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周长》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五册教科书第616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感知并认识周长的含义
2,会正确测量和计算物体的面和平面图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
【教学准备】
绳子一根,3张练习纸,树叶一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出示上赛道图
师:(出示课件F1赛车录象)这是什么比赛 (赛车)这是世界上最快的赛车比赛,也叫F1。每年F1都会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一次比赛,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赛道,(出示赛道图以及赛车跑的路线)刚才就是赛车在这个上字形赛道跑了一圈的路线,我们再来看一遍。(重复演示)这一圈的长度就是这条赛道的周长。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二、周长的含义
1,摸一摸
师:这是我们的数学书,我们从这一点开始沿着它的边线摸一摸,这一圈边线的长就是这个封面的周长(师示范)
师:你会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吗 拿出数学书,我们边摸边说:这一圈边线的长就是封面的周长。谁来摸给我们大家看。
(3个学生动手摸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要边摸边说:这一圈边线的长就是封面的周长)
师:你还能摸出哪些面的周长 摸给你的同桌看一看。(生自由活动并与同桌交流,师指导并请指导过的学生回答)
师:谁能介绍一下你都摸了哪些面的周长 指给大家看看。
(生起来一边摸一边说,这一圈边线的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3个同学,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2,描一描
师:刚才我们一起摸了一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哪里,你知道吗 (出示课件)
打开书到62页,拿出笔描一描。(学生动手描在书上)(或者拿出1号纸)
好了吗 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位同学完成的情况。
(描好边线后,课件演示隐去中间部分)
三、周长的计算
1,算一算
师:那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在哪里,你知道吗 (出示课件)
它们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厘米呢 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同桌两位同学可以商量商量。
师:有结果了吗 (学生汇报)
(回答一:可以用线围一围,再量一量。师:可以吗 (可以)。嗯,是个办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
回答二:可以用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算一算。师:这个办法好吗 好,我们就按照这种办法先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
(学生操作)
师:谁来汇报一下左面三角形的每条边各是多少 (如果有不同数据,老师拿把尺量一量,统一数据)右面的平行四边形每条边各是多少 (老师应指着屏幕上图形问)
师:这些图形每条的长度我们都知道了,那它们的周长会算了吧,大家动手试一试。(学生计算)
师: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你是怎样算的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是怎样算的 有没有不同的算法
师小结:像这些图形计算周长时,可以先用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计算出周长。
2,师:那么要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是不是也一定要用尺量呢
生:不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已经写了一个格子的长度是1厘米。
师:请你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学生完成作业纸)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生:周长是16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每条边占了四个格子,就是4厘米。四条边一样长,所以44=16厘米。
师:说得真好,在计算的过程中还能灵活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简便计算呢。
师:那么另一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周长是26厘米。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看它有六条边,把六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一共是26厘米。
(师:好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把下面这条边移上去,把左边这条边移到右边。这样就只要算一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就可以了,它的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周长是26厘米。
生:可以把这个图形分成两部分,左边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右边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再把它们合起来,但是中间这条边算了两次,所以要减去。结果算出来,周长也是26厘米。)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计算周长的方法,真了不起。
师:孙老师带来了一片树叶,你们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吗 我们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呢 (不能)那怎么办呢 同桌同学先商量商量。(同桌讨论)
师:有办法了吗 (个别交流)
师:听明白了吗 谁再来说一说。
师:我也明白了,我们可以先用绳子沿着它的边线围一围,再把这段绳子拉直,量出绳子的长,这段绳子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边说边电脑演示)
师:这片树叶的周长大约是8厘米。
师强调:看来有的图形的周长可以直接用尺量,有的可以用一些工具来量一量。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五,生活中的周长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量一量生活中一些物体面的周长吗 在教室里选择你喜欢的面用适当的方法量一量,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你在测量的过程中假如需要的话可以到老师这来借。希望每个同学都能量出你喜欢的面的周长。开始。
(师下去指导,生测量后回答:我量的是表面的周长,是厘米)
师:看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还真多,你想去更多地发现它们,探索它们吗 想的同学起立,好,同学们。
六、练习第二,三,五题
反思:认识周长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并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反观教学过程,旨在突出以下几点:
(一)让儿童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感知周长,形成概念。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指一指,剪一剪,画一画为中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熟悉,亲切的背景中自然地感悟周长的含义,探究周长的求法。课的一开始,通过指小叮当头像的边线,让学生充分感知物体周长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剪下头像,再次感知图形周长的含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需求。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因此,课的结尾,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选择生活中最感兴趣的物体进行实际测量。这样,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儿童在优化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本课安排了感知和操作两个层面的活动。第一层面是感知层面的活动,这里分为两次层次,先通过教师范例和学生自己举例让学生充分感知,为过渡到抽象的符号性奠定坚实的感性基础。接着,通过迁移类推让学生自己描出平面图形的边线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这样,帮助学生从实物到平面图形建立完整的周长概念。第二层面是操作层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想法求出一个五角星,一个硬币,一张名片的周长,让学生自主探索方法,然后让学生汇报各自的发现,在多种方法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生活中探究,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应用,在活动中创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活动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
纵观整节课,我感觉最遗憾还是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工具求出三种图形的周长,虽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优等生控制着整个局面,中差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结合具体情形,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
2、小胖要减肥,爸爸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让他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观察图1同学们要认真的看小胖是怎么运动的)
3、他跑对了吗?
