求区分两种量的.方法。并在交流记录方式的互动过程中,进一步启动问题:哪种记录方式更加简练呢?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觉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在课堂上不断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层层推进,突破了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因此在对0的归属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很自然地借助温度计、海平面、地上地下等具体情境来说明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三、注意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的渗透。

  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学生数学观念,是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我请学生观察交流中出现的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这样既发展了学生对整数的认识,又渗透了分类思想是认识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在课的结束部分,我又和学生一起阅读《九章算术》中正数和负数的记载,了解古今中外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到负数发展的历程,特别是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再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四、但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

  如:可能是给学生提供的生活素材还不够多,学生对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体会还不够深刻.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6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小学学过的数的基础上,通过“想简洁清楚的表示”实际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符号的优越性。引入负数后,进而给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定义,通过练习去具体认识正数、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曾碰到这样的学困生的答案“若前进60米记为+60米,那么—30米表示什么意义?”——“表示向左走30米”“表示后进30米”“表示减少了30米”,显然他们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上存在一定的理解不清。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强调自主学习,注重交流合作,让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在对实际背景的探究过程中进行,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正负数的意义,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并准确表达的能力。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7

  我是以“负数的产生——感知生活中的正、负数——认识正、负数——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这四个环节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在设计时我首先考虑让学生感知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教材的温度作为切入点。

  1、“我反,我反,我反反反”学生视频导入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我恰当的将这个小游戏与本课正负数的意义相结合,学生很形象、深刻地明白了正数和负数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熟悉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读写法等内容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讨论交流,体验了尝试探究,合作学习。

  3、正、负数是两个相反的定义,在教学的时候,我着重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明晰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与零的关系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并且认清零在正、负数之间所处的位置是学生正确认识正、负数的关键。在教学时,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温度计量入手,先让学生对温度进行分类,零上温度分为一类,零下温度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它们分别高于零度和低于零度。这样,学生在学习正、负数的概念之前就已经对正、负数与零的关系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负数<0<正数,并且为后面学习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做好了铺垫。

  4、恰如其分地运用“+”号、“-”号。在一道判断题中,我想让孩子们在电脑上做。可是难题来了,“√”和“×”只有在电脑菜单栏的插入里面才有,但是对于农村学生用起来就比较困难,怎么办呢?我突然灵机一动,我们不是正在学正数和负数吗?于是我让孩子们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这不是两全其美吗?既解决了难题,又进一步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并体验到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5、拓展练习:根据老师对本册教材《线与角》的作业批改标准,认识+2°表示的意义,为六年级上册进一步认识正负数埋下伏笔。

  6、课堂上的分组评价让正负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得到充分体现。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这个抽象的知识正负数,“哪个组能得到奖品”这是他们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我相信在他们计算别个组的“合计成绩”时会更加谨慎、关注。

  7、小游戏“阴阳魔”球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概念教学的课堂沉闷一扫而空。这个游戏也进行了正、负数大小比较的教学。正、负数大小比较属于超纲内容,但是学生掌握起来并不困难,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学生也乐于接受。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最大的问题在于放手不够,引导太多,给予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够,很多可以由学生自行探究、归纳的知识点都没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由此也造成了前半节课节奏紧张,速度太快,学生适应时间不够,而后半节课富余时间又太多。并且,我在处理练习时,也不够清晰、准确,有的细节没有讲解透彻,应注重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总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引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努力争取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感受,做到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8

  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一与众,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

  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如何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呢?

  开始时,引出对立的一组矛盾,用一个数无法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怎么办?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矛盾,在数前用不同符号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使这对矛盾在符号化的思想下得到统一,让学生感受到符号的作用。

  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但是,数学活动不是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更不是作秀。课堂让学生通过对话、倾听、欣赏、互动和共享,实现了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才能全面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07-29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03-20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6篇02-21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8篇)03-13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7篇02-28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5篇04-02

正数和负数教案11-09

正数负数教案11-10

《正数和负数教案》集合六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