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0 08:15: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乘方运算。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3、教学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区分-an与(-a)n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以及思维活动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计算,其实有理数的计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一种游戏叫“算24点”,它是一种常见的扑克牌游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那我们现在约定扑克牌中黑色数字为正,红色数字为负,每次抽取4张,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使结果为24。

  师:假如我现在抽取的是黑3红3黑4红5 (幻灯片放映图片)如何算24?

  师:如果四张都是3呢?

  生答:-3 - 3×3×(-3)=333324

  师:现在老师把扑克牌拿掉一张红3,变成2个黑3,1个红3,大家有办法凑成24吗?

  生:思考几分钟后,有同学会想出33(3)的答案

  师:观察这个式子,有我们以前学过的3次方运算,那它是不是乘法运算?可以告诉大家,它是一种乘方运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乘方运算都是乘法运算,它与乘法运算又有怎样的`关系?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有理数的乘方”,相信学过之后,对你解决心中的疑问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引入新课)

  2、动手实践,共同探索乘方的定义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

  问题:(1)对折一次有几层? 2

  (2)对折二次有几层? 224

  (3)对折三次有几层? 2228

  (4)对折四次有几层? 222216

  师:一直对折下去,你会发现什么?

  生:每一次都是前面的2倍。

  师:请同学们猜想:对折20次有几层?怎样去列式?

  生:20个2相乘

  师:写起来很麻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空间,有没有简单记法?

  简记:22 23 24

  师:请同学们总结对折n次有几层?可以简记为什么?

  2×2×2×2×2

  n个2

  生:可简记为:2n

  aaa?师:猜想:a生:an

  n个a

  师:怎样读呢?生:读作a的n次方

  老师总结: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教师解说乘方的特殊性),在an中,a

  的因数),n叫做指数(相同因数的个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的次幂.小试牛刀:

  练习一: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

  6×6×6= (-3) (-3) (-3) (-3)=

  2.1×2.1×2.1×2.1×2.1= 1

  21

  21

  21

  21

  21

  2=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一定要加上括弧,这也是辩认底数的方法.练习二、说出下列各式的底数、指数、及其意义

  543431126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乘方运算的性质

  师:我们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计算的时候,要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绝对值相乘。我们知道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那对于乘方运算的结果如何来确定积的符号呢?用幻灯片出示表格,计算后,请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从底数和指数两方面进行考虑)

  教师再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师生总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

  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为0。

  4、应用新知,尝试练习:在七年级数学晚会上,有6个同学藏在盾牌后面,男同学的盾牌上写的是一个正数,女同学的盾牌上写的是一个负数,这6个盾牌如下图所示,请算一算,盾牌后面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15 ;(-5)8;(-7)6;(-10)25;123;(-16)9

  乘方的运算是本节内容的第二个难点,符号确定后,学生往往容易犯直接拿底数和指数相乘的错误,所以准备了下面的例题,且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过程,加深对乘方运算的理解

  例1:计算(教师板演一题后请学生板演)

  (1) 26 (5) 62

  (2) 73

  44(3) (3) (6) 3

  33(4)(4) (7) 4

  比一比:(1)与(5)一样吗?(3)与(6)一样吗?(4)与(7)一样吗?

  小结:一定要先找出底数和指数,确定符号后再去计算。

  例12:计算:(1) 2522,(2)()3,(3),(4),(5)4 53533334

  比一比:(2)与(3)一样吗?(4)与(5)一样吗?

  总结:负数和分数的乘方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和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5、课外探究

  一张纸厚度为0.05mm,把它连续对折30次后厚度将是珠峰的30倍。试着去计算一下,这句话对不对。

  6、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1、乘方是特殊的乘法运算,所谓特殊就是所乘的因数是相同的;

  特别提醒:底数为负数和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负数和分数括起来

  2

  3、进行乘方运算应先定符号后计算,要确定符号要先确定底数和指数。

  7、作业布置:习题2.6第1、2题;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2

  教学目标:

  1走进作品,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2、了解戏剧的基础理论,学习欣赏戏剧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审美情趣,增强生命意识,提高语文素质。

  教学重点: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改变语文教学的传统习惯仅仅用阶级关系看待人物的观念,学习用人文的观点,多角度理解作品,从文本本身出发进行阅读,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有一期节目是:曹禺名剧的误解、曲解与理解。主讲人是辽宁师大文学院王卫平教授。那一期节目给与我一名语文老师太多的思考。和一切经典作品一样,《雷雨》拥有许多的导演、演员、读者、观众、批评家,人们喜爱《雷雨》,但又误解曲解着《雷雨》。今天让我们用生命视觉来理解《雷雨》。

  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二、提问:那么什么叫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指剧本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人物内心的各种动机之间的抵触、磨擦和撞击。人物与人物的冲突是构成戏剧冲突最基本的内容。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都是人物与人物的冲突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展开。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在本质上是性格冲突,是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遭遇由于相互的差距而产生的抵触、摩擦和撞击。

  三、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1、我们研究探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戏剧冲突。

  咱们分组探讨。每个人研究你感兴趣的一道题(注意在课文中寻找依据)。

  (1)探讨:周朴园没有认出鲁侍萍,周朴园对埋藏在记忆中三十年前的侍萍的感情是什么?为什么他要抛弃侍萍?他深情的怀念侍萍,他爱着侍萍。他的心目中侍萍是一个很美好的人,他的爱是一种很原始、很单纯的、不理智的爱。这种爱超越了地位身份。他抛弃侍萍正是由于这份原始的美好的爱情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是对抗的,他的性格是妥协。所以三十年前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在于爱情与环境的冲突。

  (2)探讨:周朴园认出鲁侍萍之后,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什么?为什么他不想提旧事?他深爱着记忆中的侍萍,但饱经沧桑的鲁侍萍出现在现实中,他所处的环境不能够再提旧事,不提爱情。他变得很冷静,很理智。所以他不想提旧事。他是一个很现实的人。这依旧是爱情与环境的冲突。

  (3)探讨:鲁侍萍为什么向周朴园说出真相?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情感是什么?

