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04 15:33:5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己去吧》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

  《自己去吧》是一篇蕴涵着一定深刻道理的童话故事,其中,文章是在妈妈和孩子的两次对话中展开。课文内容通俗易懂,学习课文后要使学生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这节课重点分析第一自然段小鸭子学游泳。教学难点是:从阅读中领悟小鸭子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围绕这一难点进行设计,如何突破难点?则运用补充创设一个麻雀妈妈这一新形象来教学解决难点问题。新加入的麻雀妈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让教学过程变成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并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究的活动。

  【教学片段】

  师:鸭妈妈怎么说?

  生: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小朋友,我是麻雀大婶,我觉得这只鸭妈妈真狠心啊,一点都不爱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单独去游泳,要是淹死了怎么办?我才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呢!我就从来不让我的孩子单独干点什么,他要我帮他,我都答应,小朋友们,你喜欢哪个妈妈呢?喜欢我还是书上的鸭妈妈?

  生:我喜欢鸭妈妈。

  师:为什么呀?我多爱我的孩子呀!什么事我都帮他做,你们怎么不喜欢我呢?

  生:因为麻雀妈妈你太胆小了,不让小鸭子自己练游泳,它就很难学会。

  生:你什么都不让小鸭子做,它以后什么事情都不会了。

  师:可我真怕小鸭淹死,怎么办?

  生:鸭妈妈你不用担心,小鸭子天生就会游泳,我奶奶乡下的鸭子就是这样。

  生:我知道小鸭子是不会被淹死的,它的脚上有璞,羽毛上有油,这样子它就不会淹死了。

  师: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鸭妈妈对小鸭能游泳是有把握的,它不是不爱孩子,而是要锻炼小鸭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你们说对不对?再自己读读鸭妈妈的话。

  【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设计,以鸭妈妈说的话为主线,根据鸭妈妈的话,补充创设一个麻雀妈妈,还有麻雀妈妈吐露心扉的一段话,设计上麻雀妈妈对待孩子学本领的态度与鸭妈妈态度的截然不同。第一让学生读了鸭妈妈和麻雀妈妈的话,在思维上有一定冲击,在选择中思维得以开启,在说出理由的同时表明学生已经完全能够理解鸭妈妈不是不爱孩子,而是要锻炼小鸭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这个道理。第二通过补充新形象,不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让教学过程变成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并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究的活动。而且通过对鸭妈妈和麻雀妈妈话的讨论和理解,学生更好的把握文本内涵,通过激情朗读抒发鸭妈妈对小鸭子的和蔼和喜爱之情。第三通过运用补充创设一个新形象和有关内容,指导学生阅读。为文本的学习突破难点,加深认识,丰富了文本体验,领悟了深厚情感。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2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受到启发和教育。课文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课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宜对课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感。如读小鸭子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求”的语气。

  2、大胆地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读过以后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继续从读中理解、体会,自己解决问题。

  3、媒体展示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的感性材料,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4、表演朗读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理解程度会不同,应该认同阅读和认知个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来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起学生来,总会与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探讨的地方。

  本课我的教学侧重点在教学小鸭学游泳这一自然段,通过初读、细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从读中感悟道理。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亮点也有值得探讨与改进的地方。

  其一、课上完后,我觉得有些环节的预设目标是不错的,比如让学生把小鸭的话读出礼貌、请求的语气。我并没有直接自己和学生说,要读出有礼貌的语气,而是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读。“1、妈妈,你带我去游泳。2、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您”、“好吗?”中,感悟到小鸭的有礼貌。不过这样做似乎也还没完全达到最佳效果。我觉得如果让学生扮演两只小鸭,读一读这两句话,让大家选自己喜欢的小鸭会更容易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感到真实,比单纯的字字比较,要真实的.多。

  其二、让学生角色表演,这一环节还是比较成功,我觉得真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角色表演前,我先让学生同桌练读,这是一个基础。学生喜欢表演,但是在没读好的情况下上台,效果可想而知。我的要求是读的好的才能上台,加上我准备了可爱的小鸭、鸭妈妈头饰,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很高,为了能有机会上台,我发现学生们在下面积极又认真地读着、表演着。当两个小朋友在上面表情时,我也分配任务给下面的同学,让他们当小导演,给予评价。第一组,表演效果一般,但是经过小导演们的帮助,第二组小朋友表演的就很好了,把朗读的要点等都做到了。

  其三、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评价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样会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但是,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还习惯性找别人的不足,这个以后还需加以引导的。

  其四、我在设计教案时,采用了“一扶一放”的方法,看到的就是两段主题的相似性。两者都说明一个事情,小动物都学会了本领。但再深入细说,也可说他们之间是递进的。我是这样理解的:小鸭在文中提到的只是单纯想去游泳,而小鹰似乎想的要更多,它并没有说只想游泳,而是说“要去山那边看看”。它学飞翔的目的性就明确多了。

