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体内的消化器官及功能,知道食物在进入人体后的大致消化过程。
2.能通过实际体验或查阅资料等方式知道人体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能在自己身上找到消化器官。
3.懂得怎样爱护自己的消化器官,促使学生自觉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
教学难点
知道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懂得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
知道各个消化器官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课前查阅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资料。
2.每个小组:1把剪刀、一张人体轮廓图、用卫生纸做的大肠、小肠、用挂历纸做的食道和胃、透明胶、记录单。
3.教师:消化器官模型图、画好人体轮廓的画纸(每组一张)。
4.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认识消化器官
1.我们每个同学有一块面包,把面包放入嘴里咀嚼,慢慢咽下,说说这块面包会经过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3.这些器官是人体的——消化器官。(课件出示人体的消化器官模型)
4.请学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找到这些消化器官。
5.请几个同学上台展示说明,其余同学评价。
6.制作消化道模型。
(1)(教师出示已经制作好的各个消化器官模型和人体的简单轮廓图)请你们把这些消化器官模型粘贴到人体的轮廓图中,再将各个消化器官按一定的顺序用箭头连接起来。
说一说: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小组同学怎样分工比较好?
(2)小组同学在人体轮廓图上贴消化器官模型,再将各个消化器官用箭头连接起来。
7.小组交流评价。
二、了解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和人体消化的过程
1.原来面包先进入我们的`口腔,再经过我们的食道,然后经过胃,最后小肠、大肠。那么,各个消化器官又是怎样把面包消化掉,各个器官在消化过程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讨论,并做好记录。
2.汇报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3.同学们说得到底对不对,请同学们看课件或资料。
(口腔:初步消化。食物在胃中继续消化,食物在小肠中进一步消化,吸收营养,大肠残渣移动。)
4.听了这个过程,大家有什么话想说。一边出示:人体消化道长大约9米,食物在人体内停留时间大约24小时。
5.说说我们的消化道为什么要9米那么长?为什么会在体内停留24小时?
三、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1.我们在生长发育中需要足够的营养,那就首先要有一套健康的消化器官,一个也不能出现问题,大家有没有遇到我们的消化器官生病的经历,是什么原因?
2.由此,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消化器官?
四、课堂总结
学了今天这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2
教学背景分析:
植物的种类非常之多,许多学生,包括教师对身边的植物难以叫上名来。但人们可以根据植物的一些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本课就是在学生研究了大树和小草的特征,并在研究中学习了一些观察方法之后,利用所学到的观察方法,尝试对身边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本课教学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当地的特点为学生多准备一些易于建立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植物(或图片)。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植物分类的知识,所以本课并不要求学生的分类非常科学,只要能够体现根据植物某一特点为标准即可。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分类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学生进行归纳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观察植物发现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够以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自己采集植物的`分类,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意识到认识植物的重要,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分类从外形上可从植物的各部分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2、能够通过观察植物感受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
教学重点:依据植物的某种特征建立分类标准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难点:在分类活动中采取标准对植物进行多种分类。
教学准备:
1.常见的植物四至五种(由学生进行采集)。
2.我们周围的植物课件(易于建立不同分类标准)。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身边的植物
1.学生介绍学生自己采集来的植物
学生介绍主要是介绍植物的名称和采集地点。
此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认识这些植物,同时教师也了解学生对这些植物的认识程度。此项活动课前教师要对学生采集来的植物进行观察研究,以便了解学生的采集情况。
2.学生相互观察所采集来的植物。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各部分,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点。
此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下面的分类做准备,所以在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出植物各部分的不同和相同。
3.给自己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分类
教师向学生提出请学生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进行分类。
如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你能否将这些植物根据不同的特点分组呢?”学生如果不明白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类比引导如:“我们班的学生可分为男生和女生”,“这些植物可怎样分呢?”。此时最好不要出现分类这个名词,分类这个词汇可放到最后进行板书分析时进行解释。
通过以上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如按叶形分、按植株大小分、按是否落叶分等。
二、认识更多的植物
1.教师出示课件:我们周围的植物
课件以照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本地区的常见植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教师的介绍认识这些植物。
2.学生用以学习的分类方法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
目的一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同时评价学生对分类方法的掌握情况。
三.分析学生的分类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的学生的分类。
2. 在引导中教师要有目的的使学生意识到对认识植物的重要,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分类从外形上可从植物的各部分进行。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分类的方法。
此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
学习评价:
学生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并能够以一种标准对那些植物进行分类。
布置作业:
到校园或生活中的其它地方设法在不损坏植物的前提下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课后小结:略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摆》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五课,旨在通过做摆,探究摆得快慢与什么有关,带领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实验兴趣十足,已基本具备了观察、思考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也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类,但探究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的运用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观察图片中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想办法将观察到的形状和结构形象的记录下来。
学生:将教师所示图片尽快的记录在一张白纸上。
老师:请学生上台展示,比一比谁的观察仔细,谁的描述形象。老师:这些建筑物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你们能不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分类?
