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时间:2024-09-22 23:30:4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教学计划集合8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计划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教学计划集合8篇

教学计划 篇1

  7:50—8:10:幼儿早操

  8:10—8:45:幼儿进餐,餐后自由活动。

  8:45—9:00:盥洗、喝水、课前准备。

  9:00—9:30:集体活动:小鞋找朋友

  活动目标:1、知道鞋有正和反,学习区分鞋的正反。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的兴趣。

  9:30—9:45:盥洗、喝水,手指操。

  9:45—10:15:户外体育活动(亲子游戏)

  (一)、小ji找家

  活动目标:1、模仿小ji捉虫的动作,会把捉到的小虫放到指定的`位置,会根据游戏的规则找到圈圈。

  2、培养幼儿的灵敏性和大胆参与活动的能力。

  (二)、袋鼠跳

  活动目标:1、学习双脚向前跳的基本动作。

  2、乐于和成人一同参加游戏。

  10:15—10:20:盥洗、喝水,手指操。

  10:20—10:40:室内集体操作:给娃娃打扮

  活动目标:1、认识五官,知道它们的位置。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培养21世纪合格幼师人才的目标,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德育为先,在做中教,做中学,大力推进行动导向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钢琴配弹”的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造就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趋势的有关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胆渗透新方法,采用集体课及分级管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全书共分六个项目。结合《幼儿歌曲弹唱教程》教材,选用当今幼儿园流行的幼儿歌曲为配弹练习曲目,大力提高学生边弹边唱的职业能力。

  三、学情分析

  c278 279 280的学生来自各个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零基础,通过一年半的琴法学习,掌握了一些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接触了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不足之处是:演奏水平有差距,少数同学的手指基本功比较差,需要不断地加强基本功练习,还有识琴谱能力较弱,都要长期进行练习,才会得到全面提高。乐理和声知识欠缺,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歌曲配弹知识,边弹边唱的能力非常欠缺。

  四、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2.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3.教育学生爱惜钢琴等设施设备,培养学生安全卫生意识。

  4.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能运用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为儿童歌曲配弹,大力提高边弹边唱的能力,提高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水平,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

  6.培养学生善于沟通、与人协作的专业素养。

  7.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热爱并献身幼教事业。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和弦基础与初步伴奏的知识及应用

  2。常见歌曲伴奏音型的处理与弹奏

  3。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

  4。幼儿歌曲的即兴弹唱

  教学难点:

  1。歌曲配弹的和声知识掌握

  2。各种不同伴奏音型的双手配合

  3。幼儿歌曲的边弹边唱

  六、具体措施及教学方法

  具体措施:

  1。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丰富课堂形式,运用实训教室和多媒体教学

  4。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5。分层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6。用归纳比较法,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归纳比较法、讲解法、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运用现代化设备,打击乐器为课堂增添色彩。

  3。面向全体学生,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多培养学生的听力,演奏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弹、唱、演的能力,提高职业能力。

教学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12课。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课)是培养集体意识,懂得如何去美化集体,为集体争光;第二部分(5~8课)是观察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去发现秋天;第三部分(9~12课)是自信心教育,树立“你真棒、我也棒”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集体意识的培养,懂得如何去美化集体,为集体争光

  2、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积极向上,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4、负责任心地生活。诚实友爱,遵守社会规范。

  5、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动手、动脑,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三、教学重点

  1、教材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事件,采用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如: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可以是唱、跳、画、说等多种形式,这也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特征。培养学生的多种表现能力、分析能力。

  2、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

  2、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3、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各种自然现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五、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有学生34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要求积极上进,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但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勤思考、善思考方面表现不够。优差悬殊较大,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上课听讲走神,爱摆弄小东西,尚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六、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教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3、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4、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七、本册单元课时分配

  第一部分(1~4课)4课时;第二部分(5~8课)3课时;第三部分(8~12课)4课时;