4、图2第二天这回跑完一圈了吗?
5、图3第三天让我们陪着小胖一起跑,好吗?伸出小手,一起出发、一起喊停,预备出发。(学生结合老师的演示手势比划,齐声喊停)
6、指出:围着操场跑一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板书:一周。)
结合图2来说一说怎样就够一圈?(不是封闭图形)强调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这个操场的一周有多长呢?为此小胖的爸爸进行了测量,我们一起去看看。
(直道90米、弯道110米、直道90米、弯道110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4、说说你对周长的理解。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认识一圈就是一周。
二、量算结合,理解“周长”
1、自主探究。
现在老师带来了许多的物体,呈现实物叶子、三角板、数学书、钟,想一想他们的表面有没有一周?
请小朋友们打开练习纸,用水彩笔把一周画出来。想象一下这些物体只留下一周的`边线回事什么图形?
操作演示,出示个图形的变相(保持原图形状)
师:好,请大家停一下、咱们看看哪一个组坐得最好。瞧他们小组做好了,反应真快,咱们大家要想他们学习啊!
师:来,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法?
树叶表面:三角尺:数学书封面:钟面:
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他的周长。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
2、增加干扰,强化周长。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3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2课时: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显示生活里的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物体的边线。
1、出示一面无边框圆形镜片
师:这是一面镜子,老师每天早上用它的时候都是这样拿的(演示手势)很小心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镜子是玻璃的,没有边框,易划手。)
那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解除这个麻烦呢?
我也想过给镜子镶一道金属边框,可我怎么知道这个边框倒底要多长? (可以用软尺量一下。)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量哪里吗?
点名指一指边线,如果学生指着边线上的某一点,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刚才所指的,其实就是这个镜面的边线。
2、(出示数学书)师:你能指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在哪里吗?引导学生指的方法(从某一个点出发,沿边线绕一圈,回到起点)
谁再来指一下三角尺的边线?生指,师生指。 同桌互指三角尺的边线。
3、出示想想做做2
师: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大家任意挑两幅图描出它的边线。
学生独立描出第二题图形的边线,并相互交流。
师选取两位同学的作业做对比,指出画时应贴近边线画。
二、认识周长
1、(出示例题图)
师:儿童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在哪里?谁来指给大家看。
指名上台说一说、指一指,动态画面演示出游泳池池口的边线。
师:游泳池池口的边线的长也叫游泳池口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游泳池口的周长?指名说,互相说。
2、刚才我们所指的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的`长其实就是什么?(课件出示。)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3、你还能指出这是什么的周长吗?谁来边指边说。
三、测量计算周长
1、(出示一片树叶)师:你能指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课件演示)树叶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到用工具去测量,再追问:你们想用什么工具,怎样测量?
指名讲解测量方法。(用线围周长,作记号。再用尺量线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师说明:选整厘米数)
分组操作
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师辅助。(注意:起始点,并要贴近边线量)
指名讲解测量方法。(用线围周长,作记号。再用尺量线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师说明:选整厘米数)
分组操作
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师辅助。(注意:起始点,并要贴近边线量)
2、(出示试一试左边一图)师:这个图形的周长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测量工具?为什么?能一下子直接测量出周长吗?那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每条边的长度,课件出示每条边的长度。)
追问:知道了每条边的长度后,该怎么得出周长? 指名回答计算方法。
然后独立测量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
小结明确:一个多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
四、拓展提高
1、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方法。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4
一、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图形、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画家,他画画可有点特别!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他的作品吧!