学生:分类,填写“建筑物结构分类卡”。
汇报:我们是按照xx标准进行分类的,属于这一类的建筑物有……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老师:关于建筑物的结构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
老师:板书问题,提出要求。
你们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书上P10的实验项目中选择项目进行研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再实验。
学生:实验
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和实验结果。
老师:怎样使自己实验的物体既稳固而且承受力大?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某种建筑物的选材和结构有什么科学道理。
拓展活动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
老师:出示各种物体的结构图片,请学生说说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学生:小组讨论:这些结构有哪些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功能?老师:你还知道哪些奇妙的结构?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4
教学准备:
1.在整个动物单元教学的3~4星期内,我们有意识地计划和安排了一系列小动物观察研究活动,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精心设计了各种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观察记录。这节课的准备是在整个动物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2.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应该积极参与活动,并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在必要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察记录,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互动性,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3.请问你需要一份关于三年级学生观察小动物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和研究小论文的原创内容吗?
4.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课前安排几个小组或学生准备重点展示和发言。
5.作些环境气氛方面的布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经过3-4个星期的观察研究,我在小动物学习活动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成果和发现。因此,我决定举行一次成果报告会,与大家分享我的观察研究。
二、报告会的内容顺序安排。
1.报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报告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展示已经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
三、报告会。
从“送蚂蚁回家”过程中的观察发现开始。
1.跟踪蚂蚁中的发现。
2.蚂蚁路线的观察描述。
3.蚂蚁窝的观察描述。
4.关于蚂蚁的其他发现。
四、对其他小动物的观察和发现。
五、报告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六、展示已经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
七、动物单元的小结。
关于课外的互动和展示;困扰着人们的许多有趣且深层次的问题仍待解决;我们的动物学习单元即将结束;然而,我们将继续进行动物观察和研究活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太阳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太阳钟
1、介绍牛顿的故事
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2、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
(二)探究日晷原理
1、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2、制作日晷
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3、探究原理
(1)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它拼装完了!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
(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8)学生讨论
(9)学生汇报
(三)认识手掌日晷
1、原来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那么在没有日晷的时候你能利用这一原理计时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4、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台下同学说说指向的时间。
6、从这个试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7、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
三、认识古代计时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3、小组请代表汇报
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
四、归纳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五、巩固新知,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六、教学反思:
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
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接着通过“牛顿钟”的故事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学生对于他的举动自然比较感兴趣。正好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最后出示古代一些计时器,让学生找出原理,并说说其它的计时器又是运用了什么原理计时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从中促使学生思考。同时让学生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把这节课的知识加以延伸。
这节课不受天气的影响下,带学生到室外体验教学效果更佳。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第一课中的内容,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必要性,以及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正确方法;第二课时研究的是一杯水热水变凉的动态变化过程,一杯热水变凉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却很少去研究其中的科学道理。本节课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这一常见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数据,绘制曲线图,让学生发现其中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科学课已学过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记录方法,因此只要提醒学生,学生应该都会说得出来,学生也应该对热水变凉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个现象是司空见惯的,但平时没有真正的去观察,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提出要他们来研究,学生学习热情很高。
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尽量研究学生生活中的食物和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才会真正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2、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下降是先快后慢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蕴含着科学道理。
3、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
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降温过程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
教学准备:
温度计,塑料杯,方座支架,记录单,电子秒表,热水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设置情境,教师在上课铃声响之前喝一口水。
提问:有没有同学想要喝水呢?
2、(教师给学生倒一杯热水)
谈话:老师请你喝这一杯水吧?
为什么这杯水不能喝呢?怎样才能喝到这一杯水呢?
3、谈话:我们知道,一杯热水放久了,就会变成凉水,也就是说:热水的温度会下降。(板书:热水降温)
【设计意图】
本课的导入我希望能够尽量随意一点,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一点,与学生的生活更近一点,让学生感觉到就好像在聊天一样。科学探究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二、揭示探究内容,作出猜测。
1、师:那么,热水降温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热水的温度逐渐下降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2、学生提出各种猜想:
(1)温度会一点一点下降(即温度会均匀下降)
(2)温度下降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即温度下降没有规律)
(3)温度下降会先快后慢
(4)温度下降会先慢后快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导,并板书学生的四种猜想。)
3、师:热水变凉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水降温的奥秘。
【设计意图】
预测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揭示了探究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其作出猜测,可以让学生对所要探究的内容作一定的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预判能力。
三、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1、师: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做实验)实验应该怎样来做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学生汇报。回答不完整的请其他同学补充,通过交流,明确试验步骤:
A:准备一杯热水。
B:将温度计放入水中。
C: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水温,并记录下来。
3、提问:同学们需要哪些材料呢?