教学计划 篇4

  转眼间,假期匆匆而过,忙碌紧张的新学年又来到了。看到孩子们一个个意气风发,生机勃勃的样子,我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回顾上一个学期,在全校整体性推进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自己的班集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各科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基本上完成了开学初提出的“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的中期目标,全班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在期终考试和期终竞赛中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提高成绩的同时,班级的管理工作也进行得有条不紊,基本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当然,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针对上一学期的班级状况,这一学期我们又有了新的目标。

  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特别是初二年段,比较特殊,一些学生开始以“老大哥”自居,厌倦了规距的生活,因此更要注意做好引导工作。在培养班集体方面,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工作重点及措施

  1、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开学初,由于班级教室的重新调整,我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块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名人名言,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并设立评比栏。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3、注意树立榜样。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微言轻放主任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4、每周一升旗后总结上一周的班级情况以及本周的工作要点,及时疏导学生的思路,同时表扬,暗示,提醒部分同学。及时解决同学之间班级出现的一些问题。

  5、每周检查一次作业缴交情况,质量情况,强调作业的反复性。

  6、加强班干部的培养

  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会经常研究班干部状况,对只有热情但不会工作的,就既交给工作又教给方法,对有工作能力,但怕耽误学习,影响关系的,就对他们进行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教育,对骄傲自满,办事不和同学商量,就对他们进行平易近人方面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不脱离同学。

  二、问题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尤其是班级中的几大金刚)工作要加强,它是班级稳定和班风建设的重要因素: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帮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经常表扬,增强其自信心;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的工作树立信心,共同确定帮助他们的办法;多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对症下药,以达到良好效果。形成竞争氛围,互相帮、赶、超,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互帮、互学、互比的良好学习风气,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46课时,每周2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7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2课时

  第二节 人的生殖 2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 2课时

  第四节 计划生育 1课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6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课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2课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课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4课时)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课时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课时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1课时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2课时

  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 1课时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 2课时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课时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除 1课时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1课时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3课时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2课时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课时

  第四节 激素调节 2课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4课时)

教学计划 篇6

  以搬入新校为契机,以建设“和美校园”打造“品质教育”,推进“幸福教育”工程为总体要求和主要抓手,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迎接教育示范市验收和创建XX市规范化学校为载体,以抓实教研活动、打造高效课堂和提升薄弱学科为突破口,细化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办好学生喜欢的学校提供强大引擎。

  工作思路

  本学年学校将根据实际,坚持“一二三”工作思路,即牢牢抓住质量这一中心,突出安全和发展两条主线,努力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学校品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个方面有较大突破。

  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着力提升执行力。

  新学期,我校要紧紧抓住新校搬迁这一契机,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以教育示范市验收和XX市规范化学校的标准为基本要求,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档次,在规范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力求实效。同时,严格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着力提升执行力。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积淀了很多先进的理念与思路,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工作落实得还不够到位,与先进单位差距较大。新学期,我校将在执行力的提升上狠下功夫,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网络,落实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档次。1、学校将在上学年成立质量监测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质

  量监控的方法策略、有效途径。

  2、根据上级指导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将管理内容与评价标准细化、分解到各部门,明确职责和责任,学校班子成员实行“三责任三承包”:承包教研工作、承包班级教学、承包学科教学质量。

  3、进一步夯实过程管理,努力落实包级责任制,构建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

  三、持之以恒地抓好抓实教学常规,努力提升管理的实效性。

  根据市教育局的会议精神及相关指导文件,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探讨教学实践中各常规工作的规范与档次提升,切实提高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实效。

  四、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建立质量监控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日常教学过程质量的管理,充分发挥单元检测的诊断性功能,落实好单元检测,组织好期中期末考试,做好质量分析。进一步明确教学事故的'认定办法,建立质量问责制,对质量较差者,落实诫免谈话制度,着力提高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

  五、注重特色建设,打造品质教育。

  中学的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市教育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大力加强特色建设,努力在“全员育人特色”“管理特色”“文化特色”上实现新的突破。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层次。

  适应新校建设,对校园文化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档次落实,通盘考虑,系统设计,提升档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七、继续实施名师培养递进工程,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学生喜欢的教师队伍。

  八、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特色发展为途径,努力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教研工作会议。