〈多媒体演示:小画笔勾勒出乒乓球拍的轮廓〉
师:猜猜,他画的是什么?
生:乒乓球拍
〈分别演示:手机、国旗的轮廓〉
请学生发挥想象去猜测。
小结:刚才小画家沿着这些物体所画的长度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周长(板书课题)
二、实践中理解周长
1、理解封闭图形
师:谁听说过“周长”,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
师:我们看看课本41页是怎样介绍的。
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质疑:这里好象有个词不常见?
生:封闭。
师:谁能解释?
生:四周都不漏缝的
师:那么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呢?
三、探究中体验测量方法
1、创情境
师:这段时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忙着干什么呢?
生:做操……
师:小动物们也和大家一样忙着锻炼呢?
〈多媒体演示:小动物们绕图形一周跑一圈〉
师:怎么同时到达终点,那么他们跑得一样快吧?
生:……
师:我们要看谁跑的路最长,也就要知道哪种图形周长最长,我们可以测量一下,可这些图形我们要怎样测量呢?
生:可以用线、用尺。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图形的周长评出冠军。
2、量周长
师提出合作要求:每个小组长的信封里有这些图形,每人选一种图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绳子,你们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法测量。量的过程中有不满整厘米的可以选择接近的.整厘米,最后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
对照测量结果,承认误差。
师:谁的周长最长?
生:长方形
那么青蛙就成为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是苏教版义务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测量及计算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在认识周长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拓展学生想象的思维。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组织有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说一说下面图形其他边的长度。
24厘米2厘米
厘
米
(一)创设情境,认识周长
1、认识边线
(1)谈话:秋高气爽,小兔子们准备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呢。
引导:比赛的规则是草地的边线跑一周,最先跑完的获奖。(板书:边线一周)这里的一周是什么意思?边线又是指什么?
师:同学们,仔细看,比赛开始了!
(比赛规则:每只小兔沿着草地的边线跑一周,最先跑完的获奖)
提问:看清楚了吗?哪只小兔子能得奖呢?为什么?
指出:第三只小兔子能得奖。第一只跑的慢,第二只跑的路线不符合规则,而第三只从这一点出发,沿着边线跑,又回到了这一点,这才是沿边线跑了一周。它跑过的路线,就是草地一周的边线。(板书成:一周边线)让学生集体说一说:一周边线。
(2)丰富感知
让学生了解“想想做做”第一题题意
要求同桌相互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并说说要怎样指。
交流:指名学生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注意指导学生指正确,说明白)
说明:(比划演示)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要从边线上一点开始,沿着封面的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这一点,经过的路线就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
让学生依次指一指课桌面和三角尺的一周边线。
交流:指名学生分别指一指课桌面、三角尺的一周边线。
2、认识周长
(1)描述概念
出示三张书签
引导:你能指一指每张书签的'一周边线吗?
让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一周边线。
指名学生(演示)指一指书签的一周边线。
追问:刚才大家指的都是书签的什么?(一周边线)
指出:一周边线有长有短,这里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书签的周长
(板书:一周边线的长=周长)
(2)深化认识
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描出一周边线。
交流:展示学生描的一周边线,检查一周边线描得是否正确。
追问:这里每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是它的什么?
强调: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补充: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周长)
互动:请你在题里任意选一个图形,把它的周长指给同桌看一看。
(二)测量计算,加深认识
1、出示例2的三角形和四边形,你能知道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吗?请你想办法解决,算出周长写在图形下面。
学生测量、计算。
交流: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你又是怎样知道四边形的周长的,是多少?
提问:算图形的周长,为什么要先测量每条边的长,再相加?
小结: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所以把一个平面图形每边的长相加所得的长,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周长。
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树叶。
引导: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树叶的周长是多少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看看哪位同学最先想到办法。
交流:你想到了什么方法?(围一围,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用围一围,量一量的方法,测量出你们手中树叶的周长,并把周长写下来。(学
生操作)
师:你们树叶的周长是多少?为什么这样测量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
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紧沿边线围号,正好一周,拉直再量)
师:我们围一围,量一量得到的长度,就是围成树叶一周边线的长,是树叶的周长。
3、小结:学到现在,你知道周长指的是什么了吗?要知道一个平面图形或者物体面的周长,你有哪些办法?
