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品读重点词句,联系故事中的具体事例来感悟人物的特点,读中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
3、感受故事魅力,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兴趣。
教学难点:利用“整合----对比”式阅读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捕捉文章的内在联系,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省时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又是一季夏天来,轻松愉悦的暑假来到我们身边已经十多天了,老师真的很想你们呢!同学们在假期里除了写家庭作业,你最喜欢做什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部动画片,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奥林匹斯星传》
2、看来同学们都看过这部动漫,那你们知道众神之神是谁吗?太阳神?海神?智慧女神?提坦神?
3、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提坦神。他创造了人类,同时仿造音神,使人类发出声音,而且交给人类知识和技术方法等。我们现在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普罗米修斯》的文章。
4、现在,老师还想为同学们介绍另外一个故事,《渔夫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复述故事。
1、齐读课题,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普罗米修斯》讲了普罗米修斯的什么事情?《渔夫的故事》讲了怎样的故事?)现在我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指明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三、《普罗米修斯》和《渔夫的故事》进行对比。
(一)抓住人物言行和心理,感受人物形象
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内容。现在利用“整合----对比”式阅读来学习这两篇课文,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捕捉文章的内在联系,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省时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普罗米修斯和渔夫有什么相同点或不同点?
接下来让深入读课文、先找出他们的相同点。
交流预设相同点:勇敢、智慧、无畏、坚强不屈
教师随机引导评价:现在把你对普罗米修斯和渔夫的评价写到黑板上来。你们说出自己的读书感受,但要联系故事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谈人物的特点。现在我们结组交流讨论,把相关的语句或段落画出来。
过渡一: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普罗米修斯勇敢和智慧这些特点。
生:“看到人间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的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从这句的“决心”一词可以看出他很勇敢。
师:你理解得很准确,说明你读得很仔细,请坐。
生:“当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空中驶过的时候,他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的车轮上,拿取一颗火星,带到人间。”太阳车的火轮喷着火焰,普罗米修斯不顾自身安全去采火种,他真勇敢!
师:你的见解很独到,说明你很有智慧!
生:从上面的句子里我还觉得普罗米修斯很有智慧,因为他自己没有火种,但他想到去太阳神的车轮上采取。
师:你的这种理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啊!这样说来普罗米修斯不仅有勇还有谋。
过渡二: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忍受各种痛苦,让我们读出文中普罗米修斯表明态度的那句话吧……
生:“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师情感范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你们从中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什么态度?
生:理直气壮!
师:我们试着读出这种情感。
师情感范读:“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 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勇敢无畏!
师:我们用朗读表达出这种情感。
师情感范读:“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你们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什么态度?
生:坚定、斩钉截铁!
师:试着读出这种坚定!
师:现在我们用朗读来感受普罗米修斯理直气壮、勇敢无畏、坚定、斩钉截铁的英雄态度!
生激昂朗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借助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强烈地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一颗赤诚之心。请大家读读文中具体描述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忍受痛苦的语段,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品味到了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的品质?
紧扣课文6、7、8自然段,通过情景创设、换位体验、融情想象和回环朗读等方式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痛苦”和“不屈”,从而积累语言,激发情感。
(1)出示第六自然段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教师: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划出语段中具体解释“如此”意思的语句: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通过男女生前后对比朗读,品味“尽管如此”前后语句的关系(转折),进一步感受“坚强不屈”。
教师引导师生进行朗读呼应:这是多么大的痛苦啊!
生: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师:尽管如此
生: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过渡: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我们展开想象,说说此刻的普罗米修斯在想什么?
生:“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师:这样的话坚定不移!这样的态度斩钉截铁!这样的人坚强不屈!我们从普罗米修斯的语言和行动中感受到了他的铮铮铁骨。
(2)出示七、八自然段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引读片段:普罗米修斯遭受的是怎样的痛苦啊?(读“这样”指代的内容)
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啊?——
教师补充材料:许多年来究竟是多少年?是一年两年吗?是十年二十年吗?据资料记载,是整整三万年!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普罗米修斯那颗永远不屈的灵魂!
