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蜡烛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蜡烛的教学反思1
《半截蜡烛》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女儿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备课之初,我仔细地分析了课文,发现本文围绕三个主人公主要有三个情节,这三个环节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同时就危险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趋势的。如果要采用变序的教学方法,就会打乱文章原有的严谨性,即是不可行的。要不要用上多媒体来辅助我的教学呢?在做好简单的课件后,我随即又否认了。因为我发现这对我的教学起不到特别重要的作用。那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让人有一种“通读通讲”的感觉呢?我想了很久,在一种要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就对三个情节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在讲伯诺德夫人时,我主要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知伯诺德夫人的为人;在讲杰克时,我就让学生用学习上段时的方法来谈谈对杰克的了解;在讲杰奎琳时,我直接让学生来读杰奎琳的话,并用上采访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杰奎琳的了解。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文的类型,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真正做到教学“务实”。
课堂上,我还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再通过引读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其次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读,使其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如课上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有所为,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
现在回想起来,本节课看似热热闹闹,结构完整。无论从课文理解的方法,文学常识把握来说都是达到目标的。可是,却偏离了一个最基本的方向: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丰富语言积累”。在课堂中,我将更多的时间放置在了理解课文出现的“危机”与“绝妙方法”上了,也注重了学生思辨性思维的训练。可是却偏偏少了学生对语言感悟、积累的训练。虽然有读人物语言,可是却感觉差强人意,并没有达到感受语言,特别是首次接触的剧本语言的特色。我想是否可以在课前就应该让学生自行读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自己来演一下这段剧本,这样不仅能让他们了解大意,更为课堂上进一步感受剧本语言,积累语言争取时间。这样教学就更完美了。
蜡烛的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附:
1、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2、介绍《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丹阳市实验小学
徐留军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
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遗憾的是,时间的分配上还是显得仓促。
蜡烛的教学反思3
《蜡烛的变化》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蜡烛变化的研究认识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物理变化,另一种是化学变化。并能辨别身边看到的各种变化属于哪类变化。
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使用教材提供的典型物体,蜡烛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蜡烛在燃烧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一种是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由固体变为液体,又由液体变为固体,变来变去还会变回来。另一种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例如:蜡烛在燃烧的时候产生的黑烟是颜色的变化,在燃烧时产生火苗又是发光发热的变化,这些都符合第二类性质。学生通过这两个实验,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是有新物质产生,什么是没有新物质产生。本课的重点难点也就突破了:能够变回来的就是形态的变化。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借助哪些物体来验证上面的结论。学生一下子就想出了水、白糖、盐等。接着学生选择白糖来研究,把白糖放在金属勺里,用点燃的蜡烛燃烧白糖,观察白糖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发现刚开始白糖由固体变成液体,也是形态变化的过程;接下来又发现,白糖继续加热会改变颜色,由白色变成深褐色、黑色,这又是产生新的物质变化,颜色的.变化。
应该说在实验的同时学生体会到了白糖既有形态变化,又有产生新的物质变化,即学到知识又学到了本领,对学生今后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本课的实验很多,活动量大,不过大多数都很简单,易于操作,因此我把每一个实验的主动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经历和体验,在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中,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已充分的展示和培养,体现了科学探究式学习不仅仅是追求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一种感知,一种认识的过程。
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遵循科学的要求,探究,这个要求来设计教学过程。始终将自己放在引导者的角色上,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指导学生来展开研究。
蜡烛的教学反思4
《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支蜡烛的命运为线索,蜡烛的点 燃和熄灭在伯诺德夫人、儿子、女儿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发生逆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中人物心理、行为和语言活动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为文章注入了活的灵魂。这篇文章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很多,教学点也很多,例如:用蜡烛藏情报,这种方法好不好?为什么?环境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和行为对突出人物品质和推进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如果三个人的方法一致结果会怎样?为什么最终杰奎琳的借口可以获得成功?这么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怎样统整在一起呢?
