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1 19:27:2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通用12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通用12篇)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特点,反映彭德怀当时内心那种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课文以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彭德怀与饲养员及战士们关于对大黑骡子“杀”与“不杀”的分歧。第二,彭德怀内心的矛盾,通过他的语言、神态、动作可见他当时矛盾的心理,从而反映他爱战士胜过爱自己的坐骑。

  陆老师能充分阅读文本,把握文章重点,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矛盾的冲突处,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出表现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的语句画出来,然后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体会,并通过朗读表现出大骡子在彭德怀心目中的地位;这时,陆老师又让学生通过看录像,了解了过草地时战士的艰苦,粮食对于他们的重要性。这时彭德怀眼睛盯上了他的大黑骡子——一只为革命立过大功的大黑骡子。彭德怀命令他人将其杀掉,为的是让战士们能吃上它的肉,能最终走出草地。可见彭德怀是多么的爱自己的战士。教学中,陆老师紧扣文本,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充分对话,并能多处设计训练,内化文本语言,体现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设计朴实,语言训练扎实,教学效果明显。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2

  教师备课时所想的应是学生如何会学会,而不是教师如何教。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策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我谈谈变序教学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课中的教学中的运用。

  一默读课文,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

  二作者如何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生:通过写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情,表现了彭得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

  三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这种感情?

  四自己选择感受特别深的一段,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交流。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说出喜爱的原因,师引导抓关键词、句体会--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插入点拨。

  2、与发言学生有相同喜爱的同学进行补充,提出不同看法,进行课堂辩论。

  3、师组织学生读有关句子、段落,帮助学生加深体会,理解感情。

  4、引导说说其他几个段落。

  六师:通过大家的自主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文中那浓浓的爱兵如子之情。下面,我们听课文录音跟读,再次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通过以上变序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好处:

  一、通过变序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我们不难看出在以上的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设置框框,没有以教师的喜爱而引着学生也去跟着喜爱,学生对文本的选择有充分的自由,对内容的喜爱有充分的时间感受,由于把学习的内容选择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情趣,有了内需力,学起来也就更投入。

  二、通过以上变序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得到深入提供了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都会提供学生自学的时间,但由于是为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学时往往较浮,较表面化,对问题不够深入思考,思考的面也较狭窄。通过变序教学,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的机会,从以上教学片段中不难看出,学生对某个问题或内容的'思考,通过自己的讨论、互补、合作学习,使理解深入细致。

  三、通过变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中心的领会,保证了自主学习的质量。

  变序教学往往总是围绕一个中心任务开始的,这就让学生明白了文章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与以上中心有关的,使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较准,也使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自主学习的质量较高。

  以上学习就是先让学生感受出作者在文中所包含的感情,然后再让学生去找能表达出这种感情的印象最深的事件,使自主学习的开头就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3

  备课前,仔细读了课文,当时理出了一个教学的线索:彭德怀很爱大黑骡子,但当战士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他毅然决然地决定杀了心爱的大黑骡子,体现出深深的革命情谊。我抓住这个线索,从“爱”却要“杀”入手,表明彭德怀更爱战士们。

  备课时,先引导学生明白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情(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分析,朗读);然后再一个转折,“那为何要杀大黑骡子呢?”让学生明白目的是为了解决战士们缺粮的燃眉之急,从而很容易的引出这是更爱战士们的表现;最后,提升到一个高度,正是因为这样的.从大局考虑,革命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是教学时的一个大体考虑,接下来就是从文本入手,由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情感。

  教学结束后,自我反思了一下,个人认为,教学的思路是清晰的,目标的达成也做到了。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那种艰苦,所以课前花费了很多精力,截取了电视剧《长征》中过草地的一段,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始终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这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文中有些句子的体悟我没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是“面面俱讲,又都轻轻带过”。我接下来要从挖掘句子的深度入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4

