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长相思教学反思大全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相思教学反思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相思教学反思大全1
一、本节课,我们打破了传统的诗词教学模式,读诗——谈意思——品味情感,这一刻板的模式,采用一种新方法,以期能教会学生如何学古诗词,读古诗词,品味古诗词的目的。
三、在磨课中,我们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由这个作家的作品引申到对这个作家的.兴趣,从而能吸引学生更多阅读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达到量的积累。从中也希望传递这样一个理念:从提高阅读数量,进一步能提高孩子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本节课,我也忽视了字词教学,对孩子字的指导不够,这也是日后的教学中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长相思教学反思大全2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鼓励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对话的基点。在教学中我挥动着情感的指挥棒,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词人的情感,感悟词中的形象。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老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我认为,语文课上,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长相思》教学中,让学生带着“梦都作不成,觉都睡不好”的感觉朗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又让学生带着“长相思”的感觉朗读词,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
在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琵琶语》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首先是学生汇报搜集的关于《长相思》的资料时,谈到了词的意思,我只让两个学生回答了,没有因势指导,让全体学生练习。其次是让学生想象汇报纳兰性德家乡温馨画面之前,仅用了一个问句“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来进入学生的想象。课后回想,如果能先理解词中的“故园无此声”,然后再进入想象,效果会更好。最后,我觉得在时间的调控分配上,有些不合理,最后一个整合点——理解李煜的《长相思》,由于时间原因没能让学生很好地完成,下次要合理安排好。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尝试,让我收获了许多,取得了些许的进步,但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今后,我会针对自己的缺点,多学习,多实践,在学科整合的路上争取更大地进步。
长相思教学反思大全3
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借助诵读的层层深入,抓住重点字词,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展开联想、闭目想象等教学手段,试图还原三百多年前的那个情景,进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
1、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在整堂课读应该贯穿始终,从读准到有感情的诵读再到背诵。这节课可能读的不到位,因为课堂上为了拉进度,有点赶。
2、在今后的教学中,再多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回答,尽量不打断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3、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纳兰性德,所以在介绍作者的时候用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今后注意。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深意长的著名诗词。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风雪一更愁。纳兰性德在随扈东巡、去往山海关途中,写下了这首思乡之曲,成就千古名篇。纳兰性德是通过写景和叙事两个方面来倾诉自己的心声的。他在途中遭遇风雪,辗转难眠,途经一道道山,一条条河,休息时连思念家乡的梦也被嘈杂的声音破坏得支离破碎,他抬头望月,想起家乡那安宁、祥和的生活,不禁泪花闪闪。
长相思教学反思大全4
1、本教学设计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学情而来的。在教学中通过“读、想、议、写、吟”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诗意、体验诗情、积累诗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读诗。从他们那兴奋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对诗歌的喜爱,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2、本节课我创设了多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情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无限的,而知识是有限的”,想象能使学生尽快地走进文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受到心灵的震撼。本节课我运用画面、朗读、音乐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描述自己的想象中切入诗句,谈理解和感受,达到进一步理解诗句,体会诗情,走进诗心的目的。
3、都说语文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因此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本节课我就把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放在重要位置,读熟诗歌、感悟诗意最终都是为了体悟诗情。这种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
4、语文课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融合体。可如何有效地利用“诗面的信息”来重构学生情感?让学生如何更主动地走进古诗,与诗人共呼吸?是否还有更适合与学生对话的切入点?这是课后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长相思教学反思大全5
只有梦想,才能超越,才能摆脱平庸。
看到这句话,鼓起我静下心来写教学反思的勇气。
