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峡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峡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峡’。”三峡为何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生:各抒己见;屏幕上出现三峡自然风光图片)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1500年前的三峡风光?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游一游1500年前的三峡。
二、作者简介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整体感知
1、读得熟:
⑴自渎课文,读准字音
⑵听教师范读,注意把握节奏
⑶指名读,分组读
2、看得懂:
⑴听读课文,注意着色字词意思
⑵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疏通全文;仍有不解,相互质疑解疑;反复读,熟读成诵。
四、品读课文,品析美景
1、当回小导游:
(先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说说下面几幅图画与文中的.哪些景象相似,集体诵读相关语句。)
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在郦老夫子对三峡的风光作了精彩的描述的基础上,我们来当回小导游,把三峡的绝美风光介绍给更多的朋友。接下来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可以从地貌特征、四季之景等方面入手,看哪一组同学做得最好。
(在编写、解说导游词的基础上明确:
雄奇
秀美
地貌特征:山高岭连
山水画廊
四季之景:夏──水流湍急
春冬──清荣峻茂
秋──水枯谷凄
2、分析体会文章写景特点:
(备:春冬水涸之季,下滩之水雪浪飞溅,此为“素湍”;水清流缓可谓“绿潭”。“素”“绿”色彩相同,“湍”与“潭”一动一静。岩崖、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有无限遐想。
更以“清荣峻茂”四字状物,一字一景,水清、树荣、草茂互相辉映,大自然充满生机。
“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并不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晨”又以“寒”、“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之景,给人带来的心情也是凄凉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不再写山、写水,而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
五、质疑探究
1、本文写四时风光的顺序是夏春冬秋,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2、阅读李白《早发白帝城》说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
3、请你也问上一句。
六、拓展延伸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
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得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七、作业
1、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⑷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背诵课文,摘抄精彩词句。
3、收集有关长江的诗句。
八、练习(见ppt)
三峡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4、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
2、 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
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认识作者郦道元,是在《中国石拱桥》,它提到了《水经注》,回忆书的内容,《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最具代表性,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2、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
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
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⑵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⑶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⑷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⑸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⑺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注:此设计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
3、看着现代的画面,读着古人的诗篇,我们知道,长江不仅壮丽于现在,更壮丽于过去,你觉得三峡最美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还是朗读过后再来解决。(学生齐读)
4、复习生字词,再次齐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本文的生字、读音。
quēxiāngyǎnzhǔ
阙处 襄陵 绝巘嘱引
sù shù xī tuān
沿溯 飞漱曦月 急湍
xiàozhàng
长啸重岩叠嶂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切实抓好基础。)
5、师生带着寻美的眼光找寻三峡最美的所在,教师引导:在山水。
(学生回答一有沾边,便及时鼓励:你们跟郦道元真是心有灵犀,他也觉得三峡美在山水)
6、好的诗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个字都会翻译,因为美需要的是体会而不是肢解,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文中三峡的美景。(各组一名学生限时1分钟描绘)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7、教师点评:这几位同学描绘的重点应该在哪些方面?(在山水)点出较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8、山是雄奇、险峻的山,水是清幽、柔美的水,山美水美,面对美景,你总不能说好美好美,古人可没照相机,他如何传达目睹的美景,一是认真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二是运用恰当的语言。联系你所见过的山,运用你脑中描写山的词库,你能说出哪些?
多媒体展示:总结描写山的词库。
险峻磅礴嶙峋峻峭突兀
巍峨峥嵘连绵逶迤
千山万壑峰回路转峰峦叠嶂
悬崖峭壁深山幽谷冰峰雪岭
文中如何写山?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9、教师点评:我觉得是郦道元描绘的山美,他是针对山的高这个特点进行描绘,而你们还谈不上描绘,只是词语的堆砌,因为你们脑中并无一副完整的图画。现在,试想着有一副水的图画(瀑布、泉水、小溪),你能说出哪些词语来描绘?