一、辩一辩,了解故事背景。
上课一开始,我就介绍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什么参加传递情报的工作,以及选择用蜡烛藏情报的原因
在初步了解整个故事的大背景之后,请同学们分别站在正反两方面辩论一下,论证这种用蜡烛藏情报的方法好还是不好,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举例、类比、推理等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认为好,因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有的认为不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败露,那时鸡飞蛋打,情报毁掉不要紧,连命都斛丢掉,风险太大。在辩论的基础上,老师顺势指出:正因为它有利也有弊,因此这种方法曾经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辩论的过程其实就是了解故事发生的小背景的过程,为后面理解课文打下了埋伏。
二、划一划,理解故事情节。
在学生通过辩论明白了整个故事的背景之后,让学生读课文,用找词语,划出表示蜡烛变化的句子,体会当时的紧急。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之后,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通过这样的找、划、说,对故事情节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但是仅仅知道故事情节还不够,文中人物的形象还不够明晰,对文中中心的领悟还标交肤浅,这是还需要反复品读句子,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分析掌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质。
三、议一议,理解人物品质。
在这个部分,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的三个主人公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文中的事例、有关语句加以说明。例如,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杰奎琳很会急中生智,在妈妈和哥哥的.方法都失败后,想到了上楼睡觉的招数,因为她是女孩子,所以故意娇声说话,显得自己很胆小,怕黑,以此降低德国军官的戒心,而且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因此最终获得了成功,保护了情报。”有的说,他们临危不惧,在这种危急关头,每个人都很沉着,没有显现出一丝慌乱的样子,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情报,妈妈轻轻地吹熄,儿子从容地抱柴,女儿镇定地上楼,在这种时候还能保持镇静,波澜不惊,正是他们最后胜利的关键,假如有一个人失误,后果都不堪设想啊!在议论的
过程中,是学生组织已有材料进行再加工,并且形成自己观点和认识的一个过程,在互相交流之后,对人物品质认识得更加深入和透彻了。
四、读一读,再现故事内容。
朗读是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很多地方写得非常精彩,比如当时紧张气氛,烛焰摇曳,德国军官态度恶劣,计划一次次失败的阴影,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领悟和表达。于是,我通过导语的引导和学生配合着反复读课文中关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语句以及环境描写的部分,让学生感受情况的万分紧急,从而进一步领会整个故事内容和人物品质。
不足之处:
整节课我导得太多,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其实可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而不是我全盘包办代替。
蜡烛的教学反思5
《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的故事。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虽然没有炮火硝烟,却危机重重,险象环生。
一、紧扣中心,重点体味。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围绕“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是怎样做的”这个问题来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这半截蜡烛中品味伯诺德夫人一家的聪明、机智及面对敌人时的镇定自若,领悟这半截蜡烛牵动着情报站的安危,关系到这一家三口的安危,同时感悟半截蜡烛的随时可能引爆的危险,紧紧地绷紧了学生探究的心弦,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激动、紧张的氛围中,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深深地被课文的情所吸引。
二、合作表演,互评促悟。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我让他们用表演的形式展示一家三口在危急时刻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精神。这个剧本的表演是建立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之上,表演前,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然后仔细研读文本,通过反复品读文中刻画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揣摩角色特点,最后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出来。观看表演的同学则要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对台上同学的表演作出有理有据的评价,最后大家再一致评出本次表演的最佳小演员。学生通过亲自体验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加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整节课的思路虽然很清晰,也自然顺畅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太到位。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进一步落实“读”,读的方式要多,读的面积要大,读的要求要逐步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寓言、精髓,以及言外之意。”
蜡烛的教学反思6
备时,我就在思考:略读到底该怎么教?虽然同科头老师介绍经验和《教师教学用书》中,也听到、看到一些“略读要以学生自己读懂为主”,“略读任务要单一,要充分运用好前导语的提示作用,解决一两个问题即可。”“在教学时间上基本用一时完成。”等等,但在以前的教学实际中,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自读,如何选择教学任务,如何利用导语等还是很茫然。带着这些迷惘,我又重新进行了单元备:单元主题是“语言的艺术”,要求孩子们阅读本组,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而再看导语中的学习要求:先读读下面的.剧本,想想剧本中讲的是什么事,说说你最欣赏谁的语言;再分角色演一演;还可以讨论一下剧本和一般写人记事的有什么不同。这些学习要求不正是围绕着单元主题提出的吗,于是,我的心中豁然开朗,堂就围绕着这四步引导学生学习:一、初读,畅谈感受并了解剧本的特点;二、再读,了解大意;三、深入学习,体会人物语言;四、总结延伸。
按上述四步教授《半截蜡烛》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后,我明白了只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能较好地发挥略读的原有效应。“一个中心”即以学生的自读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扣住单元重点,点拨难点。在《半截蜡烛》中,以语言实践为主线,引领学生了解阅读剧本的基本方法,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在读、议、演、拓展中品味语言的艺术,吸收人内涵,培植人精神,让堂有了“亮点”。本堂,成功之处是先引导孩子深入钻研教材,让学生静静地思索,静静地写批注,用笔把自己的独特体验与剧中人物进行了对话。然后抓住剧本中最精彩的部分让孩子交流如何抓住提示语、人物的年龄特点、所处的环境等演好角色,同时在演的过程中再次去品味语言的艺术,最后让大家下找些剧本读一读,从而拓宽了学生阅读的范围。这样略读也就“略出了精彩!”