  以上就是我上完《自己去吧》这篇课文后的一点反思。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3

  在《自己去吧》一课的生字中,有一个美字。在我在小学学这个字时,老师为了让我们牢牢地记住它,教我们的方法是大王八,倒着爬。多少年来,我一直记着老师教的方法,使我从来没有写错过。

  今天我也教这个字了,我想如果学生没有好办法,我也可以把此办法再一次传给他们。当我出示此字后,学生读拼音知道此字读měi,漂亮、好看的意思。随后问: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有一个学生说:头上扎两个小辫子才美呢!可不是吗?此字的上边就像两个小辫子,带有十足童趣的想象。又有学生站起来说:美字中间是王,他一定是国王的女儿,是公主,头上扎着漂亮的小辫子,多美呀!这两个同学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学生的兴趣更高了,继续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又有人说:老师,这是一个国王的女儿,美丽的公主,头上扎着好看的'小辫子,还穿着漂亮的大裙子,就像我们看到的新娘子一样。多么形象生动的想象!这是汉字形和义的最完美的结合。在我赞叹学生丰富想象的同时,我又想到了伴我多年的方法。新课标教材要求学生只认不写的字,学生的记法比老方法好的多。我打消了开始的念头,让美丽的公主伴随他们的一生远比大王八倒着爬美好得多。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4

  【背景解读】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4课。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课文两段话结构相似,语言简洁,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想法和学生接近,易于被学生理解,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但感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他们自己去学会生活是本领,学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和点拨。课文内容有普遍的现实意义,通过小鸭和小鹰来折射学生中存在的依赖现象,让学生读后从中受到要自主,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的启发和教育。

  另外,本课生字难度不大,学生应该能按要求掌握。

  【目标预设】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及学会本课的生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思路】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角色感悟,朗读见悟的课堂教学策略。在设计课件时注意创设情境,根据学生需求兴趣安排教学,给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以朗读为主线,主要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联系生活实际,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依赖大人现象(从爷爷奶奶帮背书包展开),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联系自身实践来解决生活问题。

  【准备工作】

  1、让学生了解并收集有关鸭子和鹰的科学知识。

  2、根据需要,设计制作可行性课件。

  【过程展示】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发现了一个很美的地方,你们想去看看吗?好,那我们就出发吧!(点击,出示课文情景图一)看,这儿有绿绿的草地,弯弯的小河,多美啊!咦,谁已经在这儿啦?(小鸭和鸭妈妈)你能和她们打个招呼吗?仔细瞧,她们好象在说着什么事呢?

  想知道吗?(点击,播放音乐,配乐朗读课文中的第一个故事。)

  过渡: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自己去吧》。

  二、揭示课题,读题,初读课文

  1、读题:

  指名学生带拼音读准课题。

  题目中有三个生字宝宝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呢,你能认识它们吗?认读自己吧三个生字。

  拼音宝宝不见了,你能再读读题目吗?

  2、题目会读了,我想小朋友已经急着想读读课文了吧,那就让我们翻开书本。读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课文有几个故事?老师刚才读的是第几个故事?你能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吗?(板书:小鸭学游泳)下面就请小朋友试着把第一个故事读准读通。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反馈读:注意读准您、带等字的读音。

  过渡:小朋友,光读准课文还不够,还要试着读懂。怎么读懂呢,就要用心去读,把自己当成小鸭,如果这样,那老师就是鸭妈妈了,能亲热地叫我一声吗?妈妈带着你们一起去河边玩吧,看到清清的河水,你们想干什么呢?

  三、引导学习小鸭学游泳的故事,深入感悟课文的对话部分

  1、体会读小鸭的话: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如果你是当时的.小鸭,你会怎么对妈妈说呢?引导:

  小鸭很想去游泳吗?请你用很想很想去的语气读读。

  小鸭第一次来到河边,面对河水,它害怕吗?试着读出害怕的语气。

  小鸭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你能试着用这种语气读读吗。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语气来表现,读读。

  2、体会鸭妈妈的话:河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鸭妈妈怎么那么狠心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去游泳呢,她不怕小鸭子淹死啊?引导:

  河水不深,鸭妈妈知道小鸭没事的,试着读出鸭妈妈并不是很着急的语气,注意河水不深几个字。

  联系你收集的关于鸭子的知识,说说鸭子(可让小朋友指出画中鸭子脚上的蹼加以理解)有适合游泳的特点,所以鸭妈妈知道小鸭子不会有事的,试着读出鸭妈妈很放心的语气。

  鸭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多锻炼锻炼,让自己的孩子独立去做事。你自己的妈妈让你自己去做事的时候会怎么说,你能学着读读这句话吗?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语气来表现,读读。

  3、合作读对话: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4、小鸭子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游泳了吗?(出示小鸭子在欢快地游泳的画面。)小鸭学会了,它的心情会怎样?你试着读读小鸭的话。 (点击出示小鸭学会了游泳。)

  过渡:小鸭学游泳的故事很有趣,小鹰学飞翔的故事也很有趣哦,想学吗?有个小朋友也很想学,还对我说了一句话呢:老师,您能带我们去学这个故事吗?你猜我是怎么回答的?(自己去学吧。)

  四、放手让学生读懂学懂小鹰学飞翔的故事

  (点击,出示课文情景图二)

  1、自己读准读通。

  2、自己试着读懂。

  3、汇报反馈。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过渡:小鸭和小鹰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学会了一种本领。这让我想起几天前看见的一件事,小朋友一放学,爷爷奶奶就忙着接过小朋友手中的书包,宝贝似的领回家了,学了这个故事后,如果你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五、联系生活实际,活化语文

  1、在家中,还有哪些事,小朋友可以自己做呢,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对爸爸妈妈说?

