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11 16:58:4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

  2、运用地图,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二)学习目标分解细化

  1、通过简单方法估算并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学会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运用地图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4、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5、了解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历程,增强热爱科学、探究地理、造福人类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简单方法估算并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二)教学难点

  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画图讲解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图画图话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人口增长的时空分布,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

  (2)理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理解人口是怎样对环境产生压力的。

  (3)理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表现和如何运用其趋利避害。

  (4)比较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

  (5)理解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并能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利用图像、图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使学生认识到资源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进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有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公德意识。

  4、美育目标

  通过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仅体现在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体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差别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环境问题。

  3、通过对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三、教学难点

  对环境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

  1、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

  2、探究式学习法。

  3、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法。

  4、图像、图表、数据定量定性分析法。

  5、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媒体选择与组合设计思想

  1、视频展示环境问题的现象,发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2、多媒体展示社会调查的过程,辅之以学生表演,促进学生学习探究思维规律的形成。

  3、通过多媒体展示调查结果,并结合教材学习本课知识,进而推导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播放视频影片,通过美丽的人居环境与前面的对比,从而呼应主题,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索。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环境问题的相关影片和漫画欣赏,引出环境问题,通过多媒体和漫画使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同学们从上面的影片和漫画中看到了什么现象?漫画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求知欲。

  播放调查研究的流程图,学生上台演示调研的全过程,教会学生自己探究问题。

  整理材料,展示调查的结果,分类汇总,得出初步结论。

  【讲授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巡视指导,结合材料学习本课内容,使其理论化、系统化。

  指导学生分析教材“图8.5”和“图8.6”,师生互动。

  一、人口压力

  1、人口增长

  (1)时间分布

  A、产业革命前

  B、二战前

  C、20世纪70年代

  (2)空间分布

  A、发达国家慢

  B、发展中国家快

  多媒体展示玛雅文化的遗址图片,用玛雅文化的衰落引出人口压力。

  2、人口压力

  人口过多且持续增长,对物质的需求和消耗增多,超过环境供给资源和分解废物的能力,进而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

  引用泰晤士河上的悲剧突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缺点。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资源的过度利用——资源耗竭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破坏

  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什么是传统的发展模式

  2、学生讨论:“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的关系。

  3、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小结】略

  【形成性训练】略

  【课后记】

  1、成功之处:

  2、失败之处:

  3、学生心得:

  4、见解心得: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说明中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分布和造成的危害

  2、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来说明灾害的分布状况。

  过程与方法:利用中国主要地震带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图了解我们国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分布,结合相关相关资料了解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危害。最后发挥空间分析能力将地震灾害多发区分析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突发性的灾害发生的地点都位于哪里,以便今后生活中做好预防,也了解我国灾害分布的基本国情。

  教学重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

  教学难点:灾害分布规律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比较法

  教具准备: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分布图

  教学过程:

  导入:“泥石流来了,如何自救”

  (4等高线地形图,实线表示泥石流路线,分析,若有人正

  (处于一时发生泥石流,他逃生的路线应该选择那一条?

  (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主要的地震与地质灾害及分布

  板书:我国地震与地质灾害

  一、地震的分布于危害

  师:(复习)什么是地震?产生原因?震级与烈度?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分布带在?思考这些地震带与我们国家的关系是?

  总结: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而我们国家西南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东部沿海地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范围之内,所以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师:阅读课本相关介绍

  师:读图“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总结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

  板书:

  分布:1、东南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3、西南青藏高原与四川、云南(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西北陕、甘、宁和新疆地区(如1920年的海原地震)

  师: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阅读“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的几次强震”来理解。

  总结:人员的死亡,财产的损失,自然资源与地表环境的破坏

  师:(转折)地质灾害除了地震灾害还有?下面来学习一下泥石流灾害,板书:泥石流的分布于危害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火山的概念、组成及其形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拟实验,能描述火山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体会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火山的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学难点】

  火山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一组日本富士山的图片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组图片,大家看看图片上的地方是哪里?我听到很多同学都认出来了,说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确,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征和骄傲。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属于我们上节课所学的.三种山岳类型中的哪一类?对,属于火山。这节课,我就一起来具体学习一下——火山。(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做演示实验,模拟火山形成过程:

  在桌上放一个锥形瓶,瓶中装适量白醋和洗涤剂,用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入小苏打溶液。滴入后,瓶内产生泡沫,随着泡沫的不断增加,溢出瓶外,堆积在锥形瓶周围。

  教师做实验时,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观察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解决以下问题:

  (1)学生观察后,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

  (2)学生运用初中所学化学知识——酸碱中和反应,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学生类比演示实验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过程。

  最后,教师总结归纳火山的形成过程: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这样形成的山体就是火山。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2、结合课本和实验后的泡沫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

  (2)每个部分分别对应泡沫堆的哪个部位?