回读:面对铁链锁身,面对风吹雨淋,面对鹫鹰啄食的锥心痛苦,回荡在他心中的依旧是那句惊天动地的话——
生:“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同学们,难道普罗米修斯献给人类的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不,你给予我们的,是声声不息的精神火种!
生:勇敢、坚强、智慧、博爱、无私坚强不屈!
师:这就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生:普罗米修斯!
过渡三: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那接下来我们又将从渔夫的身上感悟到什么道理呢?现在我们结组交流讨论一下《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或段落表现他勇敢,智慧这些特点。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好好体会体会。
生: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师:这是课文唯一一次对渔夫心理活动的描写,我们可以从中感觉渔夫此刻是哪种精神状态?
生:不再惊慌、害怕,而是沉着、冷静。因为他知道自己能与魔鬼较量的不是身体,而是智慧。
师: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吧。
师:还有哪些段落可以说明渔夫既勇敢又有智慧呢?
生:第16---25自然段。
师:这是通过对话写渔夫用智慧一步步战胜魔鬼的过程,我们现在通过份角色朗读来展现一下这段引人入胜故事情节。
生:分角色朗读。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渔夫说什么?
生:渔夫,你用自己的智慧战胜的魔鬼,真是了不起!
师:你巧妙的运用课文中泡泡里的话,说明你也拥有智慧。通过朗读,大家悟出什么道理吗?
生: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师:智慧就是力量,我们只有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智慧是我们成就事业,走向人生成功,完美人生的根本保障。
(二)、再次对比,找出不同点
回读课题,引领学生去寻找不同之处。
生:不同点:《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故事,而《渔夫的故事》是阿拉伯民间故事。
师:这些内容你是从何得知的呢?
生:每篇课文的最后都有资料袋,我从那里知道的。
师:你是个即好学又细心的孩子,值得大家向你学习!
师总结:无论是希腊神话还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都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的璀璨多彩的文化。我们今天学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读书时,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提出更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日积月累中,会逐渐增强自主研读,自主建构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利用暑期可以打开书籍,进入一个惟美的、神奇的世界,领略这些故事的魅力。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理解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二、教学达标
1、了解文学常识:
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表演开头:
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做用力拉鱼网状)
4、学生排练:
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学生表演:
每一对学生表演完,请同学来评价表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表演的同学引以为戒。找三对学生表演较好。
6、教师小结:
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三、开拓扩展
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
四、能力延伸
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
五、欣赏体会
动画片《皇帝的新装》中节选:“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加深对表演课本剧的理解。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8个)。
2.能正确朗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3.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4.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5.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线索,体会渔夫怎样战胜魔鬼的。
2.理解与运用本课新词。
教学难点:
1.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
2.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当你碰到令人恐怖的东西时会怎么办,是不是吓傻了呢?有一个渔夫,他碰到一个吃人的魔鬼,差一点被吃掉了。可后来他居然把这个魔鬼战胜了,大家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渔夫的故事》吧。
读书了解课文内容,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故事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害渔夫呢?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
3.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二、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渔(yú)yu锡(xī)xi撬(qiào)qiao魔(mó)mo耸(sǒng)song桅(wéi)wei啰(luo)唆(suo)sou吻(wěn)wen
2.交流思考的问题。
a.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b.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总结: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三、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情境(多媒体播放家门口渔夫和妻子的对话图):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2.情境(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
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四、作业
1.读读记记本课要求读记的词语。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民间故事特征
二、本文段落层次。
1、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描写渔夫捕鱼捞到一个黄铜瓶。
2、第二部分(从“隔了一会儿”至“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具体写渔夫同魔鬼的斗争过程。
3、第三部分(最后一节)交代斗争的结果。
三、细节描写分析。
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打开网——发现瓶
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纪——第三个世纪——整整四百年……
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
4、魔鬼的外貌描写: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四、课文深入分析。
a、渔夫天真地想说服魔鬼放弃杀人念头,说明了什么?
b、渔夫用什么方法最后战胜了魔鬼?表现了渔夫的什么品质?
c、魔鬼错把渔夫当作所罗门时而向他哀告,而当知道渔夫并不是所罗门时却凶想毕露,这说明了什么?
d、魔鬼再次求绕表现了什么?