  2、老师送给小朋友一首儿歌,希望大家像儿歌中的小朋友一样越来越能干(点击,出示儿歌): 我自己干

  妈妈别帮我穿衣,

  爸爸别帮我穿袜,

  爷爷别帮我洗脸,

  奶奶别喂我吃饭,

  我都已经长大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过渡:这节课最后,要小朋友自己学会一件事,把自己这两个字写好。

  六、指导书写自己两个字

  1、范写: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自: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先重后轻。目要写得居中。

  己: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不出头。

  2、学生边对照边写。

  3、投影反馈,纠正。

  【相关链接】

  1、文学童话的特征: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根植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例如本课就是通过小鸭、小鹰来折射学生中存在的依赖现象,并以此来教育学生。从表现题材上看,本篇课文属于文学童话,又称品德童话。

  2、鸭子的特点:鸭子的趾间有蹼,在水中起到类似于船桨的作用,另外,其身扁平,其毛外面有一层釉质,这些都是鸭子适应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教后反思】

  1、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读的方法还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在学习《自己去吧》的过程中,着力创设情境,开展了多层次、多视角的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明读、比赛读、分角色读,这是形式上的读,更重要的是体验感悟读,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试着在朗读中体现出来,如在体验小鸭和鸭妈妈的对话中,因为注意了引导从不同角度去感悟,学生才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才能慢慢使学生向个性朗读的方向努力。

  2、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地整合。本课是一篇童话,童话虽有幻想,但这幻想也是根植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小鸭和小鹰的表现就折射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依赖现象。低年级学生大多在父辈祖辈的全心呵护下,自己独立做事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强。因此,本课的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亲身实践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在本课中,值得反思的另外一点就是,由于考虑了在时间上课文两个故事学习的衔接性,考虑了课文与生活的整合,忽略了识字的环节,学生在这一块的学习还是很不够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5

  《自己去吧》是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开展这个活动,我本来想达到的目标是: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尝试学念诗歌。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于是我依据活动目标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第一个环节是谈话:生活中,什么事情你会自己做?引出课题。第二个环节是欣赏诗歌《自己去吧》,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学说小动物与妈妈的对话。第三环节是欣赏诗歌,幼儿学习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第四个环节是诗歌表演。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念了一次诗歌后,就先请幼儿观看了PPT,请幼儿自主观察,看看图片中的内容,逐步引领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再通过师幼之间的互动,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问答表述,孩子们表达的欲望强烈,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比较亲密,同时进行同伴之间、小组之间多次问答形式的表述加以熟记理解。

  反思:儿歌《自己去吧》利用了猴子、鸭子、小鹰三种极具代表性的动物形象进行三段体的`描述,能够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表演环节,幼儿能将整句话完整地讲出来。不过幼儿对于小鹰妈妈“妈妈,山那边有什么呀?”这句话中的“山那边”不是很理解,会说成“妈妈,山上有什么呀?” 整个活动进展顺利,目标基本达成,当然今后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6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课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宜对课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感。如读小鸭子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求”的语气。

  2、大胆地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读过以后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继续从读中理解、体会,自己解决问题。

  3、媒体展示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的感性材料,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4、表演朗读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理解程度会不同,应该认同阅读和认知个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来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起学生来,总会与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探讨的地方。

  其一、在朗读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配音读等)来体味课文语言,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学生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一遍遍的读,但总是不能深入。比如第一自然段中小鸭子鸭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学生没有读出请求的语气,如果这时老师引导一句:你想让妈妈答应你的请求时,怎么对妈妈说呢?这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很容易就会把请求的语气读出来了。一年级的朗读指导举足轻重,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拨引导于关键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自主感悟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其二,在角色表演中,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孩子们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表现的愿望。如学生在感悟课文之后的分角色表演时,鸭妈妈在和小鸭子对话中的温柔和鼓励的语气与抚摸鸭头的动作,都展示出了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忙着结束这一课,所以关于表演的内容叫孩子上台次数不多,在课堂上,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忙着自己交流,即使我看了他们好几次,他们也无动于衷,过后了解,他们却这样说:“老师,刚才你叫表演的同学太少了,你又不叫我,我只好在下面演,你才能听得到。”学生的话使我感到尴尬,也引起我的深思,我们的教学到底是为谁服务呢?“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为学时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

  最后,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评价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样会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7

