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数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
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五、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六、提高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2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初三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坚持先练后教的原则
具体步骤是:课前备课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精选一定量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例题,课堂教学中,根据例题的数量和难度,规定时间让学生先练习,在学生练习时,教师特别要关注差生,与差生一起练习。学生在练习中就能发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问题,当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不足与缺陷时,自然会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产生知难而进、通于攻破难题的信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按照中考说明确定的重点、难点渗入教材的知识点,激发学生重新认识教材知识点的兴趣。
二、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复习课的色彩,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复习课往往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要想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复习氛围是很重要的`。目前,中考数学的命题,新增了开放性、探索性等实际应用题。而数学教学融入有意义的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为了缓解学生复习时的紧张情绪,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生活化,这是提高数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三、狠抓双基,全面巩固基础知识
中考试题是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全面考察,知识点覆盖率达75%以上,中考试题依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一般不会有难题、怪题、偏题,难易度的比例通常控制在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为5:3:2,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识记理解公式、定理,运用公式、定理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对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化与提高。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万丈高楼从何谈起。夯实基础是灵活运用的前提。复习教学中,切忌好高骛远,使学生如坠雾中,如悬空中。
四、广泛收集资料,精心选制题目
对于每一份资料,每一张试卷,教师要先全面通读,吸其精华,剔其糟粕,筛选典型的,有价值的题目给学生做,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或大纲不要求学生掌握的,以及重复训练的题目,教师要考虑将其删去,对于涉及教材重点知识又有必要重复训练的,教师也要注意题量。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3
一、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九(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上学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优生面较窄,两极分化严重。根据开学这几天和其它老师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发现本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参差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比较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很多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尤其对几何有畏难情绪。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自主拓展知识面的意识较低,向深层学习和钻研知识的意识淡薄。
二、指导思想: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学习目标,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毅力,课前预习、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以及及时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2章:二次函数;第23章:旋转;第24章:圆;第25章:概率初步。
四、教学目标
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尽力达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激发全体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
五、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根据学生认知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力求所授内容精简,力求课堂的趣味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求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2.随时通过个别谈话,书面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做好思想上的铺垫。
3.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不断巩固提高。
6.坚持分层教学与分层辅导,注重中间生的引导和培养,鼓励和帮助他们向优等生努力靠拢,加强差生的个别辅导,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和清除他们思想上的障碍,逐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
7.坚持每章内容的及时测试,根据知识点,考点认真设计试题,以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能过试卷解答情况发现自身教学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补就和改进。
8.坚持通过报刊、杂志等渠道不断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并随时与其它老师沟通,多听课,多交流,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4
学习目标:认识扇形,会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通过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发现与推导,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究问题获得新知的能力。
学习重点: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准确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
学习难点:运用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比较复杂图形的面积。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如图,某传送带的一个转动轮的半径为10cm.
1.转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
2.转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
3.转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
二、探究弧长和扇形的面积的公式
(一)、弧长公式的推导。
1、请同学们计算半径为,圆心角分别为、、、、所对的弧长。
这里关键是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进而求出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
因此弧长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已知圆弧的半径为50厘米,圆心角为60°,求此圆弧的长度。
2、扇形的面积。
如图,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问:右图中扇形有几个?
同求弧长的思维一样,要求扇形的面积,应思考圆心角为的扇形面积是圆
面积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圆心角的扇形面积。
如果设圆心角是n°的扇形面积为S,圆的半径为r,那么扇形的面积为___ .
因此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或 ——————————
练习:
1、如果扇形的圆心角是230°,那么这个扇形面积等于这个扇形所在圆面积的____________;
2、扇形的面积是它所在圆的面积的,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3、扇形的面积是S,它的半径是r,这个扇形的弧长是_____________。
4、见课本P147练习:1、2、3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是小圆的切线,C为切点。设弦AB的长为d,圆环面积S与d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例2、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分别以A、B、C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两两相切于O1、O2、O3。求围成的图形面积(图中阴影部分)
变式练习:
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分别以A、B、C为圆心,1为半径画弧,与△ABC的内切圆O围成的图形为图中阴影部分。求阴影。
例3、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a,以各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作半圆,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4、如图,扇形AOB的圆心角为直角,边长为1的正方形OCDE的顶点C,E,D分别在OA,OB,AB上,过点A作AF⊥ED,交ED的延长线于点F,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学计划指导思想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 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6
【学习目标】
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
2.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整式方程?_什么是-元二次方程呢?现在我们来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它的左右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就这一点来说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但是一个整式方程未必就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这还取决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指出下列方程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3x十2=5x-3
(2) x2=4
(3) (x十3)(3xo4)=(x十2)2;
(4) (x-1)(x-2)=x2十8;
以上是 一元二次方程的为: ___________ 以上是 一元一次方程的为________
二、
探究新知[一]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1).提问a=0时方程还是一无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如果a=0、b≠ 0 就成了一元一次方程了)
2).方程中ax2、bx、c各项的名称及a、b的系数名称各是什么?