五、小结本文寓意。
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善良、机智、勇敢,魔鬼邪恶、残暴、愚蠢。
2、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复述的方法,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一)游戏导入
师:在这个故事的单元,我们学习了寓言故事,接触了民间传说,深入了解了希腊神话,今天啊,我们将一起走进一篇阿拉伯民间故事。在走进这个故事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如果我说一句故事中的台词,你们能说出故事的名字吗?
第一个,芝麻开门。
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师:第二个: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生:阿拉丁的神灯。
师:最后一个: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生:渔夫的故事
(二)资料袋介绍
师:这些故事都选自《一千零一夜》,请你浏览资料袋,了解这部神奇的故事书。
生浏览资料袋
师旁白: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由264个小故事组成,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今天我们也将走进一个《天方夜谭》中的奇妙故事,它的题目是?
生:渔夫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来看一看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刚刚在朗读的过程中,想必你一定碰到了一些生字朋友,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它们吧。
PPT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们来带读。重点字:撒、散。
再读课文,梳理情节
师:看来生字的障碍大家已经扫除了,请大家仔细默读课文,边读边使用我们学过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出示PPT主要内容页,给出主要内容支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梯度地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
指名回答,边听边评价边板书:捞胆瓶、放魔鬼、杀渔夫、胜魔鬼
生:这个故事是讲渔夫在无意间把魔鬼住着的胆瓶捞了上来,而他救了魔鬼一命,魔鬼却恩将仇报,然后,最后还是渔夫以他的智慧压制住了魔鬼的妖气。
深入课文,辩论切题
师:通过总结主要内容,我们都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渔夫和魔鬼智斗的故事,在这场精彩绝伦的斗智斗勇中,你觉得渔夫和魔鬼谁更强大更厉害些呢?请你在文中找出依据,然后再与小组同学讨论讨论,开始吧!
(注:这一环节,以小辩论的形式使学生认识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在每个学生回答人物特点后,都要求其带着特点来读句子,并全班跟读,要带着感受读,读出感受来)
预设:支持魔鬼强大的一方可能会找以下句子:
预设1:魔鬼的外貌: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外貌凶恶)
预设2:知道所罗门已死的前后对比: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欺软怕硬)
预设3:魔鬼的自述: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自述凶恶)
预设4:魔鬼的动作: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法力高强)
预设5:魔鬼的谎言:魔鬼听了渔夫的话,就说:“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狡猾)
预设6:渔夫的评价:“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说谎呀!”(恩将仇报、下流无耻)
预设:支持渔夫强大的一方可能会找以下句子:
预设1:善良、好心:“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杀我?”
预设2:聪明、自信: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预设3:机智(明知故问):“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预设4:机智、果断、勇敢: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就立刻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
预设学生会回答:渔夫他很善良、好心、聪明、自信、机智、勇敢、镇静、智慧、果断、谨慎、耐心。
师:大家对魔鬼和渔夫的认识真深刻!魔鬼这样厉害,可是还是败在了拥有智慧的渔夫手中,说明啊,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同时,这个故事还通过魔鬼的失败告诉我们,正义终将会战胜邪恶,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让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全文最精彩的片段16-25自然段吧,女同学读渔夫,男同学读魔鬼,只读对话部分,要带着刚刚的体会来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生分角色朗读。
学会复述,清晰明了
师:大家读地真好,把渔夫和魔鬼的语气表现地活灵活现的,那你能不能把这个的故事也将给别人听呢?下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复述小锦囊,你可以参考这两条锦囊妙计来复述这个故事给同桌听,可以只复述故事的一个片段,也可以复述全文。
指名复述,请学生点评,再要求下一个复述的学生有所提高。注意要讲清楚来龙去脉。
发散扩展,堂上练笔
师:某某同学复述的真好,但我有个疑问,请你看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渔夫真的把胆瓶又扔回大海里了吗?