  鲁侍萍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沧桑,但她依旧爱着周朴园,她不由自主的非理智的说出了真相。我总是觉得这份美好的爱情也是她坚韧地活着的理由。但是这份爱情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她的内心还有对周朴园的恨。

  我们来看看曹禺是怎么谈《雷雨》。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我不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可以用四凤与周萍的遭遇和他们的死亡来解释,因为他们自己并无过咎。)如若读者肯细心体会这番心意,这篇戏虽然有时为几段较紧张的场面或一两个性格吸引了注意,但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闪示这一点隐秘,——这种种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管辖。这主宰,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而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字宙这一方面的憧憬。

  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么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够自己主宰。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机遇或者环境的捉弄。

  2、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自然环境:郁热。暗示着人物的心理、个性、生命状态等。播放大屏幕。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这样说:文章多次出现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氛围,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致生命的存在方式。在《雷雨》中,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一种情感的郁热中——欲望与追求中。但所有人物所有的情热(欲望与追求)都被人的残酷命运压抑着。

  曹禺说:与这样原始或者野蛮情绪俱来的还有其他的方面,那就是我性情中的郁热的氛围,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苦热会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热高高升起,人们会时常身不由己的回归原始野蛮的路,不是爱便是恨,不是恨便是爱,一切走向极端,要如雷雨一样轰轰烈烈,中间不容许有一条折衷的路

  3、下面让我们激情表演朗读一下文章的两个片断:

  (1)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她叫侍萍。

  (2)你来干什么——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4、屏幕显示:曹禺自讲述写作《雷雨》的过程: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道路,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态,无法无天的魔鬼使我愤怒,满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我才明白我正沉浮在无比惨痛的人海中,我要攀上高山之巅,仔细地望穿这些叫做人的东西是美是丑,究竟有怎么样复杂的个性和灵魂。

  从人性的角度看,人性是复杂丰富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在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是愚蠢。

  分组讨论:(1)周朴园是怎么一个人呢?不幸者

  (2)鲁侍萍是怎么样一个人?不幸者

  5、学生讨论:你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了什么感情?

  《雷雨.序》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意地祈望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睛不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屏幕:尹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曹禺研究专家)这样说:《雷雨》中充满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无可柰何的悲哀,同时又充满了一种对热情与激情的憧憬。当我阅读《雷雨》的时候,往往被互相对抗互相搏斗的力量所打动,一种是人的热情与追求,一种是人与命运不可放弃的对抗。生命的热情之力与命运的冷酷之网就构成了曹禺悲剧的核心,沉重浑厚但又光彩照人。可惜的是,曹禺戏剧的生命质感在那个阶级斗争的社会语境中慢慢被淹没、被扭曲了,他在《雷雨.序》中的回答是真实的:“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我要匡正什么、讽刺什么、攻击什么。然而在起初,逗起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写作《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后来当曹禺在朦胧地追认自己的《雷雨》的主题是表现封建专制大家庭的罪恶的时候,他就开始自觉用社会的共同视觉来代替自己的生命视觉,逐渐他的剧作开始与当时的多数作家的创作趋同了,以致于他后来的作品都没有达到《雷雨》。曹禺晚年也叹息:明白了,你却也残废了,这也是悲剧,很不是滋味的悲剧。

  四:小结:《雷雨》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生命,触动了我们最敏感的感情。让我们每个人用一名话总结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是:爱情是一朵美丽的脆弱的花,青春是一个美丽的伤感的记忆。

  五:自己欣作业赏阅读四幕剧,写一篇评论文章,分析能够让你感撼的一个人物。只要你立足作品本身,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你的观点会更趋于正确。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PPT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2 = 7+10=

  3+10= 10+9 =

  8+10= 10+6 =

  利用10加几的计算,作为铺垫;

  二、新授: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出示课本9+几的情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板书课题:9加几

  2、根据主题图“数饮料”中,让学生读出问题,并尝试列式;

  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板书:9+4=

  3、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方法算出9+4的结果;

  ①点数出结果,让学生上讲台,用手指,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因为在之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的方法,所以在此处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去让学生探讨,没有用小木棒摆,让学生上台展示就可以;

  ②用卡纸出示:9+4= 9+7=

  10+3= 10+6=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上面卡纸的结果,然后观察比较,让他们发现哪一种比较简单,为凑十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板书:凑十法

  4、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5、初步练习:

  出示卡纸:

  9+2= 9+3= 9+4= 9+5= 9+6= 9+8=

  【设计意图】:把卡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利用凑十法的方法,上台展示自己的算数过程;学生完成后,让另外几个小朋友充当小老师,上黑板帮他们改正;起到了互评、检查的作用,同时的,还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三、反馈练习

  1、练习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二十第2题。

  3、练习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闯考:40、41页。

  六、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凑十法:

  9+2= 9+3= 9+4= 9+5= 9+6= 9+8=

  反思:这是一堂公开课,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还不错,只是在练习方面做得还不够,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好,练习方面有点过少。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进行一次动物知识大赛怎么样?师:请听题: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师:蜂鸟在刚出生时还不到1克重呢!

  师:请听第二题:肚上大口袋,装个小宝宝,是什么动物?师:恭喜你们又答对了!最大的袋鼠体重可达到90千克。师:最难的题目来了,世界上最小的狗是什么狗呢?

  师:你来说,你知道的真多!这就是可爱的茶杯犬,大约重1千克。

  2、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师:看到这些有趣的信息,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情况1)生: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板书)

  师:大家都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克、千克(课题)

  二、克的认识

  1、初步感受克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克和千克?

  师:你们都非常善于观察。看来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克和千克。我们先来认识1克有多重。

  (情况2)生:克和千克是是什么?(板书)

  师:大家都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克、千克(课题)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克和千克?(节奏快些)师:你们都非常善于观察。看来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克和千克。

  师:要想认识克和千克,我们先来了解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板书问题)

  2、感受1克

  师:我们先来了解1克有多重。师:猜一猜桌子上哪些物品会和1克差不多重?(1枚2分硬币、一粒花生米。)

  师:你们也找到了吗?那我们猜的对不对呢?还得通过这个小助手来验证一下。(课件加实物)师:他是谁?你会用吗?你来说说看。

  (如果孩子说不到点上)大家同意他说的吗?老师有一个小疑问:如果两边一样高呢?说得真好!

  (如果说到点了)大家同意他说的吗?老师也明白了:如果两边一样高就说明两边的物品一样重,是吗?你说的真好!师:除了像这样比较物品的轻重,天平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师:这就需要用到砝码。他们专门用来称出物品的轻重,砝码有200克、100克、、、等等

  师:天平的托盘里已经有了1克的砝码,你们不能用它来验证一下硬币和花生米是不是1克呢?注意:在另一个托盘里放东西时一定要轻轻地放,明白了吗?好,开始验证吧?师:怎么样?有结果了吗?

  师:那1枚2分硬币是不是重1克呢?(1克),一粒花生米呢?、、、、、、

  师:猜对了的同学请举手!真了不起!接下来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1克有多重。

  (学生掂硬币、花生米,体验1克有多重)

  师:你掂了1克的硬币,还掂了1克的花生,你觉得1克怎么样?大家觉得呢?

  师:是啊!真的是很轻很轻!我们在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一起说,用什么表示?

  3、进一步感受1克

  师:现在记住1克的感觉了吗?这次不用天平称,你能不能通过掂一掂,来估计一下:这些物品比1克重还是比1克轻吗?师:这些物品就在桌子上的小盒子里,组长把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卡上,聪明的孩子们听明白了吗?开始!

  师:有结果了吗?那就以最好的坐姿给老师看。哪个小组上来交流一下?

  师:下面的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小组是不是和你们的一样?师:你跟大家说说吧!

  情况一: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大家估的都一样准啊,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小称可真准!看来大家对1克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你心中的那杆小称能不能称稍微重一点的物品?

