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3-13 08:45: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9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9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

  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

  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来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

  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你!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

  三、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使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6、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

  7、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配乐《秋日的私语》)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情感:

  1.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2.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行为:

  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本课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具体进行学习礼貌用语的教育,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的含义,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培养学生从小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一个国家的人们能否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反映这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个人来说,表明一个人是否有文明教养,反映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水平。因此,教育学生从小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礼貌用语并不陌生,从他们学说话起,家长就教会他们说“谢谢”等礼貌用语,在幼儿园中也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本课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能力,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比较全面地教给学生,使学生结合具体环境理解每种礼貌用语表达的含义及用法,并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语言。

  本课分为三部分。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应注意以下三点。

  1.一年级小学生对于礼貌用语并不陌生,教学应考虑他们原有的基础,利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对礼貌用语含义的理解。即不要过于简单地教学生说礼貌用语,因为他们在口头上是会说的,要在会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对每种礼貌用语的理解;但不要拔高,以较抽象语言讲述各种礼貌用语的含义和用法,要把握好本课教学要求的“度”。

  2.要使一年级小学生正确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不能离开语言的具体环境,如课文中安排的特定具体环境,但不能只限于一种具体环境,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如请求语的使用,课文安排在借书的具体环境中,教学中可扩展到问路:“请问……”;买东西:“请给我……”;向老师请教问题:“请您给我讲……”;请求同学帮助:“请你帮我……”,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促使学生经常使用。

  3.礼貌用语的教育要紧紧抓住其实质:人与人交往中尊重别人、对别人友好的表示。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每种礼貌用语所表示的内心真情。例如,道歉语“对不起”,应是自己由于打扰别人,影响别人而感到内心不安,用“对不起”表示道歉,请求别人原谅,而不是简单说一声“对不起”,应付一下别人。讲每一种礼貌用语的含义和用法,都要抓住当时应有的正确思想活动。在为别人着想的内心活动基础上,才能正确使用好礼貌用语。

  教学设计示例

   第四课 学会礼貌用语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礼貌用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3.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4.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

  1.磁带:课文、儿歌录音、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 下载

  2.小电话模型。

  3.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中“想一想”)

  1.你向谁说过“你好”?谁又向你说过“你好”?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2.小结:当我们互相亲切地问候“你好”时,心里都是热乎乎的,非常高兴。因为“你好”是礼貌用语。(出示“你好”的卡片)

  板书:礼貌用语

  过渡:孩子们,你们还想学到更多的礼貌用语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课,我相信,学了这一课以后你们就会学到很多礼貌用语。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你好”。(出示课文插图一)

  (1)介绍赵小刚和王强。

  师: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测提赵小刚和王强。他们俩平时说话可有礼貌啦!瞧,在上学的路上,他俩见了面就……

  学生猜想:他们早晨见了面就互相讲“你好”!

  板书:你好

  (2)问:你们什么时候用过“你好”?你是怎么说的?

  小结:互相问候了“你好”,心里非常高兴,新的一天学习生活都从这美好的问候中开始。

  (运用多媒体的音像功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的有力措施。课文这样一开头就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他们立即萌生了想知道为什么的念头。这样,课文从头至终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欣赏中就学到了在什么时候用什么礼貌用语。)

  2.学习“请”。(出示课文插图二)

  过渡:让我们接着再来看看赵小刚和王强的故事。

  (1)王强有一本书,赵小刚很想借来看。他是怎么对王强说

  (2)比较两种说法,看哪种有礼貌?咱们再来听听赵小刚是怎么说的?

  板书:请

  生:赵小刚用了“请”,为什么还要说“可以吗?”引导理解:表示和别人商量是非常有礼貌的。

  (3)问:你什么时候用过“请”?引导学生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该用“请”。

  小结:用上了“请”就表示对别人尊重,是很有礼貌的表现。

  3.学习“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出示课文插图三)

  (1)学生看图说图意,想赵小刚还书时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说“谢谢”?

  板书:谢谢

  (2)王强又是怎么说的?

  板书:别客气 不用谢

  (3)问:你们用过“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吗?怎么说的?

  小结: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和礼物时都应说上一句“谢谢”,这样就让我们的友情更加深厚了。

  4.学习“对不起”(没关系)。(出示课文插图四)

  (1)有一天,大家一起玩的时候,赵小刚被王强碰了一下,开始他的脸色是怎样的?为什么后来却笑了呢?

  (2)想想他们会怎么做?怎么说?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板书:对不起(没关系)

  (3)你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对不起”(没关系)?是怎么说的?