想起今天要上此课,昨天就观了xxx老师的《长相思》,并相应做了些记录。边听边感叹,上得真好,早听就好了。王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对这首词的朗读,读的次数非常多,读的要求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果细数应该多种形式读了几十遍;老师研读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真的是顶呱呱,这首词的核心内容被他囊括成两个问题:纳兰性德身在何方?心又在何方?直指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当然接下来的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练写作者的家乡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叩问作者为什么不回家,继而领会他不是“轻别离”,而是保家卫国,重任在肩,如同剥笋一样,让大家看到诗人及作品的最本质,水到渠成。遗憾的是这堂课整整上了六七十分钟,而我的课堂只能四十分钟,移植,删减,取其精华,于是我信心满满地等待着上课铃声。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1、上课伊始,也学着让学生读,读准确,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这是初读,多种形式,直至读准、读熟。我的指名读与齐读等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把握好,不到位,读得还不够,因为还有学生读错。)。
2、然后,我也像王老师一样问:“词读到这,你的脑海里边留下什么印象和感觉?”,这是学生对诗的整体把握和整体印象,学生答“对家乡的思念,梦做不成,觉睡不好”以后,老师接着说,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字里行间。(读熟后的整体感受,再带着感受读。现实中,学生读得不够入情,没有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或者有体会的不多,还是有点流于形式。)。
3、学生自学,同样像我上《渔歌子》一样,借助注释、插图,思考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我上《渔歌子》抛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是没有提炼,没有老师的深度引导,只停留在表面的字词句意思理解,而且这种理解是学生浅浅的,没有内化的,所以是失败的。名师就是名师,在这点上,他让学生反馈自学成果时,是提炼成两个问题:作者的身在何方?心在何方?这是老师深钻教材、巧妙处理教材的能力,也是我要花大力气补习的。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学生深刻领会到作者的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身心分离。老师再让孩子试着读一读那种身心分离的感受,并指名读。(更深的领会词意,再读出情感。学生两个问题解决,领悟到了,但是给读的时间还是不充分。)。
4、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和情境?意在让学生走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然后话锋一转,他的家乡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在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练笔。(此处省略,只让学生稍稍说想象到的.家乡情景。)。
5、学生反馈家乡的鸟语花香,亲情暖暖,接着,王老师调控节奏一转,整个课堂的情绪一变,“但是这样的情景都破碎了,在这里没有……有的只是——读词;没有……有的只是——读词,没有……有的只是”学生深情款款诵读《长相思》。(此处设计很好,学生对身心分离体会得更深刻,朗读的情感更饱满。此环节已经没有时间了。)。
6、反问纳兰性德:“为什么要从军,不早点回家?”引出纳兰性德的其他诗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员月,引申到当时的背景,作者是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保家卫国,重任在身。再读《长相思》(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词的感情。课堂上稍稍点到,觉得也可以了。)。
诗词教学重在诵读,重在对其深厚情感的整体把握,老师看似有意引导步步深入,却又不露痕迹,这是最高明的境界。回首名师课堂,反思自己课堂,大体把握得还不错,但是需要加强的有如下几方面:
1、自己研读教材的能力还要加强。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多观名人课堂,多实践,争取每周上一节精心准备的好课,并撰写反思。
2、课堂的反馈机制和调控能力还要多加磨练。
3、还要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望语文教学道路能够越来越宽广!
长相思教学反思大全6
本节课,我借鉴了余映潮老师的一些教学思路,吸收了古诗词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通过合理想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想象故园的情景对比体会此时的思乡情。通过课外资料的拓宽,使学生不仅读懂了古诗,而且更深层地领悟到文本所蕴含的本质意义——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使学生的人格素养,语文素养都有了一次提升。
1、教师文化功底太浅,对学生的评价语欠缺高度。如学生在汇报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思乡诗句的时候,教师要能顺口说出出处。可好多我真的是第一次听。
2、对学生能力的拔高不够。如:想象故园的情景及用一个字、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心情时,学生说的浅薄,教师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去拔高学生的回答。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逐步地去完善自己的课堂,真正能提升学生的能力。
长相思教学反思大全7
这次备课《长相思》,是我第一次讲古诗,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要克服很多困难,但是经过这次讲课,我发现自己又打开了教育路上的一扇窗,让自己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倡导的语文课不是支离破碎地进行讲解,反复训练,而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最后感悟出点儿什么,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
在这次备《长相思》时,我们将三首词整合在一起,并没有支离破碎地进行讲解,反复训练,并没有把大量、整体阅读的重要任务不负责任地抛给“课外”,而是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课内诗词,剩余时间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诗词,将课内的大量阅读变为现实。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因为考试考查制度,我们在教学时经常忘记是谁在学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者重申,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自主地进行大量阅读。语文课上,并非是教师在“教”语文,而是学生在“学”阅读,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应该属于学生的自由阅读权重新还给学生。
老师讲的东西越多,就越不可能进行“主题学习”。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作为学生主导的时间。我们在备《长相思》时,将课内篇目讲解压缩到了三分之一,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链接篇目,教师只是引导者。这样的课堂上,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我们从字斟句酌的讲解中走了出来,把阅读带进了课堂。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孩子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懒惰”恰好培养了孩子们的能力,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语文课变得丰盈。