指出:通过指一指、量一量、算一算。我们知道了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要知道周长,可以把围成图形每条边的长相加,也可以用线围一围、量一量。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能算出它们的周长吗?计算时想想可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学生独立计算周长。
交流:每个图形的周长是怎样算的,周长是多少?
注:板书算式,注意比较不同的算法,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计算周长,就是求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计算时,可以根据每条边长度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灵活地计算。
2“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每个图形的周长指的什么?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指一指。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多少?能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吗?小朋友独立想一想。
让学生计算周长,分别指定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图形。
交流你们小组是怎样计算周长的。(引导说明怎样想的)
指出,根据条件灵活的计算周长,可以使计算简便。小朋友以后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想,图国有更合理的方法,尽量采用。
3思考题
一片长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小鼹鼠和大象要分别绕A、B两块草地跑一圈,他们跑的路谁长呢?
师:觉得小鼹鼠跑的路长的举手,觉得大象跑得路长的举手?
提问,小鼹鼠和大象跑的路线分别是什么?他们的路线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
他们跑得路谁长呢?
(四)全课小结
1、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2、布置作业。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结合事物或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一些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突破方法:在“围一围”“议一议”“量一量”“试一试”等实践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
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突破方法:
在具体活动中,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法:
迁移类推、动手实践和观察法。
学法: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帕、树叶、线、直尺。
学习准备:
树叶、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教师讲述《新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第一次赛跑,小兔子由于过于骄傲和轻视对手意外的失败了,这一次它决定要认真的和小乌龟重赛一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课件播放《新龟兔赛跑》的动画。(小兔子沿着跑道的外圈跑,而小乌龟却沿着跑道的内圈跑,小乌龟再次胜出。)
教师:小乌龟为什么能再次取得胜利?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有的同学说小乌龟跑得路比小兔子短一些,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
感受周长:
请学生小组合作在老师发给的跑道图上用红笔描出小乌龟的路线,再用蓝笔描出小兔子的路线。
教师介绍:小乌龟跑步的路线是图中跑道内圈的周长。
小兔子跑步的路线是图中跑道外圈的周长。
(教师顺势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围一围
(1)(出示手帕)师:看看老师手里是什么?
生:手帕。
师:对,老师觉得这个手帕不够漂亮,想让手帕变漂亮些,于是要给它镶上花边,你知道该镶在什么地方吗?哪位同学能上来告诉老师,帮帮老师的忙。指名上台指出:花边应镶在手帕边沿。
学生上台演示。
师:同学在镶花边的时候,刚好围了手帕的一圈,一圈呢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一周。老师现在把同学镶的花边用线画出来。从这一点开始围手帕刚好一周回到原来这个点上,这条线的长度就是手帕的周长。(教师课件出示:围手帕一周的长度就是手帕的周长。生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看到书上例1,动笔画出桌布的周长。画好之后,同桌互相检查。
(2)(出示树叶)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树叶)谁来指出它的周长?
学生上台演示。
师:说说你是怎样围的?
生:我是从树叶这点开始沿着它的边围一周。(教师出示课件围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生齐读一遍。)
2、启发联想。
我们刚才指了指手绢、树叶的周长,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面的周长,能用电子白板上的话来说一说吗?
生1:围课本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本的周长。
生2:围水桶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水桶面的周长。
生3:围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桌面的周长。
……
3、摸一摸。
师:我们用手指了周长,那同学们我们能摸一摸周长吗?
生:能。
师:同学们刚才说到课本封面和课桌面的周长,那你们能试着摸一摸它们的周长吗?(教师板书:摸)
师:课本封面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
师:手帕是什么形状?
生:正方形。
师:这些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它们,可以概括为?(图形)
那也就是说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图形哪些是它的周长?
师:为什么第一个和第三个不是它的`周长?
生1:第一个图形围多了。
生2:第三个图形没有围满一周,也就是围少了。
师:围图形周长时,一定要注意是围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4、量一量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怎样测量物体的面的周长呢?那现在请拿出你们准备的树叶、直尺、线,同桌齐动手量一量树叶的周长,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量的?
同桌交流合作。
指名汇报:
生:我量出的树叶周长是26厘米,我们先用线围树叶一周,再用直尺量线的长度。
请同学们看到书上例2。
追问:刚刚我们量了树叶的周长,那你能想办法量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
(1)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2)演示交流。
(3)代表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先量了每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知道它的周长。
生2:我们是用线直接沿着长方形的边围了一周,再用直尺量出线的长度,就知道它的周长。
5、试一试。
动手比较图形一和图形二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8页“课堂活动”。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内容?