  小结:“对不起”很神奇,能让小朋友变生气为开心,但说“对不起”一定要真心诚意。怎样才是真心诚意,请学生演示。师生共同评价。

  5.学习“再见”。(出示课文插图五)

  (1)放学了,赵小刚和王强一起走出校门,看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

  板书:再见

  (2)你们在什么时候对谁说过“再见”?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小结:要和别人分别时,说上一声“再见”,让别人心里感到很温暖。

  6.学习“您”。(出示课文插图六)

  师:从刚才他俩的表现,你们觉得赵小刚和王强是怎样的孩子?

  生:他们非常懂礼貌!

  师:所以老师要奖励小红花给他们!老师奖励小红花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说的?

  板书:“您”

  引导学生理解“您”和“你”的区别——“您”是长辈或比你大的人的称呼。想想可以对谁说“您”,比如:妈妈……

  7.学生看书听录音,根据板书回忆赵小刚和王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三、演一演(课后“演一演”)

  1.说赵小刚和王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2.请两位同学上台扮演赵小刚和王强。

  3.师生共同评价,以小红花作为奖励。

  四、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难题

  1.课后“比一比”。(出示课文“比一比”内容)

  (1)如果小明立即说了“对不起”,会怎样?

  (2)如果小明不说“对不起”,又会怎样?

  (3)小结:说不说“对不起”的关系很大哩!以后要是你退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对!只有“真心尊重别人”,向别人道歉,别人才会原谅你。

  板书:真心尊重别人

  2.帮助下面的小朋友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1)小红借小方的刀用,小红说:“喂,把刀给我用用。”

  (2)小云把笔还给小花,小云说:“谢谢!”叫小花说:“没关系。”

  (3)小会见到老师说:“老师你好。”

  (4)客人要走了,小刚应该说什么?

  小结: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真光荣,老师奖励小红花给你们。

  (“活动”是思品课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能让学生将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特点,又巩固了知识。另外,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也是教学本课的手段之一,能让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后继续认真学习,同时激励更多的学生认真学习。)

  五、练一练(出示课文“练一练”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礼貌用语,再同桌用小电话练习,最后请学生上台表演。

  小结:虽然,我们打电话时看不见对方,但是我们用上了礼貌用语,就显得很亲切了,心中就很温暖了。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学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了吗?

  板书:学会

  六、读一读

  1.你愿意使用礼貌用语吗?为什么?

  2.学习儿歌。(出示儿歌内容并放录音)

  3.朗读儿歌。

  板书:相亲相爱 心中温暖

  七、总结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自觉使用礼貌用语,让我们这朵文明礼貌之花开满在我们的生活中,愿你们从小做个讲礼貌的孩子。

  放录音: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 下载,师生拍手齐唱。

  板书:

  四 学会礼貌用语

  “您”

  真心尊重别人

  学会

  相亲相爱 心中温暖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用多种方式如信件、贺卡、电报、手机及网络与远方的朋友练习。

  2、学习制作贺卡和各种送给外国小朋友的小礼物。

  3、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1、尝试了解用多种方式与远方的朋友进行联系。

  2、用多种材料制作通讯工具。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用多种材料制作通讯工具。

  教学准备:

  1、各种废旧挂历纸、一次性纸杯、剪刀、胶水、牙签、棉线团等工具及相关美术材料。

  2、各种国家的风光与民俗等方面的音像资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世界地图,学生找出五大洲的地理位置。

  2、学生说说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生活着的'孩子都有哪些不同?虽然我们相隔千万里,但是通讯使我们的心连结在一起。让我们对他们说:你好,朋友。

  导出课题

  二、欣赏

  1、教师播放一些不同国家的风光、民俗的影视资料,让学生自由谈谈感受,看看自己对哪些国家更感兴趣并说出为什么?

  2、学生交流:

  A、如果让你去旅行,你最喜欢去哪些地方?为什么?

  B、最喜欢哪个国家?对这个国家有哪些了解?

  C、愿意和哪里的小朋友筑起友谊的桥梁?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联系?

  三、游戏:打电话

  1、同桌或小组合作一起做个电话玩一玩:

  A、做法:用牙签将一次性纸杯底部穿一个洞,穿上棉线,线的一端打一个结,同样的方法将两只、三只纸杯穿在一起(第三只纸杯的一端可系在两只纸杯线的中间)。将棉线扯直,一人对着纸杯口小声说话,另两个纸杯做听筒,两个小朋友放在耳边就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了。

  B、学生表演外国小朋友,用自制的电话互相说说各自的问候、心愿等。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有、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带领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1、用幻灯片出示2首古诗。

  2、学生配诗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师:学习了前面几篇课文,和你的所见所感,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

  2、师: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讲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

  认读生字“古、诗、首”。

  4、指名读古诗名(题目)。

  比较“春”和“村”的发音。

  二、自学生字、自读古诗

  1、生自由读诗:

