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教学反思汇编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学期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学期教学反思1
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在本学期中认真的学习了课改的课程标准,认真的领会了课改的精神。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备课、交流、探索中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以便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了许多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有趣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加强交流与合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学上,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我们教研组在平时非常注重老师的成长,经常互相听随堂课,并且进行评课,而且为了配合推进课改,我主动参加了有关专题的培训,我也很认真的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和小组活动。
三、积极推进课改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四、狠抓学风
由于是四年级,没有考试的.压力,部分同学在课后的作业不是很认真,甚至有的人干脆不做,我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如每天叮嘱,课上讲评等,经过一个学期,部分的同学在学习习惯上有了转变。
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学期,在我所任教的班中,本班采用了“争星评比”的形式,让同学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能作到学以致用。
本学期教学反思2
时间匆匆,一个学期又结束了,现将本学期的英语教学工作做如下反思: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我都从差生入手,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的同时,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优生的状况,给他们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
2、为学生多创造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用心的情态,才能持续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用心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忙,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忙,做到教学相关。
5、加强课外辅导、个别辅导。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用心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能够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构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善的成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潜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潜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透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五、存在的问题:
1、学生成绩不稳定,容易忽高忽低,与他们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有关,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2、两极分化现象仍然严重,有个别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虽然很象用功的样貌,但是实际没有专心,记忆就不牢固,需要着力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写作能力上不去,课文、句型虽然会背诵会默写,但实际运用能力差,要平时注意训练写作能力的培养。
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密切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学习,进取,用心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本学期教学反思3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发展想象、 探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目。纵观现行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以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教学中重视审美结果的获得,忽视审美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入,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美理和审美能力,影响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为了改变这—现状,对欣赏教学进行实践性的研究,立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审美功能,让童眸映五彩。
选中显“色”
欣赏教学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大量的优秀作品来丰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其中的关键是选择适合学生审美的'美术作品。在传统欣赏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选择美术作品,无形中取代了学生,既存在师生审美观点的“落差”,学生在作品前表现出“难以接受”或“十分崇拜”的状态;又存在教师“剥夺”了学生的审美选择权,把所谓的美强行“投射”给学生,失去了学生主动感悟、主动发现的机会,被动的学习导致学生审美潜能难以发挥。面对存在个性差异的学生,教师绝不能要求学生“千人一面”,而是放手让他们自主选择、自行搜集美术作品,能够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色彩画欣赏》一课,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到资料室去选择色彩画作品,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喜欢的色彩画作品。师生共同选择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学生自行选择的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别是学生搜集的作品真是五花八门:有大师的、画家的、家长的,还有个人的得意之作。原本单调、贫乏的欣赏课变成生动活泼、资源丰富的欣赏课。这样做至少有三方面好处,首先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让学生参与选择作品,就是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行搜集自己喜欢的作品,就是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其次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当学生受到尊重时,心理的积极因素能促使行为方式的主动,主人翁的姿态就会展现,很愿意在师生面前“露一手”,以获得满足、肯定和尊重。第三是能够凸现学生的审美个性。学生面对诸多的作品,能够做出自己的个性选择,他们会对喜爱作品存在的“魅力”之处做出自己的研究、判断,诠释,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本学期教学反思4
一次玩游戏,京杭动手拿了蓓蓓的玩具,蓓蓓执意不肯。京杭用力打了一下蓓蓓,手还没缩回来,嘴里已经很顺溜地冒出一句“对不起”,说完依旧继续和蓓蓓争抢玩具。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告状。我走了过去,蓓蓓像见了救星一样哭诉着说:“他抢我的玩具,还打我。”京杭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蓓蓓满脸通红,鼓着嘴出入意料地冒出一句让人吃惊的话:“我打你一下,也给你说对不起。”顺势就要出手了。幸好我及时阻止,避免了一场战争”。蓓蓓的这个举动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孩子发生矛盾时一句“对不起”真能解决问题吗?