生:扔到海里了
生:没有
师:看来这个故事有个开放性结尾,那老师请你来做小作家,想一想魔鬼会怎么回答渔夫,渔夫又会怎么做呢?请你大胆想象,把这个故事接着写下去。
生在本子上写,下去巡视,择优分享。
结束语:看来呀,大家的续写都给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到的道理和方法,那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捞胆瓶智慧无敌
放魔鬼渔夫:机智、勇敢
杀渔夫魔鬼:凶恶、狡猾
胜魔鬼邪不胜正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故事。
2.认识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体会渔夫的智慧和勇敢,明白拥有智慧的重要性。
4.激发学生阅读《一千零一夜》等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
分析渔夫和魔鬼的形象,体会渔夫的智慧。
2.难点
理解渔夫的智慧在故事中的具体体现。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渔夫和魔鬼的头饰。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一段有关海洋和渔夫捕鱼的动画片段,引起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在大海深处会有什么神奇的故事发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渔夫的神奇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解决。
2.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感悟
1.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渔夫和魔鬼的语句,思考他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2.小组讨论,交流分享。
3.全班汇报。
渔夫:冷静、聪明、勇敢。
魔鬼:凶恶、愚蠢、贪婪。
4.重点分析渔夫战胜魔鬼的过程,体会渔夫的`智慧。
(五)角色扮演
1.请几位同学分别戴上渔夫和魔鬼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精彩对话。
2.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复述故事
1.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试着复述故事。
2.先在小组内复述,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
(七)拓展延伸
1.介绍《一千零一夜》,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的经典故事。
2.假如渔夫第二次又碰到了魔鬼,会发生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
(八)总结作业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渔夫:冷静聪明勇敢
魔鬼:凶恶愚蠢贪婪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6
课时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从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能力。
教学程序:
一、巩固预习
1、让一名平时字词掌握较差学生上黑板列出本课需掌握的字词:
(生书写)
撒撬弥桅唆吻
指名一生写出字音,师生共同正音。
2、解词:笑逐颜开
恩将仇报
堂堂
二、解题启思
1、文章选录于那部著作?你对这部作品的知识了解多少?
生:选自《一千零一夜》。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谭》,“天方”是指阿拉伯地区,“谭”通“谈”。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公元8世纪至16世纪阿拉伯的器的风土人情,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2、课文为什么不改为“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生:因为文章是从渔夫的活动展开的。
三、梳理情节:
1、抓渔夫心理变化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
渔夫在打渔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经历了一次最严峻的人生考验。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生死攸关的困难,渔夫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讨论,并领会情节的曲折性。
生:渔夫先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鱼时,捞到一个可卖十块金币的胆瓶,解决了生计问题而高兴。当他遇到了凶恶的魔鬼,内心无比害怕之后,又镇定下来,按自己的计划骗魔鬼上钩,这里应是自信的。最后,渔夫处置凶暴的魔鬼的`态度果断而坚决,从不受魔鬼的诱惑。
板书:喜悦
害怕
自信
果断
情节曲折
四、研习性格
1、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形象个性。
提示:你现在正扮演谁?缩短本人与文中角色差距。
2、课本剧表演:渔夫与魔鬼的斗争过程。
演员——魔鬼:魏礼伟
渔夫:刘见乐
道具——面具2个、马夹、风衣内衬
舞台监督——杨绿野
音响——魔鬼进出场模拟录音
3、评议角色表演:舞台上的“他”表现如何?
生:我觉得“渔夫”在与“魔鬼”说话时,应该用颤抖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动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与瓶中的魔鬼说话时,应十分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要有斩钉截铁的感觉。
4、概括人物性格:从渔夫和魔鬼的表现可见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性格?