生:周长。
师:什么是周长?
生: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在围图形的周长时,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只围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
圆形实物、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边线。
1、认识边线。
我们学校最近正在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准备在校园一角开辟一块花圃,(出示花圃,为了让花圃更美丽,准备给它围上一圈白色的栅栏,你觉得应该围在哪里呢?指名2-3人说。(围在花圃的周围或者是边沿)
请你上来指一指,好吗?你们同意吗?
同学们的意思就是沿着花圃的边缘来围栅栏。边说边演示课件。(花圃的实物隐去,显示花圃的平面图形,同时显示红色轮廓线)
我们就把边缘上的这条线叫做它的边线。这圈红线表示的就是花圃一周的边线。
板书:边线。
2、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一指这片树叶一周的边线吗?指名一个人指。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边说边摸),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数学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
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
3、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圆,三角形,不规则图形,四边形)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
在这几个图形中你最喜欢描哪个?说说为什么。(从学生的中引出边线是有曲有直的,有长有短的。)
板书:曲,直,长,短
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周长的知识。
板书:周长。
二、计算图形的周长。
1、在刚才我们所描出的几个图形当中,你能说一说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吗?五边形呢?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学生自己独立测量计算,在练习纸上列式。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同学拿练习纸上台来说。
提问: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长的?(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
那剩下的两个图形你们怎么没有选择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呢?请你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同座位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方法:1.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还可以用其它的软的材料代替绳子。2、在圆形物体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然后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请你上台来演示自己怎么量出圆形的周长的。
板书:(围,滚)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3、P62/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长。(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学生的算式)适当方法。
4、P62/5刚才的几个图形已经直接告诉你边长,让你求周长的,同学们想得都很好,现在这里有两个图形你能直接告诉我它的周长吗?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
课件。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课件出示(树叶。甲虫) 问:这是什么
让学生仔细观察:它在树叶上是怎样爬的 沿着什么路线爬的 (树叶的边线)
请问: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又叫做树叶的什么 (周长)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认识周长
1、下面老师先带同学们到儿童游泳池去看看(课件出示游泳池图片)
谁愿意上来指出池口的边线 它是从哪里到哪里 刚才这位同学指出池口黑色边线的长也就是池口的什么 (周长)
其实,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看,出示数学书。
2、让学生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举例:你还能指出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 (如桌面,三角板等)
3、刚才同学们指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老师还有一些平面图形,你能描出它们的边线吗 请你描一描。
有谁愿意把你描好的`边线展示给大家看看。(展示学生作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你们描的这些图形边线的长其实也就是这些图形的什么 (周长)
那么谁愿意上来指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评析:把对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分解为认识边线,认识周长两个阶段,并创造性地把对边线的认识融于学生熟悉的儿童游泳池,数学书,课桌面之中,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丰富的感知过程。并通过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等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探索活动中充分地实践着,思考着,感受着……如此丰富的感受之后,周长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周长,那么老师现在想知道一些物体的周长。
4、出示树叶。
老师想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 你有什么好办法 指名说(课件演示测量方法)谁来说说我们在用毛线测量树叶周长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物品开始测量,并记录下来。
指名汇报。
刚才同学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测量出物体的周长,那现在我想知道这张明信片的周长。你有什么好办法 (指名说)
师:像明信片这样规则的几何图形我们可以直接用尺子量出边长,再算出四条边长的总和就可以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评析:课堂的生命活力体现在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如何测量树叶,纸牌和明信片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
计算图形的周长。
乌龟给我们准备了一些规则的图形,请看,它还细心的给我们量出了每条边的长度,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形的周长。
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快知道这个图形的周长 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小结: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由此可见,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探讨不同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通过刚才的比赛,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是聪明爱思考的好学生,所以老师想出了一道比较难的题目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1、老师这里 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 老师把第2个正方形剪掉一个小正方形,变成了这样,它的周长应该从哪儿到哪儿呢
2、请问:现在这2个图形的周长还一样吗 (指名说)看来同学们的想法不一样,下面请同学们取出这两个图形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 (周长)其
实周长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欣赏短片: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谈话: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评析:本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安排了"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片欣赏,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使学生对周长的理解进一步得到深化,学习数学的情感也由此被进一步激发。]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物体的表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
4.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数学思想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线、直尺、皮尺、树叶、课件 预习:
内容:数学书45页。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个子小小的、力气却大大的,能举起自身重量100倍的物体,被称作动物界的大力士,你们能猜到它是谁吗? 生:蚂蚁。
师:同学们太棒了!它就是小蚂蚁淘淘,快跟淘淘打个招呼吧! 生:淘淘好!