  今天,教研室安科长来我校视导,听了我讲的一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虽然我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但是我还是觉得有很多的缺憾。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引领学生走进彭德怀的内心世界,体会彭德怀为了战士们,不得已枪杀了他的坐骑大黑骡子,但是他的内心是痛苦的,矛盾的,不舍的,然后进一步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怀着这样一个美好的目的,我首先让学生回顾: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在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由于断粮,而枪杀他的.坐骑大黑骡子的事)。然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彭德怀几次下令枪杀他的大黑骡子?战士们的表现如何?请同学们划出有关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给学生一定的读和想的时间,我接着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彭德怀三次发火的情景,欲想揭开彭德怀发怒的面纱。

  在交流第一次下令枪杀大黑骡子时,我紧紧抓住“全部”、“命令”,让学生体会彭德怀的果断和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在交流第二次下令枪杀大黑骡子时,我紧紧抓住“不耐烦”,欲让学生走进彭德怀的心里,理解他的痛苦、矛盾、和不舍,在交流第三次下令枪杀大黑骡子时,我紧紧抓住“怒吼”,

  欲进一步理解他的痛苦和矛盾。十几分钟的指导朗读,学生能模仿读出彭德怀的语气,但是学生还是不能走进彭德怀的内心,有几个学生竞说:彭德怀怒吼是因为他烦了。

  当讲到战士们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的时候,我问:同学们,力量来自哪里?问了几个学生,都说来自于吃了大黑骡子的肉。几乎没有学生说出来自于彭德怀军团长对战士的关爱,战士为有了这样的好首长而激动,浑身充满了力量。

  课讲到这儿,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从始至终,我都充满了***,并且尽力用语言的描述来感染学生,可学生表现出来的还是木然和不理解。我实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去年我也讲过这一课,当时我感觉效果还是比较好。同样的课,不同的学生,出现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问题出在哪儿呢?

  到了第三节评课的时间,安科长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让我茅塞顿开:点抓得太多,就会出现处处兼顾,处处难顾的局面。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我应该着重抓住一点,然后想办法引领学生从彭德怀的动作、神态、心理方面去体会,从而走进彭德怀的心里去,我想那样效果会好得多。

  语文课确实也够复杂,但能把语文课上得简单也确实不易。这须要我们静下心来,既要吃透教材,还得了解学生。

  教师要想“吃透”教材,就必须多读教材,甚至做到背诵教材。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从整体入手,加强前后知识点之间的沟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教材。内容为什么这样设计?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导出?还要想一想: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它对后续学习起到什么作用等等。

  新课标中也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本,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设计课堂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状况。如果教师无论针对什么基础的学生,都使用相同的教案来上课,肯定是不行的。一个优秀的教师还能预设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运用教学技巧,迅速把学生拉上正规。

  语文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今后还须多学习,多思考!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5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的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故事,显示出彭德怀同志热爱战士、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面对课题质疑: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有怎样的感情呢……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时候其实也就解答了审题时学生的一些疑问。

  紧接着,我让学生分别找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词句。让学生深入文本,了解战士们的艰难处境,感悟彭德怀的内心世界和高尚情操。同学们分别找到了相关的词句,重点对“抚摸”、“念叨”、“塞进”、“凝望”、“缓缓摘下军帽”、“推开肉汤”……等词语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切实感受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无以言表,一个军礼表达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最崇高的敬意。同时,我让我学生谈谈自己有没有过类似的心理感受。很多同学谈到了自己家饲养的心爱的小狗等小动物惨遭不幸的伤心之事,感情之深,溢于言表。很显然同学们已经能准确把握碰德怀对大黑骡子之爱了。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彭德怀更爱战士的深情。“看着战士们因饥饿而一个个倒下,彭德怀内心十分焦急,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只有杀坐骑给战士们充饥,以解燃眉之急。”……同学们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面对这严峻的情况,彭德怀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爱大黑骡子,但是更爱战士们。

  课文体现了一个字,那就是“爱”:对大黑骡子的爱、对战士的爱。有一个矛盾,“杀”还是“不杀”大黑骡子?这个矛盾外在体现在彭总和战士们的意见相左,内在表现在彭总内心的矛盾斗争。让学生体会到彭总对大黑骡子的沉甸甸的爱更能帮助学生感受彭总对战士对革命事业的爱的厚重。教学的时候,抓住情感线索,体会矛盾斗争来感悟人物精神境界,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简约而不简单。