学生讨论,板书:诚实、机智、勇敢(渔夫)
凶恶、愚蠢、狡猾(魔鬼)
五、想象描述:
1、“假如渔夫在第三个世纪救了魔鬼”,请设计一段话。学生构思。
2、学生交流,选取典型例子,评议哪一例更加合理。
六、这节课我们通过表演、评议、想象,认识了渔夫这一劳动人民的代表勇敢、机智、诚实的性格,并领会了民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的特点。
板书:
渔夫
善良、诚实、机智、勇敢(魔鬼凶恶愚蠢、狡猾的故事喜悦果断情节曲折自信害怕)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3.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三、品读课文
1、交流思考的问题。
(1)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2)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2、师(总结):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四、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师:请同学们想象这样一个情景: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2、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我再来想象一下: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
五、拓展
1.读资料表。
2.读《一千零一夜》。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8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
1、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2、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3、讲故事比赛
1、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3、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5、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4、作业
1、回去任讲一个故事给家人听。
2、读读记记:
规矩胆瓶金币堡垒铁叉违背解救倒霉起誓简短口吻
下流无耻笑逐颜开自言自语披头散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恩将仇报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2.3
教学难点:2.3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故事画面或挂图及阅读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生:《一千零一夜》、《东郭先生和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三、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小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撒网塞sāi塞车
sǎ撒种sài塞北
四、自学解决,简要讲述故事
1.自读课文,分意义段,并把段意写在书上。(给一定时间读书。教师巡视与生探讨。)
第一意义段(1-4自然段)渔夫捕鱼捞起了一个黄铜胆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锡封,一股青烟冒出变成魔鬼。
第二意义段(5-15自然段)魔鬼听说所罗门已死,没有惧怕,于是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出了理由。
第三意义段(16-25自然段)渔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战胜了魔鬼,转危为安。
2.生小声简述故事。
3.抽生讲述,其余认真听,等会补充,修正。(多媒体展示故事或挂图,图书结合看,并板书。)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多媒体阅读要求: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渔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2.默读思考(给一定读书时间,教师与生探讨)。
3.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组长管理,从参与,教师参与。)
4.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渔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将仇报反而要杀渔夫。渔夫对魔鬼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魔鬼要让渔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钻进瓶里,渔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渔夫战胜了魔鬼,救了自己。
渔夫设计引诱魔鬼进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渔夫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说:“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相信。”激将魔鬼,魔鬼要让渔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钻入了瓶里。
渔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战胜了魔鬼。(板书)
5.读第三意义段。
六、读《东郭先生和狼》,认识魔鬼的本性
七、拓展
1.读资料表。
2.读《一千零一夜》。
板书设计
32*渔夫的故事
渔夫捕鱼捞到黄铜胆瓶放出魔鬼
魔鬼要杀渔夫恩将仇报
渔夫引诱魔鬼入瓶用智慧战胜魔鬼
教后记: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正确认读“规矩、笑逐颜开、桅杆、倒霉、无恶不作、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等词。
2.指导学生明白课文资料,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资料。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指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渔夫的故事》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呢?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
三、交流讨论
1.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呢?
读第十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使学生明白:魔鬼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它净做坏事,是不会懂得报答别人的。另外,杀人是魔鬼的本性,它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明白“无恶不作”。
2.面比较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
读第十六至第二十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渔夫的心理活动中体会到:镇定下来的渔夫知道了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只有用智慧,才能战胜魔鬼。明白“恩将仇报”。
3.指名分主角朗读第五至第二十五自然段,读出魔鬼的'凶残和渔夫的智慧。
四、理清脉络,复述课文
1.理清脉络,借鉴提纲。
2.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情境之一:(多媒体播放渔夫和妻子在家门口的对话图)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样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情境之二:(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听的人又会说什么?
3.先在小组里分主角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五、布置作业
1.将《渔夫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读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他故事。
六、板书设计
32*渔夫的故事
魔鬼渔夫
凶残、狡猾、愚蠢从容、镇定、聪明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8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规矩、胆瓶、笑逐言开、金币、塞满、铁叉、桅杆、倒霉、恩将仇报、罗嗦、妖气起誓”等词。
3.了解故事情节,探究魔鬼的本性。
4.根据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特点,大胆设计符合情节发展的不同故事结局,培养创新精神。
5.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魔鬼的本质,懂得运用人的智慧战胜魔鬼、战胜邪恶。
2.理解和运用本课新词。
3.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大家读过《一千零一夜》这部书吗?——读过。
知道这是一部什么书吗?——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2.《一千零一夜》简介。
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得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谭”通“谈”),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课文主要讲了个怎样的故事?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害渔夫呢?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呢?