指名学生回答,通过交流,明确:需要一杯热水,温度计,秒表,记录单、方座支架。
4、师:在实验之前,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明确注意事项:
A:在测量时温度计始终不能从水中取出来。
B:在测量时小组里面要注意分工合作。
C:记录时间、观察度数一定要非常准确。
D: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烫伤。.
5、分发实验材料,学生分小组开展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面对这样一个研究内容,学生们会显得非常兴奋,会想要迫不及待地开展实验。省教研员卢新祁老师说过:科学课要安静一点,再安静一点。因为过于兴奋往往是科学探究的“敌人”,科学探究更加需要冷静观察和思考。在此,我努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让他们思考:你准备怎样探究?分哪几个步骤?需要哪些材料?探究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等。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辨中,了解探究方案,明确方法,最后才开展探究实验,这样就能够保证探究活动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四、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提问:哪一组同学愿意上台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数据吗?
指名一到三组学生代表上台汇报实验数据。
2、提问:其他小组有不一样的情况吗?
3、提问:现在,同学们觉得在热水降温的过程中,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为了更好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数据绘制成一张曲线图,看老师首先来画一下。
教师示范,绘制曲线图。
4、学生分小组绘制曲线图,并粘贴到黑板上,教师巡视指导。
5、师:从曲线图当中,你们觉得热水降温有什么规律?
指名学生回答,可请其他同学补充,明确:热水降温的时候,温度的下降是先快后慢的。
【设计意图】
学生们很喜欢科学课,因为可以做很多实验,但其实,实验后的分析和思考更加重要。科学探究要动手,但更加要动脑。如果没有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而只有热热闹闹的探究活动,这样的科学课是不全面的。在此,我提供了两种方法:统计表和曲线图,让学生仔细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形成最后的结论。
五、课堂小结,拓展研究。
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
学生课内交流: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科学;我们研究了热水变凉的现象,发现热水变凉是有规律的;我们的猜想需要数据来验证它们的准确性。
2、谈话:刚才老师给一位同学到了一杯水,他不敢喝,那么现在这杯水能不能喝了?(可以喝了)
(请一位同学喝这一杯水)
3、提问:这杯水的温度是否还会下降呢?水温到最后到底会下降到多少度呢?请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猜测。
师: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下一次我们再来研究好吗?。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他们已经从日常从不注意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科学道理。但最后我又抛出了这一个问题:热水的温度到最后会变成多少度?学生的兴趣马上又被激发出来了,这样就为下次的探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也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科学。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7
【主要概念】
光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涉及课标】
6.2.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阴影。
●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现变化。
【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三课,本单元以光学知识为探究主题,按照由浅至深的递进关系进行编排,先认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在此基础上认识光的反射、光的色散等现象。因此,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利用该现象开展游戏,认识光的反射。
第二部分,观察光照射到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的现象,了解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不同,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通过玩镜子和制作潜望镜,了解平面镜中物体的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镜反射光的特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很常见,因此,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光遇到平面镜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可是,其他物体是否可以反射光呢,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仔细地观察。另外,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对此也不是很了解。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也能够进行比较和归纳的思维活动。因此,学生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也能够利用镜子控制光的反射,在制作潜望镜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和调整,感受光的反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打靶游戏,观察并描述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现象。2.能够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知道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3.通过对光在镜子表面反射现象的发现与运用,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打靶游戏和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与特征。
难点:能够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知道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
【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强光手电筒、铁架台、画架、大标靶、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小镜子、小黑板、粉笔、黑板擦、手电筒、白屏(KT板)、五种身边的物体、五块记录卡(KT板)、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3分钟)
1.出示情境、聚焦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光。前几天,李老师去逛公园,看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拍下了一张照片。你们看,这个叔叔在干嘛呀?你能解释一下吗?
2.学生回答。(预设:阳光照这个板上,可以照得阿姨更亮。因为光照到板子上后,板子可以反光。)
3.教师谈话:也就是说这块板子可以反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初步认识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二、通过游戏和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与特征。活动一:打靶游戏(13分钟)
1.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挑战一下,好吗?