从两个孩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把“对不起”这句话当成了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他们认为如果欺负了别的小朋友只要说了“对不起”,而另一个小朋友就一定会说“没关系”,接下来就没事了。在他们眼里一句“对不起”几乎是万能的。所以,他们才理所当然地一边做伤害别人的事,一边“对不起”脱口而出。
出现这样的情况,和我们处理幼儿矛盾时的.方法有直接关系。我们普遍用的方法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就事论事,先批评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后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该道歉的道歉,该玩的继续玩。我们只教会了幼儿说“对不起”,却没有教幼儿怎样才能不用说“对不起”。我们这样做不过是教会了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而忽略了帮助孩子在交往中解决矛盾的能力。抢玩具事件中,京杭肯定知道抢玩具是不对的,但他还是抢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会常说“对不起”。他们做事前从不想后果。
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会明白“对不起”只是对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说句“对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愿意改正,但对对方造成的伤害仍然存在。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幼儿明白,说了“对不起”以后,事情不是结束了,接下来,该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我们可以把这种精神上的安慰转化成幼儿能够明白的具体行动上的安慰,让幼儿看得见,摸得到,便于执行。如让幼儿帮助对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泪等等。这样,幼儿通过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不仅有机会释放心中的愧疚,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渐渐学会在行动之前多想想行为的后果,这样对孩子才更有教育意义,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律,从源头上防止矛盾的发生。
本学期教学反思5
识字1的词串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将图与文字对应起来,能更形象地记住生字词,能更流利地记住韵文,使其仿佛身临其境。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图文对照,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加之以我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对江南水乡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但毕竟生活经验少,我又将课前搜集到的一些和韵文有关的图片给学生欣赏,如“烟波浩渺图”“渔歌唱晚图”“月下水乡图”,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学期教学反思6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结合这半学期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教学情况:
一、认真备课、面向全体授课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并不断地加以改善修改,做好课前准备。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多关注他们。在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耐心地辅导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学,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在课堂教学中
第一、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电脑、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体态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与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及时讲解,让他们多练习,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第二、在批改作业方面。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的方法,一一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在辅导学生方面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不多,中、差生却俯视皆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四、努力总结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还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
本学期教学反思7
本学期高一级语文课采用与新课标要求相配套的粤版语文教材,讲授必修1、必修2两册课文。这两册课文各有一个诗歌单元,占课文篇目的四分之一,说明编者很重视在学生进入高中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作为老师应该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适合诗歌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形成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美好情感。在讲授两个诗歌单元时,我花了不少工夫,力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初步的诗歌鉴赏方法,能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读懂难度不大的诗歌。由于必修1的单元是古诗,必修2的是现代诗,合起来谈面子铺得太广,故这里简单汇报我在教现代诗歌单元时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诵读指导,增强感受能力
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诗歌教学尤其要从诵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在教现代诗单元时,充分注重学生的诵读。一方面向他们讲清楚诵读的重要性,引起他们的重视,一方面循序渐进指导他们掌握诵读技巧。针对学生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比较陌生,读起来并不习惯这个实际,我给学生提出一个诵读与感受