  2、准备参评“学生喜欢的学校”

  3、加强电子白板的培训

  4、做好迎接教育示范市验收的相关工作

  十月份

  1、做好创新课、物理及思品优质课评选的选拔推荐工作

  2、组织校本课程评选

  3、准备物理、英语教学论文评选

  4、新教师汇报课

  十一月份

  1、组织期中考试及分析

  2、筹备召开家长会

  3、组织教学常规期中评估

  4、做好优秀教育教学网站、网站通讯员、教师博客评选等工作

  5、组织教学设计比赛

教学计划 篇7

  一、教学简析

  1.教材分析:

  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模块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全书分为四章,分别是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2.学生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基础尚可,虽然比不上省重点中学的素质,但相对前几届来说,生源要好许多,除对少部分同学可相应降低要求,只要求其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外,对大多数学生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等。

  3.教法、学法分析:

  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和重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教育目标任务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体会教材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 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

  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4.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归纳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规律,同时着重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实验能力,以及由实验结果归纳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5.结合所学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措施

  1.严格执行教学处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每周集体备课,先由上一周安排的每一节教学内容的主备人向全组明确本节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主要例题、课后作业、教学案等,然后由全组教师研讨、质疑、确认,形成共案。全组老师要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规范。

  2.制定教学进度。在认真分析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确定课时安排。为实现给全体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物理基础提供合理的时间保证。必修物理将突出文科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以便保证全年级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获得满意成绩。

  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细化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要求,明确课时分配及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讨,确立突破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尤其是探究课。

  4.精选习题。针对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做到知识点与习题的对应。分类编排课堂例题、课外巩固习题、小练检测题、章节复习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过程。

  5.强化作业批改。通过作业批改督促学生端正课外学习的态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规范学生的答题。为课时目标的确定和分类教学指导提供依据。

  6.加强学科组老师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听课、评课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精选习题过程中,选题与审题分工合作;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突破时集思广益。

  7.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能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利用身边资源开发有价值的小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提高教学容量与效果。

  8.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立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表达能力;举行学科竞赛,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开设讲座,介绍物理学前沿与物理学家生平,让学生明白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进度

  五、优生辅导计划

  1.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2.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3.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4.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5.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六、学困生辅导计划

  1.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目的性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每天给他们留特定的作业,当天及时批阅及时改正。

  3.补课要课内外结合,以课内为主,并和优生结对子;双向选择,“一帮一 ,一对红”,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4.在课内,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有一些训练、发言的机会。

  5.对他们一视同仁,不歧视,多鼓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 少批评、少指责。激励他们进步。

  6.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

教学计划 篇8

  教材:

  新课程中高中生物三年共有6本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教材内容: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必修3《稳态与环境》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教材分析:

  一、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特点

  1、新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

  高中生物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模块教学。新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分析必修模块的设计思路,《分子与细胞》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来构建内容体系的。《遗传与进化》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基本思路是将生物的个体和群体看作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它们都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维持稳态。

  2、新教材的编排顺序

  新教材编写以适应学生探究为编排顺序,注重了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注重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 但研究和调查发现,新教材编排中部分知识缺乏系统性,有些松散,把本应该放在前面的基础内容留在了后面,而讲述后面的知识,又没有基础知识作铺垫。如遗传规律内容学完后才学习基因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有些内容前面已经讲过了,后面又重复出现,有的原本是非常系统的知识板块,现在被人为地分割成多个部分。

  3、新教材的内容呈现

  新教材基本上维持了旧教材的难易程度,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旧教材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删改。删减了过于繁琐、理论性过强的一些内容,目的是满足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量增加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留出更大的空间。新教材注意到了生物学的核心知识,增加了与生产、生活、社会的联系,通过多种多样的栏目,介绍了更为广泛的生物学内容,拓宽了视野,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打下基础。突出了知识结构的科学性。