师:今天这节课淘淘就和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自学提示
1、描一描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5页,请你用彩笔描一描这片树叶和数学书的边线。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描的`?
2、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把书打到45页,开始自学上半部分内容 学生汇报交流
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任何一个物体,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边线,如摸一摸桌面的边线、文具盒的边线。
辨一辨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
(二)、量一量。怎样能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
师:淘淘知道你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可是它还想知道自己爬树叶和数学书的封面到底爬了多少厘米?该怎么办?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议一议:
1、可能有哪些测量方法?你们准备用哪种?
2、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小组内如何分工? 做一做: 实际测量,师巡视。 说一说:
1、使用了什么测量方法?
2、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指2名学生汇报。
(三)数一数。
淘淘看咱们班的学生这么积极地想办法,它也想像咱们一样学得更聪明,于是它开始积极地想办法,它看到了三个图形,想知道它们的周长,可是淘淘学奸了,它没爬也没量4,却知道了它们的周长,你知道为什么吗?仔细观察。它能数出来,你们能数出来吗? 学生独立数一数,然后交流你是怎样数的?
三、巩固练习
1、蜗牛奇奇看大家学得这么好,他也来走一走,你能将他们走的路线画出来吗?练一练第一题
2、淘淘看大家这么聪明,他又带来了一道题,想考考大家,练一练第二题。
3、淘淘很佩服我们同学们算得又对,学得又快,它很高兴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因为这样它也能变更聪明!于是它高高兴兴地请来了4个好朋友一起跟你们学习,这4只小蚂蚁想分别绕着下面的图形走一周,他们走的路线一样长吗?
四总结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 2.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卡片,圆形的钟面卡片,国旗的卡片,蝴蝶标本等。
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标准五角星、圆形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
(一)谈话引入
课始,教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引入“周”字,并板书:周。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二)揭示课题
师: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密切相关。(教师把树叶、国旗卡片、钟面卡片、蝴蝶标本及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标准五角星形的卡片贴于黑板)
揭题: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三)猜测,探索
师:猜猜看,这些图形的周长有可能会跟“周”字的`哪种意思有关?生推测:与“周围”“一圈儿”这种意思有关。
师:那么,照大家的这种理解,树叶的周长应该是指它的?请学生在实物上指出。
(四)归纳认识
师:这些图形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自己的周长。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试一试!
生1:比如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它三条边的长度。生2:周长是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加起来。
生3:像圆形,没有直直的边,它的周长就是它一周的长度。
二、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师:你有信心测出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二)渗透要求
师:老师为每人都准备了如下一张“智慧小手测量单”,先看一看。
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叶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引导:这里有好多活动是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你可以找个搭档,共同完成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你现有的学具和测量工具完成这些活动,并记录下数据。比一比,哪些搭档配合得默契,完成得更多!