(小组竞争进行想象积累性的描绘)
(注:利用初中生好胜的心理,故意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激起他们思考的激情)
10、这次是你描绘的水美还是郦道元描绘的水美?先看一下郦道元的水,万物因水而有灵性,水因季节不同而呈不同景象,郦道元在描绘水时是分季节来写的。
多媒体展示:水因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象。
夏之景:沿溯阻绝。
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秋之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多媒体展示:总结描写各类水的词库:
潺潺淙淙涓涓汩汩
奔腾咆哮澄清(澈)
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波澜壮阔
惊涛骇浪万丈狂澜烟波浩渺
碧波荡漾飞瀑溅玉
(注:此环节把文本和课外积累相结合,牵着他们带着好胜的心进入下一环节)
11、教师点评:我觉得还是郦道元描绘的.水美,水不可能脱离其他事物而单独存在,若是溪水,它有细沙、鹅卵石相伴;若是泉水,它有青松、绿柳相依;若是瀑布,它必与悬崖、岩石同时出现,作者没有只看到单纯的水,而是把水与周边的景物紧密相连,这样,有个性的水,三峡的水便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而且,他多用四字对偶句,句势略有变化,这样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语言显得精炼,充满生气。
12、让我们再次欣赏本文的山美,水美和语言美。(学生齐读)
13、多媒体欣赏图片:找出与之相符的诗句,体会文中简练的语言。
⑴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⑵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⑶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⑷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⑸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峦翠微。
⑹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注:此环节为课外拓展,在欣赏放松的同时积累知识,增强文化底蕴。)
14、诗句再好,意境再美,终究是别人的,还好现在引用不用付专利。我们能否学着用优美简练的语言进行描绘。选定你想描绘的一副山水画,结合文中的句势,等下同学们一起对号入座,能对得上号,说明你观察仔细,对得上号,又能赢得同学的掌声的,证明你已学到本课的精髓了。
(注:此环节为课内兼课外的习作,训练学生的观察、书面表达能力。)
15、小结:点评学生习作,道出本节课重点,学习短小优美的文章,讲究手、脑、口、眼并用,让我们再次用自己美妙的嗓音诠释一下美。
(注:在朗朗书声中结束本文的学习,意犹未尽。)
三峡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拓展法,讨论点拨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想和大家聊个天,喜欢旅游吗?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国内旅游的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行免费的旅游。放(三峡风光视频)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像我们展示了三峡的美景。
二、走进作者
(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三、整体感知,通过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美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字的读音。
2.轻读课文,初步感知三峡的美景
3.指导朗读,体会三峡的美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四、合作交流,质疑解答
1.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
师总结峡的特点: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板书)
3.那我们就先去看看三峡的山。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写山的语句?其他同学请注意听,看看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总结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三峡的奇景(教师提醒学生想象要扣紧山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4.站在美学的角度,同学们来总结一下三峡具有怎样的美?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夏水:迅疾奔放美
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秋:凄凉凄美
5.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三峡进行赞美,并说出理由。
6.找同学分析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在三峡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来描写事物,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我们能借鉴什么?
五、拓展延伸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以下这首诗表现了三峡工程从提出到开始兴建的漫长曲折历程及三峡工程给长江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峡吟
沈克昌
探研论证七十春,中外古今五代人。
白帝彩云天已晓,长江三峡梦成真。
万吨船队达宜渝,千亿电量供汉申。
巫山云雨不为患,高峡平湖映女神。
“预警放水”防空袭“蓄清排浑”库长存。
生态环境可保护,多种源泉积资金。
除害兴利振国威,脱贫致富得民心。
环宇瞩目西江壁,华夏欢呼东风临,
三峡工程利国利民,而宏大的工程建设也使其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探究的东西还很多。
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和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在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教师小结:
你们关注三峡、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的确很丰厚,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进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三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峡》教学设计03-07
《三峡》教学设计02-07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设计10-19
《船过三峡》教学设计12-15
三峡教学反思01-03
《三峡》教学教案08-30
《三峡》教学反思07-14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03-13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