  《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验情感。本课有些词句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要让学生体会到小鸭缺乏自信,想要妈妈陪伴它去游泳,但又不知道妈妈是否愿意,因此用商量的口吻问妈妈。鸭妈妈没有带小鸭去游泳,不是不爱它,也不是不关心它。要让学生懂得,鸭妈妈了解周围的环境,知道小溪的水不深,不会有危险。它要小鸭自己去游泳,是要小鸭不依赖父母,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第二段与第一段的结构相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读、说说。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8

  由于故事情节简单,课前安排学生通过让学生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妈妈当时的心情。我觉得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朗读、角色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自己在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方面,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体味的'内在含蕴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本”——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这是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但是在 “如果老师是鸭妈妈,就不让小鸭子去,请问你喜欢老师这只鸭妈妈,还是书上的这只鸭妈妈?”这一环节时,我的本意是让学生体会鸭妈妈不是不喜欢小鸭子而是让小鸭子自己去学会本领。可孩子们没有能真正体会我的用意,很多孩子因为喜欢我所以就说喜欢老师这只鸭妈妈。这绝对是预设之外的东西!面对新的生成,我虽然有些着急,但没有为了达到目的而轻易地阻止学生的回答,仍微笑地面对学生,慢慢地引导,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鸭妈妈说的话的用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由此我想到,在课前预想更多的可能,在课堂用心去关注更多没有想到的“可能”,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课堂的理想境界。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9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白云小学张成生

  《自己去吧》一课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的词句。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熟读了课文之后,我把课文的学习目标定位于“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学习生活本领”。 教学这一课的时候,首先在引入上,我对原有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改动,在上课之初我问大家:“记得在刚开学的时候,老师曾经给大家布置过一个任务,就是让大家在这一学期中学会自己去做五件事,比如自己收拾书包、自己读题、帮助家长做家务等等,你学会了哪些呢?”结果大家发言非常踊跃。接着我又追问,你是怎样学会的呢?这时,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更浓了。于是,我便从这引出了课文中小动物们自己学习本领的故事,我自己感觉这样的引入比较接近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学生们进入课文学习也比较自然,但是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在第二课时。当我让学生们精读体悟时,孩子们的一些回答给我心里很大的触动。比如:我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一个小朋友说:“每个人都要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要不然等到长大了,妈妈也没有力气了,他自己都不能独立生活,更不用说照顾妈妈了。”后面我又问到:“那么学习了这一课,你认为我们应该向小动物们学习些什么呢?”好多同学说到了自己的事自己做,才能学会真本领。更有不少的同学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从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再一次悟到了这样的道理,教学首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考虑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一课中的引入以及下面全部的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都说明了这一点。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还是要看做老师的我们怎样去引导。如果我们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只能靠我们去讲给他们听才能学会,那么,多数的孩子都会变得沉默寡言。相反,如果我们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发言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表达的自由,更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那么他们自由表达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思维自然也会更加活跃。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0

  《自己去吧》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课文内容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让学生读后从中受到要自主,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的启发和教育。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看到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文的语言富有童趣,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小猴学会爬树,小鸭学会游泳,小鹰学会飞翔的事,告诉学生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练,就能学到本领,我根据学生需求兴趣安排教学,通过对话朗读,想象等方式,给学生直观形象感受,力求把学生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表演,让学生在心里播下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读书,去感受的种子,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在课堂上有时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比如表演小鸭的两个同学表现十分出色,而对他们的表扬去不够充分,尤其是应该让其他同学在他们读的基础上再次联系朗读,还不到位。

  当学生评价时,我又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这一点在课后反思时也引起我的深思,我的教学应该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而不应该为了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为学时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应该把学习的发展权真正还给每个孩子,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功夫,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1

  《自己去吧》是一年级语文第11课内容,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在设计教学时注意创设情景,以表演为主线,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表演,在心里播下“我能学好”“我一定能行”的种子,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借机询问学生:在家里,你是怎么做的?有没有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再和同学,好朋友说一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对于“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这个问题,有的说:“因为鸭妈妈已经到过那条小溪中游泳,知道那条小溪的水不深,不会把小鸭淹死。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脚上的蹼已经长结实了,能拨水了。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的本领,不能总是依赖爸爸妈妈。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对于一年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也是我教学设计之一,学完课文后根据学生讲述自己学习过程我随即编出类似一节儿歌,学生很高兴,接下来学生由好奇到跟着编儿歌,气氛热烈而活跃,最后学生自己编出儿歌。

  关于本课书的识字教学,应该对于“己”的写法进行重点的指导,并且同学出示自己的字,学生之间进行评议,及时的表扬与批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2

  学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

  1、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学习课文的方法和习惯。

  2、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分析领悟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字“自”。

  2、研读课文第一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悟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片和小鸭、鸭妈妈的头饰。

  导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家里自己会干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一篇童话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小鹰会干什么,它们的本领是怎么学会的?