  师:一边读古诗,一边把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师:要来读一读吗?一定要读准字音。

  ⑴ 区别平、翘舌音:诗、首、处──村、醉、散。

  ⑵ 字形:

  ① 古:十+口; 闻:门+耳

  居:尸+古; 童:立+里

  ② 诗:讠字旁; 醉:酉字旁; 忙—忄旁

  3、口头扩词:

  古( )( )( ) 声( )( )( )

  多( )( )( ) 处( )( )( )

  知( )( )( ) 忙( )( )( )

  4、同桌抽读生字。

  三、书写指导

  1、引导生观察书写、掌握要领。

  2、师范写,生观察:

  “古”字横要长而凸。

  “多”要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学生写成一左一右。

  “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把捺拖长。

  “忙”字左边竖心的“竖”要写的垂直且稍长。

  四、课外作业

  查找有关诗人、古诗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1、生看课文插图,听师配乐朗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愿意听老师先来读一读吗?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那你们也想来读吗?

  二、朗读、体会、理解古诗

  1、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要想读好这两首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五不”,还要读通句子。其次,就是要反复多读几遍,因为古人能用很少的句子,表达很丰富的意思。最后,还要看谁的想象力丰富,一边读诗,一边能在大脑里作画!

  2、生自愿汇报读。

  3、生赛读(同桌赛、小组赛、男女竞赛)。

  4、背诵古诗:

  师:一不留神,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在熟读的基础上,都可以背诵古诗了,来站起来,展示一下。

  5、交流理解、体会:

  师:愿意把你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体会用画笔画下来吗?选择其中一首作画。

  间休:在作画前,我想为大家朗读一段文字(教材简说)。

  交流诗画,展开想象,畅谈感受。

  师: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一起到前面来,给大家谈谈你的`感受。

  三、完成“课后练习”

  1、生口头扩词:

  师:看看谁的词汇量大,是我们班的“小词霸”!

  2、动手实践:

  师:希望利用周末或课余的时间,同学们回家做一只风筝,要记住的是,一定要自己参与动手哦!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汇报如下: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

  1、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 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基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

  3、应用数学的意识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

  1、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部分

  其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获得较高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2、设置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内容

  高中数学课程设置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内容,他们是贯穿了整个高中数学 课程的重要内容,不单独设置,而是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模块的逻辑顺序

  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的基础,学校应在保证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2开设的基础上,开设其他系列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选择需求,并积极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教师也应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三、内容标准

  高中课程的内容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初步等内容。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就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成熟的数学教师 。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好!昨晚睡的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如果学生不敢讲,可以教师先带头讲)

  师:想到能给你们上课,我昨晚兴奋的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我好像进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我脚踏星星来的你们的学校,我们的课堂飞到了天空,云朵变成了小朋友的课桌,而老师的讲台竟是一道七色的彩虹。

  师:那谁来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梦?

  2、畅谈梦想,融入梦境

  生讲述梦境。教师鼓励和引导:“后来怎样了?”“你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他长得怎样?”等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梦的多彩。“这个梦真多彩,你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你的梦真精彩,我也想进入你的梦中玩玩”“你的梦真惊险啊,小朋友都听的入迷了”??等语言鼓励表扬学生。

  师小结:梦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光同学们会做梦,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他也爱做梦,他就是西班牙著名画家达利,他做了一个什么梦呢?

  请看画面: 画面中画了哪些事物?

  画家梦中的景象和现实生活一样吗?

  (3)体验情感,表现色彩:

  师:每个人的梦都不一样,有几位同学也想给你们展示一下他们的梦,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最欣赏哪一幅?

  他们做了一个什么梦?梦中有什么形象?

  他们的梦境主要运用了什么颜色?板书:形象 色彩

  师生一起分析作品:不同的颜色体现了不同的'梦境,带给我们门不同的感觉,老师还有两个问题要考考同学们:

  想一想:

  1.画面中的主体形象采用了什么绘画方法?

  2.画面使用了哪种绘画材料?

  师:夸张的形象、大胆的色彩形成了多彩的梦。看了他们的梦,同学们也得到了一些灵感,同学们,你的梦是什么颜色的?他是一个怎样的梦?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现在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师:同学们的梦都很独特,前几天,李老师也做了一个梦【出示抽象的色块】, 我的梦主要用了什么颜色?(红色、橙色)

  给你什么感觉?(温暖、甜蜜??)

  猜一猜我做的是一个怎样的梦?梦中会有什么?