同步进行,边诵读边深化感受的四步诵读标准:一要放得开,读得起来,读出气氛;二要读出轻重缓急之节奏,结合必修2《点击链接》中关于诵读技巧的《朗诵的要领》进行指导;三要读出感情,发挥想象,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氛围,酝酿并表现真正的感情;四要读出意境,结合对诗歌风格的理解,读出或雄壮(《致大海》)、或平和(《我一无所求》)、或明朗(《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或宽厚(《黑八月》)的感受来。我反复跟学生讲解诵读跟感受力能够同步进行互相促进这个道理,经过动员,学生读的热情提高了,对诗歌的感受力也提高了。
在“读”的指导上,我还把它表述为读——朗读——涵咏——美读四个层级,而以美读为指归。“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毕竟诗源于歌,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必须引导学生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加深对诗歌的体会。
闻一多的《死水》是他诗歌“三美”主张的最成功试验,富于节奏感和音乐感;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气氛、情感、景象融为一体,有一种和谐、优雅的音乐美;戴望舒的《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虽以散文笔法为诗,却自有自然流利的节奏;即使是外国诗,也有译者把它译得节奏明晰、音韵讲究,如普希金的《致大海》。我引导学生对诗歌中音步(音尺)
进行划分,把韵脚的韵标示出来,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诗歌音乐性的认识。
二、准确把握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高中生中有极少数人颇为喜欢诗歌,他们摘诗抄诗玩味诗(不一定读诗),却难以说出所喜爱的诗歌的妙处。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比如“双桅船”“岸”“风暴”“灯”等并不是一些普通的事物,而是诗人自身、与诗人密切相关的事业、时代风云、对光明的向往等的写照,它们共同把诗人复杂的心态和情味细腻的表达了出来。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又如徐志摩《再别康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水草”这一意象,把徐志摩对康桥深切的.依恋之情自然的表达出来,具有诗人独特的个性特征。
一首诗中出现的意象通常不是单一的,而是一连串意象组合在一起,共同表现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情感。这就需要学会两种能力:一抓住主要意象,二总体把握住多个意象所共同表达的内容。抓主要意象,如《死水》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中心意象,其它如“破铜烂铁”“剩菜残羹”“花纹”“青蛙”“白沫”等则是围绕这个中心意象而出现的,它们突出了死水的恶臭污浊,死水与它们之间存在着主从关系。多个意象共同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如《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中“行云接受远天的邀请”“风筝飞出了公寓”“杜鹃烧红了山岭”“鹧
鸪临走前一再叮咛”,表达的是“我”对春天的思考正在由肤浅走向成熟。它们没有主从之分,而是共同组合成一个整体。把诗歌中这些意象的关系弄清楚,能帮助学生在看似复杂的意象中较快地理出思路来,进而把握准诗人的思想感情。
由诵读到明了意象的含义从而把握感情,实际上体现了披文、缘景、入情这一诗歌分析的基本过程,循着这个过程来解诗,虽不中,必不远矣。
三、指出表现手法,评价艺术效果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尤为如此。艺术必定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法,才能表现所要表现的东西。学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没有多少了解,这时候就必须给他们做些介绍,我把这个工作穿插在几首诗歌的讲解中间。先总体分析三几首诗,让学生初步知道鉴赏诗歌的基本知识,再集中介绍诗歌的表现手法:情景、虚实、动静、色彩、表现手法、辞格运用等,讲解时用所学过的诗作作例子,学生显得较易于接受。之后,在接下来的几首诗里就更多地要学生依据所学到的内容对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他们或自我思考,或小组讨论,基本上能够把一首诗的主要艺术手法及其效果讲出来。
这个过程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在教学中达到教师适度点拨与培养学生自我感悟及鉴赏能力二者的统一的过程。它着眼于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力与鉴赏力这一层次。它使多数学生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窥诗歌鉴赏方法之门径,过渡到能稍为运用一点鉴赏方法来相对深入地阅读诗歌这个层次。
四、由理解接受,到尝试创作
上面涉及的内容是鉴赏,如果能够作得扎实,学生培养起一点读诗的兴趣和方法,则可算达到基本的学习目的。要深入点开展诗歌教学工作,则可以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场”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课上扩展到课后,从而把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在完成周记时进行诗词的摘抄评论,以随感式的评点为主,说出妙处即可,给学生更自由的发挥空间。用小作文的形式,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首诗歌,并用500字左右的篇幅对它的意象、语言、技巧进行评价。我在安排这个作业之初,对学生到底能有多好的感受、分析能力心中无数,收起来的作业却发现不少闪光之处。看起来学生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2、自己尝试创作一首诗歌。我把它当作一次作文来要求。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还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作品。它们或许还显得稚拙,或许不是很和谐,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诗歌单元后的体会以及创造能力。
如果再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则可以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另外的文体。比如把《雨巷》《山民》改写成记叙性散文,或改编成戏剧。也可以组织诗歌朗诵会。这些工作我都来不及做,希望今后能尝试尝试。
本学期教学反思8
纵所周知,要习得一种语言,语言环境很为重要。而,比较而言,“浸润式”的语言学习是最有成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深刻体验,当孩子呱呱坠地,到哑哑学语直至能够比较流利地把语言当作交际的工具使用之时,反思这样的过程,我们谁也没有刻意去为孩子的语言学习设计比较完美的学习方案,好象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过程。这就是语言的学习,原生态的语言学习,润物细无声。