  2、看老师写课题,你猜老师想写什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读一读课文,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二)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小朋友,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

  (三)听读课文,识字。 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挑选一个喜欢的读给大家听。(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

  (四)同桌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如果同桌读对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五)识记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内涵。

  (一)出示投影片,显示文中的两幅图片 (学生喜欢哪幅就说哪一幅。)请学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说什么?(教师板书:小鸭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二)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段

  1、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哪个小朋友把小鸭说的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小鸭说的话。

  2、这是一只很有礼貌的小鸭,你从哪里发现的?

  3、想一想: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小鸭的话?自己练读,同桌互相评议。 读一读,比一比,妈妈,您带我去游泳。 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4、小朋友对谁说话会用上“您”?

  (三)自己读一读鸭妈妈的话。

  1、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要大家帮你解决吗? 分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2、指导朗读,体会鸭妈妈的话该怎样读。(学生评读。) 采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生比赛读。

  (四)引读:小鸭学会游泳了吗?(齐读最后一句。)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词语卡片:“几天”、“学会”。(教师板书:学会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鸭学会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鸭和鸭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读后评议。

  四、把第一段编成课本剧表演。

  (一)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小鸭,你学会游泳吗?你刚学游泳时害怕吗?为什么不放弃?

  2、小组合作模拟小鸭和鸭妈妈在小溪旁对话的游戏情境。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写生字

  (一)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读一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学写“自”,让学生观察字形。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学生范写、讲评。

  六、作业

  (一)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二)把第二段也编成课本剧表演。 板书设计 鸭妈妈小鸭学会游泳 自己去吧 鹰妈妈小鹰学会飞翔

  课后反思:

  学生自主探究,在朗读中感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让学生自主地听说质疑

  首先教师设计了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鸭是怎样学会游泳的吗?”接着学生看图说图意,让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学生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讲了哪两种动物干什么的事?这两种动物是在谁的帮助下学会本领的?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然后,教师让学生来质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疑问要让大家帮你解决吗?许多学生都纷纷提出了心中的疑难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当场来解决;比较复杂的,又紧扣文章重点难点的疑难问题,比如: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教师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二、让学生自主地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对于“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这个问题,有的说:“因为鸭妈妈已经到过那条小溪中游泳,知道那条小溪的水不深,不会把小鸭淹死。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脚上的蹼已经长结实了,能拨水了。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的本领,不能总是依赖爸爸妈妈。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三、让学生自主地感情朗读

  学生在感悟课文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在读小鸭的话时,应该用有礼貌、请求、商量的语气;在读鸭妈妈的话时,应用亲切、温和、鼓励性的语气。每个学生都读得很有感情,好像身临其境。

  四、让学生自主地表演课本剧

  学生在感情朗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带上头饰表演小鸭、鸭妈妈,个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表演。有些学生在表演时还能增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把小鸭、鸭妈妈的神态、动作、语言表演得非常逼真。教师又顺势引导学生明白学本领要自己努力去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生活。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已去吧》这篇课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地质疑,丰富地想象,合作地解疑,从而为新世纪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的合格人才打下基础。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3

  《自己去吧》作为本学期的一堂新教师汇报课,其中所体现出的问题很多,纵观整个实施过程,我认为自己最大的问题是教学设计没有与课堂实施实现良好的匹配。

  教学设计与学生特点必须匹配。华丽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但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实施才是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学生真正接受了你所要教的内容那才是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本次课我曾在101和102班都进行了试教,效果明显都比最后的汇报课好,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班级学情的差别。101、102班早在一个多星期前就已基本将《自己去吧》这一课的生字过了关,包括基本读通课文的句子。但是我们班在上汇报课之前我没有对这篇课文进行任何的教学活动,所以这三堂课的起点是不一样的。我最后形成的教学设计其实只是相对101、102班的学情的。因此,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匹配关键在于吃透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备课,并不是教参上的重难点就是真正你班级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你必须根据班级学习的'情况合理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有备而来,不乱方寸——处理好预设和生成。这节课里,出现了许多让我措手不及的教学问题。比如课一开始,学生初步读完课文以后,我让他们说一说故事大概讲了什么。初衷是只要说出故事主人公,大概经过就可以了。但是,一个孩子一口气就把课文思想内容说出来了:“我们要学会自己去学本领,不要怕困难。”这样一来,本打算在课时最后才揭晓的内容在一开始就被捅破了。我一下子方寸大乱,头脑中出现了几秒钟的空白。之后的课也就很不尽人意。其实在课前的预设中我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一些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孩子,他的确能在第一遍读课文之后就感悟到课文主旨。如果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那就能及时镇静地做出新的实施办法。

  教学设计不能是空中楼阁,离开学生就只能是一张无用的废纸。同时,预设充分之外,还要有些胆量,临阵不乱。这样教学设计才能与教学实施擦出最闪亮的火花。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4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主动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标新立异,从而开拓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熟读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把第一个故事的阅读学习目标的定位于“结合课文学习,了解一些关于鸭子的科普常识、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观察、表演、朗读、口语交际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学中,重点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角色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是第一个故事的教学片断介绍和我的反思。

  一、情境激趣,导入课文。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者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始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时时以肯定、表扬和激励的话语来鼓动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获得安全的心理环境。在教《自己去吧》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动画故事。(课件演示)

  师:这个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呢?