  3、结合课本,学生回答:火山的规模范围有多大?

  (三)巩固拓展

  (1)PPT展示我国长白山天池的视频和图片。

  (2)介绍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关小知识。

  (四)小结作业

  课下搜集其他火山的相关资料,做成PPT或视频,下节课进行汇报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火山的形成: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六、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5

  【教材结构】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陆地上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又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述了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运动、相互转化的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运动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一、引言部分: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引言以简短的文字,说明了陆地水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及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这部分应讲清水资源的概念、陆地水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从水资源的概念自然过渡到陆地水体类型。

  【教法设计】

  我采用了“目标题目化导学”方式,用投影显示有关题目,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二、陆地水体类型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介绍了陆地水的概念。然后从陆地水的来源入手,简要说明了主要的陆地水体类型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从各种水体的静态储水量和动态储水量两方面,着重分析了各种水体特点及其对人类开采利用的价值。

  讲“陆地水体类型”时,首先从陆地水体的空间分布,讲明陆地水体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又分为哪几种水体。然后从空间补给而言,明确陆地水的补给来源,以及陆地各种水体的形成。

  【教法设计】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难度不大,我设计了几道题目投影出来,让学生自学,在书中找答案。另一方面本节内容较多,这样处理可以节约时间。

  然后从人类利用水资源的角度,从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两方面分析。说明动态水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并着重指出,对动态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污染、不破坏和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为前提,否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在讲述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时,强调了两个数据,即陆地水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3.5%,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陆地水资源的0.3%,使学生认识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教材分析】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因此,这部分教材实际上是讲述陆地水的补给,其中重点介绍了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与陆地其他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教法设计】

  讲授“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时,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河流径流与降雨量关系图”和“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关系图”,使学生明确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示意图”,知道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再以长江与洞庭湖湖泊为例说明湖水与河水之间的互补关系。

  三、水循环及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最后部分,从陆地淡水资源更新的角度,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对前面所述的海洋水和陆地水等有关内容的总结。

  【教法设计】

  在讲解“水循环”时,我先播放“水循环”的课件,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完整地叙述水循环运动的全过程及其主要环节,并要求学生自己绘出示意图(一个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同学画在本子上)。课文中重点介绍了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循环,对海洋循环只是稍带提及,教师可适当加以补充,使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全过程。然后总结“水循环”的意义。最后(如有时间),我打算谈谈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好的和不好的各举一例(如修水库和围海造田)。

  四、作业布置

  根据教材76页的“活动”,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可以作为课堂练习或家庭作业(视时间而定)。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6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理解区域发展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的剖析,研究农民工对珠三角地区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以及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和环境观。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基于湘教版“必修Ⅲ”中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来阐释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因为《汹涌的“民工潮”》这一案例与现实中近几年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问题不相符,故而引出学生对“农民工在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影响”的探究。该探究主题中涉及的人口迁移、产业转移和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是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的旧知识,珠三角地区工业化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背景知识。从图文中提取地理信息以及问题分析能力是高考要考察的重点,也是学生比较薄弱、有待强化提高的。

  3.重点难点

  重点: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及面临的问题。

  难点:工业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引起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4.教学过程

  附:1.探究二材料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频频报出“招工难”“民工荒”。但据调查,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紧缺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专家认为中国目前处于“断裂”的社会,经济状况悬殊的各阶层无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结果导致“知识断裂”,新创造出的工作位置不适合知识、技能低的人群,导致民工“回流”、“民工荒”。

  2.探究三材料读黄河金三角地区图。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主题式教学设计实例的分析与反思

  1.教学主题的确立

  教学设计的主题必须明确。主题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贯穿学生自主探究的始终。主题的选择要以某一知识内容为核心,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主题内容不能宽泛笼统,主题形式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确立,对知识进行整合和梳理,融合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编辑

  主题式教学需要对课程的内容、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不拘泥于教材知识结构,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围绕某一主题,形成有明显轻重区分的知识结构,层层递进,深入探讨。

