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2 16:29: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张衡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衡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00年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细心严谨不慕名利 果敢机智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横批品才双馨”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张衡传》教学反思

  焦作十二中程轶

  我本次讲课所抽题目为《张衡传》,抽到这课时心头便是一紧。这篇课文是传记性的文言文,而且要在一课时内完成,到底是要侧重“文”,还是要侧重“言”,这的确是个问题。说实话,这令我很是纠结了一阵子。后来感觉课文文言难度不大,字词较好理解,加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感觉,如果不深入探讨文本的.话,别说学生,就是我们自己,对张衡这个人,自然并不陌生,但绝对不熟悉,除了知道那个基本上就是个词语概念的“地动仪”外,其他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去了解并学习他身上的那些优秀的品质了。所以我就决定将字词含义及文意疏通等以预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对大部分字词的理解和梳理。然后在课堂之初将文章涉及的几个最为重要的字词句,以检测的方式做一简单回顾,课堂的重点放到研讨张衡的成就和性格。

  然而,在经过紧张的准备之后,在经历四易讲稿,五次试讲之后,5月19日在公开课上还是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为此,我做了认真的反思,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布置预习任务一定要尽可能地详尽、具体。

  如果文言文想要将思想意义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就一定得确保学生们在文意疏通上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布置预习任务就应该尽可能地详尽、具体。不能只笼统地告知学生要预习,要会翻译,一定要具体到字词句上。这次公开课上学生在梳理字词时表现出的生疏、迷茫,应该说,和我对他们的预习指导不够到位有很大关系。

  二、语文课一定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就如党老师评课时所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要越俎代庖。

  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华丽,过于延伸,架空教材。教师飘飘然,津津乐道,学生却是昏昏然,一无所获。

  语文课,老师要踏踏实实地上,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

  三、文言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抛下翻译书,自主完成。

  借助翻译书学习文言文已成了每位初高中生的通例,只要学习文言文,就几乎人手一本翻译书。乍看似乎卓有成效,提问起来,字字会译,句句精通,然而,从这句中抽出任何一字来问他们,却基本是一无所知。我感觉,这实在是翻译书惹的祸,试想,一个身体健全的人,若是每日都依靠拐杖生活,到最后,那一定得是自己把自己“忽悠”拐了。同样,总是依赖翻译书,又怎能具备亲自查字典才能获知的经验呢?若没有这种经验的积累,又怎能将之迁移运用到更多的文章中去呢?

  总之,这次参加优质课比赛,从其他选手的,以及自己的课堂表现中,我看到了日常教学中自己忽略的诸多问题,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学无止境,我会继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也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

《张衡传》教学设计2

  本文记叙了我国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出色的文学、政治才能以及杰出的科学成就,表现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仰。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四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深入全面地认识张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评价传主的人格、精神。

  学习时间4学时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分析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PPT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二、了解作家作品。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南朝宋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他编写的《后汉书》详载了刘秀起兵推翻王莽到汉献帝禅位于曹丕的东汉195年的历史。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西汉)的《史记》、班固(东汉)的《汉书》、范晔(南朝宋)的《后汉书》、陈寿(西晋)《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三、了解传主事迹

  张衡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他的《二京赋》,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郭沫若称赞张衡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四、正音辨形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标注拼音。

  少善属文(shào)(zhǔ)不好交接俗人(hào)辟公府(bì)

  累召不应(lěi)五载复还(zǎi)乞骸骨(hái)逾侈(chǐ)

  辄积年不徙(zhé)璇机(xuán)篆文(zhuàn)骄奢(shē)

  蟾蜍(chánchú)驿至(yì)帷幄(wéiwò)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尊”通“樽”酒杯

  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员”通“圆”圆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傍”通“旁”旁边

  与武决去“决”通“诀”辞别

  五、疏通全文字句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3、落实文句翻译。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才(文学的成就)。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在政治上的成就)。

  二、研习第1段

  1.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其“从容淡静”又表现在哪里?

  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何以见得“才高于世”?

  明确: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三、研习第2~4段

  1.《张衡传》全文的`重点在哪里?作者这样安排合适吗?

  明确:全文写了张衡的品格和文才,写了张衡的政治才干,写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第二部分记述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第四段不到二百字,作者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请概括要点。

  明确:作者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

  ①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1句,阳嘉元年,候风地动仪);

  ②材料、尺寸、形状、装饰(2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③机件、内外构造(3、4、5句,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④功能和作用(6、7、8句,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⑤精确程度及评价(9、10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⑥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11、12句,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⑦交代仪器正式使用(13句,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四、研习第5~6段

  1.在第5、6段中,为了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作者写了哪两件事?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明确: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赋》的由来,突出了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另一件是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2.“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张衡很聪明,很有政治才干。

  3.“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又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说明张衡政绩显著,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

  五、归纳总结

  1、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2、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的材料的?(这是上一问题的换一种问法)

  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六、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本文关于古代官职的文化常识,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

  1、列出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并解释。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2、找出课文中官职专名用词,并作解释。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3、官职变动用词。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ナ:给予官职。

  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ミ: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任缺职。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表示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罢、免:罢黜、免去官职。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行:迁左丞,行徐州事。

  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勃,人名)

《张衡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张衡传》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情感价值观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讲读课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用图片导入:先用多媒体显示下面的图片,然后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图片,说说图片中的仪器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发明这个仪器的是哪朝科学家叫什么?(待同学们回答后,教师继续)

  地动仪张衡

  对,这个仪器叫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张衡发明的。(张衡,就是从小喜欢数星星的那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章——《张衡传》,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的心灵世界。

  二、作者范晔及《后汉书》:

  该文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三、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阳嘉元年永和初元丰七年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巩固上述文言知识,并认真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文特点探究:

  1、本课文详细介绍了张衡一生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文章的基本思路清晰。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可先让学生思考品味,然后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人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7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2、写作特点:让学生根据上述分析,自己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具体表现为: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二、学生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又是怎样写的?