三、交流小结,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你通过测量和探索这么多图形的周长,又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1:我发现有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时不用测出它所有边的长度,只要测出一部分就行了。比如:五角星,它的十条边都一样长,只要测出一条边的长度,让十个一样的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长方形的周长,不必将四条边的长度都量出来,只要量出一条长边、一条短边就知道其他的边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3:我发现圆形的周长很难量,用直尺不行,我们用线绕它一圈儿,却发现稍微用点力,线就拉直了,很不容易测量。
四、总结激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教师小结: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更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时,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还从这些活动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真不简单!这与你们每两个搭档的团结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是概念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引入新课“新”。妙用“周”字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上也能用到“汉字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同时有效利用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为理解“周长”的含义打下基础。
2.活动设计“新”。教师在让学生自主体验“周长意义”的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测量活动,其中有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有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树叶的周长等;还有头围、腰围等的测量活动。整个活动中,教师完全放手,使每个测量活动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动脑的全新的探索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
3.学习方式“新”。本节课中,自主学习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学生自主理解“周长”的意义,自主测量图形的周长,在测量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合作,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培养。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和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难点: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感受周长
同学们都有在操场上跑圈的经历,如果,我想跑一圈,该怎么跑
生:……
哦,选好起点,从起点出发,跑一圈回到起点,这就是操场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操场的周长。(板书:周长)
这有一片树叶,有3只小甲虫,沿着树叶爬了一圈,仔细观察,谁爬的距离才是树叶的周长
(课件演示)
生:第1只……
为什么第2只不是(不够一圈)
为什么第3只也不是(超过一圈)
二,动手操作,体验周长
刚才我们找到了操场,树叶表面的周长,你们还想了解哪些图形的周长呢
生:长方形,圆形,……
请你看看你的周围,什么东西的面就是长方形的
生:……
拿好你的书,请你摸一摸,指一指它的周长。
学生体验
门的面也是长方形的,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
学生上台指
你能指出黑板表面的周长吗请你来试试。
学生上台指
为什么黑板这条线段你不指呢
生:它不是……
(课件出示长方形)哦,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板书)
“围成”是什么意思
生:封闭。
(课件出示正方形)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
学生上台指。
正方形的周长是
生:围成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
(课件出示三角形)那三角形的周长是
生: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总长。学生说老师指。
(课件出示一组图形)这么多图形,一个一个说太麻烦了,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它们的周长
生:围成图形所有边的总长。(板书)
什么是周长学会了吗吹牛吧!
那我来试试,这有几个图形,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课件出示)
学生辨析
三,探索办法,测量周长
认识了周长,现在我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我该怎么办
生:用尺子量。
量几次呢(3次)
再把3次的结果加起来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长方形呢它的周长,你觉得要量几次呢
生:4次
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生:2次
为什么可以只量2次呢
生:它对边相等。量出一条就知道另一条的长度了。
你们听明白了吗
如果是正方形,最少量几次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生:1次
为什么
生:四条边一样长。
像这些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用尺子量,那有的边不是直的,(课件出示圆形)我们怎么办
生:用软尺,用绳子围……
这些办法真不错。不能直接量的,我们可以借助别的东西来量。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周长,你觉得你学得怎么样……想不想继续挑战自己
(课件出示思考题)想一想,下面这个图形量几次就能知道它的周长
生:……
(课件演示)刚才他说的方法就是……,瞧!移完以后,这是个什么图形呢
那我们可以量几次就知道它的周长了呢
下课。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周长”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对于“周长”的教学应在学生探索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图形,通过观察与积累,充分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同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围、量、算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彼此交流,测量、计算一个图形周长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活动中巩固对周长的认识,发展数学思考,并为下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研究进行准备。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而且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因此我让学生在“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案《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周长的含义。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会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直尺、细绳、树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受周长
1.播放动画,感知“一周”。
引导学生说说金龟子是怎么爬得?
生交流后,师板书:一周边线
2.指一指,初步体验周长
“书空”,画一画金龟子走的路线。
板书:周长
3.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构建新知
(一)提供实例 认识周长
1.师出示儿童游泳池
让学生指出游泳池池口的一周边线。
完整的说说什么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
2.找一找,感知具体物体表面的'周长。
生举例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从实物到图形,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
3.出示课本62页的第2题,让生描一描
举反例,深化理解周长的概念。
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
( )
让生辨析
师小结 板书:封闭图形
(二)测量、计算周长
出示一个三角形和一片树叶
生测量、操作过程
展示汇报后得出方法。
三、巩固深化 拓展提伸
1、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课本62页的第5题
2、播放课件(比一比:谁走的路线长)
四、总结评价 完善认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及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树叶,毛线,练习纸
一、情景引入
孩子们你们去过图书馆?那里有很多好看的书,管理员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为大家准备了精美的书签,但是书签还没有剪下来,你们愿意帮忙剪吗?第一张:明确从边线剪。
第二张:告诉孩子可以从边线的任何地方开始剪。
第三张:一起剪
并引出周长的概念(板书)
二、找身边物体的周长
大家已经认识周长了,那能不能找找身边物品的周长呢?
孩子找,指周长。
三、描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用水彩笔描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拿出其中一个平面图形,象房子,并给它添上门,窗,来强化周长的.概念。
四、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帮我老师,告诉我这片树叶的周长呢?
小朋友想办法。
最后用毛线围一围,做标记,测一测,量出树叶的周长。
五、周长的加深练习
1、小正方形个数一样多周长可能一样可能不一样。
2、小正方形个相互不一样,周长也可能一样
3、长方形分成两部分,周长是一样。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4
课堂引领者:店口一小:姚炜
一、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图形、线绳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画家,他画画可有点特别!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他的作品吧!