  情况二: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到底哪个小组估计的对呢?大家赶紧用天平来验证一下。有结果了吗?(找错了的小组回答)现在我们就知道了,(钙片)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呢?

  师: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小称可真准!看来大家对1克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你心中的那杆小称能不能称稍微重一点的物品?

  4、体验20克、60克、500克

  师:从桌箱里拿出一个小面包放在右手,再将一克的硬币放在左手里,对比着掂一掂,估计一下小面包大约有多重?、、、、、、

  3、4人,有猜到大约20克)师:同意10克的同学请举手,同意20克的请举手,同意X克的请举手。师:到底谁估的更接近呢?赶紧用电子秤来验证一下!师:大约多少克?

  师:刚才谁估计的是大约20克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不但知道1克有多重,还知道了20克有多重,真是了不起!其他的同学要加油哦!情况2:(没有人估的接近)到底有多重呢?赶紧用电子秤来验证一下。

  师:有结果了吗?多少?师:一下子估这么重的物品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估错了也没关系,赶紧掂一掂小面包,感受一下20克有多重,把它记在你的心里。

  师:小猴子去超市买了两样物品,我们来看。这次不用电子秤,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对比着20克的小面包来掂一掂、估一估这两样物品呢?把你估计的结果先记录在探究卡的这个位置,听明白了吗?好,从桌箱里拿出小盒子,开始!

  师:估计出来了吗?赶紧用电子秤来验证一下,把结果页填写在探究卡上,我们比比哪个组完成的最快。开始!师:哪个同学起来交流一下?

  (生1交流)估的这么接近,真准!还有谁想交流一下?(生2交流)你的小秤也真准

  师:他们两个估的可真准!你们也估的这么准吗?

  师:看来有的同学估的准,有的同学估的还不是很准是吗?我们再比比谁的小手更灵活?

  师:请同学们把QQ糖、鸡蛋和苹果都放到小盒子里,三个数放回桌箱,

  师:既然大家估的这么准,那快速掂一掂桌子上的一袋盐,你觉得它有多重?

  师:好了吗?你来说!

  (有说到500克的)就是500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其他同学也来找找看,找到了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就是包装袋上的标识,通过它就知道这袋盐重?(500克)很多包装上都有这样的标识,大家回去后找一找、认一认好吗?

  师:赶紧再掂一掂,感受一下500克有多重。(拍手坐好)师:同学们,你觉得哪些物品的轻重还可以用克来做单位?师:看来都是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是吗?你觉得老师的体重用克做单位合适吗?为什么?那用什么作单位?

  三、认识千克

  1、师:你知道的真多!在计量像老师这样较重物体有多重时,通常用千克来做单位,(板书)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一起来说,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公斤。

  师:你能从桌子上找到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吗?我们比比赛,看谁最先找到?

  师: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大家都觉得两袋盐重1千克,我们找的对不对呢?要验证1千克是不是还要用天平来帮忙呢?

  (收天平:将放有砝码的托盘轻轻拿下来放在另一个托盘上,再轻轻地把天平放回材料箱)(师拍手坐好)

  2、师:我们一起来看,称较重的物品都用到了哪些秤?(图片)师:你会看秤吗?我们来试试看师:它有多重呢?

  (提醒说完整,反馈的语言)

  3、师:刚才找到的两袋盐是不是大约重1千克呢?我们还得请上盘秤来帮忙验证一下。可以两个人轻轻地抬上来。好,开始吧!师:称出来了吗?两袋盐重多少呢?(板书:1千克)师:我们找的对吗?真了不起!

  师:再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回想一下,一袋盐重?两袋盐就是500+500等于1000克。

  师:同样的两袋盐,用秤称是1千克,而计算出来的却是1000克呢?想一想,这是怎么回事?

  师:你的意思是1千克=1000克,是吗?说的真对!用字母表示就是:1kg=1000g师: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示范)生读

  师:那2千克就等于?6000克就等于?真聪明!

  4、感受1千克

  师:轮流掂一掂这两袋盐,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可以和硬币对比着掂。师:掂完了吗?你觉得1千克和一克比有什么感受?大家觉得呢?师:所以在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用(千克)来作单位。

  5、称1千克物品,再次感受1千克。

  师:记住1千克的.感觉了吗?那你觉得几个这样的苹果能有1千克?(学生估)认为是3个的举手,4个的,5个的。师:到底谁估的准呢?赶紧来称一称,看看有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交流)

  师:赶紧在小组内拎一拎,再次感受1千克有多重。(拍手坐好)

  6、估计比1千克重的物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1千克,如果是再重一点的物品,你还能估计出来吗?

  师:这里有一棵大白菜,小组内商量一下,你们觉得大约有多重?(交流)

  师:你们俩(最靠前的同学)再来掂掂试试,估计有多重?师:到底哪个小组估计的更接近呢?你们小组帮忙验证一下。多少?哪个小组估计的更接近?真是厉害啊!

  师:你俩在提白菜时有什么感受?(很重)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拎回家是不是很辛苦啊?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分担一些,好吗?

  师:同学们,这么重的大白菜你们都能估计的出来,那如果是更重一些的呢?还能估计出来吗?

  师:找一位坐姿端正的孩子上来,还是小组内估计一下,他大约有多重?(再找两个同学上来抱抱试试)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体重秤,你上来称称看,多少?师:估计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四、自主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要出几道小题考考大家,敢闯关吗?

  1、第一关:这瓶墨水有多重?你是怎么算的?同意吗?

  2、让我们进入第二关:快速抢答!你知道这些物品有多重吗?

  3、加大难度!第三关:你知道一袋有多重?几袋重1千克吗?

  4、第三关也顺利闯过,来看第四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有信心顺利过关吗?赶紧拿出桌箱里的练习纸,快速做一下第1题。

  师:这是谁做的?你给大家读一下,同意吗?全做对的举手!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5、最后一关:你会填吗?快速做一下第2题。(交流同上)

  师:咱班的同学学的太好了!真是一群聪明的好孩子!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计量较轻物品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如果是计量像大象、汽车这样特别重的物体,我们还会用到一个新单位,这个要留着我们下节课来学习。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选择是单的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质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1克和1千克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会运用建立起来的质量观估测物体的质量。

  课前准备:

  1、两袋食盐,一些红豆

  2、一台盘称、一个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苹果和乒乓球),请你告诉老师,谁重谁轻?请同学们一手举起数学书,一手举起一支笔,掂一掂有什么感觉?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称)秤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在生活中,称物体质量的时候都用哪些单位、?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二、明确学习目标

  认识1克和1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估测物体的质量。

  三、指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标杆题:课本86页内容学习要求:

  1、掂一掂:两粒红豆的重量,猜一猜它有多种?

  2、用秤称一称两粒红豆的实际质量。

  3、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

  4、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看一看他的质量,在掂一掂。

  5、掂一掂:一袋500克的食盐的质量有多重?算一算如果两袋这样的食盐有多重?

  6、称一称,两袋这样的食盐的质量有多重?

  7、说一说:通过计算和称你发现了什么?