  生:有小鸭和鸭**,还有小鹰和鹰**。

  (师随机贴出四张动物图片)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你想和它们交朋友吗?

  生:(大声喊)想。

  师:让我们亲切地与他们打声招呼吧!

  师:现在,陆老师就像一只鸭**,带着我们班44只小鸭子去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学,好吗?

  生:好。

  师:把桌子上的小鸭子贴图,像老师一样贴在胸前,看谁贴得最快。陆老师手上有许多小鱼,如果哪个小鸭子表现好,就奖他一条小鱼。

  (把课文内容稍作修改制作成动画故事展示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然后,通过游戏,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教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获得了最佳的心理效应。)

  师:(出示一只鸭子图案)仔细观察一下鸭子的身体,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身体扁扁的。

  生:鸭子的脚连起来的。

  师:鸭子的脚连起来有什么用?

  生:帮鸭子游泳。

  生:它的鸭掌可以帮助它游泳。

  师:鸭掌还有什么名字?

  生:脚。

  生:腿。

  生:蹼。

  师:扁扁的身体和蹼可以帮助我们游泳,你知道我们鸭子有什么本事了吗?

  生:知道了。

  做过调查:一年级的小孩子。多数人不知道这些知识。如果不让学生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对鸭***做法就会不理解——没人保护,万一淹死怎么办?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初学游泳时,需要有大人或专门的救生员来保护的。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对学生解决自己已有经验与课文内容冲突时有帮助的。再有,我认为,语文本身是个综合学科,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本身,正是体现了新课程综合性的特点。

  不过,我现在也在思考:是不是一定要在语文课堂上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我想,倘若在课上不太合适,我们可以在结合美术课,开展一次制作鸭子、小鹰头饰的活动,并且结合利用已有的材料制作头饰,了解鸭子、小鹰身体的各个部分与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区别。这样,就把语文实践活动、美术课、科普知识的了解与语文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师: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把这个故事读得正确,读好听。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有了明确自读方法后,再让学生借助拼音大声自由读课文。这样朗读效果更佳。)

  三、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师点击课件出示第一幅图,你们听,小鸭在与**说话呢?他在说什么呀?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到小鸭子说的话,用铅笔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开始读书。)

  师:小鸭在说什么呀?

  生:小鸭子说:“**,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同意的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教师点击课件,在小鸭上方出示句子:“**。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哪只小鸭子来读这句话。

  生:“**。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你读得真好。谁还想读?把小鸭子非常想游泳的心情读出来。

  生:**,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这个小朋友有个地方读得特别好!“鸭**”忍不住要答应他的请求了。还有谁也能用这种语气来读?

  生:**,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唔,特别特别想去游泳。谁还来读?

  生:**,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小鸭在请求**带他去游泳。谁能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

  同桌边做动作边读这句话,再指名一生演读。

  师:听了小鸭的话,鸭**怎么回答?请到课文里去找一找。

  生:**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教师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自己读读这句话,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开始自己读)

  师:哪只小鸭子听懂了鸭***话?

  生;我知道了小溪里的水是不深的。

  生:我读懂了水是很浅的。

  生:我明白了鸭**叫小鸭子自己去游泳。

  师:谁愿意做鸭**来读这句话。

  生:“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她读得不错,还会用上手势,摇摇头说不深。还有没有人想读?

  生:**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真好。这只鸭**怎么这么狠心呀?让刚出世的孩子自己去游泳,要是淹死了怎么办?要是我,我可不让你去的呀。你喜欢哪只鸭**?喜欢我这只鸭**,还是书上的鸭**?

  生:我喜欢陆老师这只鸭**。

  师:噢,是吗?(很高兴的样子)

  生:我喜欢书上的鸭**。

  师:为什么呀?(皱着眉故作沉思状)我对你这么好,怕你淹死的呀。你怎么不喜欢我呢?

  生:因为我要去游泳啊。

  生:因为我喜欢游泳啊。

  师:我真的很怕你们淹死,怎么办?

  生:它的身体和它的脚掌会帮我们游泳。

  师:原来是这样,鸭**知道我们的天生的本事就是游泳,是不会被淹死的。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你读得不仅有感情,而且有表情。谁还愿意读?

  生:**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好,我把一条小鱼奖给你,谁还想吃小鱼?

  生:**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再奖一条小鱼。)

  (由于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我当时安排学生通过让学生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当时的心情。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通过练习读以及我与学生的对话——喜欢哪一个,学生结合前面了解的科普知识。感悟了语言的意思,体会了当时小鸭子和鸭***感情。

  不过,现在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鸭**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这句话是故事中的重点语句,一方面说明了鸭**“让孩子自己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能做”,从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这样的道理。我觉得,对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下:除了小鸭子的身体特点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什么?从而使学生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教育。)

  四、角色表演,活化语文

  师:我们班同学读书很好听,你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表演?