2.学生回答。(预设:好)
3.游戏要求:(老师打开一个强光手电筒)你们看,这是手电筒发出的光。墙上还有你们每个小组的标靶(指给学生看)。现在啊,不能移动手电筒,利用一个小镜子,你能把光射到你们小组的标靶里去吗?
4.学生回答。(预设:能)
5.操作要求:待会呢,教室的四个角落一共有四个手电筒,你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束光,小组合作,要求每个人都把光射到自己小组的标靶里。能成功吗?
6.学生回答。(预设:能)
7.记录要求:如果小组全部成功了就举手告诉老师,然后回到座位上,把你们刚才做的用示意图画下来(小黑板),讨论一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准备在全班交流分享。
8.学生分组实验、画图、讨论。
9.学生大组分享。(预设学生说到反射、光线改变方向等关键词)。
10.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游戏和同学们的解释,我们发现,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后,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课件展示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打靶游戏”是个有趣的聚焦活动,也具有挑战性,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尝试,游戏后进行画图、讨论和交流解释,进一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活动二: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19分钟)
1.提问:刚才啊,我们发现镜子可以反射光,那其它的物体也能反射光吗?
2.选择实验对象: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周围,你想检验一下教室里的哪个物体?每个小组讨论一下,从身边选择五种不同材料做的物体,分别写在五张小卡片上。提醒你哦,表面太小的物体就不要选了,因为待会你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
3.学生小组讨论并写卡片。
4.谈话:你们小组选择的是哪五种物体?
5.学生回答。(预设:桌面、地面、玻璃、水池、水龙头、窗帘、衣服、书本、皮肤、笔袋、尺子、门、门把手、瓷砖、墙面、黑板、黑板边框等。)6.实验设计:怎么检验它们能不能反射光呢?怎么判断它们的反光效果好不好呢?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手电筒、一个白屏,想一想这个实验怎么做呢?
7.小组讨论并汇报。
(预设:用手电筒照物体,把白屏放在旁边,看白屏亮不亮。教师追问:具体怎么做?要求学生演示并提示学生,手电筒可以稍微倾斜,白屏竖直放在旁边。教师提问:看到什么现象,就证明它可以反射光?预设:白屏上亮了。教师提问:怎么判断反光效果好不好呢?预设:越亮越好。)
教师提问:我们要比较五种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它们放置的距离有没有要求?预设:手电筒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差不多的,物体离白屏的距离也应该差不多。
8.明确判断标准并提出实验要求:好的,按照大家的说法,我们就这样来判断——如果白屏上变亮了,就证明这个物体可以反射光。白屏上的亮度越亮,就证明这个物体的反光效果越好。待会做完了以后,请你们把这五种物体按照反光效果从好到差的顺序进行排序,做好全班交流的准备。
9.小组实验、讨论并排序。
10.学生大组分享:你们是怎么排序的呀?带着你们的卡片来讲一讲。
(预设反光效果好的,排在每个组第一物体可能有:水龙头、门把手、瓷砖、黑板边框、玻璃等。预设排在最后的物体可能有:窗帘、衣服、书本、皮肤等。)
11.教师小结:是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板书)。
12.提问:我们来看看,这几个是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往左移),这几个是反光效果最差的物体(往右移),请你们比较一下,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有什么共同特征?
13.小组讨论并回答。(预设: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比较光滑和平整)
14.教师小结:越光滑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15.谈话:你们知道吗,当我们把物体的表面打磨的光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照镜子啦。在中国的古时候啊,人们就把铜打磨的非常的平整和光滑,用铜镜来照镜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6.学生观看铜镜的图片。
17.谈话:现在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制造出了各种各样表面非常光滑的镜子,用它们来照镜子,感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一看哦。
18.提问:在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地方啊,还有月球。你现在知道,月光是从哪儿来的吗?
19.学生回答。(预设:太阳光照射到了月球上,月球反射了太阳光到地球。)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选择物体,利用教师提供的手电筒和白屏自主设计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排序、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思维活动中,发现几乎每种物体都会发射光,而且,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三、通过学习潜望镜和万花筒的制作过程,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
(5分钟)
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光的反射现象。其实啊,光的反射现象特别好玩,我们可以用反射的现象来做一个小玩具。李老师今天教你们两种方法,你们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方法,回去做一个万花筒或者做一个潜望镜。
2.谈话:下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万花筒和潜望镜怎么做?要用到哪些材料?