  在品读课文的时候,我觉得还应当把握住一些细节,这样可以让我们更接近人物。如“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嘴里”,这一个“悄悄的”,饱含了彭总对大黑骡子的爱。文中这一类的词句还有很多,需要去认真挖掘,变成资源。

  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已经较高了,我们感受人物的形象需要全面、立体。如何让人物形象立起来呢?我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根据搜集资料,来归纳总结,得出一个立体的彭德怀形象。同时,这也体现了多种渠道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精神。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6

  我总认为我们班级的学生思维简单,谈感受生硬机械,没有真情实感。今天,我才知道我完全错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一群孩子,只是直到今天,我才拨动了他们的心弦,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有了倾吐的冲动!反思一下自己,教学的功夫还必须不断锤炼呐,否则我将在他们心中“下岗”了!这课时,我拖堂了好几分钟,因为我实在不忍心让大家因没有参与课堂发言而失望!课堂教学中,有两个方面我是比较满意的:

  1、以“爱”为线索,学习理解课文,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战士们也深爱大黑骡子及彭德怀更爱战士们的情感。下面是他们品读感悟文字后自由交流感受的片段:

  师:大家阅读得真认真,而且个个同学都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的读书收获。

  一生:“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我从这段话中体会到彭德怀非常爱他的大黑骡子。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大家是饥寒交迫,每个人吃的是极其有限的。彭德怀自己也舍不得吃,却悄悄地塞给大黑骡子吃,可见他多么爱自己的坐骑!

  二生:我从“抚摸”“念叨”“悄悄”“一直看着它吃完”等词语中感受到彭德怀非常爱大黑骡子,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超过了人和牲口的关系,就像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感情非常深厚。

  师:说得好,他们感情深厚,如同战友一般!联系上文说说彭德怀如此爱大黑骡子的原因。

  三生:自从长征开始,大黑骡子就与彭德怀朝夕相处,可以说形影不离。而且,大黑骡子驮伤员、粮食和器材,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

  师:说得好,这样的大黑骡子,你们喜爱吗?彭德怀又如何能够不爱它呢?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读出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四生:“彭德怀背过脸去。”大黑骡子每天背上都驮得像小山似的,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彭德怀为了能够让多一些的人走出草地,下令要杀了它给战士们充饥。他那么爱大黑骡子,如何忍心啊?可是他实在是迫不得已!因此,从这句话中,我也体会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深深的爱。

  五生:我觉得他爱大黑骡子,可是他更爱他的战士们!他杀大黑骡子是迫于无奈!

  六生:“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缓缓地摘下了军帽”是说彭德怀向大黑骡子,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就像悼念自己最亲密的战友一样。

  师:杀了自己最心爱的大黑骡子,彭德怀的内心是怎样的'?为什么?

  七生:他的内心是充满了崇敬之情的。生前,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他又最后一次为革命立了大功!

  八生:他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大黑骡子不仅与他与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且它也为大家分担了太多太多。现在自己居然残忍地杀害了它,彭德怀该多么痛苦内疚啊!

  九生:他的心中也会很欣慰。因为,有了大黑骡子的牺牲,或许会有多一些的人走出草地,而这是他军团长的职责!

  ……

  从上面的片段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边读边圈画,阅读较细致,他们能够用心品读体会,抓住一字一词一标点来多元感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交流内心感受,真的非常令人感动。我想,他们已经掌握了一点阅读的方法,具备了一点阅读的能力。假以时日,他们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够不断提高。