  新教材对部分知识的描述更准确。例如,修正了旧教材部分易造成误解的叙述。旧教材认为“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按这一叙述,易使学生将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误解成“无丝分裂”。但事实上,其分裂方式不属于上述三种之列,而称为二分裂。故新教材将其改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即加了“真核”二字。注意了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新教材将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融入到教材的方方面面。第一、在讲述概念时,基本上是从事例入手,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第二、注重了教学的直观性,增加了大量的彩色图表,充分发挥了图表的优势。第三、注意了知识的`层次性。例如,在讲述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时,采用了分段叙述的方法,使知识层次更明显,同时利于防止前后相互干扰而便于学生学习。新教材增加了许多细节安排。

  新增“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小板块

  每节内容都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开头,引入思考,突出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的学习。而“本节聚焦”则把本节的重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列出,引起学生关注。

  彩图是新教材的一大景观

  新教材中文字描述更加简洁,图片丰富,色彩鲜艳。这些彩图的引入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器官,增强了直观性,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原来较难理解的微观知识具体直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新教材的表格对比鲜明

  众多的比较表格是新教材的又一特色,分布在正文、旁栏、实验和复习题之中。这些比较表格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④“旁栏思考”、“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

  这些问题的提出都紧扣重点、难点,思考性很强。在教学中若能穿插使用,无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一种体现。

  ⑤设计了“本章小结”与“自我检测”

  本章小结使章节的重点知识更明确,自我检测题的设计更科学,分为基础题和拓展题,有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检测。

  ⑥“小资料”、“课外读”、“相关信息”内容丰富与生活联系紧密

  在新教材的每一节几乎都有“小资料”提供。“小资料”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有生物学史、生物学实验、有机化学知识、环保知识、医学、农业及其他生活小常识。“小资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课外读”栏目编排的大多是一些大家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克隆技术等等,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

  4、新教材的实验内容

  生物学是实验性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十分重要。新教材中的实验类型有验证性、探究性、定量分析性、观摩实验和模拟探究实验五种类型,极大地丰富了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通过各种类型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如何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怎样科学地设计对照实验,如何用表格记录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如何对实验数据及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等。使学生在接受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准确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新教材更加关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更多的探究实验,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接受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后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讨论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新教材的实施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彷徨和不适应,会出现偏差甚至走弯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教研活动,增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讲授上“度”的把握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一些相同内容的知识点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删改,但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主动地把内容“还原” 为旧教材中的讲述,甚至增加大量额外知识,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导致了教学课时上的紧张。

  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在“度”的把握上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对高考命题的担忧。

  应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材变了,教学方式也应随之发生转变,不再以知识体系为核心,而应以学生的认知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的健康人,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真正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

  应重视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应重视知识内利用新教材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增强实验意识,自主、能动提出研究性课题,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利用教材并充分研究教材,在实践中不断找出整套教材的知识网络,挖掘教材的知识重点、联系和内涵,做好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同时加强与其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在近三年中所占的比例:

  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所占的分数比例为2:1:2,在75分中实际分数比例30:15:30。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有两小题,共15分。总分数共是90分。

  总课时数

  必修1《分子与细胞》36课时,其中机动课时5;必修2《遗传与进化》38课时,其中机动课时5;必修3《稳态与环境》40课时,其中机动课时5;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30课时,其中机动课时5;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6课时,其中机动课时5。

  教学内容三年分配(包括高三复习备考)

  高一年级完成二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按照上学期必修1,下学期必修2进行授课。安排义务教育与高中衔接内容的教学,并安排完整的生物实验探究活动。

  高二年级上学期理科完成必修3的教学,下学期完成选修3的教学。同时安排生物实验探究活动。

  高三年级上学期理科学生完成选修1的教学任务后,转入高考复习备考的第一轮复习,至下学期的三月份结束。四月份开始第二轮的专题复习,顺利迎接高考。

  在学期之间的寒、暑假补课中,会完成一部分教学内容,使实际教学进度比上述安排应略有提前,教学进度的主动性加强。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06-09

小学足球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04-01

通用教学计划11-01

科学教学计划05-20

历史教学计划08-09

物理的教学计划07-19

小学教学计划10-23

语言的教学计划07-24

小班教学计划09-18

个人教学计划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