  8、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重1千克的。反思

  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类比训练课本89页第4题反思说说你是怎样估测出物体质量的?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1个鸡蛋重约50

  (2)妈妈的体重约50

  (3)一个乒乓球约重3

  (4)一袋方便面重110

  2、下面是聪聪给姥姥的一封信,请你找一找信中存在的问题。姥姥:

  您好,我已经8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4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五、反思小结

  说一说在本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六、本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1000克=1千克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6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生根据节奏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三、理解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说平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 补 调 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充得更加具体——

  生:(补)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师:那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生答: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览整个庐山

  师:所以诗人说:(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说:我明白了要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客观、全面。

  师:是的。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正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吗?(下棋、同学之间吵架)

  师:诗人游庐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下来了,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庐山的美景,还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书:道理)

  像这样的诗,我们可以叫它哲理诗。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庐山,欣赏庐山的美景,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次。

  (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7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图形分类(教材22页—23页)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本节课注重发展学生数学感、空间感。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能对常见图形进行分类,并能找出三角形及四边形特点。

  2、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在一、二年级认识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活动,对常见图形可根据自己想象进行分类。

  3、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要对一些图形进行分类,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分类的活动。第一次是对已经学过的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按线段所围成的边数进行分类。教材呈现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需要学生分类的直观图形;二是对学生每次的分类结果,让他们说一说分类的标准,体会图形分类的特征;三是通过“找一找”,让学生根据分类标准,重新观察图形,提高对图形类别的认识。

  4、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二年级下册对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加深了理解,可以说,这节课接触到的图形,学生都认识过,对它们进行分类,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出现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师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去分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学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会说明分类依据。

  ②、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③、认识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实际应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实际应用。

  1、方法与途径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3情感与评价

  通过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施进行直观教学。

  四、教学重点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五、教学难点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六、教学准备

  课件、纸、笔、表格、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实物图等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指名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并尽可能地说出来,学生在列举学过的图形时,可能与教材上呈现的不一致,只要合理也是可以的,应该加以肯定。)

  (出示课本教学情境图)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分类。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的图形,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让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1、分类

  师:同学们,请你们形成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样将图形分类的?将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2、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将图形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理由。

  指名汇报讨论结果,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第一次分类时,学生可能按是否平面图形进行分类:

  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学生可能是按照平面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的来分类:(直线图和曲线图)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再进一步对图形进行分类:同学们,请想一想,还能不能将图形进行分类呢?

  有些学生可能想到对线段所围成图形的边数进行分类:

  四边形三角形

  甚至有些学生还能按四边形所围成的角是不是直角来分类:

  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学生针对每一次分类结果表述分类标准时,可能会出现多种标准,比如,在第二次分类时,可以是按“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也可以是按“图形是否是圆来分”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课件演示

  师出示课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对比和自己分法有什么不同。

  在分一分活动中,我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去发现图形的特点,然后,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图形分类的方法。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并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使他们更全面的认识图形、形成体系。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23页第1题:看一看,说一说。该题主要是展现三角形和平等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出示教学情境图,让学生去观察。)

  说一说:这些图片中的物体,你们见过吗?它们包含着哪一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让学生来说一说他的发现及

  5理由)

  1、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出大吊车的'结构

  2、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作铁的栅栏大门,四边形的伸缩变形。

  3、生活中你还见过运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情况吗?

  三角形:自行车三角车架;木屋架等

  四边形:超市中电动升降车等

  (四)动手操作

  让学生进行探索:拉一拉,你发现什么?

  活动要求:

  (1)分组合作:四人小组

  (2)动手操作:

  先将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摆成一个四边形,然后两手握着对角互拉,看看图形出现哪些变化?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四边形受力易变性,即四边形有不稳定性三角形

  接着,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动手拼成一个三角形并探索它的特性。(根据上面的经验,学生可能很快发现: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它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

  6确定,它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学生自己拉一拉

  2、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它具有稳定性。

  3、你能解释吗为什吗吗?

  先让学生思考在组织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

  四、总结。

  你对所学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作业安排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板书设计图形分类

  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平行四边形不稳固三角形具有稳固性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使学生亲历“回顾再现——观察比较——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初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技能基础。 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与之有很大相同之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以迁移类推为主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一课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探究新知的方法,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回答: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定律?请你用语言描述,用字母表示好吗?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来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掌握较好。我相信你们对于乘法一定学得也不错,下面的题目你们一定觉得很轻松。 2:旧知回顾

  师:根据“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请你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来。

  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口诀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吗?(学生口答板书如下)7×8﹦56 6×7﹦42 3×7﹦21

  8×7﹦56 7×6﹦42 7×3﹦21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再现旧知(加法运算定律、乘法口诀)为学生探索新知搭建知识的桥梁。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乘法交换律

  1: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积不变)

  2:引领验证

  师:不是乘法口诀会不会也像你发现的那样呢?算了下面的两组题你会明白的。

  25×4﹦17×23﹦

  4×25﹦23×17﹦

  3:概括乘法交换律

  师: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再概括乘法运算中的这种规律吗?你认为怎样称呼这一规律?(乘法交换律)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称呼?(有加法交换律想到的)师:正如你们说的,这就叫“乘法交换律”你们真会推想。请你们试着用字母表示它。(随机板书a ×b﹦b ×a)

  【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引领,使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轻松而自然地获取乘法交换律。

  4:巩固知识

  (1)口答:15×23﹦8×125﹦

  (2)口答:17×()﹦36×()()×126﹦()×37

  (3)下面每组算式同桌比一比,看谁算得快。换过来试一试,你对乘法交换律有什么更深的认识?

  25×126×4﹦

  (4)组织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和开放性题目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共苦乘法交换律。通过比一比使学生感受乘法交换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价值,初步建立简便计算的理念。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简单的计算却蕴含着如此奥妙,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潜能探索更加深奥的数学奥秘。

  (二)探索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吗?你了解植树的重大意义吗?有一所学校组织了一批学生正在进行植树活动,同学们干得很起劲,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四年级的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种树,2人负责浇水。)小组内说一说你了解到的信息。

  师:根据现有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通过课本的主题情境图,培养学生了解数学信息并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2: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感念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强,相信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很强。(1)请回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解答?(指名口

  答,板书:25×4﹦或者4×25﹦体现了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

  (2)请同学们笔答: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独立解答,同桌可以交流

  意见)

  (3)组织反馈交流(请学生上台来展示,要求不同列式的学生。)25×2×5 5×2×25 25×5×2

  (25×2)×5(25×5)×2 25×(2×5)

  (4)引导概括,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概念

  师:从上面算式和结果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三个数相乘,无论哪两个先乘,积不变。)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应用价值,这里既有乘法交换律的理解与应用,又让学生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从而为进一步探索乘法结合律做好充分的准备。 3:引导概括,形成乘法结合律

  (1)激发引导

  师:你们的发现非常符合上面算式的实际,很有发展性,这些算式中又蕴含着乘法一运算定律,请你们会想一下加法结合律,然后对上面的算式做出选择,写成两组等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吧!

