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军行》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从军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军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军行》教学反思1
第一次公开课上古诗,挺纠结怎么上?有老师说,古诗最简单,读通,学生能翻译,再情感朗读就行了。真的简单吗?如果如此,何谈它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呢?
品诗如品茶,无意境、无心情不行。初读《从军行》感觉没什么可教,随着一遍遍深入地读,我觉得给我两课时我也讲不完《从军行》包裹于文字的意境与情怀。
根据小学生特点,我将本课时取舍、斟酌定位于两点:
一、授课要之于法。
渲染气氛,视频播放,让学生明白学语文重在生活积累:开课抓“行”,让学生知道多音字识记方法“根据词性,记住少的”,“同音在不同词语中意思不同”;在初读中介绍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和七言绝句划分“二二一二”;品诗过程学生掌握“看注释、看图画、查资料、想画面”的方法。这些方法也许一节课学生无法掌握,但我相信他们知道后,只要多实践,一定终身受益。
二、读诗要读情入境。
这首诗表面意思简单,就两层意思:边塞孤寂与艰苦,战士们壮志豪情。前三句都是为第四句服务。光理解表面意思,学生难以入情入境。我就抓“暗”“孤”“百战”“终不还”等词语,在图画再现情景、汉字解读(孤),音乐渲染,品读人物内心,激情朗读中将学生带入诗歌意境,达到心中明意又明情。同时在咬文嚼字中激起学习中国古诗的兴趣。
也许是太想告诉学生这些,也许是教惯了高年级,所以忽视了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定位过高,学生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要是五、六年级学生上可能效果截然不同。
《从军行》教学反思2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诗的头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金甲都磨破了,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我还播放了歌曲《从军行》学生很快被那动听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吸引住了,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遥远的`古代,仿佛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从军行》教学反思3
教学《从军行》时,学生反复读了许多遍后,学生还是不会背诵。其中第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学生也不容易全面理解。怎样突破这两个难点呢?
“青海长云暗雪山”这一句的理解,我想利用多媒体素材,让学生看一些古人战斗的场面,再加上老师栩栩如生的.讲述,学生也会很容易理解。可是怎样让学生更快地记住它呢?
那一天上网时,无意中搜索到许多首古诗都已被谱上曲子,成为动听的歌曲。于是,眼前豁然一亮。古人有吟诗、诵诗的习惯,我们何不在课堂上来一个唱古诗呢?不管怎样,试试也无妨。于是,把《从军行》这首歌曲下载下来。课堂上,我在讲解完这首诗的意思后,把这首歌曲播放出来,学生很快被那动听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吸引住了。女高音那恢弘的气势,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古代,仿佛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听着听着,孩子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轻轻地哼起来。我就鼓励他们大声地唱出来。跟了几遍后,孩子们大都会唱,歌会唱了,歌词记住了,背诵这首古诗也就不难了。
后来,我在其它诗句的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效果不错。看来,古诗是可以唱出来的。
《从军行》教学反思4
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自孩子会说话起,父母就教会他们背诗。在孩子的成长中,古诗总是陪伴孩子左右。古诗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了,那么我们一直在开展的古诗教学到了高年段应该教给孩子一些什么呢?我想,不仅仅要坚持一如既往的看注释,想画面,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情感外,更要让孩子也如阅读其他文章一样,学会抓词,抓句,体会文章情感。
因此,在这节古诗教学课中,我旨在通过“暗”、“孤”体会写景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对“暗”字的理解,初读诗句的孩子们想到的.一定是浓云遮住的阳光。因此,我进一步引导孩子想象边塞大漠的荒凉、战争的硝烟,让雪山暗了下来,同时,环境的凄凉更应衬托出将士思乡心切。大漠荒凉的环境,远离亲人的孤寂,戍边生活极为艰苦。但凄苦的戍边生活却吓不倒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穿金甲,终不还”就是将士们忠心报国的精神写照。
而“穿金甲”又一次向我们昭示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其中“穿”和“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由此教学生学诗不能只看字的表面意思去理解古诗大意。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这节课我设置的一些问题提问时,学生在回答时抓不住问题的要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应该有准确性。
《从军行》教学反思5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谈谈我的收获和不足: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如何让学生充分领略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使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积累语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古诗的教学还要以读为手段。不仅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所学古诗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更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积极诵读、理解古诗的`兴趣。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由于古诗短小精悍,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需要学生去想象,想象画面、声音,丰富诗的内涵。所以我放手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去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所看到的诗中的哪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感受到了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此外还通过适当课外资料的补充拓展,丰富文本,深化古诗内涵。比如出示诗句中出现的青海、雪山、孤城、玉门关等地方的地形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边塞辽阔苍凉的地域特点,感受到了战士们遥望思乡之情。还比如古代战争的残酷,战士生活的痛苦,现在的学生显然很难理解,我通过播放了一段古战场的视频,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遥远的古代,学生瞬间被古战场上的战争惨烈、壮观的场景所震撼,仿佛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可见利用适当的课程资料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文所表达的情感。
但课堂永远是不完美的,本节课诗意的理解上,学生在上台分享时拿着书将预习时补充的诗意读了下来,如果能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后汇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诗句,学生会理解的更加透彻,诗意的理解也会学的更扎实。