当孩子能够用母语表述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要求之时,孩子又接触到了另一种语言,英语,俗称外语。母语的学习环境是在生活中,而外语的学习环境是在课堂中。生活中的语言更多为了运用,为了交流,为了表情达意,为了阐述观点,是学习者立足生活之自身的需要;课堂中的语言学习,说地实在一点,或者客观一点,更多是为了对付考试,获取所谓的学习成绩,而,这种学习在我看来犹如纸上谈兵,孩子的学习学到更多的就如“招式”,没有实际意义。或者说,只有应对考试,不能应付生活。这样的观点也许太武断,可,这样的课堂确实存在,而且,占据着英语课堂教学的“统治”地位。如何遵循外语习得规律,如何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构建适合小学生外语学习的英语课堂,在这几次的教学研讨中,通过相互交流与碰撞,产生一些个人的想法。
1、 乐园
快乐是学生兴趣产生之源,而,兴趣又是学生学习之内心动力。任何活动,如果没有了快乐的情绪,那人心中的自信、主动、创新等心理表象或行为做法都不可能产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氛围进行授课确实相当重要。在于我听过的这五堂课堂教学中,我多多少少能够体验到教师这样的`教学理念以及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在英语课堂中,老师们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学生一起游戏活动,孩子的年龄越小,这样的要求就越高。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孩子快乐的心情,使其至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整个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这样的意境,设计了许多游戏类的活动,有歌曲有儿歌有比赛,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个娱乐的过程,学生感觉非常得快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都激发出发,整个课堂就是快乐的天堂。
2 、家园
在课堂中,学生就是一个大家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如朋友,如亲人,大家可以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理解,那是一种多么理想化的状态。融洽、和谐的关系占课堂之主导,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不再是胆怯或者对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再是淡漠或者缺乏爱心、责任心。一种乐观、主动、积极、奋发的班级风气蔚然成风,如果达到这样的意境,教育则成功了一半,那是多么美好的理想。当理想与现实距离就那么一步之遥之时,我们还是要努力一下,向前挺进一步,争取达成教育之理想。而,我们聆听到了顾雪芳老师的英语课堂教学以及南京一位小学老师的英语课堂,我几乎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味道,我也自己努力争取,实现我的教育理想,从而,真正成为深受学生喜欢的良师益友。
本学期教学反思9
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让我有新的收获,对新课程理念有进一步认识,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转变。这次教学实践,我在进一步学习新课标,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动身,设计适合同学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使同学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体验,懂得远离危险,遇到危险如何自救自助和求助,从而健康、平安的生长。
本次教学实践,我有以下收获:
一、|让同学充沛参与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
课前安排同学收集、画出平安标志,让同学在收集、画的过程中,就懂得了一定的平安知识。让同学向家长、朋友了解,既培养了同学的与人交际能力,又使同学明白,懂得平安、明白道理的途径很多,从而培养了同学用眼观察生活,动口、动手了解生活,动脑考虑生活的能力。
二、灵活创设情境,让同学在演中解决生活问题
开课利用天气情况和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事,创设情境,让同学演示,让同学在演示中发现问题,从而想出方法解决问题。教师不受教学设计框死,灵活、机智的联系同学学习、生活的环境,挖掘潜在的危险,使同学明白,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要学会远离危险,减少危险的发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选取的生活情景,贴近同学生活,切入实际,因此同学扮演起来大胆、无拘束感,既有师生的互动,又有同学与同学间的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也真正的发挥了指导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三、课外延伸,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
教学的最后,教同学制作精美小卡片,让同学把了解到的平安知识和遇到危险时自救、求助的一些常识,写在卡片上,送给亲人、朋友,把爱心撒向亲人、朋友,教会同学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只重视同学的知识结构的培养到关注同学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并真正深入同学的精神世界,从而使教材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得到充沛体现。
四、用好教材,并还原于生活
教材作为联结师生活动的媒介,教师没有被教材所限制、局限,而是从同学的生活实际、本地的具体情况动身,发明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还原于同学的生活实际,增强了实效性、生动性,更易让同学发生共鸣,达到教学的目的。
本学期教学反思10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用到的地方不多,所以学生比较生疏,在教学本单元的时候,感觉这个东西是教不会的,所以1公顷的认识主要是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为主,根据一定的推测,来感悟1公顷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对1公顷的认识不够深刻,主要体现在填空的时候,遇到“故宫的面积大约是40( )”时,学生会不自觉的填写平方千米,教学过程中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现在总结如下。
一、“大”和“较大”
大、较大这两个词的界定是很含糊的,对于学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篮球场、大操场的面积,这些是学生深刻体会到的,每天都能见到的,以这些为基准,来感悟1公顷,分别大约是208个教室的面积、24个篮球场的面积、5个大操场的面积。