  (2)(25×2)×5﹦(25×5)×2

  (25×5)×2﹦25×(2×5)

  (3)观察概括

  师:通过观察说一说你的发现(指名说一说)

  生: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师:说得太好了!你们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一规律吗?(乘法结合律)我想你们一定是由加法结合律想到的,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迁移类推,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的用到,下面我们共同的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a ×b)×c﹦a ×(b×c)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继续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探索乘法结合律,使学生在探索中能力得到提高,技能得到发展,从而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方法基础。

  (4)巩固运用,提升乘法结合律(1)填□

  5×(14×9)=(5×□)×14

  125×(8×13)=(□×□)×13

  a ×25×4=□×(□×□)

  6×13×5=13×(□×□)

  (2)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15×12???15×2×6

  36×25???9×(4×25)

  【设计意图】在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并有开放性的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乘法结合律。

  三:新知推广,内化提高

  29×4×5 4×(35×25)125×23×8

  40×52×25 4×8×25×125 16×17×5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反思

  (1)知识回答:请你说说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2)方法回顾:

  师:看来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你能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比较一下,有什么新的想法?

  2:拓展延伸

  师:前面有同学提出“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你想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想到几种列式方法?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祝你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情感、方法的问题、梳理,使之内化为能力,通过课外延伸,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学习乘法分配律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9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重点段落,知道“陋习”是什么,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要破这个“陋习”,让学生认识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伤害,体会孙中山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析句,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师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从中了解到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出示填空: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 )。

  (又勤劳又活泼,既爱劳动又爱唱歌,又活泼又能干)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第七自然段)

  过渡:是啊,就这么一个活泼能干的女孩子,后来又怎么样了呢?她还那么快乐吗?读读这段文字(出示第七小节)

  1、自由轻读第七自然段。交流,强调两个“再也没有”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老师筛选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并出示:

  ⑴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⑵这件事指什么事?

  (3)这件事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

  3、同学们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学贵有疑,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细读课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就可以知道了。

  四、整体感知(第二~第六自然段)。

  (一)、默读课文第二~第六自然段。

  1、思考问题:孙中山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2、学生交流。(妈妈要给姐姐缠足。)

  (二)、精读课文第2自然段

  1、妈妈是怎样给姐姐缠足的,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中你感受到此时孙中山的姐姐怎么样?

  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3、你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姐姐的痛苦?

  抓住“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练读句子,体会姐姐的痛苦。指名读,体会

  4、同学们具体了解缠足是怎么回事儿吗?谁来说说?(指名说)

  (出示第一张缠足图片)师动情介绍:

  同学们看,这是一只女孩子的脚,这是一只妈妈的手,这是一根长达两米左右的布条。缠足时,先要把足背和4根脚趾使劲地往下压,然后再用布条紧紧地把脚捆绑起来,使它不再长大。缠的时候,这脚上的细皮嫩肉往往会被挤压得撕裂开来,鲜血淋漓,甚至能听到骨关节被掰压得咯咯作响的似乎要断裂的声音。同学们想想,那是一种怎样撕心裂肺的疼痛啊!

  (出示第二张图片)长大后双脚因肌肉挤压,指甲软化,嵌入肌肉,骨头变形成了弓状,就成了这个样子。

  (出示第三张图片)同学们看,与正常的脚比较,这还像脚吗?所以,古时有句谚语叫“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就真切地反映了女孩子缠足的痛苦。

  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此时,妈妈正在给姐姐缠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又好像听到了什么?

  5、我们再来读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齐读这段话

  6、引导想象说话:看着此情此景,看着姐姐因为缠足承受着这么大的`痛苦,同学们,此时如果你是孙中山,心里会怎么想?(指名说)

  (三)、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过渡: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怎样的表现?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

  2、孙中山心疼什么?他又生气什么?

  3、同学们看,这就是当时缠足的女子穿的小鞋,看着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4、你能用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来读读孙中山的话吗?指名读,师生评议

  6、齐读这一小节,读出孙中山当时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

  (四)、学习第四-—六小节

  过渡:对于孙中山的质问,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4-6小节。用笔画出相关词句,并思考一下,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1、学生读文,汇报交流:

  2、妈妈为什么要给姐姐缠足呢?

  出示资料:(缠足之风开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从宫廷传入民间,后来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以至于小脚女子成为当时男人择偶的标准,说什么“娶妻要娶小脚妻”。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婆家,做母亲的往往在女儿七、八岁的时候给她缠足。在小脚盛行时期,大脚女子往往被视为没有教养,会被人家耻笑,甚至难以出嫁。)

  4、难怪妈妈在说的时候先——叹了口气,你从这声叹气声中读懂了什么?看出了什么?(孙中山的妈妈也很无奈,也很心疼)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妈妈也很无奈,也很心疼?

  (叹了口气、含着眼泪)

  5、谁能读好第四小节,指名读,齐读

  6、孙中山能接受这种理由吗?(不能)所以他反驳道,既然(引读)……别人……但妈妈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太深了,她只是说:(引读)你年纪……

  7、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没有豪无办法。)

  8、你能读一读妈妈的话吗?把妈妈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9、就这样,妈妈还是给姐姐缠了足,那么同学们看看图中站在门外的孙中山,此时他听到些什么?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

  10、学到这里,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天发生的妈妈为姐姐缠足的事吧。分角色朗读。

  11、从那以后,(引读)孙中山再也看不到……听不到……

  师:看来缠足的陋习不仅伤害了姐姐的身体,更伤害了姐姐的心灵。孙中山幼小的心也给刺痛了。

  (1)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再次出示第七自然段)齐读

  (2)比较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指名读,想想哪一句话最能反映孙中山的内心。为什么?抓住“深深地”、“幼小的”进行感悟交流。(说明孙中山幼年时受到这件事的打击的程度很深,将永远不会忘记。)

  (4)引导想象说话:读到这里,同学们猜猜看,孙中山此时此刻最想做的一件事会是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延伸拓展

  过渡:孙中山的愿望实现了吗?指名读第八小节

  1、那时候,要废除的陋习有许多,孙中山却把废除缠足这件放在了第一,这是为什么?(姐姐缠足的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缠足给中国妇女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相机理解“残害”。他从小立下了志愿。) 板书:首先废除

  “废除”就是题目中哪个字的意思?(破)

  2、指导朗读: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终于被废除了,你们的心情怎样?(感觉大快人心)让我们来欣喜地齐读这一段。齐读。

  3、如果没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而无法工作;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老师包括陆老师也许早已缠足而无法给你们上课。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无法上学读书、开心地游戏;出示铜像图此时此刻,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交流

  4、是呀,中国妇女能走出“三寸金莲”的千年痛苦,这都得感谢——,让我们记住这位伟人的名字——

  5、社会在发展,在进步,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陋习存在,你能说说你看到过那些陋习吗?