  3.教学设计的实施

  教学设计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与完善,因此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课堂的观察,并及时进行调整,课后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与完善。要重视学生在主题式课堂中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得来的收获和感悟,根据课堂反馈对教学设计进行及时改进。

  三、结论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主题式教学的探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要求,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拓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技能与专业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课本到生活、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自主探索的能力与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7

  一、学情分析:

  在高二地理文理教学中,这学期我担任高二五个理科和一文科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其中1、2班基础较好,8、9、10、11班的基础较差。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初中和基础比较薄弱,另外一个是他们的地理学习习惯不好,不爱学习。如何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这是本学年的教学重点。这一切都要求老师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好教研组、集备组整体优势。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5个班学生基础都较差,在高二年级也非常特殊,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1、2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好点。总的来说,学生的情况不够理想,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六、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七、具体措施:

  1、加强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

  《课程标准》是教学、命题的标准和依据,教学过程中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落实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要求,为会考和高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2、认真钻研教材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材中学科知识点的落实,也要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教材的整合,树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使用价值观,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来源,根据《课标》要求选取恰当的案例,弥补教材的不足。改变传统地理教材观,由单一教材向多元素材转化,由依赖教材向主动构建教材转化。

  3、重视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关键性目标。要在教学中倡导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是建立在稳固的学科基础知识之上的。

  4、重视备课环节

  备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解读《课程标准》,依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处理好“量”与“时间”的关系,合理取舍和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强校内备课组的活动,开展校际交流,寻求共同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暖流。

  教学过程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1、洋流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

  3、洋流的成因分类:介绍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过渡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一旦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方向。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洋流的分布:

  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

  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引导学生看出低纬、中纬和高纬海区的洋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洋流运动规律。

  学生分别用红笔和蓝笔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暖流和寒流,归纳寒暖流分布规律。

  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形成南亚季风。思考: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根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通过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将全班分组,主要任务为:

  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回答:

  (1)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2)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3)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回答:

  (1)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对两组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结合相关图片,探究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②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③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组织活动让学生探究洋流对航海、海洋污染的影响。完成活动后,回答本节课所提问题:哥伦布两次航行为什么会花费不同的时间呢?

  4、课堂小结

  5、课堂练习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9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1、位置

  2、景观特征

  3、成因

  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

  1、概况

  2、大堡礁的位置、分布、成因

  3、大堡礁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

  1、地理位置:

  2、元阳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

  3、元阳的梯田景观

  四、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

  1、发展历史:

  2、巴黎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

  高二旅游地理优秀教案:现代旅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素

  时间:1840年以前

  特点:只局限于一定社会阶层的少数人,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出游的距离较短,没有出现提供旅游专业化服务的企业。

  (2)近代旅游:

  1841年,英国首次出现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

  特点:仍是高消费活动,普及程度、活动范围和规模仍然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

  (3)现代旅游:

  时间:1950年以后

  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原因:

  ①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

  ②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2.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图1.1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的增长通过读图,了解到:

  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反映了旅游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活动。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全球旅游人数每年多达30亿人次。

  思考

  1.作为一名旅游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点拨:旅游者的基本条件:闲暇时间、经济条件(即金钱)、动机(即旅游欲望)。

  点拨: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广大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劳动时间缩短使闲暇时间延长,为外出旅游提供了金钱和时间的保证。此外,随着竞争的激烈化,人们逐渐进入了节奏快、强度高、风险大的工作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对旅游休闲的需要也随之提高。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常见形式: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和文化旅游等。

  新出现的特种旅游形式:农业旅游、红色旅游、寻根旅游等。

  阅读形形色色的现代旅游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了其他国家的一些特色旅游形式,进一步理解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思考

  1.你还知道哪些旅游项目?选择其中之一向全班介绍。

  点拨: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出不同的旅游项目。有人把现代旅游细化为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游、美食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宗教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健身旅游、公务旅游、修学旅游、科研旅游等。

  2.发挥你的想象力,策划设计一些新的旅游项目。

  点拨:建议把学生设计的旅游项目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和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既包括范围的扩大(如极地地区),也包括覆盖面的扩大(如乡村地区)。每个地方都可能成为旅游地。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旅游目的的娱乐、消遣,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思考为什么娱乐、消遣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点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娱乐性、消遣性的旅游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全部的现代旅游中,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旅游占75%。

  二、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了解:

  1.旅游六要素中,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点拨:在旅游六要素中,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人们外出旅行,首先必须实现从常住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转移,这就是旅行。除近距离的游览或少数具有特殊意义的徒步旅行外,绝大多数的旅游者都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实现旅游的愿望。

  2.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是什么?