但是,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处理不到位。如:没有及时对中几个难读的外国人名如:“伯诺德夫人”、“杰奎琳”进行正音,所以在后回答问题过程中一些学生读这些人名时还结结巴巴。看,我们教师在备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堂上更要关注学情,并予以及时反馈。
蜡烛的教学反思7
几十年的教学工作,“常规”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脑子里,已经不太愿意去探索新的路子,固步自封似乎成为资格的一个象征。这显然与教学改革的思路不相符,也意味着我们已经将被时代out了。
一、在常规套路与创新之间游走
通过不断的培训和业务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育应该是最灵活多样的,最没有套路的,也最忌讳套路。以前鉴于学生年龄小,字词的教学任务重,因此,我基本上是按照套路来做的,就是我们常规的做法: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教学方法,即由字词入手,到结构篇章的理解和把握。1500多天的耳濡目染,使得学生们都明白我们的套路了,似乎也有些厌倦了。
二、在教学任务与创新之间徘徊
在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时,我首先想到以课本剧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反复思考后感觉不妥:这篇课文是一个严肃的主题,在没有排练的情况下仓促上场,在教室那种特有的氛围下,如果被学生们演绎成喜剧,岂不是弄扭了?
第二个思路是:讲故事的方式行不行?显然也是不合适的。情节相对简单,无法满足一堂课的容量。
在第二个思路的启发下,决定来个反套路。即由面到线,再到点,即以线为主,顺带解决字词。这样就解决了纯粹讲故事的单调和干瘪。
三、线索的梳理与情感价值观的碰撞
课文的线索是比较好梳理的。如果仅仅用现成的线索挂带必要的字词,看上去像一串串的珠链,也说得过去。但是,这样能给学生带去什么呢?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虽有所变化,到底还是一节平淡的课。深度,应该是一个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于是在情感价值观上做文章,设计了三个小亮点:
一是提出四个危急情境,即“A.母亲化解危机,B.危机再一次来临,C.情况更加急迫,D.再次化解危机”来强化课堂氛围。
二是剥离出敌对危急状态下一般人可能面临的三种选择,即“屈服,反抗,周旋”来丰富和拓展课文的容量。同时教育学生:不管我们遭遇什么样的险境,首先要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在尽可能保全生命的情况下,借助环境,寻找转机,不要做无畏的牺牲。
三是直击人性的弱点,即敌人看到“这位可爱的小姑娘”,激发了对自己女儿的思念和疼爱,人性中最软弱的那一点成为了敌人麻痹大意,他们取得成功的.最佳契机。以此来渗透一些人文理念,构建生命化课堂,同时也提升课文的厚重。
四、实际授课与教学设计的差距
通过40分钟的教学实践,还是感觉到不小的差距:
1、创新的课堂实践太少了,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适应了这种变化,整堂课学习兴趣都很高,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大多数孩子好像显得更安静了,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也在思考。
2、今天的课堂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该用教材教,只把教材作为一个媒体或工具,以此为依托,挖掘下去,生发开去;而不是就教材教教材,不愿或不敢越雷池一步。
3、备课时,备学生很重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围绕他们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彻底改变牵着学生走这一现状。只有学生真正参与了,课堂才是活的课堂,教学才有了灵动的气息。
蜡烛的教学反思8
这次我们进行有效教学,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是以课堂和学生为主体的,是基于课堂,立足于学生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整个过程都交由学生操作,学生评说,教师只做引导。过程设计比较有序,巧妙,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不因课堂的结束而终结,而是更加勾起了他们渴望探究的欲望和热情。本节课的过程始终围绕重点进行活动。比如:师:“两位同学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们做的实验吗?”一组学生:“我把蜡烛融化,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只是形态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做的是物理变化实验。另一组学生:“我们把蜡烛给点着了,它在燃烧过程中不单发光、发热,而且没了可能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我们做的是化学变化1课堂上学生们全员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个别地方稍嫌不足。比如课堂语言不够精练;细节贯穿也不够。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结课有些匆忙,因为在烧杯中放入澄清的'石灰水,烧杯“浑浊”变化细微,不够明显,时间明显不够,学生正常情况下必定会引起强烈的争议,甚至会分成争锋相对的两派,这个时候如再适时地进行引导,另外,评价语言也稍嫌单调,没有更激趣的语言,显然还是基本功不扎实的缘故。
蜡烛的教学反思9
《半截蜡烛》课文生动记叙了二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法国女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门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文章故事情节性强,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手法丰富,语言细腻。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要积极创设情境,通过反复、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的斗争中感受人物品质,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中丰富人物形象。
导入课文后,我设计了一个大问题:请同学们细细读读文章的3至7自然段,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是如何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的?其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以这个问题作为突破口,展开重点部分的教学。在交流时,引导学生通过文中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勇敢机智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德国军官的蛮横、凶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换位创设学习情境: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杰克或杰奎琳),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然后通过角色朗读,加深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想要抓住两条线,即蜡烛的变化和人物心理的变化。教学完重点部分,再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明知传递情报的工作如此危险,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什么还要义不容辞地参加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一家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如教学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读者那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侥幸躲过一劫。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然后请学生想象一下此时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会想些什么,并想象一下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进行说话练习,同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场合进行合理的想象。