  作为一名跨时代的少先队员你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像孙中山那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破除陋习,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

  附板书:

  24、孙中山破陋习

  姐姐缠足 刺痛了心

  革命成功 首先废除

  大快人心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0

  小小服装设计师的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服装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服装,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观看课件,欣赏各种服装。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分组进行讨论:说出自己喜欢身上衣服那些地方;

  2、教师进行总结(了解衣服不同款式、颜色、面料);

  3、教师对自己的.衣服进行设计、修改,激发幼儿设计创作的兴趣;

  4、让幼儿设计出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教师巡回指导;

  5、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开展“小小设计展览会”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进行总结。

  -----------------------

  “小小服装设计师”教学反思

  “小小服装设计师”这个数学活动上下来,发现有好多值得探究的问题,:1、如何让幼儿更科学、更准确地量出衣服、裤子的数量?2、是一个幼儿操作呢还是一组幼儿操作为好?3、准备给幼儿的材料为一张好呢还是人手三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几位老师也进行了商讨,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 我觉得如果让幼儿一组合作操作的话,建议让幼儿手里的衣服放在纸上,象拼七巧板那样,看看完整地能拼出几件衣服,裤子和围巾的方法同样如此。不要让幼儿和别的组交换了,这样比较乱,在每组上多准备一些花布。

  2、 如果让幼儿个人操作的话,我觉得因该给他们准备好三张彩色的纸作为花布,让他们都动动脑筋,独立完成。

  3、 如何让幼儿科学地量出衣服的数量呢?这个问题,我想分两步完成比较好,首先让幼儿自己来探索,随便用什么方法,然后等幼儿的结果都出来以后,老师和他们一起评价,同时引导并教给他们一个正确的方法,之后,让幼儿进行第二次操作,在正确的方法下统计出正确的数量,得到正确的答案。

  下次再开展这个活动,我想改进方法之后,效果一定会更好 。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1

个问题(Mager,1984):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如何到达那里?我们怎样知道已到达那里?

  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回答“教学目标是什么?”相应地,设计者要通过实施教学分析确定答案。第二个问题是要回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通过设计者开发教学策略来完成。第三个问题要求回答“我们的测验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资料?”这需要经过设计者开发和实施评价活动予以解决。

  由此,可以得出教学设计的一个简化程序表达:分析――策略开发――评价。

  人们对于教学设计程序的基本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许多国外学者设计了诸多模型来表现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过程。图1即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分析和理解这个模型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这个模型具有明显的序列性和线性特征。一方面,这体现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般顺序;另一方面,设计者又不能拘泥于这个程序,在某些情形下,设计者可能需要修改这些设计活动的顺序,而且,这一修改的过程可能并不是一步完成,而是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因此,如果从设计实践的心理活动来看,这个模型应该更像一个“蠕虫团”。

  第二,教学设计的各个活动之间相互关联,循环往复,本质上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问题的理解带动着问题的解决,旧问题的解决可能意味着新问题的产生。因此,把设计过程理解成为是设计者不断进行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更为妥当。

  第三,规范和科学地理解课程设计活动的内容。这是进行有意义的教学设计的基础和起点。比如,“评价(evaluation)”这一术语,其含义既包括对学习者的评估(assessment),也包括对教学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认为评价就是“测验(tests)”。再如,教学设计包含着问题解决,但不能把所有的问题解决都作为教学设计。因此,必须以严谨、踏实的态度进行问题的学习、理解和研究过程,尊重学术规范,遵守已有共识的概念范畴,杜绝望文生义,减少“非分析性”的研究。

  第四,教学设计所创设的教学在目标、教学策略和评价方面必须相互匹配。就是说,教学策略要适应于不同的学习任务(即目标),测验所测量的是学习者达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三者之间必须形成高度的耦合效应才能发挥出教学设计的优势。

  四、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教学情境和资源,紧扣教学重心,赋予教学以连续性、趣味性和整体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激励教师进步。

  1.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学生需要的

  教学设计的起点是分析,分析既包括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爱好、态度和其他与学习有关的个性特征,也包括分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环境以及知识与技能的运用环境,同时,透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和确定,有助于决定教学过程和方法。

  2.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学需要的

  系统化教学设计的产物必然形成物化成果,这些具有物质性的“产品”既可以被现场使用,也可以被复制和传播;既可以被设计者使用,也可以被其他教师甚至学生使用。因为教学设计和开发包含了学习者和情境方面的信息,所以,这些“产品”可以为那些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提供实用、有效和可接受的解决方法。

  3.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需要的

  基于分析的教学设计需要技术性的技能和创造性以及理性和直觉性的思维过程。广泛参与教学设计过程,有助于教师有针对地开发评估工具,合理地选择和开发教学策略,适时地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形成积极的反思性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更加有利于教师有意义的成长与成熟。

  4.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学校需要的

  学校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代际累积的结果。缺乏教学设计的教学成果往往不具备推广性质和继承价值。教学设计不仅仅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解决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所展现的是一种系统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达成的共识,不仅可以使设计者、开发者、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之间形成协调,还能够为学校积累优质的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如果考虑到教学设计具有的情境特征,可以说,在特定情境下的教学设计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校本”。

  五、当前的困境

  既然教学设计具有如此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为什么在当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却遭受冷遇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不熟悉,不重视

  国外学者研究教学设计已经几十年了,理论文献和实验成果异常丰富,但这些并没有被国内的学者,尤其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所熟知、接受和采纳。由于不熟悉,所以不重视。相比之下,职业学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简称“方案”和“课标”)的制定。更有甚者,以为“方案”、“课标”甚至是“课时计划”(即教案)就是教学设计。这几者之间的差异上文已经做了区别。

  实际上,如果站在系统的教学设计的角度上看,即使是最新制定的“方案”和“课标”也存在着重大的缺陷。最为突出的是,缺乏准确的教学目标分析和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缺乏对学生和环境的分析;含糊的目标陈述给测量和评估制造了困难,等等。

  2.难度大,成本高

  客观分析,一方面,教学设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确实具有全面性和苛求性的特征。因此,即使是有经验的设计者也会经常表现出顾虑,担心失败的.教学设计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无效的师生交流、活动效率和教学效果低下、滥用时间和资源、损害学生动机,等等。另一方面,系统的教学设计在各个阶段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尤其对于职业教育而言,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无法从普通教育的课程设计中直接获取经验性成果,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原创性特征就成为阻碍推动课程设计工作的最直接原因。

  3.缺知识,少技术

  在我国,课程设计的人员主体应当是教师。教师虽然对于所教授的知识性内容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教学论、学习论和课程设计技术等专门性知识和技能却非常缺乏,从而客观上不具备系统性教学设计的胜任力。

  同时,由于多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职业学校的教师通常都会面临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因此,对于复杂的教学设计,教师往往缺乏内在的动力。

  正是在上述几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设计才会停滞不前。

  六、几点建议

  为了打破目前教学设计在职业学校所面临困境,使教学设计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惠及各方,笔者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论和学习论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通过组成学习型团队,通过内容分工,定期交流的方式,迅速掌握指导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

  (2)以代表性学科为突破口,建立阶段性任务模式,组建教学设计团队,由简入繁,化整为零、以点带面地进行尝试性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反馈,总结经验的同时,推广经验,逐步进入教学设计的全面推进。

  (3)积极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之能够不断增强教学设计的胜任能力。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2

  一、课时教学目标界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词语的分类理解,从而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在朗读和想象的过程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时的壮观场面,激发并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设计板块:

  1.激情导入,走近郑和。

  2.分类理解新词,脉络一目了然。

  3.探究学习“扬帆远航”。

  4.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图片、文字)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目的.:

(一)、激情导入,走近郑和。

  1.教师导语引入:由现在出国之便利,引出古代出国出海之艰难,从而引出六百年前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航的故事,随即出示郑和像。

  2、出示课件:走近郑和

  郑和,本姓马,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善辩。他入宫后信奉佛教,因此被封为“三宝太监”。

  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

  读了这段材料以后,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要说说?