  点拨:“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

  3.旅游六要素之间有何关系?

  点拨:旅游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案例①

  通过案例①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旅游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香港的旅游特色在“购”,而购物旅游又进一步促进了其他要素的发展。据统计,每年进入香港的国际旅游者中有60%左右的人是为了购物,其购物费用也占全部旅游费用支出的60%左右,使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成为世界的“购物天堂”。

  思考:

  1.从旅游六要素的角度看,香港的“购”是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的?

  点拨:到香港购物是许多游客来港旅游的主要动机。“购”是香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促进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2.香港的地理位置和自由港的地位,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点拨:香港是自由港,商品来自世界各地,由于大部分商品不收关税,香港的商品价格就相应较低。此外,这里每年都有许多换季大减价的促销活动,能为游客提供真正的实惠。香港店铺中销售着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货品,而且大部分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受过专业训练,态度殷勤友善,以客为先。购物成为香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记住我国的地势特征,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平均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3、总结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记住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能够通过地形的种类和分布、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等方面去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农业、气候、河流的影响

  情感目标:

  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

  2、我国三级阶梯的分布及每一级阶梯主要的地形区

  3、我国各种山脉的走向及分布

  4、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地表特征

  难点:

  如何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分析对农业、气候、河流的影响

  自主学习:

  1、对照“沿320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和“中国的地形图”

  (1)在“中国地形图”上画出320N线,看320N自西向东经过的`地形区依次是

  (2)看“320N”地势剖面图,完成P20页活动1、2、3小题,并填写下表:

  阶梯名称主要地形区平均海拔高度(米)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2、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结合课本内容完成:

  (1)在图上找出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弧形山脉

  (2)我国的最高峰是________,平均海拔_____米,它位于哪两国的交界处_______;我国东部的最高峰是______,海拔______米

  3、对照“中国山脉分布图”和“中国地形图”回答:

  (1)找出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

  一二阶梯之间的分界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阶梯之间的分界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描在“中国地形图”上。

  4、“中华五岳”中的“五岳”指的是什么?它们各位于哪个省区?

  (二)、自学成果反馈:

  在图中填出各种走向的山脉:

  (三)、合作交流:

  1、我国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说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3、既是阶梯分界线又位于两省交界处的山脉有哪些?

  (教学提纲)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中国沿北纬32度地势剖面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xx米三大、太、巫、雪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二、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

  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

  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

  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三、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1、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2、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

  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1

  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本节知识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时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性移动规律,为后面课时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做好基础铺垫。“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第二章中重要的一节,本节内容在第二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需要在前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原理、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的关系等知识来分析,而后面的气候类型的判断则也需要由全球大气运动规律的知识来分析。三圈环流控制着各种形式的大气运动,它的分布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天气和气候,因此三圈环流是本节重点,是关键之关键。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进而使学生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免死记硬背。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由于九年级地理课程开设的缺失,基础较差,同时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较欠缺,再加之理解运动又需要相关的物理学科知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化繁为简,层层推进,加强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会更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2.能力目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

  2.难点:

  (1).三维空间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风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五、教学方法

  采用设问式教学,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层层讲解分析,步步深入。先提出假设条件,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得出单圈环流的结论;再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分析得出三圈环流的结论;否定其中条件之二,分析得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结论。

  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自主学习。

  六、教学手段和用具

  讲解分析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

  复习热力环流,本节知识的讲解及学生的理解需要用到热力环流的知识,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的知识。说明太阳辐射在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的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我们本节课开始学习的知识,引入新课,展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板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新课教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认识大气环流的概念及其影响,课件展示总结板书。

  【板书】:

  1.大气环流的概念及影响

  【板书】:

  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师生探究活动】:

  从课本33页“活动”入手,假设条件“地球表面均匀,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在上节课学过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很实现知识的迁移,完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得出结论形成单圈环流。

  假设条件“若地球表面均匀,且地球自转”。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分析说明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三圈环流要把它讲清楚、讲透彻,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要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完成。

  【知识小结】:

  课件展示“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知识框图,引导学生认识总结三圈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冷热不均使其动;地球自转使其偏;气压高低定风带。”

  【板书】:

  冷热不均使其动;地球自转使其偏;气压高低定风带。

  【板书】: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师生活动】:

  课件展示并演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明确其位置和范围,各个风带的风向变化,强调说明气压带和风带是近地面的大气环流状况,引导学生从图中认识气压带和风带“南北对称,相间分布”空间分布特点。

  【板书】:

  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讲述】: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规律(略)。

  【师生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引导学生认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认识总结规律。

  【板书】: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习题,指导学生完成。(略)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知识网络图,总结本课知识。(略)

  【课后训练】:

  地理填充图册、练习册(略)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利用地球仪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2.通过地球仪演示和讲解,并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现象和读图分析,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节课我们将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板书)

  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呢?