  2、课堂教学进行到这时候,我没有草草收场,而是请他们再读第19自然段,对于省略号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写彭得怀的内心活动,再组织交流。在展开想象,补充彭德怀看着心爱的大黑骡子斜倒下去的复杂内心时,学生比较动情,能够比较恰当地揭示彭德怀痛苦、不忍的内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把自己当成平等的一员,在学生动笔倾吐心声时,自己也动笔写了写,也许不是写得最棒,不过,我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是这样写的:“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今天,你又为革命立了一次大功!在此,我向你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大黑骡子呀,你也知道,要我下令杀了你,我的内心有多矛盾,多痛苦!因为你是我革命生涯中最亲密的战友,你驮粮食,运器材,救伤员,立下了汗马功劳啊!我岂能无情呀?可是你也知道,我必须得杀了呀!有多少战士已经倒下,有多少战士又将倒下,你叫我如何忍心?大黑骡子呀,为了战士们,为了多一些战走出草地,我必须得杀了你!我想,你一定会理解我的,也一定会无怨无悔地支持我的,是吗?我的老伙计,谢谢你了,你安息吧!”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也给了我一次发言的机会,也给予了我充分的肯定。我也继续为他们的情感之火助燃。在此基础上,指导分角色朗读,感觉无须多言,一切都那么美妙!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7

  “同学们,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红军开始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我们学的这个故事就是——”正当我伴着深沉的音乐边向学生娓娓动听地讲述故事,边板书课题: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崔老师,您把课题写错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而您把‘他的’两字漏掉了!”教室一阵哗然,许多学生也都“是呀”、“对呀”地附和着。

  我仔细一看,真的!由于我一时疏忽,竟犯了一个教师不该犯的错误。面对评判他人的意识不断增强的五年级学生,我是不露声色地迅速添上漏掉的两个字,还是维护师道尊严,自我辩白呢?我略一思索,突然灵机一动,真诚地对那位学生说:“我真佩服你的细心和勇气!谢谢你给我指出错误,更要感谢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一下:你们觉得添上这两个字后,与先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呢?”说着,我便用红笔在“大黑骡子”前,郑重其事地添上两个大大的字——“他的”。

  短暂的沉默后,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加上这两个字后,我觉得这头大黑骡子不是别人的,而是彭德怀同志的。”

  “第一个题目讲的`是彭德怀与普通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而我从‘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个题目中体会到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之间的关系肯定非同一般,大黑骡子一定是他的心爱之物。”一学生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惊喜地说道。

  “发生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故事一定非常感人,我想马上阅读这篇文章!”

  “你们的审题能力真强!那好,现在就请你们带着两个问题去读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你们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大黑骡子是彭德怀的心爱之物呢?”我顺势把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提前了。学生立即专注地阅读起文本来……

  经过认真地阅读、思考,我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到他们已被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又问道:“读到这儿,你有问题要提吗?”

  “既然彭德怀这么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呢?”

  又是一番深入地阅读……从学生发自肺腑的表达中,我感觉彭总的精神已融进了他们的血脉之中!

  “学到这儿,你觉得这篇文章还可以定什么题呢?”

  “《痛苦的抉择》。”

  “《爱兵如子的彭德怀》。”

  “《大黑骡子,委屈你了!》。”

  “《别样的爱》。”

  一个个绝妙的题目,从学生头脑中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了!

  真没想到,一次小小的疏忽,竟促使我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的课堂教学,审视我的学生,使新课堂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喜人场面。真的,这次疏忽完全是我课前没有预设到的,但由它生成出的许多新问题却与我的预设不谋而合。我不禁想到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的一句话:“好的课堂应是预设与生成相融的对话场。”在这里,师生平等对话,生本自由“交谈”,预设和生成并存。这堂课中,我充分利用这次小小的疏忽,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文本,使他们在与同学、老师、文本的多次对话中,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不断生成许多有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从而走进作者的心里,走进彭总的心灵世界。此时,阅读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课堂反馈来看,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全方位的满足和发展,而我也与学生一样,时常感到智慧的闪现,生命活力的涌动。

  我真的要好好感谢这次美丽的“疏忽”,感谢学生带给我灵动的智慧,带给我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8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红三军团在过草地途中,由于断粮,连野菜也挖不到吃,眼看战士们因饥饿而一个个昏倒下去,彭德怀命令枪杀大黑骡子给战士们充饥的事。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面对课题质疑: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有怎样的感情呢……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时候其实也就解答了审题时学生的一些疑问。

  再次让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文中什么地方印象最深刻,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使学生的阅读更有目的性。读完后同学们各抒己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