  [导入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郑和产生一份敬仰之情,通过“读材料,谈感受”,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新词分类理解,脉络一目了然。

  1.提出初读要求,指导学生充分读书。

  2.在学生充分初读之后映示文中新词:

  派遣(qiǎn)

  魁(kuí)梧(wú)

  健步

  浩浩荡荡

  赠送

  丝绸

  瓷(cí)器

  名扬海外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A、指名读,相机正音。

  B、这些语词,你能在课文中理解它们吗?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交流。

  3.投影映示,将上述词语放入三个方框中。

  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些词放在三个方框中,分成这三类呢?

  4.试试为每一类有关的内容加个小标题。

  (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5.映示课文框架图,帮助学生理清全文脉络。

  〔本板块教学,将学习理解词语和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不回避起始课时的字词教学,又尽量高效省时,一举两得。〕

  (三)学习“扬帆远航”。

  1.教师以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课件映示。自由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当时的情景。

  2.指名朗读或扮演郑和进行表演再现。(选哪一种方式汇报,由学生自主选择。)

  3.假如时间能倒流,你就站在岸上为船队送行的人群中,当时你们会对郑和、对船队怎样欢呼,如何祝福?

  引导学生读一读第1、2自然段后再展开想象。

  4、此时,假如你能和郑和相见,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问他?

  【这一置疑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直接向文章中的人物质疑,与文本进行近距离对话,至于学生所提出的

  问题,教者根据问题类型和内容,或扮演郑和角色直接回答,或存疑留待下一节课探究解决。】

  (四)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抄抄词语,读读课文会让大家太枯燥乏味,今天老师想让大家自己来设计作业,然后自己完成。

  投影映示:“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发放“自主自设作业乐园”卡。

  【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走出接受性作业的圈子,唤醒自主意识,自主设计作业内容,自主设计作业类型和形式。】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3

  一、指导思想:

  《观潮》(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十三课)是一篇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本课的设计旨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观看录像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四、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录像机、鹏博士教学软件、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录像带、多媒体电子教室。

  五、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观潮》。(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

  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

  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

  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四)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刚才我们在录像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

  (学生通过看书找出是3、4自然段)

  1.学生自读3、4自然段。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

  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

  (1)教师通过视听教学帮助学生解疑。

  课件出示:①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a.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b.怎么会出现“一条白线”?看到白线人们怎样沸腾的,学学看,就这种场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来形容?

  c.齐读这句话,读出那种沸腾的场面。

  ②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a.怎么会形成“白色城墙”呢?

  因为大潮由远而近,远看像白线的白浪越变越大,越涨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墙。)

  3.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课件出示: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a.潮来时是什么样的声音?谁能学学看?

  b.就这种声音作者用什么词来形容的?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a.师:看到白线拉长变粗,潮水很快地占满江面,迅速向我们奔涌而来,那气势越来越雄伟,你的心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激动,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

  b.指读。

  c.男女同学比赛读。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如果这句话换成“浪潮越来越近,气势越来越雄伟,声音越来越大。”你觉得怎么样?

  b.如果换成原来的内容,又觉得怎样?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气势来?

  c.指读、师读、齐读

  4.教师小结: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板书:有声有色、雄伟壮观)

  5.学生将3、4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得边读边想象,再次体会潮来时的雄伟气势。

  6.学生通过访问教师计算机,调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教师在网上查看学生练习情况)

  7.调一学生的练习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体订正。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教师指屏幕启发学生说出由远而近)

  (板书:远近)

  (2)师小结: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潮水变化,使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听到声音越来越大,看到潮水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使我们感受到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非凡气势。我们为在祖国大地上有如此壮观的景象而自豪、而骄傲。

  (3)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

  (4)师生接读(教师说括号中的词,学生接读余下的内容)

  (5)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潮来时”一段,通过学习了解到钱塘江大潮来势凶猛,气势非凡,那么“潮来前”、“潮过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8.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学生质疑。

  (六)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自己解疑。

  (七)学生通过网上访问教师计算机。调作鹏博士软件中《观潮》一课的练习,

  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自我检测(教师网上查看,个别辅导)。

  (八)课堂总结。

  (九)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

  (十)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观潮远潮来前雄伟壮观、(钱塘江潮)潮来时近潮过后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4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触过汉语拼音,对字母的读音和音节的拼读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个别字母和音节的发音不准确。

  【难点】

  n、l 的发音及 n、l 与韵母的拼读。

  【教师思考】

  如按常规教学仅凭教师讲解声母音、形、义,大部分学生定会兴趣索然。因此,教者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重点】

  声母 d、t、n、l 的形状及 d、t、n、l 与韵母的拼读。

  【设计特色】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线,自主探究,在创新中求发展。

  【信息资料】

  1、 d、t、n、l 的字母卡片及与单韵母相拼的翻动式卡片。

  2、拼音乐园的课件及“摘苹果”游戏的挂图。

  3、学生用的橡皮泥、小棒和毛线绳。

  【教学要求】

  1、学会 d、t、n、l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 d、t、n、l 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声母:b、p、m、f 并让学生回忆记忆的方法。

  2、复习音节:ba、fo、ma、po

  设计意图:采取指读对读齐读和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检查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进行字母形状记忆方法的迁移。

  二、声母音的'教学

  1、拼音乐园里可热闹了!今天老师还要带小朋友到这里认识一些拼音娃娃。你们看谁来了?大屏幕演示字母 d、t、n、l 及直观图。

  2、小朋友,你认识他们吗?指名试着读一读。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3、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 n 、l 纠正的发音。

  设计意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发展需求,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三、声母形的教学

  1、屏幕上的图能够帮助你们记住 d、t、n、l 的样子,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一想有什么新的发现,同座交流交流。(学生用以前的方法编顺口溜:队鼓鼓锤 d d d;鱼儿跳舞 t t t;一个门洞 n n n;一根木棍 l l l。)

  2、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畅所欲言。(马蹄印 d d d、用手指摆d的 形状;小伞把 t t t、倒拄拐棍 t t t 和“七”像;独木桥 n n n;l 的形状像数字 l、筷子、教鞭、指挥棒、旗杆、铅笔、灯管……)