三、再读课文,深层理解。
1.交流思考的问题: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要让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本性是不会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知道学生朗读第七——十二段。
2.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
在学生的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适当的`点拨:渔夫战胜魔鬼靠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找出答案的?魔鬼如此狡猾,渔夫有是怎么上当的呢?知道学生学习第十五——二十三段,学习渔夫的智慧。
3.教师小结: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板书:正义,邪恶。
渔夫跟魔鬼的斗争情节也是幻想的,但是这种斗争正是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的曲折反映,最后的胜利则寄寓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过渡:那么这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体指什么呢?也就是说,最后的胜利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四、明确主题思想
指名回答: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
教师板书:正能压邪。
五、拓展练习:
1.口语交际:当渔夫的妻子看到渔夫两手空空的回到家后,他将如何给自己的妻子讲解刚才所发生的事情呢?
2.作文:《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2
课文分析: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
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习这篇课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二是进一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三是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
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
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
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讨论式、电教辅助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回顾民间故事的特征
二、检查课后练习四、进行正音
渔yu锡xi撬qiao魔mo耸song桅wei唆sou吻wen
三、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天方夜谭》
四、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描写渔夫捕鱼捞到一个黄铜瓶。
2、第二部分(从“隔了一会儿”至“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具体写渔夫同魔鬼的斗争过程。
3、第三部分(最后一节)交代斗争的结果。
六、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
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
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打开网──发现瓶
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
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
纪──第三个世纪──整整四百年……
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
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
4、魔鬼的外貌描写:
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1、归纳本文的寓意
2、分析渔夫同魔鬼的对话描写
3、准备“正义战胜邪恶”的有关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即渔夫与魔鬼的对话描写──两次正面交锋
三、要求学生从概括形象入手,归结寓意
通过提问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概括形象。
提问:
1、渔夫天真地想说服魔鬼放弃杀人念头,说明了什么?
2、渔夫用什么方法最后战胜了魔鬼?表现了渔夫的什么品质?
3、魔鬼错把渔夫当作所罗门时而向他哀告,而当知道渔夫并不是所罗门时却凶想毕露,这说明了什么?
4、魔鬼再次求绕表现了什么?
寓意:
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类似的事例。
四、分组进行故事比赛
要求:
1、在关键处有细节描写。
2、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讲述后进行评议。
五、分角色朗读渔夫和魔鬼的对话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故事。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善良、机智、勇敢,魔鬼邪恶、残暴、愚蠢。
2、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复述的方法,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一)游戏导入
师:在这个故事的单元,我们学习了寓言故事,接触了民间传说,深入了解了希腊神话,今天啊,我们将一起走进一篇阿拉伯民间故事。在走进这个故事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如果我说一句故事中的台词,你们能说出故事的名字吗?
第一个,芝麻开门。
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师:第二个: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生:阿拉丁的神灯。
师:最后一个: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生:渔夫的故事
(二)资料袋介绍
师:这些故事都选自《一千零一夜》,请你浏览资料袋,了解这部神奇的故事书。
生浏览资料袋
师旁白: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由264个小故事组成,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今天我们也将走进一个《天方夜谭》中的奇妙故事,它的题目是?
生:渔夫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来看一看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刚刚在朗读的过程中,想必你一定碰到了一些生字朋友,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它们吧。
PPT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们来带读。重点字:撒、散。
再读课文,梳理情节
师:看来生字的障碍大家已经扫除了,请大家仔细默读课文,边读边使用我们学过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出示PPT主要内容页,给出主要内容支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梯度地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
指名回答,边听边评价边板书:捞胆瓶、放魔鬼、杀渔夫、胜魔鬼
生:这个故事是讲渔夫在无意间把魔鬼住着的胆瓶捞了上来,而他救了魔鬼一命,魔鬼却恩将仇报,然后,最后还是渔夫以他的智慧压制住了魔鬼的妖气。
深入课文,辩论切题
师:通过总结主要内容,我们都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渔夫和魔鬼智斗的故事,在这场精彩绝伦的斗智斗勇中,你觉得渔夫和魔鬼谁更强大更厉害些呢?请你在文中找出依据,然后再与小组同学讨论讨论,开始吧!