  提示: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

  提示: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5.本文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示:《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三、课堂链接:现代传记文的阅读

  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1、该文概括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地震学方面

  艺术方面

  文学方面

  地理学方面

  数学方面

  气象学方面

  机械学方面

  天文学方面

  2、“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和“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怎样理解?和上文是什么关系?

  科学和文学是对上述多种方面的再概括,“如此全面”又是总概括。这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和上文属于分——总关系。

《张衡传》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道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疏通文章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

  2、明白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带领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掌握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凝炼简洁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师说》里学过这样一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说懂得道理是有先后的,学问和技艺各有各专门研究,但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全才——张衡。他知识广博而精深。在文学艺术、政治哲学、天文历算、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研究。他的功劳业绩,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

  二、简介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

  [展示图片]

  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浑天仪: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张衡的浑天仪,其主体与现今的天球仪相仿。不过张衡的天球上画的.是他所定名的444官2500颗星。

  三、作家作品与文化常识

  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纪传体东汉史。“前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是“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对我国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四、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自由朗读。

  2、检查预习

  A、大屏幕展示字词

  B、本文的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

  永元中安帝顺帝

  阳嘉元年永和初永和四年

  3、初步理解

  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去,本文介绍了张衡的哪些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的成就。(文学成就)――善属文。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科技成就)――善机巧、善术学。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能和成就。(治国才能)――善政事。

  其中,又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才能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详略恰当。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段,疏通文意。

  2、感知:这一段介绍张衡哪些方面?

  先写姓名、字和籍贯,这是史书纪传体例的通例,判断句式。

  再写他的才学非凡。年少时便“善属文”;游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

  后到他的品德:一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治学的基础),他才能把全副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二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可见他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3、体会:你从第一段悟出了什么?(张衡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文学才华?)

  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引导学生注意张衡的游)

  谦逊持重,鄙视名利。(注意课文中连用的词语)

  执著专一,治学严谨。

  六、课堂练习

  见大屏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指朗读名第2段。

  ①检查字词、难句落实情况。

  ②前两句总述,两个“善”字,一个“尤”字,突出他科学研究方面的特长。

  2、文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其突出成就表现在哪里,作者进行了怎样的分配?

  学生讨论归纳

  A、善技巧——————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B、善术学——————《灵宪》、《算罔》

  3、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和名称——阳嘉元年、候风地动仪

  材料外形——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内部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证——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投入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小结: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这段文字可看成小型说明文来学习。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但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这部分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形象具体地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从里到外,从上而下简要清楚地写出了构造特点,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二、研读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疏通字句。

  2、这两段写了哪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一件是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一件为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这都突显了张衡的政治才能。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分析: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

  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四、归纳文言文知识

  (一)通假字

  1、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

  2、员径八尺:“员”通“圆”。

  3、傍行八道:“傍”通“旁”,周围。

  4、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二)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作状,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作动,擅长,善于。)

  3、妙尽璇机之正(尽:形作动,研究透了;正:形作名,正确的道理。)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5、皆共目之(名作动,递眼色)

  (三)古今异义词常从容淡静(古义: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激扬文字”中是激浊扬清的意思。)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四)特殊句式1被动句:①举孝廉不行②连辟公府不就

  2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五)一词多义

  1、观:观太学(游历,考察学习)

  2、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大王见臣列观(宫廷里高大华丽的楼台)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3、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就)

  4、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接着)

  十年乃成(才)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用)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于是,就)

  五、补充相关文化常识

  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学问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行:去应荐。

  3、辟:征召,(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贬官。

  9、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衡下车”)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除:拜官。除旧职任新职。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

  学习《张衡传》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

  情感价值观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

  (1)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2)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

  (3)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4)“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5)关于“璇机”的解释:“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名,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

  2、文言句式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形的意动。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3、一词多义

  公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字释义还可参见258页。

  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动词,征召。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动词,征收,征取。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词,征伐。

  于

  游于三辅介在

  虽才高于世介比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对

  因

  因入京师,观太学顺便趁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因此

  伺者因此觉知因为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hf4h施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靡计不施,迄无济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动词,报答。

  关施关发机名词,枢纽,关键。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

  机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名词,机件。

  其牙机巧制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日理万机名词,事务。

  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副词,平素,向来。

  察纳雅言形容词,正确的.。

  明经义谙雅故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附庸风雅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4.词类活用

  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形作动,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大将军邓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5.古今异同词

  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表范围的副词。

  三、思考讨论

  1结合“语言、思维”题,说说本文的内容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潜心科研不慕名利重大发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2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

  a“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

  b忧国忧民--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

  c才高于世--“善属文”,作《二京赋》;“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四、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的?写得最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1时间顺序:永元中、顺帝初、阳嘉元年、永和出

  2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

  时间--阳嘉元年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外形--圆径。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周密无际。作用--如有地动。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于是皆服其妙。使用--自此以后。所从方起。

  五、写作特点。1详略得当。2课文语言质朴简练。

  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张衡传》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记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书题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