  3、他们还和我们以前认识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

  (d 和 b;p、n 和 u、m;t 和 f;l 和 i)

  设计意图: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寻找新的发现,使学生思维中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现。声母形的记忆体现层次性:先引导学生从直观画面观察记忆字形;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字形;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所学比较记忆字形。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参与、体验、合作、发展,学习态度和情感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教学

  1、翻版出示音节;这些音节你们会读吗?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示范读、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自由选择读、齐读等。教师重点纠正 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2、屏幕演示一些带调音节:da、di、tu、nu、li、lu、ni、na。让学生用这些音节组词或说一句话,看谁用上的音节多。

  设计意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成就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拼音在生活中的作用,为学生提前识字说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这四位拼音娃娃分别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重点指导声母“t”的写法。其余三个声母学生根据观察试着写一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指导自己满意为止。

  3、教师巡视纠正指导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书写在低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弹性要求和交流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书写的乐趣。

  六、巩固练习

  1、学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小棒、毛线捏一捏、摆一摆今天认识的拼音娃娃。有的独自进行,有的与同座讨论合作,教师给捏摆好的同学以展示的机会。

  设计意图:独特的教学手段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饶有情趣的欣赏、展示是对学生内在需求的最好馈赠。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会成为学生记忆中永恒的财富。

  2、“摘苹果”游戏。拼音娃娃来到果园里,哇!树上结满了红通通的大苹果,多诱人啊!你们想吃吗?学生认读苹果上的字母、音节,读对了就奖励一个大苹果。

  设计意图: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学生在积极的竞争参与中,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得到培植。

  【反思】

  本节课力求把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实际教学实践之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了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够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身心发展需求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参与求体验,以合作求创新,以探究求发展。在声母音形教学上,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间尝试学、互相教学、讨论研究学,学生主体地位凸现,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深知学情的基础上,打破了以往拼音教学单一的呈现方式,及各个字母按音形义讲解,采取了集中训练,减少头绪,加强综合的教学思路。一些弹性要求和交流展示拓宽了学生思维和活动空间,使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师的感召下得以彰显。

  3、拼音教学生活化、情境化。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线,让全体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联系日常生活、捏摆字母记忆字形展现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学习态度和情感得以升华。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5

  教材分析:

  《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以鲜活的文字叙述了孙中山亲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缠足的痛苦和母亲的疼爱而又无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故事中的孙中山、姐姐、妈妈人物个性鲜明,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

  设计理念:

  在品词析句中体会文本中人物的心情,感受姐姐缠足前和缠足后的巨大变化。在课外资料的链接中激发学生对缠足的痛恨之情,对姐姐的同情之情,对孙中山的敬佩之情。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2. 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从多种渠道了解缠足陋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同学们还记得这里的“破”是什么意思?“陋习”呢?孙中山破除的是什么陋习?你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

  二、:学习第8小节

  (1)指名读第8小节,问:“首先”就是——?

  (2)师: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要废除的陋习有很多,为什么他首先废除的是缠足这一陋习呢?这跟他幼年时,亲眼目睹姐姐缠足是分不开的。

  三、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变化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缠足前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时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后姐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变化。

  2.组织交流:

  A.缠足前,姐姐是什么样儿?

  (1)指名读

  (2)我们也来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缠足前的姐姐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你从哪儿读到的?(指导把话说完整。感情朗读)

  相机板书

  (3)师:缠足前的姐姐是那么……喜欢这样的.姐姐吗?就请大家带着这份喜爱之情读一读缠足前的姐姐吧!(自读、指名读)

  B.缠足时的姐姐是什么样儿呢?

  (1)指名读

  (2)师:缠足时姐姐很---- 板书:痛苦

  C.缠足后的姐姐又是什么样儿呢?

  (1)指名读

  (2)板书:没有歌声,没有笑脸

  D.看板书提出疑问:缠足为什么能让那-------的姐姐那么痛苦,没有了歌声、没有了笑脸?

  (1)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缠足。

  (2)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缠足的资料,我们来看一看。

  (观看课件,学生感受缠足之残忍)

  (3)师:看到这么小的变了形的脚,同学们心灵深处一定感慨万千,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师:受到这样痛苦的折磨,我们再也看不到------,再也-----。让我们来看一看姐姐遭受这一痛苦的过程吧!

  五、学习第2小节

  1.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妈妈是如何给姐姐缠足的?

  2.指名读,(圈出“长长的”,师:有多长呢?----就这样“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着,缠得姐姐-------)

  3.师:老师想请一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这让你感受到什么?

  4.交流:(播放音乐:凄凉地),

  (1)(出示内容):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感到。

  指导朗读:可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读出你深刻的感受吧!)

  (2)师:缠足是那么可怕、那么残忍、那么让人痛苦、那么让人憎恨,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一起读第二自然段吧。

  六、学习3—6小节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呀!看到姐姐被缠足,孙中山是怎样?妈妈又是怎样呢?

  1.请同学们读读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

  (1)师:孙中山-------出示第三自然段

  (圈出“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生气”的是?“心疼”的是?(缠足时的痛就如同在受罪、受刑一样啊!孙中山能不生气、能不心疼吗?)谁来读好这句话?

  指多名读

  (2)你还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孙中山?(出示第五自然段)大家仔细品味。

  指导朗读:好一个-----,请你读读这句话。

  (3)妈妈又是怎样呢?---从哪儿可以看出?(妈妈真的残吗?)

  你能读出妈妈那既心疼又无奈的复杂心情吗?

  你还从哪儿读到了妈妈的无可奈何与心疼?

  (4)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从“含着眼泪”读懂了什么?

  师:“娶妻要娶小脚妻”。这是在中华民族流传了上千年的一种习俗。女儿缠足,妈妈也很心疼,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找个好婆家,她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真是无可奈何啊!

  师: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这句话。

  3.同桌分角色读3—6小节: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4.指名分角色表演

  七、比较读:

  1.师: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

  2.师:这件事------

  出示: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你更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此时的孙中山可能会想到什么呢?

  师:缠足这件事不仅给姐姐带来了痛苦和打击,也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这就坚定了他破除缠足陋习的信心和决心。他当了临时大总统,首先废除的就是——缠足陋习。

  八、再读第八自然段:

  师: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全体起立:让我们齐读第8自然段。

  九、升华情感:

  师:课文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缠足前姐姐的活泼能干;缠足时、缠足后姐姐的痛苦和遭受的伤害,让我们感受到缠足的残忍,更让我们感受到孙中山从小就有一种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地方。让我们带着对孙爷爷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课题,24齐

  十、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孙中山的故事,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3)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回去以后问问周围的老人或者查资料,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

蜡烛教学设计01-04

《草原》教学设计01-15

《翠鸟》教学设计01-15

朋友教学设计09-12

散步教学设计09-15

《早操》教学设计09-19

《爱莲说》教学设计09-20

《老王》教学设计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