相对于1平方米而言,公顷是较大的单位,它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的,这个时候需要给孩子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有别于“平方米”的,所以有1公顷=10000平方米,因为特殊所以进率是10000,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大是相对的,较大也是相对的,因为是相对来说,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会出现混乱,自然会体现在搞不清楚到底该填写公顷还是平方千米了,所以想解决这个问题,要给学生建立起一个标准。
在生活中,想要找到这个标准是困难的,尤其是“平方千米”的标准,个人以为应该是建立在行政区划“市”的基础之上,给学生这个标准之后,再让学生去感悟何时用平方千米何时用公顷则有些好转。
一言蔽之,在一般的`情况下,“大”用公顷,“较大”用平方千米,这样的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
二、“体验”和“习得”
动脑去想,用眼去看,动手去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程序,这样的过程本身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对于生本之间需要一个媒介起到引导作用,这就是教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和有意义的探索活动,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技能。
本学期教学反思11
本学期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即将接近尾声,回顾一下自己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感觉既漫长又短暂。整册语文书三十二课的课文教学,八个综合学习。在教学中,我本着将理论与实践,将课内与课外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快乐。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时刻本着一名教师特有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从而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关于认真备课,本册书中的每一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是精心地分析、准备,从而再到课堂上给学生来讲授。在我的意识里,我觉得只要是自己能努力去做好的,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做,能够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与成就。例如《奇怪的大石头》《风筝》《富饶的西沙群岛》等等,这些课的教学,我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更加形象生动的知识。
二、创设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角色是变化,将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结合本班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如猜字谜、画画、讲故事等,我努力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答的好的学生我会马上表扬,有错的,也会及时鼓励。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作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三、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转折点,如果处理不好,学生的能力很难提升。我班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我让写字不好的同学每天在小黑板上写一课生。又如,在学习生字方面,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和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在黑板上比赛,为了使学习生字不死气沉沉,我利用“小老师教生字的方法”或领读、赛读的方法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而且注意力也集中,当然学习效果是最佳的。
四、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我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样可以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五、加强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我先要做的是,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还有爱种植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爱,孩子们的情感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才会写下精彩段落。
(二)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1、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口头作文与即兴作文的训练合指导。
3、作文应用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这种多样、别致、有趣的训练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在写作中尽兴,而且把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活动,作文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作文的综合能力。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但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本学期教学反思12
不同阶段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着不同的困惑,但,从课堂教学的表现情况来看,有其共同的方面。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学习外语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困难总是有的,而,作为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场所及主要的学习方式,学校的英语教学应该确实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尽力解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与困惑,为帮助学习的英语学习尽力而为。