  紧接着,我让学生分别找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词句。让学生深入文本,了解战士们的`艰难处境,感悟彭德怀的内心世界和高尚情操。同学们分别找到了相关的词句,重点对“抚摸”、“念叨”、“塞进”、“凝望”、“缓缓摘下军帽”、“推开肉汤”……等词语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切实感受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无以言表,一个军礼表达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最崇高的敬意。课堂教学进行到这时候,我没有草草收场,而是请他们再读第19自然段,对于省略号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写彭得怀的内心活动,再组织交流。在展开想象,补充彭德怀看着心爱的大黑骡子斜倒下去的复杂内心时,学生比较动情,能够比较恰当地揭示彭德怀痛苦、不忍的内心,体会到了面对这严峻的情况,彭德怀进行着的激烈的思想斗争,体会到他爱大黑骡子,但是更爱战士们这种博大的情怀。从而深深地明白:向北挺进的滚滚铁流中,融进了彭德怀同甘共苦的品质,融进了战士们艰苦奋战的精神,融进了大黑骡子坚强的身躯。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9

  一、抓命令,找主线。

  因为本课的目标是学习3——21自然段,内容繁重,课堂容量较大,为了避轻就重,我抓住三次命令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让自己的教学成竹在胸。开始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3-20自然段,找到彭德怀下命令的句子,把它画下来。接着,我让他们大声读读这三次命令,说说有什么发现?然后,我让学生再次阅读3——20自然段,思考这三次命令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圈画出最感动的词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最后,顺着这三次命令交流体会,并指导朗读。

  二、抓细节,谈体会。

  课堂上,我在学生充分读、与文本用心对话的基础上,展开交流,说中悟,悟中读。抓住细节,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让学生体会彭德怀的内心。抓住“燃眉之急”这个词,带领学生观看《长征》中红军过草地的音像资料,帮助学生体验那种艰辛、困苦,体会战士们的生命危在旦夕。抓住彭德怀“神情”“平静”“不耐烦”“背过脸去”“怒吼”等细微变化的神情,体会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舍小义,取大义的精神,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人格魅力。

  三、抓空白,进人心。

  在教学枪杀骡子的这一感人片段时,我挖掘了“彭德怀向着写到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摘下军帽……”中“……”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根据“曾记得……、对不起了……、向你敬礼……”的提示,写一写彭德怀的心里话,走进彭德怀的内心,体会他对大黑骡子的歉意和敬意。此时学生能在已有体验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展开想象,于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他们眼前,他们的思绪跟随文中人物融进了一个个难以忘怀的场景,真切地感悟到了课文的意境。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已完全为他们所心领意会。

  四、抓板书,悟精神。

  感悟了课文,我借助板书总结:在彭德怀的心中,有一座天平,一端是大黑骡子,一端是红军战士,彭德怀深爱着自己的大黑骡子,但他更爱自己的战士。学生从向一端倾斜的“天平”简笔画中,领会到红军战士在彭德怀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从而自然领会战士们能“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的精神动力来自哪了,对“滚滚铁流”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课堂上我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比如,课堂节奏太快,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仍没有给足,如果能再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去感受、去体验,我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在交流彭德怀的心里话上同样也如此,我只给了三个同学机会,但其实很多同学都想说,他们内心能真切感受到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有强烈的倾吐欲望,这也应是课堂的高潮所在,可我同样放掉了这个机会,而急匆匆地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0

  今天,我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我想到了这样一种方法。《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经过我的默读,我知道了它的大致意思在万里长征中过草地时,前面的部队饿了还可以挖一些野菜吃,而后面的部队却什么也吃不着了,彭德怀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忍痛割爱,把陪伴自己多年的大黑骡子连同其它牲口全部杀掉,解决当前困难,可自己说什么也吃不下这么一件事。

  在这篇文章里基本都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发生的内外言行,其中: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和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两句更能体现出彭德怀是多么爱大黑骡子,又是多么舍不得大黑骡子呀!