3.学生观看视频。
4.课后制作要求:看看,这是做万花筒和潜望镜用到的材料,课后,请用你灵巧的双手做一个万花筒或者潜望镜,请你在做的过程中思考:光线是怎么传播的?下节课带到教室里,我们来一起来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观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制作方法,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并为下一节课玩镜子的活动做铺垫。】
【板书设计】
光的反射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教学反思】
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创设合适的学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教学,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因此,观察学生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很常见,因此,在第一次试教时,上台演示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利用一面镜子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黑板上的指定位置。当学生进行解释时,也很轻松地说出镜子可以反射光。这个过程看似十分顺利,可是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我发现:和我积极互动的只有上台演示的那一位学生。其他学生呢?几乎没有参与到活动中,他们似乎没有真正经历刚刚的学习过程,他们真的认识反射现象了吗?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突出创设学习条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给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学生能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不仅仅是跟着老师学习,还要自己学习,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要生生互动,有效表达并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生生互动可以让学生的认知由点及面,步步深入,可以调动来自不同学生、不同维度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之成为引发每个学生深度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设法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之间共同学习,让一个学生影响另一个学生。
既然一个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能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那么,教师可以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首先,将游戏的难度加大,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给每个小组一个指定的标靶,在教室里选择一束光,要求小组内的每个人都利用一面小镜子把光射到指定的标靶里,才算成功。其次,不能让一个学生来思考和回答,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如何做的,并将想法画下来。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便于记录和交流的小黑板。我用了一个有磁性的小黑板,上面用白纸制作出手电筒、标靶和镜子,在后面粘上软磁铁。它们可以随意贴在黑板的任何位置。学生可以用粉笔在小黑板上画出光线,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用黑板擦擦掉,再重新画图,直至达成一致想法。最后,小组在汇报时,可以把这块小黑板放在画架上,方便对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同样的教学内容,仅仅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变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有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调整学习内容,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本节课中的第二个主体活动: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知道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在第一次试教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几种材料,比如:铁片、铜片、塑料片、布料、卡纸等。我还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记录单,方便学生记录和讨论。可是,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我发现:只有一个学生在记录,其他学生并没有仔细观察,更没有参与记录和讨论。有些学生对我提供给他的材料并不感兴趣,反而去尝试衣服、文具盒等物体。看到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不在我给他们提供的材料上,后来,我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想要检验的物体。我发现,当学生寻找感兴趣的物体去检验时,他们探究的欲望更强烈,更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学生寻找五种物体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会本能的选择可以反光的物体进行尝试,比如玻璃、眼镜、桌子、金属等,而很少选择像窗帘、衣服这样的物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选择多样的物体,便于接下来进行比较和归纳。之后,当小组成员对五张卡片上的物体进行排序的时候,这个过程要经历对比和分析的思维活动,需要小组成员全员参与,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才能在大组进行汇报交流。相比第一次试教时,小组内只有一位同学观察、判断和记录,这种改变,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2、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
二、教学重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四、教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测量心跳和呼吸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2、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
(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
①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
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
③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呼吸加快)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
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四)课的延伸。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五)作业板书设计:跳动起来会怎样呼吸心跳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呼吸量课后反思:
4、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科学概念:
1、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3、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到心脏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活动设计: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1、激活已有经验提出探究问题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2、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
(1)认识心脏和心跳
①(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②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③(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跳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
④(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板书:血液循环)
(2)测试运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9
一、导入
1.牛顿的那棵苹果树上的苹果都掉下来,种子发芽后能否成长得好?
2.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你发现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种子怎样传播出去的?
3.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讨论。
回忆。
以熟悉的故事引发思考。
二、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
小结:
油菜种子的结构特点:质量轻。油菜果荚的结构特点:干裂。
分组观察
1.观察成熟的油菜果荚。外壳有什么特点?
2.轻捏油菜果荚,你发现了什么?与凤仙花比较,推测一下:你觉得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
三、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1.指导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a.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
b.推测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种子的?
c.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d.分组设计记录表,测量蒲公英的飞行距离。
e.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f.还有哪些植物果实和种子的散播方式和蒲公英相似?
2.演示:在水中漂浮的椰果。
1.鬼针草种子的传播。图片(回忆):上山时裤脚经常会粘上什么?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观察番茄种子的传播。
a.发放番茄观察。
b.推测传播方法。
c.讨论交流。
d.类似的植物。
3.阅读教材
四、总结。
布置课外活动作业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水流传播
弹射传播
风力传播
动物传播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0
一、观察引入:
1、师:同学们,科学课非常重视观察。请你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打开手电,光斑落在黑板上。)
2、师:光点哪里来?(手电) 谁来用手指来演示一下手电发出的光是怎样照到黑板上的呢?我们来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猜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4、生活中有哪些事实、现象能说明我们的想法?