  我做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学生讲教师勾勒线条。

  4、学生创作,展现梦境,教师巡视指导。

  (1)现在,就请用你手中的画笔,尽情的描绘一个多彩的梦吧!谁的作品完成了,就可以参与“晒晒我的梦”的展示活动,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表现!现在,开始创作吧!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音乐起——梦幻曲)

  5、评价交流,体验快乐

  小朋友们,你觉得哪个梦最富有想象力呢?

  为什么?你想为谁的作品点个赞?

  (2)生互评。色彩、内容、创意。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

  上堂课我们一起讨论了“今天,我们该怎样生活”这样一个话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兰费蒂斯讲述的故事,故事原来的题目叫做《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2、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三、揭题质疑,梳理课文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读课文后的理解。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1、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⑴ “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真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⑵ 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之处。

  ⑶ 齐读第3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 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 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3、读5~8自然段,思考:

  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比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心情。

  4、转眼问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⑴ 出示: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⑵ 默读感悟:

  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⑶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二、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教学资源

  只有善于向生活学习的人才会有所收获。因此,教师要在本组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渐渐把生活的美丽与丰饶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好奇,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生活的意趣。所以,本组课文只是给学生采撷了生活的几片叶子让学生欣赏,这些还不足以概括生活的林林总总。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开发关于本组的教学资源。现建议如下:

  一、编撰生活美文的辅助读本

  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每人找一篇描写生活感悟的美文,然后经过筛选,选出二十篇左右的生活美文,把这些生活美文编撰成一册子让学生阅读、收藏。

  当然,当学生在进行本组口语交际后,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的生活小感悟也编撰在生活美文里面,让学生一起分享。

  二、开展传递格言小背篓活动

  教师可以在黑板报上开设一个格言小背篓,每天由一个同学介绍一条自己收获的生活小格言,由这位同学带领大家一起理解、背诵。这就是传递格言小背篓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肯定能够收获很多生活的道理。最后,教师可以把大家曾经记诵的格言打印发给大家留做纪念。

  上面两点是我就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开发关于本组教材教学资源的建议,其实,我们能够实践得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设计理念: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导读、迁移延伸三个部分,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注重抓住课文的重点,摆脱通读通讲的毛病,注重课堂教学的发展性,摆脱了课时的限制;重视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

  设计特色:

  抓住重点词语切入教学内容,达到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4、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农村小学也可以用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1、自学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字典结合课文理解意思。

  不理解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文:从文中提出几个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我想提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前检查预习情况,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如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明白的词语,以便在课堂上释疑。)

  二、课堂导读

  (一)、解读课文。

  1、让学生在小组中轮流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注意下列读音:

  才干的干应读gàn

  草把子的把应读bà

  调度的调应读diào

  擂鼓的擂应读léi

  丞相的丞应读chěng

  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为什么周瑜要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

  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

  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一字排开并连接起来?

  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留到深读课文后再进行解答。

  三、深读课文

  师问:在感知课文内容以后,你对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从学生的的回答中提炼出妒忌和神机妙算这两个词。并解释这两个词的意思。)(板书:周瑜

  诸葛亮

  妒忌

  神机妙算)

  课文中从哪件事来体现两个人的不同性格。(草船借箭)

  (一)、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1、朗读对话,分组讨论(出示问题)

  ①、周瑜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吗?他为什么要这样问?(引导学生从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等语言,体会周瑜表面客气,暗藏杀机的阴险心理。)

  ②、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找借口为难自己吗?他为什么要接受任务?(引导学生从诸葛亮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等语言,体会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2、指导朗读:我们明白了他们两人的内心想法,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把他们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呢?

  (二)、朗读草船借箭部分,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齐读后出示问题,分组讨论:如果你也在场,你会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处呢?(教师参与讨论,随机点拔引导。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感悟以下几方面的意思,从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相机板书:人

  天文地理)

  (1)安排周密。从准备二十条船,布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条船上还站着二十个军士。把船连接起来,一字摆开,两面受箭。等词句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周密安排。

  (2)熟悉天文地理。从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雾还没有散顺风顺水等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对天气早有预测。

  (3)了解别人。得请你帮帮我的忙,不能让都督知道,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见诸葛亮对鲁肃、周瑜、曹操的性格很了解。

  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积

  极思考给予赞扬,特别要鼓励那些有创见的看法,不要太强调学生见解的正确与否。

  从我们刚才的分析,你认为诸葛亮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神机妙算)

  四、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课本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部分。

  分配角色,明确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上台表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表演几组。)

  2、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画草图的方法,简述草船借箭的部分。(先指名让两三名学生复述,再让同桌进行相互复述。)

  3、拓展作业

  ①、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

  ②、抄写新词。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14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教学设计方案参考11-2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4-11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07-21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3-14

《争吵》教学设计方案07-25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2-06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九篇10-02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五篇10-03

教学设计方案3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