蜡烛的教学反思10
课文《半截蜡烛》,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课件辅助呈现,先由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的危险,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再通过反复朗读,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他们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人物的人格魅力。
一、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整堂课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再通过引读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读,使其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如课上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有所为,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
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文本、教师、学生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读文,告诉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主权。如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让学生自己考虑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这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我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你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这种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使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读写结合,依托文本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如教学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读者那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侥幸躲过一劫。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如释重
负,然后请学生想象一下此时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会想些什么,并想象一下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进行说话练习,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场合进行合理的想象。因为有了前面环节的细细品味和教师的及时提示,学生说得不错,课后再请学生写下来,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但在有些环节上,设计还可以更优化。如情境的渲染还不够到位,在指导学生读“杰克”这一段内容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有关词句多读,体会杰克从容、机智,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蜡烛的教学反思11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篇通讯非常感人,但难度不大,怎样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流于肤浅,不流于表面,怎样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去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的情感,去咀嚼语言的精妙,对文本进行探究性的感悟品味,由整体入细微,由语言入体验,这是我这次在教学设计中着重思考的问题。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还是很成功的,让学生做一回战地摄影记者,抓拍感人场景这一语文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能引领学生深入品味作品的感人之处、意蕴丰富之处,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感动和净化,而且对于精彩的细节描写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学生的潜能被很好地挖掘出来了,他们的回答可以说是精彩纷呈。这不由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总抱怨学生上课不配合,总觉得学生对稍难问题不愿做深入的思考,其实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没能调动起他们研讨的兴趣,没能给他们一个思维的具体的触发点,没给他们提供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平台。如果课堂中只是简单地问:“你们觉得本文哪些地方感动你?为什么?”估计很多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老生常谈。
所以,能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地投入学习,去和作品及作者认真“对话”,亲身体验中的思想感情,在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否则,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理念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蜡烛的教学反思12
《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我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就在我即将收课时,一个“不同的声音”响起来了:一个孩子举手说:“朱老师,我觉得德国军官并不完全凶狠,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也有善良的一面。”我的眼睛立即“亮”起来,请他继续解释他的观点。他说:“文中的小女儿杰奎琳要将蜡烛拿上楼时,一个德国军官同意了,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女儿,说明他还不是完全的没有人性。”
多么灿烂的思维的火花!多么细心的发现、独特的阅读体会!我内心暗喜,却不急着肯定,顺势将他的观点拿来全班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是的,尽管在战争中,德军是可怕的,而在生活中,他们也是很多孩子的好爸爸啊!学生们一定是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的`爸爸了。尽管文中的淡淡一笔,也闪烁着熠熠的人性光彩,而我的学生们也用自己善良的心发现了这一点。
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此视野观照下,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应以保证阅读实践时间为前提,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原则,以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为实施策略,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这种源自内心体验的理解,成为真正的读者。
蜡烛的教学反思13
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我在六年级二班上了《蜡烛的变化》。一课下来,有诸多的感慨和想法,下面就略说一二。