预设:
(1)夜晚,我发现汽车前灯射出来的灯光是直的。
(2)白天,阳光穿过树叶的光是直的。
(3)看表演时,我发现舞台上的灯发出来的光是直的。
……
5、观察图片:老师也找了些图片,他们能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师:同学们讲的是头头是道,但是科学是讲证据的,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观点,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预设:
(1)用手电筒照射光盘中间的圆孔,观察白屏上的现象。
(2)用手电筒照直空心管,再把空心管变弯用手电筒来照,观察白屏上的现象。(可用带弯头的吸管)
……
(3)学生说到书29页的实验方案,请大家看实验单。
①仔细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法。
②该注意什么?(三个孔必须排在一条直线上,这里可以看幻灯片的演示;距离为5厘米;完成作业: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
③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不同?
三、实验研究,深入拓展
1、学生进行实验。
2、汇报实验情况和结论,并展示。鼓励其他同学想到的别的实验方法。介绍。
3、前面我们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经过这么多方法的反复验证,“板书:反复验证”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吗?板书“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5、请看黑板:你知道科学家平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
(指名学生看黑板小结)
6、师:今天我们象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祝贺你们!
7、(展示幻灯片路灯)你能否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8、出示知识点: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9、回顾。
四、课外拓展,挑战自我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时用了3张带孔的卡片,课后,你能用上10张,15张,甚至更多的卡片排成一条直线,用手电筒照射能在屏上找到光圈。卡片摆得越多越厉害。你们有信心吗?
五、板书设计
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反复验证
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2)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三、材料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切开的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支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
演示实物:大米、黄豆、苹果、葡萄、黄瓜、豆角、土豆、草莓、鸡肉、猪肉、鳝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探讨吧!
讨论: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
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出示一些食物的实物:
2.揭示题目。
3.小结: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
说说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举例说说生食和熟食。
三、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1.教师提供切开的生、熟马铃薯。
2.从生到熟,食物发生了变化。食物烧熟了,与生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变化。
A. 看看马铃薯的颜色变化
B. 摸摸马铃薯的软硬异同
C. 尝尝马铃薯的味道
汇报:马铃薯的营养会变化吗?
讨论: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四、观察比较生、熟鸡(猪)肉
1.操作指导:
放在水中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将石棉网放在支架上部—烧杯里倒入水,置于支架的石棉网上—打开酒精灯灯帽—点燃酒精灯—置于支架下部—用外焰加热—使用完毕,用灯帽灭火)
2.实验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和记录。
(1)观察生鸡(猪)肉
颜色、气味、用镊子夹住撕扯……
(2)预测:鸡(猪)肉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3)分组实验:用清水加热鸡(猪)肉
分组实验,教师巡回随机指导
汇报: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
讨论:烧熟的鸡肉与生的鸡肉有什么不同?生的鸡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
五、小结: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2、学会用实验方法判断某种物质能否溶解于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初步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1、每组若干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瓶子,1根玻璃棒,1只水槽装水,1把小药匙,1片玻璃片。
2、食盐、高锰酸钾、干净的沙、糖、面粉、洗衣粉、土壤、味精各1小包,分别写好名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杯自来水)提问:
(1)这杯子里面有什么?
(2)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3)(取一药匙食盐)把食盐放入水中,轻微摇晃,请同学们观察,食盐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2、学生讨论回答。
食盐已经均匀地“化”在了水中,这种现象我们称它为溶解。(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溶解的概念。
(1)谈话:到底怎样算是溶解,怎样是不溶解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用高锰酸钾和粉笔灰分别放在水中做对比实验。
条件:相同数量的高锰酸钾和粉笔灰;
在两个杯子里放入相同的量的水;
相同的水温,放入的物质不同。
(3)实验观察后汇报:
①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②它们的条件都相同,但结果有什么不同?
③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4)小结:高锰酸钾在水里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叫溶解。
(5)学生讨论:看课文插图,食盐哪里去了?(化成微粒,分散水中)请你根据插图,说一说食盐的.溶解现象。
(6)小结:食盐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叫溶解。
(7)提问:粉笔灰在水中有没有溶解?为什么?(没有变成微粒,分散在水中,而是沉淀在杯底)
2、指导学生研究能被水溶解的物质。
(1)谈话:我们已经懂得了什么叫溶解。世界上的物质有许许多多,能不能被水溶解,我们只要实验一下就知道。同学们的桌上还有6种物质,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鉴别一下,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
(2)分组实验,填写记录表。
(3)汇报结果。
(4)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糖、洗衣粉、味精能溶解在水里,而面粉、土壤、沙在水里不能溶解。
3、指导学生认识物质不灭,食盐可以从食盐水中取出来。
(1)提问:食盐溶解在水中,我们的肉眼看不见了,是不是食盐就没有了呢?你有没有办法把食盐从水中取出来?