3).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一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而且左边通常按x的降幂排列: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探究新知(二)
1.说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 2十3x十2=O ___________
(2)x 2-3x十4=0; __________
(3)3x 2-5=0 ____________
(4)4x 2十3x-2=0; _________
(5)3x 2-5=0; ________
(6)6x 2-x=0. _______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 -2=3-7x; (2)3x(x-1)=2(x十2)-4;
(3) (3x十2) 2=4(x-3) 2
[学以致用:]
强化概念:
1. 说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2十3x十2=O ______
(2)x2-3x十4=0;_______
(3) 3x2-5=0 _____________
(4)4x2十3x-2=0;____________
(5)3x2-5=0______________
(6)6x2-x=0________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2=3-7x
(2)3x(x-1)=2(x十2)-4
(3)(3x十2)2=4(x-3)2
[知识总结:]
(1)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满足哪几个条件?
(2) 要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十bx十c=0(a≠0)}并且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几项、其中( )可以不出现、但( )必须存在。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 );
(3) 要很熟练地说出随便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一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如:(3x十2) 2=4(x-3)____________
诊断检测题一: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其中_____是二次项,____是一次项,_______是常数项.
2.方程(3x-7)(2x+4)=4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其中二次项系数为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_.
3.方程mx2+5x+n=0一定是( ).
A.一元二次方程 B.一元一次方程
C.整式方程 D.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4.关于x的方程(m+1)x2+2mx-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任意实数 B. m≠-1 C. m>1 D. m>0
5.方程:3X-1=0;3X2-1=0;2X2-1=(X-1)(X-2);
3X2+Y=2X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6.把下列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且指出其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
(1)2x(x-5)=3-x (2) (2x-1)(x+5)=6x
诊断检测题二:
1.方程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把一元二次方程 化成二次项系数大于零的一般式是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的系数是 ,常数项是 ;
3.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3,则 ;
4. 是实数,且 ,则 的值是 .
5.关于 的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
6.方程:① ② ③ ④ 中一元二次程是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③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
2.难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掌握位似图形概念,需注意:①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②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③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④位似比就是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位似.
(3)位似图形首先是相似图形,所以它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它又具有特殊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等于位似比(相似比).
(4)两个位似图形的主要特征是:每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
(5)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其步骤见下面例题.作图时要注意:①首先确定位似中心,位似中心的位置可随意选择;②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如四边形有四个关键点,即它的四个顶点;③确定位似比,根据位似比的取值,可以判断是将一个图形放大还是缩小;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惟一,因为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置有关(如例2),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如例2中的图2与图3).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8
一、班情分析
经过九年级的数学学习,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很欠缺,同时作答也比较粗心。
二、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圆、概率初步,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二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圆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二次函数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通过对二次函数的探究,体验化归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本章主要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本章重难点就是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应用。
第二十三章 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二十四章 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9
一、本学期共20个周,安排新授课17周,复习课2周;本学科每周5课时,本学期新授80课时,复习、考试10课时,其中机动安排5课时。
二、本学期学生情况分析
我本学期担任初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的情况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初学生思维,思路,,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新教学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版年级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年级(上)的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心理上开始要求“独立自主”,因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教材,(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年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好习惯。课后注意及时复习巩固以及经常复习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一章
图形的相似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2、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4、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5、了解图形的位似并能解决简单问题。6、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顶点坐标。 相似多边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基本事实9及其推论的探索;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第二章
解直角三角形 1、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比,知道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2、能用锐角三角比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锐角三角比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及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正确理解锐角三角比的概念和灵活选择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第三章
对圆的进一步认识 1.了解与圆有关的概念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2.掌握点、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面积;4.掌握: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外切圆;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 1.垂径定理;
2.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3.圆周角定理及推论;4.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5.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 1.圆周角定理的证明;2.三角形内、外心的性质。
第四章
一元二次方程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检验;3.会解决一些与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1.配方法;
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 题 课时 累计课时 1 迎接开学 制定计划 1.1 相似多边形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 5
5 2 1.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5 10 3 1.4图形的位似 回顾与总结 5 15 4 第一章练习 第一次月考 5 20 5 月考1评析 2.1锐角三角比 5 25 6 2.2 30度、45度、60度的三角比2.4解直角三角形 5 30 7 2.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回顾与总结 第二章练习 5 35 8 3.1圆的对称性 第二次月考 5 40 9 月考2评析 3.2确定圆的条件 3.3圆周角 5 45 10 期中复习 期中素质检测 11 期中总结与试卷讲评 3.4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5 50 12 3.5三角形的内切圆 3.6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
5 55 13 3.7 正多边形和圆 第三章复习回顾与总结 5 60 14 4.1一元二次方程 4.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5 65 15 4.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5 70 16 4.5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4.6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5 75 17 4.7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5 80 18 回顾与总结 第 四 章 练习 全章复习 5 85 19 期末复习 20 期末检测
大家对于上文推荐的初三数学上册全年教学计划仔细品味了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1、2)班共77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36人。上期两个班成绩一般,两极分化严重。经过一期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较大改进,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少数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最后一期,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耐心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章,分别是:解直角三角形、简单事件的概率、圆、投影与三视图。这些内容都是初中代数、几何及概率统计中的重要内容,起作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又是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本学期的新内容只剩两章:圆和投影与三视图。圆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投影与三视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三视图。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应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与定理。
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是教学难点。
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
2、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三视图。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3、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四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4、预期目标:合格率100% 优秀率30% 平均分105分。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07-06
初三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4-27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09-23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5篇02-13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5篇)02-16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5篇01-19
有关初三数学教学计划八篇08-24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集锦八篇12-03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