“双线”指的是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提出“双线”就是要提醒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务必注意到二者的存在且缺一不可,教学所围绕的“主题”必须沿着这两条线来确定和设计。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是围绕的这两条线来确定和设计。
“整合教学”就是指有效统合同主题的文章进行教学。此时教材只是教学所使用的例子,之后链接的`文章孩子们依法自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去“用”我们才知道教师教得是否有效,学生学得是否到位。
在教学设计时我们以“借景抒情”工具性的点和“思乡情”人文性的点为主线,先教学课内诗词,再采用学案的形式扶学,之后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即“依法自学”,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
不真实的课堂就像假花一样,看起来很美但是没有生机。这次备课,在我的师傅李晨霞老师一次次的耐心辅导下,才让我真正认识到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讲公开课时并不需要课前专门去给孩子们过度预习,如果将教学的流程设计好,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是很值得期待的,是不可控的,是有生成的,孩子们是真的学有所获,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需要完善,但是必须行动,在实验的过程中完善。讲完《长相思》的当天,我们下午进行了评课,评完后我有质疑也是困惑,回到班级布置家庭作业,作业很简单就是背诵抄写一遍《长相思》,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都背下来了,便不由自主地背起来这首词,样子很是享受,和我平时教学完古诗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我接着问:“你们喜欢这样学古诗吗?”孩子们有的说这样教很有意思,有的说读到第三首都想哭了,觉得纳兰性德太思乡了……
听到孩子们的反馈,我忐忑的心渐渐平稳,我们设计一节课,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学有所获,既然孩子们满意,这就是我走下去的动力,教学就是这样,在不断大胆尝试、创新中渐渐趋于完善,作为青年教师更要将目光放远,更要有敢于实践的勇气和意识,积蓄能量,砥砺前行。
1、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虽然是语文主题学习,课堂容量大,教师的语言要精炼,这次教学的篇目是古诗词,我们的教学还是要有语文的味道。
词要读得有味。学习诗词是要品读的,需要慢慢地品,品出词的韵味。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有味。教学语言要尽量优美,符合教学诗词的基调,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一节语文课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教师自身的魅力会无形中感染孩子们,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2、诗词教学要有“画面感”
学习诗词,想象画面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学生的眼前出现了一处处景、一幅幅画,渐渐地就进入了词境。在想象画面时,要尽可能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孩子们想象,而不是看了图片再回忆,或是空想。
作为小语人,该怎样点燃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让孩子们乐之、爱之并扎根于心中呢?我们在不断探索,任重而道远,语文主题学习我们也是一直在路上。
长相思教学反思大全8
我找到了一个人:
我。
我观察他。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就是一个“文本”。按照英美新批评派的观点,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就已经死亡。在这里,对这一命题我权且做一次教学论上蹩脚的迁移:
“课堂教学一旦完成,执教者就已经死亡。”我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意在强调“课”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存在。当课被执教者演绎完成后,课的意义已经不再为执教者本人的意图所支配,“课”用自己的存在向每一位听课者言说它自己的意义。这个时候,不管你愿意与否,执教者只能将自己转换成听课者的角色重新倾听“这一课”的言说。
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也就有了课后的王崧舟与课中的王崧舟之间的对话:我以为,王崧舟的《长相思》一课(这样的言说总有点怪怪的,人要抽身而出看自己,难!说不定哪天你就成了神经病)是在诗(词也是诗)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着一种“和解”之道。
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两难境地,抑或说是一种教学策略上的悖论。诗被卷入课程,既是她的幸运,更是她的不幸。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在《长相思》一课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王崧舟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他对“诗是不可解的”这一命题的艰难守望和维护。“诗”之不幸,就在语文老师漠视“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诗”是一个极易被糟践和摧残的小生命,教学上稍不留神,我们就可能毁掉“诗”的存在。其毁灭之道,即在于将“诗”置换成另一样式的言语存在。诗是不能搬家的,作为诗栖居的言语形式就是她唯一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像“树”,一挪就死。因此,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
王崧舟的《长相思》,走的大约就是这样一个路径。保护“诗”,就是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这种保护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我们可以从“器”和“用”的层面上理解“诵读”,但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有必要从“道”和“体”的高度看到“诵读”对诗作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本体论上的意义。诗活在诵读的当下,诵读保护了诗的存在,诗即诵读。于是,我们看到,在王崧舟的《长相思》上,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长相思》在诵读中流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这是对诗作为一种完形存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