  学生回答:自转和公转运动。

  我们先一起回顾地球的自传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由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转轴就是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

  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再次演示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在图一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正确方向.

  图一

  提问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

  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多媒体动画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图1图2图3

  如图1:假设遥远的恒星(小圆)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

  提问

  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学生回答

  点击鼠标,电脑画出SE2的连线和E2与恒星的连线,标出“恒星日”)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而因为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投影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表格,填写恒星日内容

  图3以太阳作参照。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

  提问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自转了一周多。

  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完成表格内容,总结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

  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提问

  什么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呢?

  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

  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计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每小时多少度?

  学生回答:15°/小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地球自转周期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

  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提问

  读图说出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提问

  结合前面我们刚刚所学的地球自转运动,说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演示

  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在观看动画演示时,思考下面四个问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地球公转轨道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一样,是什么形状?

  受公转轨道形状的影响,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一样的吗?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

  (在演示的同时,讲解回答上述四个问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轨道与其它行星一样,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远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

  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发生思维的变化,公转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随后速度不断减慢,到远日点公转速度达到最慢,之后有逐渐加快,至近日点速度最快。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读图思考

  阅读教材14页图,思考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行在远日点一侧的轨道位置上,因此公转速度较慢,日数(公转所需时间)较长;冬半年运行在靠近近日点一侧的轨道位置上,所以公转速度快,日数少。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板书)

  提问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指向哪颗恒星?

  学生回答:北极星

  对,地球在公转时是斜着身子在转动,地轴的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方向,我们假设地球是正着身子公转的,地球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地球仪演示

  学生仔细观察,说出现象。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重合

  阅读教材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读图指导

  掌握“黄赤交角”的“一轴两面三角度”

  (1)“一轴”指地轴。

  (2)“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3)“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在地球的公转运动过程中,有“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是指:

  (1)“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公转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巩固练习

  (1)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决定了南北回归线的纬度。

  (2)南北极圈的度数是90°- 23°26′= 66°34′,因此也决定了南北极圈的纬度。

  2.太阳直射点

  由于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以认为太阳射来的是平行光。

  假设:假如地球表面是平面,太阳与地面的关系:均是直射。

  实际:地球是球体,表面是球形,因此在球形表面只有一处垂直。

  我们将太阳光线中与地球球面垂直的这条光线称为太阳直射光线,其延长线穿过地心。

  我们将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的交点称为太阳直射点。

  在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由于地球所处的轨道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会发生移动。

  多媒体动画演示

  观看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公转的四个重要位置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分别是在哪一天前后?

  (2)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地球的哪一条纬线?

  (3)说出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

  边演示,边总结结论。

  (1)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2)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画图讲解说明)

  巩固练习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何时在北半球?提示: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2)太阳直射点何时在南半球,方向却是向北移动?

  提示:从冬至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但方向却向北移动。

  (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几次直射现象?两者之间的纬线呢?回归线之外呢?

  提示:一次。两次。没有直射。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3

  本节内容是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自然灾害”的系列篇,在此前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的原则认识自然灾害。这部分内容教材介绍的比较概略,只是从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两大方面进行了介绍。然而这三种灾害在我国无论是危害地区还是危害程度都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同时也把这节课做为自然灾害的专题来复习,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知识储备、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本节专题学习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连发性的特征,对人类生产和生命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首先要了解它、认识它,同时还要防御它,保护自己,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种自然灾害的含义、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地区。

  2、分析、比较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提高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根据三种自然灾害的特征,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案例,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

  2、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3、通过课堂训练环节,达到对当堂内容的巩固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和认识,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积累户外出行的经验,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尤其是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指导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会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对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认识和防御意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滑坡、泥石流”

  教师与学生交流:这种灾害听说过吗?在哪里怎么听说的?你经历过吗?但愿没有经历。

  观看视频和师生互动观看视频、设计情景,把学生的思路带入到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去,从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1、滑坡、崩塌:山体岩石在重力、地震和流水作用下,产生的断裂、滑落、堆积。

  2、泥石流: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随山洪流动。

  1 、提出问题:根据上述灾害的含义和对图片的阅读,你能看出这些灾害大多分布在什么地形?