(2)学生讨论后分组实验。
(3)小结:从食盐水中将食盐取出的方法是:晴天,可将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放到太阳下去晒。如果是阴雨天,可用酒精灯烤或电吹风机吹,把食盐从食盐水中取出来。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四季的成因
3、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四季成因。
2、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组成太阳系的有哪些主要天体。
三、教学难点:
1、了解四季成因。
2、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温度计两支,小太阳,实验记录纸,制作太阳、地球标签,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秒表、20厘米长的橡皮筋、皮球每组各一个。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幻灯片一:出示宇宙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么?
2、谈话:看着浩瀚的宇宙世界,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遨游太空?想不想去宇宙一探究竟?
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我们乘上宇宙飞船去探索宇宙,飞船就要起飞了,同学们请坐好,系上安全带我们来一起倒数十个数:10、9、8......播放宇宙视频,配音:现在你们来到了美丽的外太空,这里有流星的出没,彗星的来临和一望无际的尽头,宇宙给人们的感觉总是神秘的,但在它那神秘的面纱下还藏着许许多多的知识!
3、幻灯片二:猜一猜:谁知道我们现在到哪一站了?
4、引入课题:对了,太阳系是个特殊的大家族,这个家族有八个孩子,外形性格各不相同,它们围饶太阳这位母亲不停旋转,即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不会分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这个大家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孩子,今天呢,我们就来拜访一下这个神秘的大家族。
5、幻灯片三:太阳系大家族。
二、四季的形成
1、提问:在太阳系中,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转动的呢?
请两个同学来模拟
幻灯片五:播放动画
2、讲解:地球在自西向东的逆时针自转的同时也绕着太阳在自西向东的公转,在宇宙中,像太阳这样能够发光发热的星体我们称为恒星,围绕恒星旋转的星体我们称为行星,比如地球,围绕行星旋转的称为卫星,比如月球。
3、谈话:之前我们学习过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日夜交替,那么地球的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4、提问:地球的公转是怎样产生四季交替的呢?
5、演示实验:(两个温度计,一个斜放,一个平放,用小太阳取暖器代替阳光,几分钟后观察温度变化)等待中......
提问:两个温度计为什么要这样放置?
(2)猜一猜:这两个温度计,哪个温度会高一些?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3)测量:(拿出直角三角尺)我们来量一下,斜放的温度计于小太阳的发光处形成了一个直角,也就是说太阳是直射这个温度计的,测量平放的温度计于小太阳的角度大于90度,阳光是斜射,那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取下温度计让学生读出数据。
板书:平放:受到光的斜射x度————x度上升x度
斜放:受到光的直射x度————x度上升x度
(4)实验结论:受到光直射的温度比受到光斜射的温度要高
6、提问: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有的区域被太阳直射而有的区域被太阳斜射而引起温度不同呢?
(1)演示实验:请两个同学来和老师一起做个演示实验(地球仪,手电筒)
(2)讲解:原来地球公转时地轴并不是竖直的,而是斜着身子保持一定的角度,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个角度,它可是产生四季交替的主要原因,(学生转动地球仪)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南半球北半球的温度均衡分别
为秋季和春季。
(3)总结:四季的成因
三、八大行星
1、谈话:之前我们提到了在太阳系中,地球并不是孤孤单单的,他还有很多的.兄弟姐妹,下面我们的宇宙飞船就要去拜访一下地球的兄弟姐妹们。播放视频:太阳系大家族
2、提问:结合课本还有刚才的视频,你们可以说一说太阳系中都有哪些行星么?我们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按离太阳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迅速背下?
3、谐音记忆:水晶球着火把木头烧成土,土散到天涯海角。
4、巩固:出示图片,学生按顺序贴出行星(鼓掌)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方法提示:可以将谐音记忆法运用在其他学科中学习
5、 总结:结合课本和图片说说什么是太阳系?(太阳系中有什么?)
6、出示课件,太阳系的概念。
四、公转周期
1、谈话:大家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那么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久呢?
2、探究
提问:不同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不同,大家想一想,那不同的距离与公转周期有没有什么关系?