困惑之一:没有语言学习的氛围
英语的学习,学生缺乏如母语般的语言环境,这是客观事实,也永远无法成为现实,所以,我们除了一些硬环境上的创设,比如,设置校园英语布置,成立英语角,进行校园英语节等活动,还要更加重视课堂英语的学习氛围。让更多的孩子在课堂上展示英语的.能力,让所有的孩子沉浸在课堂英语氛围之中,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连这点都达不成,那学生再有什么机会参与语言的训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习个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之中,进行语言的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英语课堂就是学生语言交际的最有效果的场所。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敢说了,乐说了,那,常此以往,有了我们教师的尽力而为,学生的锻炼机会更加充分了。所以,坚决主张,由教师引导、指导之下,让每一位学生投入课堂语言教学中来,这一点,很是重要。
困惑之二:缺乏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英语思维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产生的思维。在我们小学阶段,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思维,那,有很多现象会发生:根据中文意思原模原样翻译英文的,用中文的读音去注释英文读音的,用中文的理解去翻译英文的表述,用我们的风俗习惯去解读老外之风情的,这都能在面上就能感觉到。从孩子一接触英文开始,我们教师要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向这方面发展,我们可以努力的是:1 用图片表示来代替中文的翻译 2 教会学生在合适情景中正确使用一些句子,如Good morning . How are you ?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 I’m sorry . Excuse me . 体验语言使用的真实背景或情景。3 根据语言使用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朗读英文的语调语气及轻、重音等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一些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的做法,我想,对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自己的理解或做法。
困惑之三:哑巴英语现状
由于目前评价方式的局限性,英语的学习我们仍很重视笔头的成绩,所以,往往就忽视了听力以及口头表达的练习,虽然目前有所体现,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哑巴”英语的现象依旧存在,而且,很为普遍。而,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我们教师的意识要转化,语言是口头交际的工具,更要凸显其语言特点的功能性,有了这样意识为指导思想,那,相对而言,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教学方法上能够重视运用。再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开口说话的时间,多为学生创设表演、游戏的机会。另外,还可以吸取家庭的力量,督促学生每天听、读英语,如果家长英语能力尚可,还可激发孩子主动与父母进行表演或交际的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使用率。
理想的英语课堂在我看来是师、生、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的教学过程,要达成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提升,理想是一个目标,心中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当理想成为了现实,我想,我已经超越了现在,等待着……
本学期教学反思13
一、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我在上每节课之前,都会在心中把要上的环节演一遍,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每一堂课结束后,都会进行反思,考虑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自己措手不及,哪些环节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反思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闪光点是否被我抹杀。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这些也有可能是拓宽我们教师教学思路最有价值的东西。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音乐课上让学生动起来,从生理到心理,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这种“动”,非“放羊式”的乱成一团,是在教师的科学方法推动下、促引下,逐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心扉自由地接受音乐美的沐浴,提高音乐修养,培养起音乐情趣的“动”。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
二、理论学习中的'自我反思。
理论是让一个人在思想上得到升华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教师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先进的理论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要求他的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他认为,这样“衬托学校教科书的背景就宽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更明显。由此可见,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今后我要加强理论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孩子不是认知学习的工具,他们是具有鲜活生命,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孩子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到课堂生活中,课堂教学道德应该成为完整的“人”的教育。