  2、提出问题:根据地形分布的特点,分析我国哪些地形区具备这样的地形特点?

  3、阅读地图,指出我国上述灾害的多发地区。

  4、提出问题:如果一个地区具备了山高坡陡的地形条件,就一定会发生滑坡、泥石流吗?是否还有其诱因?

  5、讨论:从气候区、降水特征分析上述地区的气候特点。

  例:冰雪融水、地震

  6、讨论:有时三种自然灾害在同一地区同时发生,这是为什么?

  (①三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地形条件相同—地貌、气候。②滑坡、崩塌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

  资料:不科学地开挖山坡,劈山造田,毁林开荒,人工爆破采石等,则是诱发滑坡的人为因素。据世界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大约有70%的滑坡,都是由于人类不科学的工程施工等所引发的。

  近十几年来,三种自然灾害在长江上游地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否和人类活动有关?你认为和哪些人类活动有关?观察图片(或视频)尝试给滑坡崩塌泥石流下个定义。

  根据画面情景说明三种自然灾害的特性。

  [来学生交流发言,阐述理由。

  学生交流发言,阐述理由。

  阅读“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准确说出分布地区。

  学生可联系刚才观察过的图片或视频,结合灾害的爆发,逐步得出气候因素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教学设计】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时间推移到18世纪,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观测证实,银河系是范围有限的恒星体系,并建立了银河系的天文体系,从而将人类认知的宇宙范围拓展到星系级别。

  之后,随着科学继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人类的宇宙范围观念也日渐扩大。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分光仪、射电技术的成熟,人造卫星、探测器等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这里的光年是一个长度距离单位,它是指光在一年中所传播的距离,我们知道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km/秒,照此计算,1光年约为94605亿km。那么,能否说宇宙的范围大小就是这百亿光年呢。显然不行,这里所指的是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认识的宇宙范围一定会继续扩大。

  我们在前面讲过,宇宙是物质的世界,那么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物质的东西,总有个外化的存在形式。例如,人的外化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体”。仿此,宇宙(天)的物质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的“天体”。

  就像我们人体有高矮胖瘦的体态差异,黑白黄褐的肤色差异,男女老少的性别、年龄差异等等方面的差异一样,天体在大小、质量、光度、温度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别,这就是天体的多样性。

  天体的多样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星光闪烁的恒星(这是一种能够自行发光、发热的天体)、轮廓模糊的星云(主要成分为H,呈云雾状),这两种天体是宇宙空间中最基本的天体。还有较明显位移的行星(绕太阳【恒星】运转、反射太阳光线)、以及有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巴的彗星。

  此外,在宇宙空间中,还有一些我们单凭肉眼看不见的天体,比如一些星际气体和尘埃,以及人类制造发射到宇宙空间的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站等。

  (边引导学生看图讲解边板书)

  <板书>

  3、宇宙的物质性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天体的多样性

  自然天体:恒星------星光闪烁(自行发光、发热)

  星云------轮廓模糊,主要成分为H,呈云雾状)

  行星------移动(绕恒星运转、反射恒星光线)

  卫星------月亮(地球的卫星,有圆缺变化)

  流星------一闪即逝

  彗星------拖着长尾巴

  星际气体和尘埃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站等

  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天体是指存在于宇宙空间(星际空间)的物质。因此,掉落到地面的陨石、陨铁等就不能被称为天体。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附属部分就不能称为天体,如地球大气、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等。

  我们前面讲过,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这就是宇宙的运动性。

  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只要有了质量,就会相互吸引。而如果天体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就形成天体系统。那么是否所有的天体都属于天体系统呢?不,只有那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的天体才能称为天体系统。

  目前,人们将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月球绕地球运行构成地月系,九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流星、彗星、小行星和星际气体和尘埃等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又和跟太阳系相似的其他一些恒星系构成银河系,而银河系又和河外星系(简称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这是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

  讲了上述的内容,同学们不免要问: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这就涉及到宇宙的起源及演化。