(注:这一环节,以小辩论的形式使学生认识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在每个学生回答人物特点后,都要求其带着特点来读句子,并全班跟读,要带着感受读,读出感受来)
预设:支持魔鬼强大的一方可能会找以下句子:
预设1:魔鬼的外貌: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外貌凶恶)
预设2:知道所罗门已死的前后对比: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欺软怕硬)
预设3:魔鬼的自述: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自述凶恶)
预设4:魔鬼的动作: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法力高强)
预设5:魔鬼的谎言:魔鬼听了渔夫的话,就说:“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狡猾)
预设6:渔夫的评价:“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说谎呀!”(恩将仇报、下流无耻)
预设:支持渔夫强大的一方可能会找以下句子:
预设1:善良、好心:“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杀我?”
预设2:聪明、自信: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预设3:机智(明知故问):“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预设4:机智、果断、勇敢: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就立刻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
预设学生会回答:渔夫他很善良、好心、聪明、自信、机智、勇敢、镇静、智慧、果断、谨慎、耐心……
师:大家对魔鬼和渔夫的'认识真深刻!魔鬼这样厉害,可是还是败在了拥有智慧的渔夫手中,说明啊,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同时,这个故事还通过魔鬼的失败告诉我们,正义终将会战胜邪恶,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让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全文最精彩的片段16-25自然段吧,女同学读渔夫,男同学读魔鬼,只读对话部分,要带着刚刚的体会来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生分角色朗读。
学会复述,清晰明了
师:大家读地真好,把渔夫和魔鬼的语气表现地活灵活现的,那你能不能把这个的故事也将给别人听呢?下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复述小锦囊,你可以参考这两条锦囊妙计来复述这个故事给同桌听,可以只复述故事的一个片段,也可以复述全文。
指名复述,请学生点评,再要求下一个复述的学生有所提高。注意要讲清楚来龙去脉。
发散扩展,堂上练笔
师:某某同学复述的真好,但我有个疑问,请你看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渔夫真的把胆瓶又扔回大海里了吗?
生:扔到海里了
生:没有
师:看来这个故事有个开放性结尾,那老师请你来做小作家,想一想魔鬼会怎么回答渔夫,渔夫又会怎么做呢?请你大胆想象,把这个故事接着写下去。
生在本子上写,下去巡视,择优分享。
结束语:看来呀,大家的续写都给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到的道理和方法,那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捞胆瓶智慧无敌
放魔鬼渔夫:机智、勇敢……
杀渔夫魔鬼:凶恶、狡猾……
胜魔鬼邪不胜正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又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二、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三、讲故事比赛
1、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⑴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⑵小组比赛
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四、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1、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故事导读:
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3、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附故事:
东郭先生和狼
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赵简子立即拉弓搭话,只听得弦响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非常恼怒。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蹿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怜地对他说:现在我遇难了,请赶快把我藏进你的那条口袋吧!如果我能够活命,今后一定会报答您。
东郭先生看着赵简子的人马卷起的尘烟越来越近,惶恐地说:我隐藏世卿追杀的狼,岂不是要触怒权贵?然而墨家兼爱的宗旨不容我见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说着他便拿出书简,腾空口袋,往袋中装狼。他既怕狼的脚爪踩着狼颔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压住了狼的尾巴,装来装去三次都没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躯,把头低弯到尾巴上,恳求东郭先生先绑好四只脚再装。这一次很顺利。东郭先生把装狼的袋子扛到驴背上以后就退缩到路旁去了。不一会儿,赵简子来到东郭先生跟前,但是没有从他那里打听到狼的去向,因此愤怒地斩断了车辕,并威胁说:谁敢知情不报,下场就跟这车辕一样!东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说:虽说我是个蠢人,但还认得狼。人常说岔道多了连驯服的羊也会走失。而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况一只不驯的狼呢?赵简子听了这话,调转车头就走了。