  生:能。

  师:自己先在下边练习练习。谁表演的好就戴上这个漂亮的头饰上来表演。(学生练习自由表演)

  师:(请两个学生来表演)

  第一次表演:

  鸭宝宝:呷呷呷,****,带我去游泳好吗?

  鸭**: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鸭宝宝:(站着不动。)

  鸭**:还站着干什么?快去游吧。

  鸭宝宝:(学鸭子游来游去。)**,我学会了游泳。

  (各奖一条小鱼。)

  师:假设你自己就是这个小鸭子或者鸭**,你的做法、想法和课文中完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会怎么做?大家想一想,然后,我再请同学来表演。(学生又开始自己做准备)

  第二次表演:

  鸭**:(饰演**)今天天气很好,你看这条小溪里的水很清,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鸭宝宝:(饰演小鸭子)我害怕哦**。

  鸭**:你一定行的。

  鸭宝宝:我不敢去嘛。

  鸭**对着下边的同学们说:下边的小鸭子们,你们谁来帮帮我的鸭宝宝?

  下边的同学纷纷举手

  生:你的脚掌会帮助你的。

  生:你的扁扁身体会帮助你的。

  生:你身上的羽毛会帮助你的。

  师(补充):是呀,鸭子身上的羽毛有油,也会帮它游泳的。

  鸭**:你知道了吗?你快点去游泳。

  鸭宝宝:鸭子身体是扁扁的,我可是肥肥的,怎么游阿?(学生哄堂大笑。)

  大家对他说:快去吧,快去吧!你自己试一下嘛!

  鸭宝宝:那好吧,我去试试。希望我能活着回来见大家。

  饰演小鸭子的同学做游泳状,游来游去,又拍着肚子对大家说:哎呀,原来游泳这么好玩,原来肥肥也可以游泳,真是谢谢大家。

  师:呀,你真是一只勇敢的小鸭子哦!

  (各奖一条小鱼。)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过创设情境,角色表演,引得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学生机会和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二度创作。

  表演这个环节,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通过形体、语气体会、对话等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的到了比较深刻的领会。“假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做是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

  但是,本来这里可以“补救”解决的一个问题:“水不深”,这里,我还是没有意识到,教学中,也没有通过“参与”和“对话”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总的自己觉得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朗读、角色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读,理解内容

  第一步:初读,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朗读时音要正确。不错读,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重点读准生字字音。如果课文有长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自然停顿,训练领悟自然停顿的一般规律,为理解词句意思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细读,理解意思。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细致的有重点的朗读训练,以更好地理解体会有关词句的意思。达到顺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目的。课文的插图,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体会重要词句的有效工具。教学时,可先指导看图,思考:图上画着谁与谁,它们在干什么等引导问题。然后,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有关词句,提出来讨论解决。

  第三步:品读,体验情感。可分角色进行朗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恰当的语调,缓急的语速,轻重的语音。边读边想像。他们在说话时,小鸭子既懂礼貌,请兴奋恳切的神态,鸭**语重心长的样子。

  二、演,明白事理

  在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让学生自己扮演小鸭子和鸭**,戴上头饰进行艺术再创造,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在表演中发展语言,明白事理,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让学生在说与动的快乐气氛中受到教育,尝到成功的喜悦。可分两步进行:

  (一)课文内容再现。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对话内容,同桌自由练习,然后选最好的一对,戴上头饰,在前台表演,要让这些表演者演出课文中已写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演出课文中没写出的内容,如开始,小鸭子是怎么想的?游泳回来后又是怎么说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验,去感受,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感。

  (二)课文内容的扩展。在表演完课文内容后,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仿照课文对话的形式。想像小鸭子学会了游泳后会对**说些什么?**又会怎么说?通过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认识和体验的升华。

  但是,自己在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方面,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体味内在含蕴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本”——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这是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课的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主动探究在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学生学习拼音、认识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加之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教师面向全班学生教学时,那些注意力易分散、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容易走神;但当两人面对面合作时,学生就有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他的注意力更能集中,情感更投入,兴趣更浓。

  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因此,我抛开一些死板的课堂纪律,让学生通过合作动口、动手、动脑。在口语交际中更离不开主动探究的形式。一个班四、五十人,每个学生说一句,一节课的时间可能就差不多了。主动探究可将几个人的学习时间扩展到全班范围内,给每个孩子说的机会和权利。这时主动探究就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中的学生人力资源,让孩子们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当听众又当演说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主动探究,有效地体现了面向每个学生的教学原则。

  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或给学生一次表现的机会,很多学生举手了,他们都想参与。但能回答问题或能表现自己的学生只有一人或几个。

  四、主动探究,较好地发挥了学生自评互评的作用。

  学生能力的评价不能只进行书面测试,在过程性的评价中,教师一个人很难完成对全班同学的听、说、读能力的评价。而主动探究可以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自评、互评。

  总之,主动探究在教学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尊重他人,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它是一种便于操作、效果较好的课堂教学方式。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5