〈多媒体演示:小画笔勾勒出乒乓球拍的轮廓〉
师:猜猜,他画的是什么?
生:乒乓球拍
〈分别演示:手机、国旗的轮廓〉
请学生发挥想象去猜测。
小结:刚才小画家沿着这些物体所画的长度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周长(板书课题)
二、实践中理解周长
1、理解封闭图形
师:谁听说过“周长”,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
师:我们看看课本41页是怎样介绍的。
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质疑:这里好象有个词不常见?
生:封闭。
师:谁能解释?
生:四周都不漏缝的
……
师:那么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呢?
〈多媒体演示:〉
师:这些图形中那些是封闭图形?为什么?
生:……
小结:像这样首尾相接起来的就是封闭图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多媒体同时演示封闭图形首尾相接的过程〉
2、指一指,从实物中找周长
(1)师生合作
出示钟
师:谁能指一指钟面的周长?
生指
师:你是怎么指的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是从这里开始绕一圈再回到这里。
……
指叶片、粉笔盒、数学课本表面的周长。
引导理解周长在面上
(2)生生合作
你能指出我们身边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吗?
师:下面请和你小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周长。
指的时候要注意首尾相接,说的时候要说清是哪个面上的周长。
学生活动,师:我们身边能指出很多周长,例如:操场上也有。
三、探究中体验测量方法
1、创情境
师:这段时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忙着干什么呢?
生:做操……
师:小动物们也和大家一样忙着锻炼呢?
〈多媒体演示:小动物们绕图形一周跑一圈〉
师:怎么同时到达终点,那么他们跑得一样快吧?
生:……
师:我们要看谁跑的路最长,也就要知道哪种图形周长最长,我们可以测量一下,可这些图形我们要怎样测量呢?
生:可以用线、用尺。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图形的周长评出冠军。
2、量周长
师提出合作要求:每个小组长的信封里有这些图形,每人选一种图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绳子,你们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法测量。量的过程中有不满整厘米的可以选择接近的整厘米,最后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
对照测量结果,承认误差。
师:谁的周长最长?
生:长方形
那么青蛙就成为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纵观本课,从周长概念的归纳,到圆形、三角形、月牙形、五角星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探究、归纳,再到课末的汇报小结,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新知、理解运用的过程,而教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去探究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的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一些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测量周长记录单
学生:直尺、软尺、线、纸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蚂蚁沿树叶边线爬行一周的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蚂蚁爬行的起点和终点在同一个点上,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
提出问题:在数学上,蚂蚁爬过的这一周的长度叫做什么呢?
教师顺势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利用视觉,感知周长
教学例1。
1.视觉感知桌布周长
出示情景图(例1左图)。
提问:想给桌边镶花边,你知道应该镶在什么地方吗?
指名上台指出:花边应镶在桌布边沿。
出示模拟桌布并演示镶花边,引导学生发现花边围了桌布一周,感受桌布的.一周。
指出: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
2.视觉感知树桩面的周长
出示情景图(例1右图),指导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提问: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你知道树桩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树桩面的边线,并指出:树桩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桩的周长。
三、触摸感知,联想周长
教学例2。
1.触摸感知,认识课本封面的周长
让学生观察课本封面,指一指课本封面的一周。
2.启发联想
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周长并描一描它们的一周。(如课桌面一周的长度是课桌面的周长、铅笔盒面一周的长度是铅笔盒面的周长……)
3.深化概念,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长方形及六边形,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并描一描它们的一周。
4.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认识: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5.巩固练习
运用周长的概念判断哪条绳子的长度是奖状框的周长。
四、动手测量,认识周长
教学例3。
1.小组内测量周长
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纸杯杯口的周长各是哪一部分的长,再讨论三角形、纸杯杯口的周长的测量方法,最后小组测量周长。
2.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测量方法及结果。
3.小结
五、全课小结,课外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智慧的人们利用周长来解决了不少问题,如:知道了自己的腰围,就可以买到合适的裤子……同学们,请用你们敏锐的观察力,在生活中找一找能用周长来解决的问题,想想解决方法,找找问题答案吧!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07-04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通用3篇)08-10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09-13
三年级《认识周长》教学设计06-28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5-19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6-21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8-17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12篇09-18
周长的认识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