当人唤马嘶的声音远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说:多谢先生救了我。请放我出来,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却改口说:刚才亏你救我,使我大难不死。现在我饿得要死,你为什么不把身躯送给我吃,将我救到底呢?说着它就张牙舞爪地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慌忙躲闪,围着毛驴兜圈子与狼周旋起来。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东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对狼说:我们还是按民间的规矩办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说你应该吃我,我就让你吃。狼高兴地答应了。但前面没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问杏树。老杏树说:种树人只费一颗杏核种我,20年来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实、卖我的果实,享够了财利。尽管我贡献很大,到老了,却要被他卖到木匠铺换钱。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扑向东郭先生,这时正好又看见了一头母牛,于是又逼东郭先生去问牛。那牛说:当初我被老农用一把刀换回。他用我拉车帮套、犁田耕地,养活了全家人。现在我老了,他却想杀我,从我的皮肉筋骨中获利。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听了又嚣张起来。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拄着藜杖的老人。东郭先生急忙请老人主持公道。老人听了事情的经过,叹息地用藜杖敲着狼说: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讲父子之情吗?为什么还背叛对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辩地说:他用绳子捆绑我的手脚,用诗书压住我的身躯,分明是想把我闷死在不透气的口袋里,我为什么不吃掉这种人呢?老人说:你们各说各有理,我难以裁决。俗话说眼见为实。如果你能让东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装一次,我就可以依据他谋害你的事实为你作证,这样你岂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兴地听从了老人的劝说,然而却没有想到在束手就缚、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东郭先生的利剑。
五、作业
1、回去任讲一个故事给家人听。
2、读读记记:
规矩
胆瓶
金币
堡垒
铁叉
违背
荣华富贵
恩将仇报
口吻下流
倒霉
起誓
简短
解救
无耻
笑逐颜开
自言自语
披头散发
无恶不作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明白课文资料,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资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述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从分主角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潜质。
课上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和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教学时刻: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相传古时候,在古阿拉伯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王国,国王名叫山努亚。有一天,山努亚和他的弟弟萨曼来到一片紧邻大海的草原,当他们正在一棵树下休息时,突然海中间冒起一个黑色的水柱,一个女郎来到了他们身边,并告诉他们天下所有的妇女都是不可信赖、不可信任的。
国王山努亚和弟弟萨曼回到萨桑王国后,他们杀死王后和宫女、奴仆。从此,山努亚深深地厌恶妇女,存心报复,他开始每一天娶一个女子来过一夜,次日便杀掉再娶,完全变成了一个暴君。这样年复一年,持续了三个年头,整整杀掉了一千多个女子。
宰相的大女儿桑鲁卓,对父亲说她要嫁给国王,她要试图拯救千千万万的.女子。”进宫后桑鲁卓每一天晚上都给国王讲一个故事。这样,桑鲁卓每一天讲一个故事,她的故事无穷无尽,一个比一个精彩,一向讲到第一千零一夜,最后感动了国王。山努亚说:“凭安拉的名义起誓,我决心不杀你了,你的故事让我感动。我将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永远保存。”于是,便有了《一千零一夜》这本书,也叫《天方夜谭》。你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呢?《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这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生充分自学,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⑴利用生字卡片,多种形式地读生字。
⑵通读全文。
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理清脉络
1.小组交流:
故事较长,但过程很清晰,主要分三个部分:
无意中救魔鬼、魔鬼要杀渔夫、渔夫战胜魔鬼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段落。
四、投影提示阅读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魔鬼和渔夫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
2.小组交流:
魔鬼:凶恶,狡猾,愚蠢
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3.练习读一读划出来的句子。
五、全班交流
1.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以要杀了他呢?
你们坚信魔鬼的话吗联系前后文,找出有关资料说一说。
2.读一读魔鬼的话,感受魔鬼的凶残本性。(投影字幕)
3.渔夫又是怎样战胜魔鬼的呢?
指名说说渔夫是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的。再读一读,从中感悟渔无偿援助机智,聪明。(投影字幕)
六、读一读
出示挂图投影,学生多种形式练习读书,培养语感。
1.分主角读。
2.表演读。
七、讲一讲
指导学生讲故事,重点讲好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和渔夫战胜魔鬼部分。能够展开想象,有所创造。
八、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九、课外拓展
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它故事。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渔夫故事》教学设计09-14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09-16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5篇09-11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08-28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08-17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10-25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07-13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精选15篇)05-17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15篇05-20