  接着,我又放声有感情地朗读了一下这篇课文。读了之后我发现,老警卫员像是一种“反派”人物,他极力劝说彭德怀不要杀黑骡子,因为它为革命立过功。我在课上曾经说过“欲扬先抑”是一种能更进一步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好方法。而彭德怀却执意要杀大黑骡子。

  最后我用诵读法又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不仅让我对它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还让我都差不多能背这篇课文呢!

  不仅是《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这种联想三读法已让我受益无穷!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1

  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自学要求;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彭德怀竟然杀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大黑骡子,你认为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究竟怎样呢?(要求:读读、划划、想想、议议。)

  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组织交流、汇报

  4、小结;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情厚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这份爱意传达出来吗?

  5、讨论;既然彭德怀那么的爱他的大黑骡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杀他的大黑骡子呢?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从下面的语句中我们读懂了彭德怀更爱的是他的战士们,万般无奈,只能杀了大黑骡子。

  A“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B“你们能走,我也能走。……”

  6、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对战士们的爱。

  教学完毕后,总觉得有点不尽人意。反思了一下,有以下几点思考。其一,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个环节已经深深束缚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上都未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设计的两个大问题“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彭德怀杀了大黑骡子,你认为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怎样呢?”、“既然彭德怀那么的爱他的大黑骡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杀大黑骡子呢?”贯穿整节课。而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着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少了自己的'发现。其实他们每一点微小的发现都是可贵的,星星之火却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进取欲望。也许正是有了今天课堂上的这些小发现,才会有以后生活中的大发明。其二,朗读指导未能尊重学生让他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例如教师指导朗读时,先后提出“要读出对大黑骡子的爱。”我们教师已经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应该由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自主对课文感情的体悟过程,使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受到束缚。我觉得今后课堂上应启迪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感悟到应该怎样读,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其三,课堂上我也试图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但流于形式,未能很好的进行指导,学生最后的汇报仍然是自己的理解,不能代表小组的意见。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2

  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第二次开放周活动,怀着忐忑又憧憬的心认真准备着我所要教授的课,积极面对着即将面临的挑战。我所选的课文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一篇感怀革命精神的文章,对于不了解长征背景的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本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力求达到在理解课文故事的情感基调下,去理解课文,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丽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们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舞台。

  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以一个课文背景为导入:“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就是——过草地。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而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负责殿后,连野菜也找不到了,彭德怀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自己的目光投在了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我便引入大黑骡子,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大黑骡子,从而让学生推出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也注重从简到难,不加重学生心理负担。首先先让孩子们找到彭德怀下命令的句子;紧接着再读课文,画下令你感动的句子,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层层递进,感受爱与不舍的同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分角色朗读;最后第三个命令,在“怒吼”中读出爱的涌动与壮烈。

  在“爱”这个前提下,我设计了“彭德怀既然爱大黑骡子为何又要杀”;“既然身为军团长为何一个命令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下”;“ 战士们既然饿得昏倒了为何不杀大黑骡子”这三个矛盾,让学生从矛盾入手。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会思考,拆开一个个矛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于是乎,在解决矛盾的同时,自然而然明白了: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但是他更爱战士们,即使这是一匹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骡子,一匹忠心耿耿的骡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人物特征,我还抓住彭德怀、老饲养员、方副官这三个人的活动表现,抓住每个人物的描写细节,以及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行整体的感悟。最后整合每个人物的特点,适时引导学生由体会一个人物的情感,从而延伸到理解他人的感情触动。比如我设计这么一个环节:在第二次命令后,大家等待方副官长杀大黑骡子的枪声。然而枪声没有响,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时间的等待,于是设计了一个层层推进的“感情升华”:方副官长你为什么不开枪!方副官长你还在等待什么!方副官长这可是军团长的命令你怎么敢不执行!从这里学生便知道了副官长不忍心杀大黑骡子,在这个时候老师适时引导——而彭德怀呢?他也舍不得杀,但是大黑骡子不得不杀。从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既能亲身体验,又能强烈的感受情感的冲突,所以一举两得。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07-15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5篇03-03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4篇08-05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3篇07-18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2篇07-15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12篇)07-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教案09-05

白与黑教学反思12-2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