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我会多鼓励学生抛开工具书,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让学习真正发生。
《从军行》教学反思6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笔下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代表作品,诗歌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充满了昂扬的战斗
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古诗教学我究竟要让学生掌握什么?40分钟的课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有所得。学校的其它教师跟我说古诗教学应该在朗读上下功夫,分三步读:
1、能够准确流利地读古诗。
2、读出古诗的韵味。
3、有感情地朗读。这就是本课我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如何上好《从军行》这首古诗对我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讲的太过朦胧,小学生对古诗歌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对于现在幸福的`孩子们而言,这些离他们有些远。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在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有关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带领学生感受那荒漠古战场的宏大的场景和激烈的战斗场面。带着这种情景初读诗歌,学生们兴致很高。而让学生们能准确而有节奏地读是诗歌的重要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诗歌情感。我采取了多样朗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我引导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分小组讨论质疑。我再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在抓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
《从军行》教学反思7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如何结合当前疫情,上好《从军行》这首古诗对我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讲的`太过朦胧,小学生对古诗歌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对于现在幸福的孩子们而言,这些离他们有些远。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首先进行学法指导,运用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在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有关疫情时期年轻的抗疫英雄视频,带领学生了解生活中默默付出的新时代从军者。带着这种情景进入本课的学习。诗的头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金甲都磨破了,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
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课后感觉到了很多地方还存在的不足。比如在讲到“遥望”的时候,可以提问为什么远远地望着,都只能看到玉门关呢?另外对于“暗”字,分析指导得不到我,不仅仅是环境恶劣,也体现将士们内心的孤独、沉重、压抑。同时,在设计让学生理解不击败敌人,决不还的这种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时,可以从“不还”二字反问学生,将士们真的不想回家吗?从而可以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等问题。
古诗——中国文化的结晶,我想它得细细品尝,慢慢回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读,多想、多做!做一个有心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军行》教学反思8
本学期我校成为研究高效课堂的试点校,刚刚迈出第一步,我觉得高效课堂的主渠道在课堂,的切入点也在课堂。即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各方面生长。所以,我校把高效课堂定位在“生长课堂”上。在研究中,我们把课堂的价值取向由“教会”转向“促进儿童生长”,把“尊重儿童主体,基于儿童经验,顺应儿童规律,发展儿童潜能”作为课堂教学的原则,尊重儿童,相信儿童,释放儿童,发展儿童,成就儿童。提出了构建“生长课堂”五大标准,结合这五大标准我谈一谈我这节课的授课感受:
1.师生和谐的情感课堂。由于借班上课,这一点一定不如本班教师与孩子的沟通。
2.自主探究的兴趣课堂。“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与实物直接接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直接经验,体验成功,形成兴趣,实现基于经验和体验的自主建构和精神生长。这节课的设计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基础之上的,学生自学能够解决的自己学,自学解决不了的同桌解决或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才是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这节课我就是在学生疑难处指导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智慧、精神、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生长。
3.生生合作的有效课堂。这节课就是分组学习共同研究,学生教学生,变单轨学习为复轨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有个性思考的自由表达,都能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思考,实现教学相长。
4.拓展思维的智慧课堂。这节课上我找准学生的应激点和认知差,找准蕴含学生生长的挑战点、突破点和提升点,并据此开展师与生、生与生的思维碰撞,智慧分享。积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鼓励创新。同时,积累、拓展学生学过的古诗和与本诗密切相关的古诗。达到以诗解诗的目的。
5.多元评价的差异课堂。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一批好学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坚持“不同起点不同目标”的原则,特别关注学生各自不同的进步幅度和发展空间,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特别注意挖掘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实施因人而异的多样化的鼓励性评价,如最努力的学生,天天都有进步的学生,最专心的学生,最有见解的学生,最虚心的学生,最认真的学生等,这种多元的积极评价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自信乐观的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使教学超越了学科本身,进入了儿童的精神领地。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在探索中,需要各位行走在高效课堂的路上的伙伴们给予帮助。
【《从军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从军行》教学反思09-04
教学教学反思11-10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5-17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5-24
教学及反思12-27
教学的反思05-17
比的教学反思08-29
教学反思03-05
经典教学反思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