  关于宇宙的起源,我国有盘古开天劈地的传说,西方则有“上帝创造宇宙”的信仰。我国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是这样的:“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盘古出,而天地分,阳清者为天,阴浊者为地……盘古日长万八千丈,天日高万八千丈,地日厚万八千丈。”这与我们现代天文学家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思想上十分接近。

  宇宙大爆炸的观点认为: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此时,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由于高温,这些物质极不稳定。在150亿年前的某个时刻,宇宙突然爆炸膨胀开来,这些物质迅速向外辐射出去,刹那间,宇宙空间扩大了1029倍,温度亦随着宇宙的膨胀而迅速下降。当温度下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或衰变,或与质子结合成重H(氢)、He(氦)的原子核,原子核继而捕获电子,早期化学元素开始形成。当温度继续下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弱,此时,宇宙主要物质是气态的,之后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期间,也有一些已经形成的恒星爆炸成星云或进一步塌缩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以及膨胀成红巨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因此,我们说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变的历史。作为整体的宇宙,也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

  <板书>

  4、宇宙的运动性

  (1)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

  天体系统层次:(见文中)

  (2)宇宙的演化: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

  Ⅲ、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暂时讲到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学习“宇宙中的地球”部分。请同学们做好预习,并着重掌握前面所学的各种天体的特征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来源:原创作品)

  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5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东非裂谷带的形成原因以及扩张结果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东非裂谷带的成因及扩张结果

  [教具]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图、地形图、东非大裂谷景观图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西亚和北非,但是非洲大陆上还有很大一片土地我们还没有了解,这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板书)

  [引导读图]非洲政区图

  [提问]

  ①这个地区包括哪些国家?(除北非五国之外的其他所有非洲国家)

  ②北非与该地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什么?(大致以北回归线为界)

  ③请具体描述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均穿过该地区,基本关于赤道对称;东邻印度洋,西邻大西洋,东北为红海,东南与马达加斯加岛隔莫桑比克海峡相望)

  ④与其它大陆比较,该地区的海岸线有怎样的特点?(比其他地区的海岸线平直,西部有一个较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承转过渡]还记得刚学习的北非在地形上有什么特点吗?(以高原为主)现在一起来看看与它同在一块大陆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不是也是如此?

  [地图展示]非洲地形图

  [提问]

  ①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哪个方位?(东部和南部)海拔在200——1000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哪个方位?(北部和中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在该地区哪个方位?(西北沿海和东南沿海)其中哪个比例更大一些?(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地区)

  [补充提示]因此非洲大陆又被称作“高原大陆”。正是由于非洲大陆很多沿海地区地势较高,所以才没有被海水侵蚀得弯弯曲曲,而是比较平直,海湾和岛屿都比较少。

  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相比,地势哪个更高一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地区的地势特征什么?(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③该地区包括哪些主要的地形区?(东非高原、刚果盆地和东非大裂谷)

  ④东非大裂谷的起止点在哪里?(北起死海,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

  (简单介绍东非大裂谷)

  [提问]为什么会在非洲大陆上有一个这么长的裂谷带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提示]我们知道,世界上共有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有的会相互碰撞,有的会彼此张裂。当板块碰撞,隆起的部分就形成了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就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结果。这样的运动一直在继续着,想象一下,几亿年之后,这个地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学生想象、回答](有可能会变成海洋)

  [进一步提问]既然这个地区是板块运动活跃的地区,那么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火山喷发)的确,这个地区有许多的活火山和死火山,其中的死火山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海拔5895米。

  [引导学生在图中确认乞力马扎罗山的位置]

  [转折](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再来看看这里的河流状况,这里有哪几条主要的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根据该地区的地势特征,判断一下它们的流向分别是怎样的。其中尼罗河和刚果河分别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流入了哪个大洋?

  [学生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看看这个地区有几个主要的湖泊?其中三个位于东非裂谷带附近,请你们猜测一下,两者有没有什么联系?(湖泊的'形成与裂谷带一样,也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补充]还有一个地方需要介绍,这就是好望角,请大家在图上找到它,这是非洲的最南端,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好望角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了解一下好望角名字的由来]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位置和范围

  二、“高原大陆”

  1.高原为主

  2.东非大裂谷:范围、成因

  3.刚果盆地

  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较好的贯彻了初中地理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教案设计注意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剖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得到提高,并注意培养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0-22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05-20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4-14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07-10

2022高中地理教学总结12-10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4篇07-29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反思10-21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5篇)11-02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15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