完整的人的教育,就要尊重孩子的智慧。至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却成了次要的问题。当我们把认知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时,课堂上便看不到“人”,只看到“教案”;看不到智慧,只看到答案。完整的人的教育,要时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没有兴趣,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时刻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人都是感情动物,只有感情到位,兴趣自然有了。例如我在执教《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时,我没有按教材上要求的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而是用慢速柔情的声音教唱,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就能把小乌鸦对妈妈的感情体会到,在这节课中,最大的成功在于学生懂得了要爱妈妈的思想,也有许多学生在这节课想到自己的妈妈,唱的泪流满面,谈体会也很深刻,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就要在
思想上真诚顾及学生多方面的成长,要能从学生的眼里读出愿望,当学生没有信心时,要能唤起他的力量,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精神脉搏始终与他们一起欢跳!这才是充满人性魅力的教育。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想,我只希望以后再通过教学实践多摸索经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本学期教学反思14
知不觉,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针对所带班级期末地理成绩,特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反思如下:
本学期所带三个班,期中地理成绩一、二班各项目标完成较好,三班稍差,因为期中地理试题相对来说,较简单,大多数同学都能考到八、九十分,看到期中成绩,感到欣喜,同时也很担忧,期末成绩大多数同学会骄傲,成绩会下滑,果不其然,有人说担心就是诅咒,今天看了三个班的成绩单,与预料的相符,大多数同学都退步了很多,官方数据未出,用笨办法数了数各分数段的人数:
一班:90分以上的有33人,80分以上的有20人,70分以上的有12人,60分以上的有7人,不及格的有8人;
二班退步很大,90分以上的有24人,80分以上的有21人,70分以上的有8人,60分以上的有9人,不及格的有16人,其中四人没参加考试;不及格人数最多;
三班:90分以上的有24人,80分以上的有20人,70分以上的有15人,60分以上的有9人,不及格的'有11人。
期中三个班各分数段完成情况如下:
一班90分以上的有39人、80分以上的有25人、70分以上的有6人、60分以上的有2人、不及格的有6人;
二班90分以上的有38人、80分以上的有13人、70分以上的有7人、60分以上的10人、不及格的有8人;
三班90分以上的有27人、80分以上的有20人、70分以上的有10人、60分以上的有13人、不及格的有9人;两次成绩相比较,可以看出三个班各分数段的成绩都少了,看了成绩,退步如此之大,不得不让我深思,期中考试后,学习新课时间用了近四周,剩余时间都是复习做题,由于赶上端午节放假及中考放假,在学校里集中复习的时间并不是太长,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充足的,但由于大多数同学思想上放松,课堂上效率不高,该记得知识点没有记牢,致使期末成绩退步特大,复习最后几节课强化记忆的时候,好多同学心不在焉,再加上做题时不细心审题,失分较多,总览试卷,难度确实与期中考试时加大,但大多数题目都做过,可能因为平时做题时不注意纠错,致使考试时,曾经做过的题目也不会做;
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觉得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备课、单元检测、同步、听课等常规材料,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没耽误一节课,有时为了三个班同步,还多上几节课,还是那句老话,尽心了,努力了,问心无愧了!至于完成目标如何,只有官方数据出来才能知道,但愿不会与目标差太多,不给班级扯后腿,也许下学期领导看本人年老体弱,不让继续代课,学生们会更欢迎年轻貌美的代课,学生盼望着,我也盼望着!希望能如愿以偿!!!
本学期教学反思1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觉得有成功,也有一些不足:
一、动手操作,培养探索能力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首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学生思考讨论:想想转化的图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成了教学目的。
二、发散验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转载自,请保留此标记。)过“拼、剪、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拼一拼、
剪一剪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缺少学生之间的互动。数学课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个活动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更重要的还应该表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上。反思本课的教学,在学生向全班汇报了转化过程及计算方法后,急于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同学与老师展开了一对一的交流,老师忽视了对其他学生的关注。这样不利于培养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提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不利于形成了生生交流的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再有这节课在把梯形转化成各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方法很多,学生的很多想法出乎我的预设,问题就是在黑板上展示多种方案中,从原先的设计中,是将重点放在“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案上,并让学生多多互动交流;然而,从试教的实际效果上看,学生还是最喜欢的并不是这种方案。那么,到底将学生全员参与的活动安排在哪里呢?
我觉得课堂中反问和追问的艺术很值得研究,从教学语言可以窥出一个教师调控课堂有效展开的功力,然而,我却发现现在的我却在教学语言上显得贫瘠繁琐,尤其是这些空间图形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展开往往会成为评定一堂课是否精彩的重要筹码。纵观整堂课,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活动探究得更加有效?活动的时间如何控制?这些还是我要亟待改造的地方。
【本学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本学期的教学反思02-08
本学期教学反思05-03
本学期教学反思15篇09-20
本学期教学反思(15篇)12-27
本学期的教学反思15篇02-11
本学期教学反思合集15篇02-10
本学期教学总结12-06
本学期教学总结02-04
本学期的教学总结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