  【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师也,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传统观念,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要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从学生兴趣出发,给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不断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合作、交流、朗读、表演,全员、全程参与学习,充分地动起来,以至于有所感悟和思考注重实践、综合、开放。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亲身实践,来解决生活问题。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两个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鸭妈妈和鹰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懂得从小要树立自立的思想,积极主动在学习生活本领。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从读中领悟鸭妈妈和鹰妈妈放手让自己的孩子独立学习生活本领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拓展

  同学们,今天,大森林里举行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片断。)

  瞧,小鸭、小鹰都分别获得了游泳、飞翔的冠军。你们佩服它们吗?那你们有没有使自己感到骄傲的本领吗,是怎么学会的?请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学会的某一项技能,让他们边展示边说明,并加上相应的表情、动作,享受成功的快乐。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新课伊始就以故事情境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再安排给于学生说说自己“成功的体验”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又体现了本课寓含的做人道理,同时为课后练习“说一说”积累了生活体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二、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要求学生用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尤其是课后生字条中的生字。再借助拼音反复读一读,努力读准字音。

  1、自主识字,交流巩固:

  ⑴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⑵ 小组交流: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同时了解并学习其他成员和自己不同的识字方法。

  ⑶ 展示识字成果,提高识字水平:请小组推荐代表上讲台展示识字成果。教师适时对好的识字方法进行总结、强调,以提高全班学生的识字水平。

  ⑷ 在语境中巩固生字。如:课件出示下面这段话,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来到小溪边。小鸭看到小溪那边的风景很美,有花有草还有清清的河水。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鸭可高兴了。

  2、朗读课文,感知大意:指导朗读课文,读后说说故事中有几个角色,分别写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

  (识字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尊重的,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各自识字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一起碰撞,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然后集中展示识字成果,教师适时总结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好的识字方法,发现识字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有机指导,朗读感悟第一段

  1、出示插图(或课件),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谁和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后听课文录音。

  2、学习对话,感悟理解:

  ⑴ 读一读小鸭的话:

  引导比较“您”和“你”的不同,体会小鸭说话很有礼貌。

  引导从句末标点“?”体会小鸭说话的语气。

  引导从“带我去”这一语句中体会小鸭缺乏自信的心境。

  ⑵ 读一读鸭妈妈的话:想一想: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游?

  3、打开思绪,启发想像:

  ⑴ 齐读最后一句。

  ⑵ 想像过程:小鸭是怎么学会游泳的?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提示:小鸭刚下水时可能会怎么想?开始学习游泳会遇到哪些难题?这些难题小鸭是怎样一一克服的?学会后小鸭的心情怎样?

  ⑶ 拓展想像:想像小鸭学会了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帮助?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鸭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鸭在鸭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游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4、分角色朗读、表演。

  (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给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适当点拨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表演,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举一反三,自主读悟第二段

  1、教师提供背景音乐《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2、 提示学法:按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顺序学习第二段。

  3、自主学习感悟。

  4、小组内合作的、交流。重点交流对话的朗读必鹰妈妈这样做的原因。

  5、汇报评比:在汇报的基础上评一评哪一组学习效果最好。

  (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结构相同,第一段的读悟过程就是学习第二段的“模子”,因此,第一段的教学是关键所在,必须渗透相应的学法。上面安排的四个环节即体现了这一思想,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段时学有所依。这一段的理解难点是鸭妈妈这样做的原因,先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方式初步理解,再启发学生通过想像来深化理解,这样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这一环节体现了由扶到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五、揭示课题,拓展提升认识

  1、小结:小鸭、小鹰请妈妈帮助它们去学游泳、飞翔时,它们的妈妈都说了一句什么话?揭示课题《自己去吧》。指导书写“自”、“己”。

  2、启发学生从鸭妈妈和鹰妈妈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不直接把游泳、飞翔的本领教给孩子,而要让它们自己独立去学习。

  (在总结课文时揭示课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题,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在唱唱动动中感受自己学会生活本领的快乐,同时这一模拟情境的安排,一方面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学习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引导提供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空间,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训练和落实。)

  【教学反思】

  这份教学设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以自主学习贯穿教学的始终,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识字中,倡导自主学习,训练识字能力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地识字,再组织展示识字成果,交流识字方法,这样改变了学生在识字中一贯的被动角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轻松愉快地认识生字,同时在交流中巩固识字成果,优化识字方法,有利于识国、能力的提高。

  二、在朗读中,引导自主学习,培养自主能力

  设计根据课文段式反复这一特点,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感悟第一段,现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有利于自主意识的培养和自主能力的提高。

  三、在活动中,落实自主学习,发展语言能力

  在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设置模拟换位实践活动,启发学生转变角色以小鸭和小鹰家长的身份谈想法和体会,这一语言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整合对课文的认识和感悟,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0-31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1-02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5篇12-21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03-29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02-20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12-21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15篇12-19

一年级语文《自己去吧》教学反思03-18

自己去吧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