假设: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幻灯片十三、十四:出示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师演示试验方法,请学生来演示一次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员,记录员,计时员)
分析:行星距离太阳的距离越远公转周期就越长。
结论: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幻灯片十六: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与我们的演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
五、宇宙飞船返航视频
六、提问:回到地球以后,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了解宇宙的知识呢?布置课后任务收集关于太阳的知识。
七、结课
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空间中,太阳系只能算沧海一粟,宇宙还有许许多多的奥妙等着我们去发现,那么今天我们的宇宙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下课。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4
活动目的:
1、通过在游戏中对人和物的猜想,让幼儿学会认识人物要从他的特征开始。
2、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活动过程:
一、规则:
1、由游戏主持者确定一个物件或一个人,告诉参与者它所属的范围,由参与者提问。
2、参与者可以对这件物品或个人的特征提出问题,但只能使用“……是不是……”的句式提问。主持人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3、每一轮参与者只能对物体或人提出五个直接问题,超过这个限制的话,游戏将立即结束,并进入下一轮。
4、猜对者可作为下一轮游戏的主持者。
二、老师示范当主持者:"我想到了一种动物。"(幼儿问特征)"你问的是它的毛色还是体型?"……"是的/不是"……(幼儿直接对人或物发问时)不是,已经直接问过一次了(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还有几次可以直接提问的次数,以此培养幼儿养成逻辑思维的习惯。)……猜对了。(以此类推。)
三、两人或多人一组,分批开展游戏,老师观察指导。
注意:
1、游戏规则阐述时,教师可举例说明。
2、当幼儿遇到提不出问题的困惑时,教师可以给予指导。例如,对于物品,可以从形状、用途等方面引导幼儿提问;对于人,可以从职业、爱好等角度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如果幼儿仍然无法继续提问,教师可以直接给出一个例子,并自问自答这个问题,以启发幼儿的思维。
3、主持者想到的人货物要贴近生活的,参与者熟知的。
4、当幼儿遇到阻碍时,教师要对前面发问过的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幼儿简单的推理思维。
活动反思:
《猜猜我是谁》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一部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人物背面头部写生和线描写生方法的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体验不同发型所展现出的头发美感,并学习如何写生背面人物头部。
通过“猜猜我是谁的”娱乐游戏活动,本课将利用观察、综合欣赏和教师演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我们还将重点培养学生们的'细致观察习惯,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且培养他们的探究合作意识以及线条造型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分为四个基本环节:游戏导入、引入课题;探究学习、引导激趣;了解基本步骤、大胆作画;交流感受、欣赏评析。
这样的设计有以下优点:
1、成功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线条表现人物上半身背面形象。尽管学生之前接触过线描画,但他们画得不多,对于线条的变化、粗细、疏密、曲直等特点掌握有限。因此,在本课中,我注重线描画的人物画步骤和线条的运用,通过分析教师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线条的表现规律。在学生自己的作品中,他们可以看到丰富的线条变化,这也是我非常乐意看到的线描画中难以实现的效果。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先和学生一起玩猜同学的游戏,然后一起看背面照片猜同学。学生们通过猜测同学的服饰、头型、发型来推断他们的身份。接着,我引导学生猜猜教师背面的线描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整个流程的节奏明快,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作品展评时,我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沿轮廓剪下来,并粘贴到课前准备好的大图片上,形成了新的作品形式。这些新的作品看起来就好像许多人在参观画展,学生们同时感受到了两种不同形式作品的诞生,他们都感到非常开心。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的点评、互评、自评,我使课堂保持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尽管学生的作品有差异,但都能体现出学生的用心之处。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主人"的角色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自主设计、尝试、总结和调整。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并帮助他们提炼、升华认识,培养良好的美术自主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增加悟性和独特精神。然而,在上这节课时,学生的"主人"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说了算,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其次,教学细节方面有待改进。例如,在示范时,我之前准备好了投影仪,但在示范的过程中却忘记了看投影,导致我的作品有点偏台,并且挡住了一些画面。如果我在示范时抬头看看投影,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再次,前面的内容花费了太多时间,导致学生练习的时间变得有限。有些学生画得非常好,可惜因为时间不够,无法展现出来,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请将以上内容修改成原创的,并
为了弥补这些缺点,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理论水平,并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我还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以便与学生一起共同成长和发展。在未来,我将不断努力,争取成为一位更好的艺术教育者。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
活动目的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型的太阳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活动内容
实验太阳灶
活动准备
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
活动设计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90°,各留5厘米,减去多余部分。
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拿一根细竹签,削尖两头,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装置放在太阳下,调节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竹签长度要耐心调节,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后记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太阳灶的初步原来,学生的探究热情十分高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篇(精华)05-23
青岛版科学教学设计12-17
小学教学设计04-21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06-15
小学科学教学教案02-21
小学科学的教学反思04-18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1-2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30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