首先,从教学的形式说起,因为这是一节公开课,我对教材的内容反反复复的专研了好几遍,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项目进行了反复的推敲。我将学生的动手实验放在重点进行。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上好这节课,事先做了大量准备,从备课设计教案,到找实验材料,一样一样的去落实,去分组、去配给。但是现在想起来,我虽然为学生们准备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但是课上却并不尽如人意,没有设想中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点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需要更加的努力。
再一个就是实际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还缺少深刻的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还估计不足。比如,我在教学中进行的猜想环节和制定方案的环节,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讨论思考,没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观的认为学生应该知道用什么方法的。但是我在巡视学生的活动中和在听取学生的发言中,明显的感觉到学生有欠缺的地方,并且只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正确有效的`探究方法,而有少数学生却手足无措,随大流。之后,我深深感觉到我们备课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做到备课的同时也要“备人”,备课时要尽最大范围的、全方位的考虑我们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承受能力。我们要充分做好“第二手”准备,课堂上要灵活机动,适时调控,不能照自己框框去上课。更不能让自己的框框框住了自己的思路,那样下去师生之间是不会有长足发展的,教学的收益也很微浅。
蜡烛的教学反思14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人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支蜡烛的命运为线索,蜡烛的点燃和熄灭在伯诺德夫人、儿子、女儿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发生逆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情绪,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才能体会到文章背后的人物性格。当我上到德国军人从杰克的手中夺过蜡烛那一段的时候,我让学生思考:如果这时候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做?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怎么做好呢?一个个想法马上被一个个驳倒,大家都觉得的确棘手。如果一家三人中再有人动蜡烛的脑筋,那么德国军人必将怀疑到这支蜡烛有鬼。既不能动蜡烛的脑筋,但要保住蜡烛,保住情报;但能不动蜡烛的脑筋吗?真难啊!
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纷纷表示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只能选择和敌人同归于尽了,这时候我引导学生学习杰奎琳是怎么做的,通过“打了个懒懒的哈欠、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笑容像百合花一样、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晚安,各位先生”的学习理解,学生一个个都很佩服杰奎琳,都夸她真是个镇定机智的小姑娘,没有显现出一丝慌乱的样子,故意娇声说话,显得自己很胆小,怕黑,以此降低德国军人的戒心,而且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因此最终获得了成功,保护了情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居然在那么紧张的时刻,最后还不忘和敌人们说“晚安”,真是佩服啊!
这时,课堂上一只小手举起,“我觉得杰奎琳是机灵,但也是有巧合的原因:德国少校正好有和杰奎琳这么大小的女儿,他看到杰奎琳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不忍心做出不同意杰奎琳的请求。”可不是吗?一家人保护情报成功与这位德军少校的恻隐之心应该有关系,但与文章背景是矛盾的,不适合学生展开讨论。但这样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读得多么细心啊,这是他独特的阅读体会,源自内心体验的.理解,是真正的读者!
在有些人看来,半截蜡烛只是一件不起眼的日用品,而在本文中,它与生活在一个特定时代的一家人的生命和一场重要的斗争息息相关,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是围绕着它展开的。《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叙述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三名德国军人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在教学中,我利用板书,展现了课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当危机出现时,我们的心就会提起来,当危机过去,我们的心又会落下来。我请同学们用向上的斜线表示危机出现,用向下的斜线表示危机过去,然后在适当的位置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危机出现、过去的原因。这样,用简单的线条,就画出了课文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老师不需要过多的叙述,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课后的练习中,要求学生编排课本剧,我也以板书为基础,把它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提醒学生弄清,:这部分的主要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明白了主要人物是谁,演好他的关键是抓住他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等。在找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句子后,进行了反复朗读,体会,进入角色,为表演做好准备。根据板书内容,学生选择了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排练,在表演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蜡烛的教学反思15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
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们纷纷举手。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生2: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3: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是那么的衰老,连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却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言的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爱。
【蜡烛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蜡烛》教学反思08-23
《蜡烛 》 教学反思04-10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11-29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09-01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02-13
《蜡烛的变化》的教学反思03-12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04-09
蜡烛的变化教学反思04-13
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反思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